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第二届宜春书法双年展评审花絮:字法问题示例
11月2日,我受邀到宜春,准备参加次日的第二届宜春书法双年展评审。从之前荷庚主席和我电话沟通得知,此次评审只有我一个评委,不是请不起,是他们想做一次尝试,让一个人的同一个标准坚持到底,体现出独有的审美取向,从而避免几个评委综合意见下的作品平庸化。因此,我既感荣幸,也感有压力,评出的结果如何,责任都由我一人承担,这对我也是一种的考验。
我参加或见证过多次省市级的书法评审,对来稿的状况心里大致有底。此次来稿500多件,以隶、楷、篆三体为多,行书和草书作品反而不多,大概因为投稿者中高校相关专业学生较多,他们平时更注重三体的基本功训练。我的评审标准是:坚持“书出有源”,倡导“自然书写”,推崇“技法精熟”,青睐“独具个性”。
所谓“书出有源”,就是反对任笔为体,必须以古代一家一帖为基。纵观所有作品,取法对象多元,楷书中有欧颜柳赵、张即之、张黑女、石门铭及钟繇、王宠等小楷;行书有苏轼、黄庭坚、米芾、黄道周、王铎、八大及二王书风的演绎;草书有孙过庭、王铎和章草;篆书有玉箸篆及清代吴昌硕、赵之谦等;隶书有曹全碑、礼器碑、汉简、邓石如、金农等。篆刻印屏十余件,总体水平较高,工稳和写意印风兼有,取法在秦玺、汉印和黄牧甫间,大都精于边款设计,风格清新雅正。
所谓“自然书写”,是指反对刻意的描形画态,要追求动作连贯、笔意天真和行气流畅。很多作者喜欢用粉彩纸,墨色难分五彩,体现不出用笔的节奏,用之写小篆或大楷,很容易形成既乌且光的匠气感,难以体现用笔的细节和作者的灵气。还有的作品是明显的手机软件集字拼搭,上下字间有违自然之道,生硬造作,几同画字,这有悖书法的艺术性。
所谓“技法精熟”,是指无论师法某家,最终要会晓其理而自然生发,无论在形质和气息上,都符合原帖的风格和规律。不能古人写过的字就会,没写过的就不会;也不能一个字永远就记住那一种写法而不懂得随机应变。精熟,体现了作者对技巧和风格的掌控能力,那种还停留在亦步亦趋小心翼翼状态的摹仿,或光有形似没有线质的作品,是无法进入优秀之列的。
所谓“独具个性”,是在理解原帖基础上,写出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今人的样式。这点对当今的年轻作者来说,可遇不可求。此次展览中,朱春峰的篆书、傅四平的隶书、刘国良的小碑楷不随大流,面目迥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优秀作品中的佼佼者。
获奖与获奖提名、入展与入展提名之别,就看在上述四个方面的表现如何。这些要靠时间和工夫去提升,不可一蹴而就。大家抱着一个平和的心态,若得明师的指授,日后都能越写越好。而有的问题则必须越早改正越好,切不可只知埋头临帖练字,从不认真读书思考。
首先,要过好文字关。繁简字的转换、一字异形不同意义时的运用、碑帖上缺笔造成的以讹传讹,及至于抄写时的漏字错字,都应当在创作前一一解决。在内容选择上,尽量避开那些耳熟能详的诗词和语录金句之类。现在的书法评审,最后都有文字审读关,有的作品从最初的获奖作品最后降为入选,便是栽在文字上,实在可惜!
其次,要避免同质化。此次作品中,隶书中《礼器碑》风格的作品最多,还有就是学现今展览体一路写法;有的楷书作品直接取法当下较火的李明、程志宏等老师。功夫下了不少,但无任何优势可言,在大型展览中极易充当炮灰。书法进入展览时代后,要想入展获奖,光写得好不行,还要有“人无我有”的理念,敢闯新路,不盲从,不跟风,坚决避免同质化。
最后,要做足形式感。大作大作,未必是尺幅越大越好,关键是如何让作品的形式与书法的风格搭配做到最优。纸张的材质、颜色的搭配、格子的大小、拼接的方式、落款的位置、印章的钤盖等等必须通盘考虑,哪怕用一张白纸写大字,也不能写满便是。像贴签头、加块面小字、染色做旧这样的事,要慎之又慎。一定要让锦上添花,不要成佛头着粪。
窃以为,一个地方的书法水平,可从三方面去衡量:一是看普及的广度,二是看创作的高度,三是看可持续的深度。从此次展览来看,宜春书法的队伍庞大,整体水平较高,评选完后,不想竟有父亲母亲儿子儿媳一家四人同时上榜的佳话。一些国字号老作者宝刀未老,一大批在校学生新人辈出,以荷庚主席为代表的国展精英,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引进名家办展授课,确保宜春书法始终与创作前沿接轨,无地域门派之梏。以少儿书法培训和大学书法专业为两端,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优质的书法土壤,培育效果显见。仅仅两年时间,第二届宜春书法双年展比首展的质量大大提升,长此以往,宜春书法必将未来可期,成果丰硕。
来源:宜春市书法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