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角管理】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幼儿整理习惯培养技巧

教育   2024-12-03 00:00   河南  

区角活动是幼儿特别喜欢的活动。

由于活动选择的自主性、使用材料的随意性以及与同伴交流交往带来的快乐,让大多数幼儿充分体验到了区角活动的乐趣。


但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也凸现出来,

特别是活动材料,由于幼儿的反复操作,

不仅材料破坏严重,

而且活动后常常是“玩时有人,收时无人”,

造成很多区角因疏于整理而凌乱不堪,不仅影响了活动室的整洁,而且给下次游戏带来许多麻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指出: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并在“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子领域目标中分别提出了小、中、大班幼儿“基本生活能力”的目标。其中,

小班是“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中班是“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大班是“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那么,如何切实贯彻《指南》精神,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整理材料中来,并获得良好的整理物品的技能与习惯呢?  


01

师幼共同制定材料整理的规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如何让幼儿自觉地遵守规则呢?

我们做了这样的尝试,首先和幼儿共同讨论整理材料的规则。

“为什么要整理材料?”

“不整理东西会很乱!”

“不整理玩具他们就会找不到家,他们会想家!”

“不整理好了,下次就没法玩了!”…


知道了不整理材料带来的各种不便,继续讨论下一个话题:

“怎样整理才会又快又好呢?”

“把材料分开放”

“把大积木放在大筐子里,把小雪花片放在小筐子里”

“物品从哪拿的还放哪去”

“笔和笔套不可以分家”等等,

相信孩子们会说出许多切实可行的规则。


“如果有小朋友不参与整理怎么办”?

“下次别让他玩活动区”

“罚他不能当值日生”

“告诉他赶快整理好”…

孩子们会进行热烈商讨,

教师可以把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整理规则张贴在活动区的显眼位置。


由于规则的制定是教师和孩子共同完成的,

幼儿参与了制定规则的全过程,

所以他们不仅基本能够自觉自愿地遵守,

还起到了互相监督、提醒的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02

制作相应的标记,便于材料整理


有了一定的材料整理规则,每次活动区活动之后,幼儿能主动把相应的物品收回到橱柜里,但花费时间较长,而且经常会因为物品筐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


怎样才能让幼儿将活动材料整理得又快又整齐呢?


1

按图示标记整理

引导幼儿将各式积木、娃娃、汽车、蜡笔、彩泥罐等玩具、用具放在纸上,按住后沿着四周的轮廓画下来,撕或剪成图卡标签,用胶纸粘贴在各橱柜相应的部位,以提示幼儿整理时应归放到标签处的筐里。


例如:装剪刀的小桶放在了画有剪刀图案的图形上,铅笔的家在画有铅笔图样的纸盒里,其他的如小勺子、胶水、橡皮等也各有其位。


再如娃娃家的餐具、衣物、食品等以一个小碗、一件衣服、一个蔬果等图案作为标记,以此让幼儿知道,玩具玩好后应放回盒、筐等器具内,然后再放回标有标记的位置,帮助幼儿形成一种物品一个“家”的意识。


这种图示法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同时可以运用拟人化的情境、儿童化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并乐意接受,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如:把“玩具宝宝送回家”是提醒幼儿将物品放回原处;把同一类玩具放在一起,可以说成“好朋友在一起真开心”等等。  


2

按文字标记整理

孩子们特别是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可以在各个区角及橱柜上运用图文并茂的标记,满足各个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让幼儿根据文字卡片来进行收拾整理。


例如:“阳光百货”区域是摆放幼儿角色游戏需要的各种物品的地方:包括水果货架、蔬菜货架、休闲食品区、日常用品区等,这类文字标志直接展现的是物品名称。


而有一些文字标记展现的则是所标记物品的玩法和作用:

如“蹦蹦跳眺”是一根根跳绳的家,

“抱一抱”是各类胶水、胶带等材料的家,

“折折剪剪”是手工材料的家,

“和时间赛跑”是幼儿自制钟表的家等。


文字标记的使用,不仅让幼儿在活动中很快就能找到所需材料,而且活动结束后也会迅速将各种材料各归其位,材料整理的速度和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03

提前告知,让材料整理从容有序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活动区结束时,大部分老师都会直接用语言告知“区角活动结束啦!材料宝宝快回家!”


孩子们一听到指令,就立马开始急急忙忙整理收拾起来,很多孩子还没有从游戏的情境中调整过来,一时之间就显得有些零乱,导致胡乱地将材料堆放进筐里。


老师们可以尝试这样的方法:

在活动即将结束的前十分钟,放一段舒缓动听的音乐,让幼儿有个心理准备,知道活动快要结束了,自主调节自己的活动,让材料的整理更加从容有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04

相互监督,及时评价


规则和标志的建立以及使用,使活动区材料的整理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每一次的区角活动中,可以请幼儿轮流担任管理员,成为区角的小主人,从自身感受出发,提醒与监督同伴收拾整理,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及交往能力。


幼儿之间的相互监督能让他们的规则意识日益增强,及时准确的评价则更能使幼儿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


每次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在巡视中给予幼儿及时的评价:

“你收拾得真快”

“你的玩具摆得挺整齐”

“你们两个合作得真棒”

“娃娃谢谢你把她送回了家”……


老师看似随意的一句鼓励,能让幼儿获得极大的满足,对他们的好行为是一种正强化,从而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


教师还可以利用活动后的分享交流对在收拾整理中表现突出、或者是有进步的幼儿进行肯定,并让他们为同伴讲述整理的过程与方法,使孩子们在相互学习中提高了材料整理的能力。  


如此一系列的活动及措施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持之以恒,幼儿会逐渐接受并慢慢强化,显著提高整理能力。


  1. 版权声明| 综合整编自网络 意在传播优秀的教育理念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 喜欢就“设为星标”吧↓
  3. 以您举手之劳,普及科学保教。
  4.       谢谢您的关注。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公众号,请长按上面的二维码添加关注,并请推荐给您的同事同学和朋友们。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普及科学保教的理念与方法。学前云教研将为大家持续推送实用的教研资源。
  5.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学前云教研
运用互联网 开展大教研为教师服务 为幼儿代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