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为了刺激消费,国内针对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推出了补贴举措,部分产品可享受15%的补贴。
而在手机产品中,折叠屏成为了近两年的大势产品。
2023年,继华为推出了Mate X5系列之后,三星、小米、荣耀等厂商纷纷入局折叠屏市场,均取得了不错的好评。
在折叠屏的产业链中,铰链是重要组成部分,用来维持折叠屏稳定的开合功能,同时也能减少对屏幕的伤害。
而要想制成铰链,就需要金属注射成型(MIM)工艺的加持。
通过将金属粉末和粘结剂混合后注入模型,即可得到铰链零部件,再进行组装就能生成铰链了。
由于比传统工艺能节省近50%的成本,MIM工艺在折叠屏手机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在国内的MIM厂商中,精研科技、东睦股份位于第一梯队。其中东睦股份成长更为迅速。
2024年上半年,东睦股份MIM业务营收达7.67亿元,同比增长100.8%,远超精研科技32.2%的同比增速,同时在规模上实现了反超。
在MIM业务的推动下,东睦股份的整体业绩也有了明显增长。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6.1亿元,同比增长29.8%;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158.7%。
那么,为什么东睦股份的MIM业务成长如此之快呢?
1、布局完整产业链,提高产品价值量
铰链的上游主要由铝合金和液态金属材料构成。由于折叠屏手机铰链结构复杂、易损坏,所以需要强度高、可塑性强的液态金属来提高其可靠性。
目前,锆基液态金属是最常用的液态金属之一。像华为MateXs、vivo X Fold等折叠屏手机均选用了锆基液态金属。
锆基液态金属目前主要由宜安科技、东睦股份、常州世竟等公司供应。
2022年,东睦股份完成了对上海驰声的收购,加大了锆基液态金属的生产规模,目前产品以自用为主,与铰链产品等做配套。
通过布局上游锆基材料,公司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成本。
另外,针对下游,东睦股份组建了折叠屏铰链和组装部门,现已配备5条折叠机MIM模组生产线,预计2025年生产线将扩展至10条。
这让公司由单纯的铰链零部件制造转变成铰链“零部件—设计—组装”一体化生产制造商,盈利能力也有所增长。
2024年前三季度,东睦股份的毛利率达23.7%,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
2、拿下大客户华为,享受发展红利
2019年,东睦股份收购了MIM厂商东莞华晶,而华为正是东莞华晶的最大客户,所以东睦股份借此机会成功打入了华为供应链。
2023年,华为凭借折叠屏Mate X5系列,牢牢占据着国内折叠屏市场第一的位置,市场份额达37.4%。
基于此,作为华为折叠屏铰链零部件的核心供应商,东睦股份有望受益于华为相关产品的销量提升。
不仅如此,面对整个铰链市场,东睦股份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在价端,水滴型铰链占比的提升将带动铰链产品单价上升。
铰链主要分为水滴型和U型两种。其中水滴型铰链工艺更精细,能有效减轻折痕和磨损。像华为、OPPO等品牌的折叠机均采用的是水滴型铰链。
而工艺精细的背后往往是高的产品价格。
数据显示,水滴型铰链的价格要比U型铰链的价格高4到5倍。随着水滴型铰链的应用占比越来越高,铰链的整体价格也会提高。
第二,在量端,折叠屏销量增加带动铰链用量的增长。
首先,折叠屏手机在硬件上的进步及价格的下降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666.1万部,同比增长57.2%。
不过,目前国内折叠屏手机的渗透率仅为1%,后续仍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预计到2025年,国内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达1760万部,在高端市场的渗透率将提高至20%。
其次,三折叠屏手机的推出加大了铰链的用量。
2024年9月,华为发布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非凡大师,供应一度处于短缺状态。
华为的三折叠屏手机采用两套铰链连接三部分壳体,这意味着三折叠屏手机对铰链的需求量直接翻倍。
从财务指标来看,当前东睦股份也是顺应了下游需求变化,处在加速扩张阶段。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预收账款及合同负债合计达710.2万元,同比增长37.5%。
同期,公司应收账款规模随营收的增加而扩大,达13.3亿元,同比增长32.6%,增速相对于营收增速来说尚处在可控范围内。
另一边,为了配合订单交付,东睦股份也加大了原材料的采购力度。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存货达11.4亿元,同比增长38.4%。目前看公司产能利用率处在较高水平,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减少4.4%至100.5天,库存消化能力较强。
除了原材料,东睦股份还扩大了人员规模,以配合生产。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支付给职工的现金达9.9亿元,同比增长35.4%,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的减少。
不过,后续随着订单逐步兑现,应收账款转化为利润的速度加快,东睦股份的现金流状况有望进一步改善。
总结一下,东睦股份通过完整的MIM产业链布局,在折叠机领域拿下了大客户华为。在折叠机销量的快速增长下,公司的MIM业务有望继续推动业绩的增长。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后,别忘了点击右下角“”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投资路上一起成长!
给大家推荐个优质的公众号「机会早知道」。在这里,可以更快更及时获取最新题材机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