“绣光‘数’影,织梦遗韵” 实践团赴宝鸡探访刺绣文化|暑假社会实践帮推

文摘   2024-07-22 23:15   陕西  

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创新意识,7月16日,“绣光数影,织梦遗韵”实践团在宝鸡市文化馆原馆长王炳智的带领下,深入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拜访民间艺术家陈美娥,探索学习当地的非遗文化。


陇县文化馆合照

陇县文化馆内,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与民间艺术的璀璨。宝鸡市陇县文化馆书记 杨秉权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馆内的产品,从陇州花灯到脸谱,从皮影戏到刺绣,再到社火服饰,每一项技艺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实践团队不仅用眼睛记录,更亲手体验了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倾听背后的故事,感受匠人对手艺的坚守与热爱。


     团队前往陇县文化馆

宝鸡市陇县文化馆馆长杨波表达了对实践团的期望:“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实地学习,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生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实践团的探访活动,不仅是对非遗文化传承的一次积极探索,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团队成员试戴脸谱
下午,实践团队拜访了民间艺术家陈美娥,陈美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传统工艺的深刻理解给团队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陈美娥的作品《金猪拱门》曾在1995年被选为生肖邮票图案,成为国内外的佳话。她的成功不仅带来了个人荣誉,更带动了全村的经济发展,使传统工艺焕发新生命。

陈美娥手工作品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手工艺面临衰退的挑战。年轻一代对传统手工艺品的兴趣日渐淡薄,传统刺绣工艺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了光彩。面对这一现状,实践团的成员深感责任重大,计划建立一个全面的图案数据库,收录传统刺绣纹样,并详细记录其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及应用场景。


为了更好地保存和传播传统刺绣技艺,实践团还计划依托成员设计专业优势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建立刺绣手部动作模型并搭建平台,允许用户在线学习和练习刺绣技艺,再现真实的刺绣过程,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这些创新的尝试,实践团希望能够为手艺匠人和当代设计师提供灵感来源,创造出既保留传统精髓又符合当代审美的融合纹样,让非遗文化能够在年轻一代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继续传承下去。


END

图文来源 绣光“数”影,织梦遗韵实践团

美术编辑 朱嘉琛

You will like it
暑假社会实践集锦
追寻红色足迹,共绘青春新篇章
 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


科奕
一个有态度、有价值、有趣味的陕西科技大学校园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