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社区——镇江社区 联结:社区中的“我” | 2024艺术旌阳

文化   2024-10-12 18:30   北京  

“2024艺术旌阳”以“向阳而声”为主题,取意沐光而声 , 迎光而行 , 不同声音汇聚于阳光下传递,这一主题紧密结合了“艺术旌阳”三年规划中的“创生”目标,通过探索与创造新的艺术形式,融合在地化特色创作,展现出以人为本的创作导向。由我及团队策划的“联结:社区中的‘我’”展览作为“ 2024艺术旌阳”“三驻计划”中的“驻社区”版块内容,与社区紧密联系,以疗愈型艺术创作和美育实践活动与社区共发“人文之声”。


展览缘起:走向长期化的社区艺术

旌阳区东湖街道镇江社区外来人口居多,亟需以“民族团结”为文化核心构建共同文化语言,增强居民社区认同感。期待展览打通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构建城市文化新空间。

于是,三个词汇涌入脑海——“共同创作”“文化挖掘”与“自我生长”。只有让社区居民无论男女老幼、认识与否都能无门槛参与进来共同创作,才能让艺术成为“众乐乐”的活动;属于社区的文化符号只有被充分挖掘并呈现,才能激发认同感,守护社区文化基因;居民习惯约上老友、带着孩子,去展厅参与和创造美,社区美育活力才得以焕发,艺术才能在社区中自我生长。




展览策划:民族与疗愈的拥抱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社交网络看似正在打破一切界限,却让人们与现实世界中身边可以触碰的美好事物区隔开来。我们观察到,大家好像不再像过去住在“单位大院”一样熟络了,甚至邻里间从未相识。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被社会快节奏和生活压力所裹挟,疲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常常陷入不真实的“浅交”带来的孤独,其实渴望着“老街坊一样”的情感支持。
地方曾经独具特色的文化好像也随着全球化的影响面临同质化的风险。个体可能会对自己的文化身份、社会角色和个人价值产生疑问——老一辈担心失去自我认同和文化根基“乡愁的味道变了”。在社区的随机调研里,年轻一辈能说出当地特色非遗文化的仅有寥寥几人。
艺术承载的疗愈与文化特性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观察与选择,展览也自然而然地聚焦在了“我”身上,生长出了“联结物我”“联结本我”“联结你我”三个板块。编织艺术以其参与门槛低却能激发多巴胺、愉悦身心的独特魅力,成为主要创作形式。
第一板块的“联结物我”即聚焦了人际关系疏离下的群体孤独,强调回归身边、回归现实,与身边美好事物建立更多联结,在创作里阐释自己,疗愈自己。
在乡村小朋友的眼里,曼达拉被编织好的色彩可以穿透云层,承载着看向大山外的梦想,向阳而生;镇江社区的小朋友感受到后,为它赋予了熠熠光辉,光华间是文化交融与共同成长。

《向光生长》

在策展团队的视角里,镇江社区满载欢乐的改造秋千、守护社区的法治文化,象征团结的石榴籽,共同编织成一幅幅生动的集体回忆画卷。

《互动卡片:身边的镇江》



第二板块的“联结本我”则进一步探讨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策展人以及策展团队成员多为广西少数民族,多民族融合的艺术陪伴着我们的成长。因此,选择创作的作品创新融合广西壮锦与四川德阳潮扇的精髓,赋予其新的生命力,通过与地域文化的“联结”,为抽象的文化记忆赋形,为失落的身份认同找寻归途。

《来处》

《碧落》

《锦绣潮升》

《悦动》


第三板块则将展览引向我们的最终目的——“联结你我”。因此策展人决定构建一片用纤维联结的新生态。书柜被重建为一座由书籍共同支撑而落成的“巴别塔”,寓意人们突破文化差异与隔阂,最终在和而不同下理解彼此。

“云是大地派往天空的信使”

在作品中,“云是大地派往天空的信使”轻柔地送来友好的传音。云上的小人正如同社区中的我们,或甜蜜交往,或正在争执,或真诚沟通,但最终都将携手并行。
展厅的每一处都是延伸的工作坊,让步入展厅的你我真的如藤蔓般相连,形式各异的鲜花在其间盛放。

《重建巴别塔》

《你我如藤蔓般相连》

《向阳花》




落地执行的奇遇:人人都是艺术家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布展的短短八天里,“人人都是艺术家”不再是一句对于美育理想的畅想。居民们的每次创造都令人惊叹,创造美的能量原来被蕴藏在了社区的男女老少间,而策展人是其中无数个温馨光点的捕捉者。
主装置《来处》依托展厅的洞洞墙设计制作,宽逾五米,400根火柴棒作为支点,棉线依靠前后的空间差反复缠绕为墙面“上色”。这样大面积的设计竟然在社区阿姨们当仁不让的“工匠精神”下短短三天就基本落成。前后六七位阿姨不断升级辐射图案与走线方式,让线又密又紧实。她们说,看似重复却需要时时思考落点的工作让浮躁的心灵重归平静。她们无言而专注却传递了最掷地有声的力量,仿佛能看见生活中的她们,努力劳动,默默的付出,让工作和家庭都踏踏实实。

其中一位阿姨说,她一直以来都感觉自己很喜欢艺术,喜欢把家里装饰得漂漂亮亮,但从来没真的尝试过自己创作。最终在策展团队的鼓励下,她为展厅的花盆设计了“衣服”,让藤蔓长出了第一朵小花。

社区的叔叔们则总打量着设计说:“听我说,都该啷个做!”生活经验让他们对材料了如指掌。俩人坐地上用力掰扯钢筋,便成了能给旌阳也降暑热的“葫芦潮扇”,叔叔得意举着扇子说“这哈一哈(扇一下),火焰山都燃不起来了!”

中学的好姐妹拉上妈妈一起用爱心、花蕊、蝴蝶结、糖纸这些儿时认为最美好的元素组成“I LOVE”的形状。原来不管是青春期的女孩,初入社会的我们,还是为人母的女人,孩童时期都曾经有共同的对美与甜蜜的期待,又带着这份美好奔赴每站成长中新的热爱。柔软饱满的爱心结是我们之间互赠的爱与鼓励,虽初初相识但无条件支持彼此每个创意灵感的迸发。

用剪纸为大熊猫构建花海

我们亦收获了最亲如一家的工作坊,一岁半的小妹妹拿起线学着编扇子,六十多的奶奶给竹编穿上“毛衣”,广西乡村的孩子们也寄来了他们在课程中为展览设计的织锦彩盘……

正式开展后,这里成为了更活跃的场域。9月28日,20余位社区居民来到展厅,参与了由NDI绘画叙事治疗师带来的,同样以“联结”为主题的艺术疗愈工作坊。

参与者将自己的手勾勒在纸上后,用编织元素装饰并沿轮廓剪下,不同的手共同构成一棵由枝叶联结的大树。未来,展览空间也会迎来更多社区活动的开展。

策展人 
韦吴瑕  中央美术学院2024级研究生,艺术商业管理研究方向

策展团队

梁媛、陈戈霖、章书怡、陈戈晖

社区共创者
刘明友、尹大勇、肖玉蓉、刘翠红、高明富、段存安、刘超、段存琼、马祖贵、王萍、林亚薇、江丙清、何小玲、刘金梅、刘超

乡村共创者

“壮苗计划”广西藤县埌南小学学生、“壮苗计划”广西乐业县民族中学学生、李佳欣、莫慧媛、李敏萍




◼︎ 关于青年艺术100


创始于2011年,是以挖掘和推荐青年艺术家为己任的高端艺术品牌,始终以青年艺术家为服务核心。目前,“青年艺术100”已经发展为国际“青年艺术第一推广品牌”,是文化部文化产业重点推广项目、京津冀一体化文化产业重点推荐项目、北京市文化局重点文化推荐项目。“青年艺术100”依托庞大的艺术家资源库、艺术专家资源、策展人资源和丰富的媒体资源、院校资源,以艺术为媒、发展完善成为集艺术咨询、艺术顾问、艺术策划、艺术展览、艺术驻留、艺术基金、艺术市集、艺术奖项、艺术定制、艺术乡建、城市更新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服务品牌,是各个领域联姻艺术的首选顾问。



◼︎ 关于“艺术旌阳·焕彩城乡”美育提升行动


“艺术旌阳·焕彩城乡”美育提升行动自2021年开始,通过艺术发掘、恢复城乡伦理精神,激发公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感接续文脉,共建文明新风尚,主张通过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实现因“美丽激发而出的‘美力’”,建设好具有时代特征、国际品质、文化特色的美丽旌阳。

在2021年至2024年近四年的实践中,提升行动始终以美育为抓手,从校园美育出发,以全域美育提升为阶段目标,逐步调整完善并构建出城乡互动的方法体系,有效将具有当代价值的乡村文明引至城市,实现从乡村向城市的文化输出;同时,吸引城市居民涉足乡间,实现从城市向乡村的有效资源导入。

整个“艺术旌阳·焕彩城乡”美育提升行动致力于美学赋能,促成城乡发展与美学经济、创意经济之间的有机融合。此理念不仅引领着地方的文化振兴,更将美学的发展成果转化为实质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又进一步推动文化认同感的提升。


青年艺术100
“青年艺术100”是关于青年艺术家的年度推广项目,以选拔和推介青年艺术为己任,发掘青年艺术家们富有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作品,探索当代艺术的未来前景,洞察当代艺术市场的新潮流,同时为青年艺术家打造一个实现艺术梦想的高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