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越作战期间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让人感到既敬佩又心痛,那就是两名解放军战士和敌军殊死搏斗最终牺牲,最后只换来三等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领导赏罚不明,还是另有隐情,他们又为什么只有两个人和越军战斗,又是为什么牺牲的,我们带着疑惑,走进曹政林教导员的故事里。
从新兵到副教导员,曹政林的成长之路
曹政林的故事并非一蹴而就。从新兵到副教导员,他经历了长达八年的军旅生涯。在1976年3月入伍的他,刚开始只是云南省军区边防15团的一名普通士兵。由于出色的体能和作战能力,他很快就从班长晋升为排长,逐渐展现出自己在军事指挥和战术执行方面的才能。
1979年,随着中越边境的局势日益紧张,曹政林所在的部队被调到滇东南的麻栗坡县,加强对边境线的防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每一次与越军的对抗都是生死攸关的较量。曹政林所在的15团与越军之间的摩擦不断,从未停歇。
在1984年,随着老山、者阴山等战略要地的收复战斗打响,曹政林表现得尤为突出。凭借自己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和对战术的精湛把握,他被提拔为三营副教导员。正是因为他是这样的身份,有一天团部召集干部开会,曹政林带着通讯员就从驻地出发了。
边境战区的严苛规定与曹政林的选择
曹政林带着通讯员毕志荣从山顶下山,走的是一条他熟悉的近路。这条路在当时的战区管理规定中是不被允许使用的,因为它紧邻边境线,容易成为敌军伏击的目标。尽管如此,曹政林还是选择了这条路——不仅因为它距离较近,且相对平坦,他当时可能想的是,尽可能节省时间,不能迟到,参加会议。
黄昏的光线渐渐消失,浓雾弥漫,山间的景色也变得模糊不清。在那条荒凉的山道上,曹政林步伐坚定,毕志荣紧随其后。两人对即将到来的敌情并未放在心上,因为他们认为,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对地形的熟悉,完全能应对任何突发状况。然而,命运往往就在这种时候悄悄改变。
两人走了大约两公里,突然,埋伏在暗处的越军特工队发动了攻击。微声冲锋枪的枪声打破了山间的宁静,毕志荣倒下了。紧接着,曹政林遭遇了敌人迅猛的扑击。身为一名身高1.8米的高大军人,曹政林的体力还是很好的,敌人两三个都没有按倒他。
面对敌人的围攻,曹政林并未选择投降,而是用自己的拳头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终究双拳难敌四手,不一会儿他就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被绑了起来。即使在被捆绑后,依然毫不屈服,誓死不做俘虏。敌人怕惊动解放军,也看他实在不好控制。最终用匕首刺向他的身体。就这样曹政林倒在了血泊之中,越军看他渐渐没了呼吸,就相继撤离了。
战后的调查与遗留的深刻思考
事件发生后,三营很快发现曹政林和毕志荣迟迟未到团部。随着搜索的展开,几天后,曹政林和毕志荣的尸体被发现,战斗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通过对敌特工的审讯,三个月后,关于伏击的真相得以揭露:那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敌方早已在山中埋伏七天,等待着中国军人出现。
尽管曹政林英勇抵抗,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军事素质和忠诚精神,但上级对他的评价却并非全然肯定。由于他违反了战区管理规定,选择了不应走的近道,尽管他为国捐躯,最终依然仅被记三等功。在战区管理中,有一项严格的规定:任何五人以下的队伍不得通过靠近边境线的小道,必须选择绕远的安全道路。这条规定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在敌特工潜伏的区域遭遇伏击。
然而,在曹政林的眼中,这条规定却显得过于谨慎,甚至有些不合时宜。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军人,他熟悉周围的地形,也清楚这条近道虽然靠近边境,但并非没有应对之策。曹政林的尸体被找到时,他的脸上布满了淤青,拳头紧握,依旧保持着战斗时的姿势。所有人看到了都不忍直视,眼框泪水不由自动流出。
忠诚与牺牲的精神
曹政林的牺牲不仅仅是个人的英勇行为,它承载了更深层的精神意义。在他生前,家人一直支持他的军旅生涯。年迈的父亲在曹政林牺牲多年后,依然携全家前往烈士陵园,为这位英雄缅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