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北疆热土的“变”与“不变”

时事   2024-08-27 17:07   江苏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重大责任。7月16日至19日,《群众》杂志记者走进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跟随全国党刊全媒体联合采访团,采访调研赤峰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

盛夏的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草原上,牛羊成群结队地惬意游荡,一个个蒙古包点缀于绿草织就的如茵碧野上,美丽如大自然绘就的风景油画。而在翁牛特旗的沙地上,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映衬着碧蓝的天空,汇聚成波光粼粼的“蓝色海洋”,这是赤峰市新建的光伏发电场。两种迥异的场景,共同展示着今日的赤峰。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因城区一座屹立万年的赭红色山峰而得名。这片北疆热土,既立足本身的资源禀赋、战略定位,承鸿志、守初心,又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正航向、破藩篱,在“变”与“不变”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翁牛特旗治沙工程 摄影 王绍云
“不变”的是固本培元,存记忆、续文脉,今时不忘来时路;
“变”的是创新创造,引活水、赋新能,古为今用续华章
赤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有8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孕育了“华夏第一村”、诞生了“中华第一龙”,是红山文化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玉龙之乡”。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中原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赋予了赤峰讲好内蒙古文化的底气、唱响“北疆文化”的自信。
在赤峰博物馆、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赤峰的史前文化、草原青铜文化、辽文化以及元明清时期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在馆内被珍藏和展示:“C”形的碧玉龙——“中华第一龙”昭示着中华文明的起源,鸡冠壶是中原的技艺与契丹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互相融合的体现,錾刻着中原地区经典纹饰的金银器表明辽代社会对于中原文化的广泛接受……一件件跨越千年而来的展品清晰展现内蒙古大地上各民族自古以来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在敖汉小米博物馆一楼展柜里,显微镜下是几粒黑色的小米。这些小米出土于2002年,经碳-14鉴定,属于约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时代。这几粒小米,被认为是全世界人工栽培的、时代最早的谷物,比中欧地区发现的谷子早约2700年。从石斧石刀到牛拉犁铧,从刀耕火种到机械化大农场,从聚居的小村落到繁华的大都市,农耕文明的历史就此拉开了帷幕。
进入新时代,赤峰不遗余力地利用新优势让古老文明焕发新的光彩。赤峰多个博物馆与时俱进推出了数字看展、互动换装等体验项目,在激活历史记忆的同时,更增强了观众与文物的互动,给游客带来最佳的参观体验。除此之外,赤峰博物馆还结合地区历史文化特色,发挥展览和馆藏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用千年前文明交汇的历史为当代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生动注脚。
赤峰人深知,对文明最好的保护,是传承和发展。一直以来,赤峰市敖汉旗农业遗产保护中心搜集推广谷子、高粱、糜子、杂豆等传统品种并从中筛选优质品种进行推广,将敖汉小米打造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今,小米产业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振兴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小米锅巴、小米酒、小米油、小米酥等深加工产品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
古老的文明穿越千载仍然光辉灿烂,不仅是赤峰各族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文化名片,也为推动赤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不变”的是因地制宜,明优势、守家底,传统产业蕴新机;
“变”的是擘画长远,稳增长、求转型,瞄准未来促发展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内蒙古构建体现内蒙古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赤峰的高质量发展始终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即开发“原字号”、改造“老字号”。传统产业“传统”不等同于“低端”,新质生产力要从既有产业里生发。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农畜产品加工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仍旧是赤峰坚守的老家底、基本盘。
赤峰是全国最大的绒毛产区之一,也是国内较大的羊绒集散地,每年有1000多吨羊绒在这里被运送到世界各地。东荣集团连续多年出口创汇位于赤峰市前三,位列国家羊绒行业出口前十。然而,作为知名国际品牌代工厂的东荣集团逐渐意识到只做外贸加工,缺乏自主品牌发展,将始终受制于人。于是,东荣集团从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入手,发展了自有品牌“东荣羊绒”、高端羊绒品牌“罕山”,开发了用料高档、简约时尚、紧跟潮流的系列羊绒产品。2021年,公司调整战略模式和产业布局,拓展电子商务渠道、从线下走到线上,增加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通过整合外销内销电商,利用平台优势资源,自主研发产品,走上了与时俱进的品牌发展之路。
作为资源富集型城市,赤峰市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有色和冶金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是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和支柱产业。为改造升级“老字号”,赤峰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赋能提质:维拉斯托锂多金属矿开发,甩掉“卖矿”的帽子,依托新技术规划7个延链补链项目,将这一“世界级储量”打造成千亿元级产业;赤峰云铜在升级改造中首创“双炉连续炼铜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色锌业、中唐特钢等龙头企业纷纷加入“改造升级大军”,向技术要效益,努力在旧格局中“转”出新动能。
赤峰是全国第一个地市级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风光资源富集,风电、光伏利用率在全国领先。立足于充足的风光资源和广阔的可开发土地,当地努力把自然和地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借助“双碳”目标的东风,分区域、分类别谋划布局推进新能源及关联产业项目,力争在新能源领域展现新作为。沙漠纵深处,一块块光伏板整齐排列;广袤草原上,一台台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巍然林立……未来新兴产业的种子,正在这片火热的沃土上萌发。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赤峰在守好基本盘的同时,正在加速凝聚新质生产力的跃升动力,成为构建体现内蒙古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
“不变”的是守护生态,治沙地、护草原,生态屏障利千秋;
“变”的是点绿成金,兴文旅、创产业,人与自然相共生
“踏山行川,不如三十二连山梯田望远”。七月的三十二连山翠绿叠嶂,青绿隐长。这里因32座山峰相连而得名,总面积3.2万亩,是以水平梯田建设为主,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典范。很难想象,70年前的这里,植被覆盖率不足10%,水土流失严重。三十二连山是敖汉人民几代人在“八百里瀚海”的边缘,用久久为功的韧劲和耐心书写的绿色奇迹。
在翁牛特旗沙地上,一条穿沙公路将满是草方格的沙地一分为二,随着绵延的沙丘延伸到天边。这是赤峰人民在长年与沙地斗争的过程里探索出的“以路治沙”模式,16条穿沙公路是翁牛特旗综合治沙网格体系的骨架,和草方格一起织就起制服黄沙的天罗地网。和以往不同的是,翁牛特旗率先实施“以工代赈”治沙模式,通过有偿劳动让农牧民全面参与沙地治理,当地农牧民以沙地、资金等入股方式自愿就近参与防沙治沙。目前已累计为500余名农牧民发放劳动报酬550万元,人均增收达9000元,实现治沙增收双赢。翁牛特旗还将穿沙公路网打造成了覆盖全旗的300公里生态旅游大环线,去年接待旅游人数1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6亿元。
马鞍山林场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中南部,始建于1962年10月,是以管护为主的生态经营型林场。顺着登山步道拾级而上,一层层护坡、一排排植被相映成画,满眼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
建场之初,马鞍山林场森林覆被率不足20%。经过几代林场人的努力,如今森林覆被率高达98.86%。“护绿、扩绿”已经成为林场人印刻在脑海里的自觉行为。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鞍山林场,作出了“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马鞍山村,同乡亲们畅谈脱贫致富,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这一要求为马鞍山林场和马鞍山村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思路,除了持续“护绿、扩绿”,“兴绿”也成了当地发展的必选动作。
走进马鞍山林场林下经济试验示范基地,工人们正在采摘木耳。林场种植了元蘑、平菇、灰树花、木耳等林菌20亩,以苍术、赤芍、桔梗、人参为主的林药100亩,有大批游客前来观光采摘,亩净利润预计达4000元。山脚下的马鞍山村,乡村旅游也红火起来。山里的新鲜空气,地道美味的农家菜肴,山葡萄酒、山货等土特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村里的农家乐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年收入约130万元,100多名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以青山为底,描绘草树云山的盛景;以碧水为脉,勾勒蓝绿交融的灵秀画卷。在赤峰这片北疆的沃土上,处处涌动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蓬勃力量,也迸发着绿色发展的无限活力。
在新征程上,赤峰人胸怀大局、应时而变,不断调整转型和重塑自我,同时坚守初心不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以贯之,一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汹涌浪潮正在这片茫茫原野蓬勃兴起。观一域而晓全局,赤峰的发展也是今日中国发展的缩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样要用好“不变”与“变”的辩证法——“不变”是高瞻远瞩,悉全球、顾大局,不畏浮云遮望眼;“变”是立足当下,稳增长、促发展,内外兼修强信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巍巍的“中国号”巨轮必将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来源:《群众》杂志2024年第16期

作者:曹巧兰 张 念

责任编辑:苏胜利


群众杂志
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刊《群众》杂志主办的理论宣传和决策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