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文摘   2024-11-13 17:33   内蒙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这篇重要讲话内容高度凝练,立意高远,内涵深刻,意义重大,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明确了重点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不仅再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定位,而且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指出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一重要论述既坚持丰富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又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北京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新华社记者 王明玉摄

在中华大地上,满天星斗般分布却又密切关联的各个史前文化聚落,滋养了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伴随着远古文明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演进,中华大地上的各群体和各民族在漫长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在阶段的中华民族,并在近代以来的百年抗争中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自觉。


新中国的成立,不仅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启了中华民族建设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创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局面,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我国少数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不论是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历史,还是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实践,都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不仅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而且逐步凝结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中华民族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在今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鲜明特征: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各民族经济相依,是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的强大力量;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强纽带。


从历史上的“五方之民共天下”,到新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再到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始终拥有共同家园、共同身份、共同名字、共同梦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所孕育的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永远是全体中华儿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


2024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部分成员在天安门广场前合影留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这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规律的总结归纳,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念的提炼升华,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也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指南。从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到今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明确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规律的系统把握和深刻洞察,必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强调理念认同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方位建设的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大论断。在今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点任务: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二是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三是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四是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积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五是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高度重视、增强信心、振奋精神,还需要切实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涉及民族工作的重大问题,大力加强民族工作部门、民族地区干部和相关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民族工作的良好氛围。


从世界范围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国是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过程中始终坚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模式的成功典型。实践证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方面的历史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不仅正确而且成功,为世界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所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监制 | 肖静芳
统筹 | 安宁宁

编辑制作 | 封煜靖

来源 | 中国民族报


 觉得好看,点亮在看

临河区车站街道办事处
临河区车站街道办事处位于兴隆街2号,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为您提供人口与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困难救助、法律咨询、协调纠纷、社区物业、环境卫生等多项服务。服务热线825678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