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林业】新疆于田“梯田式”治沙助力打好阻击战

文摘   2024-07-25 20:04   北京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端,常年受沙尘暴的干扰和影响。于田县一代接着一代干,1张蓝图绘到底,带领全县人民同风沙抗争,始终致力于解决沙患,奥依托格拉克绿洲、县城绿洲和也斯里尤洪绿洲3大绿洲连成一体,在于田县境内建成100公里的绿色长城,成功阻止沙漠南移。

于田县阗东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是“三北”工程6期的主战场之一,也是于田县防沙治沙的核心区。随着治沙面积不断扩大,平整的地方都被治理了,留下的都是20米以上的高大沙丘,如何治理?于田县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在统筹资金和可持续高效发展上走出了1条防沙治沙的创新路子,依据沙丘的地形特点,将大沙丘分区域平整成一块块的梯田,“梯田式”治沙成了新的治沙方式。

采用“梯田式”治沙,大大降低了土地平整成本,效率提高了1倍。一般平整22米的沙丘,需要20天以上,每亩费用1万元左右。“梯田式”治沙可以从原来每亩1万元降至1800元,耗时也缩短2/3

在原貌沙漠里采用草方格固沙加生物固沙,草方格5年后可能会被流动的沙丘淹没,沙丘顶上种植的植被也会因沙丘太高,最终枯萎死亡。采用“梯田式”治沙,在沙丘顶部和斜坡面进行草方格固沙,在下面已平整的地方铺设管道,种红柳、梭梭、沙枣树等抗旱植被,一旦平整地面植被成活后,会减缓风速,固定沙丘流动,防止草方格被埋,将草方格的“寿命”从5年延长至10年左右,甚至更长。

水是制约防沙治沙工作的难点问题。于田县属于极干旱地区,水资源非常紧缺,“梯田式”治沙对种下的植物,采用滴灌给水,让每滴水发挥最大的效用。平整好的沙地上,布满毛细血管般的滴灌带,每隔1段距离,就有一眼机井,附近是1个巨大的沉砂池,来自地下的水汇到沉砂池,再通过滴灌带精准地滴到每株植物根部,不仅实现了高效节水,还将红柳、梭梭等植被的成活率从70%提高到85%以上。同时,“梯田式”治沙打破了传统人工铺设滴灌带的低效格局,现在采用“机械+人工”的铺设方式,对拖拉机改造加装4个支架,1次可以铺设4条管道,过去10个人每天铺设5亩,现在每天可以铺设200亩,大大提高了铺设效率。

为了可持续防沙治沙,于田县大力发展大芸产业,在红柳、梭梭根部接种大芸,每亩产量260公斤、直接收入2600元。于田县还成立了大芸协会,投资2800万元建立了大芸研究中心,打造从种植、加工、产品上市的大芸全产业链,从而实现永续发展。

* 资料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在此,小编也梳理了一些相关数据,数据涵盖:2017年各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情况,2016年各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情况,青藏高原区沙化土地动态监测民勤绿洲1998年、2003年土地荒漠化程度现状、青藏高原区沙化土地动态监测新疆沙雅县塔南调查区耕地荒漠化程度及动态变化表,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造林完成情况,2016年新疆兵团造林完成情况。


获取更多数据,请戳下方小程序

或扫描文章底部“林草科学数据平台小程序二维码”

还可登陆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官网http://www.forestdata.cn/index.html




-END-




关于我们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NFGSDC)是科技部、财政部批准的20家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之一,是国家财政支持的公益性科技机构。林业数据中心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领导下开展数据中心自身服务能力建设和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工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林业科学数据支撑和技术服务。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涵盖森林资源数据、荒漠资源数据、森林保护数据、科技信息数据、草地资源数据、生态环境数据、森林培育数据、科技项目数据、湿地资源数据、自然保护数据、木材科学数据、行业发展数据等12大类别,共计208个数据库(组),数据总量达到26.8TB。


联系我们

010-62888745

010-62871547

原创投稿

houreix@ifrit.ac.cn


林家那些事儿
国家林业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数据服务,用数据讲林业的科学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