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璀:优势2025,找到你的人生主线(跨年演讲全文)

财富   2025-01-17 08:20   印度尼西亚  

2024年12月29日20:00,优势星球2025跨年演讲如约而至。优势星球发起人,同时也是本次跨年演讲主讲人崔璀用三小时进行了现场分享。


以下为崔璀《优势2025,找到你的人生主线》演讲全文,与你分享。

 演讲 / 崔璀 

大家好,我是崔璀。

欢迎来看我今年的年度演讲,《优势2025,找到你的人生主线》

怎么样?过去的一年,你还好吗?

我特好奇一个问题,如果用一个词来给这一年取个名,你会怎么总结它呢?

有朋友说,是丰盛的一年,辛苦的一年,收获满满的一年,迷茫的一年。

人间百态就是这样,有人见星辰,有人见尘埃。

但其实不管你如何总结,这一年都快要过去了。

时间是最公平的存在,不会为任何人多停留一分一秒。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坚持在岁末年初,花三个小时做这么一场跨年分享。

希望能实现一个小目标:让过去这一年不白过,让未来这一年更好过。

我们这些年累计深度服务了5万名学员,陪着各位明自我,促行动,找路径,拿结果。


肉眼可见一个人从不确定,到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方式做成了事儿,陪着一个人从不坚定到坚定。

年轻的同事说,总结成一句话,其实我们就是在陪着一个人找到人生主线,他们说这是今年网络平台很火的一个词。

我不太跟得上热词,但是我觉得这个词很好。

找到你的人生主线,一种稳定的力量感。

于是就有了今年的演讲主题“找到你的人生主线”。

你呢,看到这个主题时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正坚定地走在自己的人生主线上吗?

你找到自己的人生主线了吗?它清楚吗?确定吗?

是你想到就感到有期待的吗?

是你愿意用每天每夜去实现的吗?

今天晚上,我会分三部分跟你聊聊,找到你的人生主线。

三部分分别是:

启程:听见最心底的声音。

◎进化:找到最舒服的成长模式。

绽放:看见自己的光。

三小时之后,如果你能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那我们就算是一起把2024年的句号,画得更圆满了。

关于人生主线,如果你想最直观地感受到它给人带来的力量是什么样子,我脑袋里最先蹦出来的,是两个人。

一个是桂梅老师,16年前,她办了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这些年几乎每一年,她都会出现在公众视野一次,或者多次。

今年以她为原型的电影、电视剧,轮番上线。

但是她并不是一个活跃在屏幕前的公众人物,她是一个远在大山里的老师。

我看了很多她的报道,看了她的电视剧,逐渐理解了人们不断提起她的原因:是被她的纯粹感染了。是这个时代,并不多见,又格外需要的纯粹。

这些年我们活得都不容易。

在这个随便刷刷手机,大厂百万年薪,个体户年入千万的时代,我们时常被不安冲击,担心自己落后,担心自己不够。

在这个大环境不安定,各种裁员,赛道变动的时代,我们害怕自己不行,害怕虚无,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

然后你一回头,这个世界有张桂梅老师这种人,远在大山里的一位老师,不管世间嘈杂,她不偏不倚,一直以一种姿势活着。

她就干了这一件事——让女孩子读书,不要因为没法上学一辈子被困在大山里。

这16年来,这位老师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路,走进1800多名学生的家中,把两千多个女孩送进了大学。

日日夜夜地干,年复一年地干。

籍籍无名时干,备受关注时,继续干,一直干。

她的世界,稳定安静,自有节奏。

于是,你可以看见一个心无杂念的灵魂,太干净了。

这个干净不是说,都得做公益,不赚钱,都要伟大神圣,而是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知道为此要付出的代价。

我心澄明,眼神就会干净,心就会纯粹。

我也累,但我不苦,我也会遇到困难,但我从不犹豫。

我选择,我承担,我改变,我接受。

你时不时回头看一下她,每看一次,就会被冲击一次,一股子纯粹的生命力。

2024年,还有另外一个人,带着这份生命力冲到我们面前。

《里斯本丸沉没》的导演方励,这部记录片是今年豆瓣最高分电影。

71岁,为了拍这部纪录片,耗时10年,卖掉全部房产,负债,租房子住。

别人觉得他赔惨了,他说,“啊,我可是赚大了。这是我一生中做过最重要的事。我认真想过,我不干谁干?懂得海底成像搜索调查又懂电影的人,除了我没别人了。虽然我没有做过纪录电影,至少沾边,知道影像意味着什么。所以我一直对自己说,活该你干,不干你就是历史罪人。”

有人问他,“花十年时间扑在这件事上,值得吗?”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太值得了,生命没有浪费。”

十年前,他曾说,假如人生是一个苦海,我是一个小舢板,但别忘了,老子自己是船长,什么时候抛锚,什么时候启航,不管风平浪静还是惊涛骇浪,我说了算,哪里是彼岸,只有我自己知道。”——海洋技术专家,电影人方励



十年后,他倾家荡产,打捞起一艘沉船,一段历史。如今,方励已经71岁,他还舍不得老去。他的下一个人生梦想是——寻找“马航MH370”。

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存在这样的人,我们看见了一个人生主线清晰的人,他也许辛苦,也会遇到困难,但绝不虚无,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

这些年,我们陪着数以万计的朋友找他的人生主线。

我是在看见了这种力量之后,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太需要这种人生。

一旦主线确定了,它就是你在这人世间行走的护身符。

没有这护身符,活在这嘈杂人世间,很容易丢失方向。



就在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课程的面试。

二面结束时,其中一位面试官给了我一个建议:“我更建议你们聚焦做流量,看上去你们很擅长,容易做起来。现在你们陪跑学员,太重了。”

如果是在几年前,我可能会慌乱,是不是我的路选错了?

那天结束的时候,我跟几位行业一顶一的大佬说,“看表情各位老师也不会给这次面试打高分,我就发表一下淘汰感言吧,你们的建议在某些方面肯定是有价值的,也许更容易,只是它不适合我们。

我们这三年一直在完成转型,从做流量到深度服务,因为知道进这一步有多难,所以我不退这一步。

陪一个学员明确他自己的价值,找到他的人生主线,拿到他想要现实的结果,这种纵深交付形式,是我们一定会继续做下去的。

因为这是我们触摸了无数次用户需求之后的手感,这是我们这帮人能感觉到生命力的选择。

难不难,另说。能力暂时还不够,我这不就来上课学习了吗,这里不收,我就再找找别的地方继续学习。反正方向就是这么个方向,接下来,无外乎就是早一点慢一点的问题,是走土路还是花路的问题。”

面试结束后的好多天里,我对自己都感到很陌生,这样干脆的反驳,在我身上很少发生。

我是一个很容易不安的人,多听多看,自我反省,在我人生的前30多年,我的生活中最多的就是不确定,不确定自己的情绪是否得体,不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明智,不确定自己的方向是否准确。

但就在那一刻,“发表淘汰感言”的那一刻,我清清楚楚看见一条路,路很长很长,在路的那一端,很远的地方,有一颗星球,叫做优势星球。

在优势星球上,我们这8年,其实都在做一件事:帮助大家确认自己的人生主线是什么。

这8年,我们无数次看到过一个人确认自己之后的样子清楚,干脆,确定。像是开着的花,有一万种开法,但每一朵,都方寸不乱。

是开出了自己芬芳的你们,让我们一次次确定了我们想做什么。

今天这三个小时,我把这些确定,再回馈给更多的朋友。

我们一起找到自己的人生主线。

听到这里,你可能想问,“那到底什么是人生主线。”


在推翻了无数个复杂的答案之后,我最终想要用这两个问题来回答你:

人生主线=“我是谁?”+“我要去向哪里?”



“我是谁?”是站在此时此刻往过去看。

通过对过往的自我的理解,去看清楚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了解自己的喜欢和擅长,理解总想逃避和不断沉溺的情绪,直面一直不想面对的行为和结果。

“我要去向哪里?”是站在此时此刻往未来看。

我此生想要走向哪里,那是最适合我的方向吗?我能走得过去吗?我怎么走过去?

在这些答案里,人生主线逐渐清晰。

史铁生说,“如果你站在童年的位置瞻望未来,你会说前途未卜;但你站在终点看生命的轨迹,你看到的只有一条路,命定之路。”——作家 史铁生《务虚笔记》



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这段寻觅之旅吧。


你猜,这段旅程,一般会从哪里开始?

你可能会说,应该是从一次宏大命运开始的吧。

的确,在所有的神话故事中,英雄的故事都是从一次宏大事件开始的,比如一次天灾,比如一次事故。

相比之下,你可能会说,我的生活没有这么波澜不惊,宏大叙事,我的生活很平淡,跟千万其他人一样。

不是的。

这些年我们深度服务了近5万名学员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或者每个人的境遇都不一样,城市、性别、工作、年龄,千差万别,他们找到的人生主线也都不一样。

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人生主线,是从一次小小的不舒服开始的。


比如,小胡的不舒服,是那杯冷掉的咖啡。



小胡今年30岁,工作了7年。

从工作开始,一直在教育公司做产品经理,大量的工作时间都要花在协调资源,拉齐认知上。

有一天她处理完两个同事的冲突,已经深夜了,走到公司楼下,路过外卖柜,她看到有一个格子亮着,里面是一杯咖啡。

猛地才想起,今天刚上班的时候困顿无力,她在各种会议的间隙匆忙给自己下单了一杯咖啡。

点完之后的14个小时,她参加了4个会,协调了3个冲突,不同部门争得面红耳赤,小胡夹在中间,她是一个共情力很强的姑娘,对别人的各种情绪极其敏感,忍不住想要安抚冲突中的每一个人。

解释这边,安慰那边,一晃,一天就过去了。

看着在外卖柜静静躺了14个小时,凉透了的那杯咖啡,她忽然觉得自己就像这杯咖啡,一门心思想要支持所有人,照顾所有人,却唯独忘记照顾自己。

她周旋在别人的各种情绪中,就像是被卷入了一个漩涡一样,浑身紧张,心烦意乱,进去了就出不来。

她也想怪到工作头上,但是同样的事,跟她年龄相仿的同事小杨,总能大手一挥,把各个部门的矛盾梳理得明明白白。

相比之下,自己在工作中手忙脚乱,毫无魅力。

是的,没错,人在不合适的领域,毫无魅力。但问题不在你,问题在不合适。


那天小胡问自己,“我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呢?”

是想在游刃有余中,有时间能喝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

在听小胡故事的时候,我想到了我自己,我的不舒服,是见不到的那张小脸。


2020年前后的两三年时间,我一直在很频繁的直播,播到接近12点,下播回到家,眼前还是直播间大灯刺眼的光,翻来覆去到凌晨三点多才能勉强睡着。

我儿子那时候五六岁,总有几天,睡前妈妈没回来,睡醒妈妈没起来,对他来说,就是妈妈消失不见了。

就这样过了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早上,我爸妈会早早来我家,送小朋友去上学,他们轻手轻脚,生怕吵醒我。

但是有一天,我迷迷糊糊,依稀感觉到有人开了卧室门,我妈在门外小声喊,“别进去,让妈妈多睡会儿。”

然后我听到细碎的脚步啪嗒啪嗒跑到我床头,小动物一样哈着热气,轻轻贴在我面前,亲了我一口。

他甚至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趴在床头看了我一会儿。

后来我醒来,有点反应不过来,刚才是在做梦吗?

当我走出卧室,看到卧室门上贴了一张小纸条,歪歪扭扭写了一行字,“妈妈,我想你啦。”

我看着那张字条,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多想亲亲那张好几天没见到的小脸,此刻立即马上。

我忽然意识到,我的眼光一直看向远方,想着只要那个目标实现就好了,只要完成那个任务就好了。

但是脱离现在的那个未来,真的还存在吗?

再比如,大宇的不舒服,是那条催缴停车费的短信。


大宇36岁,在公司品牌部稳扎稳打了六个春秋,这些年,每一份策划、每一次宣传,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热情。

今年行业寒风凛冽,公司降本增效,品牌部首当其冲。

因为是多年老员工,公司给他转了岗,职位依旧,待遇未变,但除了这些,一切都变了。

新岗位是业务部门,销售目标是唯一的考核,这对一个在品牌领域深耕多年的人来说,怎么都转不过来,业务上不熟练,业绩也连续几个月垫底。

日子就这么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

这几个月里,每次看到行业媒体的文章,说现在品效合一是大势所趋,他都会马上点开,然后直接点收藏,然后再也没有打开。

有一天下班后刚坐上车,手机突然叮咚一声响了,是一条来自公司物业的短信,提醒他的停车费即将到期。

公司地库的停车费是三个月一交,以前收到提醒他都会毫不犹豫马上续费。

但就在那一天,是那条短信,让他直面一个问题:“要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再演三个月的戏吗?”

这些年,我们看见了无数这样的瞬间。

这些不舒服的瞬间,可能清晰有力,他告诉你,对,错,走,留。

也可能轻声细语,你要停下来使劲听一听,才能听到。



它可能是你睡不着时反复琢磨的那件小事,或许是身体给你发出的求救信号,也可能就是别人眼里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一段你要鼓励自己才能面对的关系,一杯凉掉的咖啡,一条催你交费的短信。

当我们陪着学员走上探寻人生主线的旅程时,我们一次次验证,这细微的瞬间,你别忽略,顺着它走进去,那是一个人改变的开口。

半年之后,小胡终于举手申请内部转岗,去做了她心心念念的内容编辑,现在她的剧本是这样的,每天守着热腾腾的咖啡,打开文档开始创作,她曾经颤颤巍巍的共情,现在被她用在了采访用户上,深深体会每一个生命的不同,她写的用户故事准确又生动。

人在合适的领域,充满魅力。

大宇最终没有交季度停车费,在地面停车场日结了2个月之后,他在一家新公司做文案创意,虽然级别上降了两个档位,工资也回到了解放前,但他每次在创意里体会到“啊哈”瞬间时,都很踏实,他说“我是重新开始,从心开始。”

而我自己,也下定决心带着公司一起调整商业模式,建设主播团队。

除了今晚,公司的业务底线不会因为我晚上不直播而被动摇。每次看到年轻的主播们在直播间或激情四射或娓娓道来,我都会具像化地理解,要做难而正确的事,问题能否解决,取决于你有多想解决。

这个从单一IP到组织化运营的转型过程,我们花了近三年。

我们的故事不同,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瞬间,就是感到不舒服的瞬间。

今天,站在无数学员某一段故事的结尾,我们会说,不要以为这是小题大做,那细微的不舒服,那反复出现的细微的不舒服,就是一个普通人来自命运的召唤。

那是你的本心在向你呼喊。

今年在网络上有一句话,很火,叫做:低谷期其实是在救你的命。


前提是,如果你敢于去看这低谷,不丢人,每个人都会有高高低低,不管你曾经多么功成名就。

如果你愿意去感受这个不舒服,不要怕,我甚至要祝贺你,因为此时此刻,就是改变的开口。

这是我们几万名学员一起见证过来的。

危机是一种警告,危机也是一种召唤,召唤我们走向更广阔的旅程。

不止一个优势教练,收到过学员发来的类似的信息,“没想到,这么小小一个切口走进去,竟是那般新天地。”



但紧接着我也要提醒你,故事,从这里才刚刚开始。

也许你会觉得,既然我听到了那个召唤我改变的声音,而它又如此重要,那理想的人生剧本当然是,我奉若瑰宝,我奋起改变。


但现实的人生故事往往不是如此,在我们陪跑的多数学员身上,我们看到的情况甚至截然相反。大多数是,听到召唤的声音,然后对它说,“闭嘴,别吵。”



你不信?

我给你看个调研报告,前不久优势星球联合南开大学现代管理研究所和吕峰领导力团队启动了《优势职场白皮书》项目,在问卷调研里有这样一个问题,“想要离职想要换工作,但是没有动的原因是什么?”



职业迷茫、财务压力、家庭因素、人际羁绊、缺乏自信……

答案五花八门。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在这条确认人生主线的路上,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命运中,每一个听见召唤的当下,紧跟着的,是一个“但是……”


比如,“但是,我年纪也不小了,要不然就这样吧。”

今年有一个学员在我们团队各个部门被传颂,同事们为她的改变振奋。但在她的故事的最开始,也有这么一句“就这样吧”。


她叫燕倪,33岁,陕西榆林人。我猜你在她的故事里,会看到某部分的自己。

她说自己的家乡是个小地方,小到两条马路,就装下了她的全部生活,孩子的学校,自己的单位和家。

只是,装不下她的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开始觉得不甘心,总觉得自己像是被套在壳子里的人,动弹不得。

总是想再做点什么,但是,模模糊糊地,不清楚具体是什么,只是想更多、更高、更好。

家人不理解,老公说,“有固定工资,有双休,能照顾两个孩子,挺好的了,你为什么要这么贪心?”

燕倪自己也会问教练,“我是不是太贪心了?”

一个人不能理解自己的不满足时,会说,这是贪心。

一个人能理解自己的不满足时,会说,这其实是我的本心。


只是,本心最难认清。

那个时候的燕倪,感受到了“那细微的不舒服”,很模糊,她说,“感觉自己想爬山,但在山脚绕了很久,不知道爬哪一座山,怎么爬?”

最后叹口气,“如果再年轻10岁,我一定会先出去看看,不会留在这个地方。现在有了家庭、孩子,就这样吧。”

有人对召唤的拒绝是“忍一忍吧”。



佳佳说,这是过去四年里,自己对自己说过的最多的一句话。

佳佳,30岁,大学英语老师。

大多数人眼里,这个职位就等于稳定+体面,是很多人的理想工作。

但从上班的第一个学期开始,她就发现自己不喜欢这种环境。

工作无高下,工作就是适合不适合,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佳佳说,“每个学期开学前,或者是临近学期末,让我非常焦虑的一个事情就是我到底要不要辞职?如果这次不辞的话,那我就只能再熬一个学期。”

没错,她用了一个字,“熬”。

她已经熬了4年,8个学期。

朋友跟佳佳说,“丢下铁饭碗,可能连饭碗都没了。”

在明确感受到不舒服,手已经抬起要去接收召唤之时,我们的确会害怕,害怕失去,害怕不确定。

失去稳定的收入,失去原本确定的生活。

于是,佳佳说,“那再忍一忍吧。”

33岁的伊春,拒绝召唤的那句话是“来不及了”。


从毕业到现在11年,她做过服装店,帮父母管过生意,学过电销,软件测试,随着两个孩子的陆续出生,也都不了了之。

我们的优势教练团队每周有疑难学员会诊,一群优势教练,对着一个学员的职场旅程,像是在看一个迷宫,弯来绕去,断断续续,没有主线。

如果没有自己的主线,就很容易成为其他人的支线。


特别是女性。

一个女性的人生某段时间,会很忙,孩子还小,要一遍遍喂奶,换尿不湿,做辅食,小小的孩子有一个特点,他们会一直喊妈妈。

如果你养过孩子,你就会知道,他们会跟着你,“妈妈,你在上厕所吗?”“妈妈,你在干嘛,陪我睡觉好吗?”“妈妈,你看我的玩具。”

他们以最可爱的召唤,无声无息吞噬掉了你所有的时间。

你并不痛苦,因为你爱他们。

可是有一天,孩子长大了,不再叫你了。他们头也不回往自己的人生跑去。

猛地一回头,你站在原地,那是一个十字路口,人来人往,众声喧哗。

你一下子不知道该往哪边走,心里有点没底,是不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生活已经从自己身边溜走了。

伊春们说,“来不及了。”

面对召唤,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拒绝方式:就这样吧。忍一忍吧。来不及了。

她们还会说一句话,叫做“我不行吧”。


芳华,36岁,体制内,燃气热力公司工程设计师。

从小家里有哥哥,工作后因为行业原因,80%的同事都是男性。

在生活角角落落,她常常得到一些善意的提醒:

爸妈说,“男子应该在外面闯,女人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

领导说,“女孩子应该趁早去做内勤,新项目你就别参与了。”

公婆说,“你怎么这么忙,为什么不早点回家看孩子?不要去考证了。”

芳华想考的证书是注册工程师,业内顶级证书,她的老公这几年也一直在考。

听说她也想考,劝她,”家里只能一个人考证,我现在在考,你就要多顾着家里。“

你没听错,这就是一个女性听到的真实的声音。

你不要嫌我老生常谈,都2024年了,还要谈女性独立?

都2024年了,我们的很多学员每天都还在跟这样的社会价值系统博弈。

她们感觉到了不对劲,不舒服,那个小小的声音刚刚冒出来,身边一堆更大的声音响起来。

那些声音太坚定了,坚定得让人心慌。

“他们那么坚定,他们应该是对的吧。”

于是,小小的声音马上缩起来,等待着不知道什么时候的再次彷徨。日复一日。

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德国哲学家、思想家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芳华觉得公婆都在帮我看孩子,是我失职了。既然当了妈妈,就是要以家庭为主,不该有自己的时间。

她也会随着这些声音一起审问自己,而且就算把时间花下去,你真能考得出来吗?你真能行吗?

这背后有一句潜台词,芳华在问自己的是,“我配吗?”

”我配拥有自己的时间,去为自己争取吗?我配去挑战更难的事情,满足自己吗?“

在很长一段时间,她的答案是,”我不配。“

2024年,我们深度服务了2000多名学员,优势教练们对类似的情景再熟悉不过。

“我感到不舒服,我想要改变,但是……”

想要得到,但是不想失去。
想要探险,但是害怕未知。
想要变好,但是觉得不配。

看到这些,不是想要让你自我评判,觉得自己胆小懦弱,看到这些,是想告诉你,这并不是你的错,这是你的内阻力在工作。


每个人都有内阻力,它阻挡作家坐下来开始写作,它阻挡运动员开始锻炼,它在我们开始一个有挑战性的项目时跳出来嚎叫,它用更大的喊声吓退召唤,它的唯一目标,是消灭我们独特而无价的天赋。

阻挡我们从现在的人生迈向自己理想的人生。

内阻力一视同仁,每个人都会遭遇它。

任何源于我们的更高本性而不是低级本性的行为都会引发内阻力。越是重要的召唤或行动,追求它时遭遇的内阻力就越大。——美国作家 史蒂文·普莱斯菲德尔《一生之敌》


你知道最直接滋养内阻力的养分是什么吗?

是恐惧。

冒险是危险的,改变是不确定的,我们对此感到恐惧。


恐惧喂养了内阻力。

于是你更理解了自己,为什么我明明听到了召唤,却左右徘徊,甚至充耳不闻。

今年我看了《千面英雄》和《英雄之旅》这两本书,书的作者约瑟夫·坎贝尔是神话学大师,他深度解构过各种神话中的英雄历险之旅,他告诉我们:“就算是最英勇的银幕英雄,也会在被召唤时直接拒绝,他们会搬出自己过去丰富的经历,来证明冒险行动是很危险的,或者迟疑拖延,他们会宣传自己被手头一堆紧急事情,和各种不可推卸的责任给拖住了。”

你是不是已经想起了某个英雄的面孔,不管是《指环王》里的弗罗多被甘道夫告知必须去摧毁魔戒但他害怕失去自己熟悉的生活,你知道的,霍比特人生活安逸舒适;还是蜘蛛侠在接到神盾局局长召唤时直接挂断他的电话;哈利波特犹豫再三不相信自己能成为一名好的魔法师。

英雄人物,千人千面。

英雄之旅,殊途同归。

他们在接受召唤之前,都被内阻力牢牢掌控,像是我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人。

这是英雄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我们聚精会神,好奇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他是在哪一刻接受命运的召唤?

毕竟他们最后成为了英雄啊,那他们的内阻力是在哪一刻被打破?

让我告诉你答案,是当“Yes”出现的那一刻。


钢铁侠说,“Yes,我想要维护世界和平。”

蜘蛛侠说,“Yes,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是谁,我们总有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我要保护我爱的人。”

霍比特人说,“Yes,家园已在身后,世界尽在眼前。”

Yes足够响亮,你会随之冲上云霄。

这世间所有事物都处于过程之中,在上升,在回归。

植物开出花朵,是为了回归到根部。

人们在听到召唤的那一个瞬间开始,就已经踏上了回归根部的旅程,或早或晚。

回归到根部便是寻找宁静,寻找宁静便是趋向命运,趋向命运便是回归本心。

本心,会指引你。

就看一个人什么时候与之相认。

相认之时,他会听见清脆的一声,“Yes,是的!”

他看见了自己的渴望,意识到自己身负着什么样的使命,意识到自己想要什么。

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一样,我们也在等待一个清脆的Yes。

一直说着“就这样吧”的燕倪,说出了“我不甘心”。


“是的,我想做更大的事儿,成为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她选了更有挑战的那条路。

熬了8个学期4年时间,总想着忍一忍的佳佳们,模模糊糊说出了一句,“是的,我要在热爱的事情上终身成长,绝不停止,哪怕放弃稳定。”

在新学期开学前,佳佳从高校的稳定工作离职了,现在是北京一家教育公司的市场部咨询顾问。她说周围同事很厉害,全英语交流,能接触到很多跨国交流的信息,她说每天都在涨见识,即使周末加班也能被滋养。

这才意识到,以前总想着忍一忍就会好起来,其实生活就是觉得你会忍一忍才这样对你。

也可以不忍的。


觉得来不及了的二胎妈妈伊春,想给孩子做个榜样,想帮助更多人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小孩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她重新走进职场,最后拿到2个顾问式销售Offer,从小白成功转行到了心仪的行业。

她说,“是的,现在刚刚好。”


而芳华,在优势教练的辅导下,确定了自己还是很想做设计师,于是决定鼓起勇气去考行业设计师的顶级认证。我们问她现在的状态怎么样?

她说,“以前觉得自己不配,现在想说,我值得。”


如果说改变真的有关键瞬间,那就是来自他们听到了那句Yes的瞬间。

Yes是你的本心。


本心,心本来的样子,心的先天禀赋。

每个人都有本心,它指引你在迷失时回家。

汉语里的冥冥之中,鬼使神差,机缘巧合,都是在形容本心的牵引。

觉得不舒服,感受到召唤,就是本心在发声。

本心会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不是,什么时候离开,去哪儿,它会告诉你真相。

找不到答案时,就去找自己。


不要让它在嘈杂的世界中沉默,因为最终,没有任何人或者算法知道什么是最适合你的,除了你的本心。

每个人都有内心的声音,去听它的。

我们陪着学员找自己的人生主线,没有谁明确自己心意的时候会说,我从来没意识到原来我想做这个。

每个人看见本心,都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们说的是,“我小时候就喜欢写作,我年轻时就对设计有兴趣,我最喜欢阅读哲学书。”

“那后来呢?”我们问。

后来就忙着读书升学考试,结婚生子工作。

在既定规则里遵守,在社会时钟里奔走。

经历过一些荣光,也打过不少败仗,要么是在低谷中实在受不了了,要么是取得了胜利但是心里空旷。

是在这个时候,他们选择跟优势星球相遇,想要找到一些答案。

其实一开始加入优势星球,他们的出发点都很直接,想升职加薪,想辞职逃离,想成功入职。

这个明确的诉求是优势教练们跟学员共同努力的目标,帮各位拿到世俗意义上的成果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之一。

但是几乎没有谁可以单刀直入,全靠技法直接拿到这些成果。

几乎每个最终心满意足的人,都会跟着优势教练,先往里走,先明晰自我,透过自己的模式行为关系,看到自己的动机渴望。

我们称之为由表及里,再回到表层世界,改变才会真正发生。

在优势星球,人们跟本心重逢。

如果能体察到本心之所在,自认为愚笨的人也一定会变聪明,柔弱的人也一定会变刚强。


有些人会在那一瞬间,扼腕叹息,如果早点……

不不,现在刚刚好,是我们经历的那些伤痛和欢喜,才让本心显现之时被认真看见。

只有在口渴的时候水才甘甜。

我用了很多年的邮箱名叫做cuicuiyesme,这里面藏着我听到的本心召唤的一个小故事。

那是2010年,我在台北出差的路上,路过一家教堂,有歌声传来,其中一句歌词,是Yes me,大意是,是的,这就是我本来的样子,Yes me。

我好像是被吸住了一样,走进教堂,看到一群孩子在唱赞美诗。

那一刻,忽然有个问题跳到我的脑袋里:如果我也追随自己的本心,会是什么样子呢?

一个人有没有跟随本心生活,自己会知道的。

王阳明说,“本心即良知。”

尼采说,“你的良知在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

如果你有幸遵循良知,跟随本心,你能收获到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我心明了。

那年我26岁,对自己的人生毫不明了。

我唯一有的就是用不完的力气,和无穷无尽的青春。

今天,是我39岁的倒数第6天。

我记得前几年遇见一个养生博主,我虚心请教,“为什么我体重没跌但是看上去又瘦了。”

她说,“姐妹,你这是胶原蛋白流失,不可逆。”

我从对着镜子一根根拔白头发到放弃,因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但是你如果问我,要不要回到26岁那年,皮肤吹弹可破,各个器官光滑好用。

我说:“我不要。”

那时我刚工作三年,外人看来温和热情,实际我敏感脆弱,我没有人生主线,我的自我是随波逐流的。会因为在乎同事的眼光而辗转反侧,会因为想要被老板客户肯定而拼了命的努力。

我很容易犹豫,很容易自我评判,很容易默默流泪。

我因为恐惧和焦虑而前行,心里并不安宁。

生命中最难的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尼采


但今天,虽然我才刚刚在面试的时候被前辈们拒绝,虽然在过去的8年里我经历了无数分别与伤痛,虽然现在每天一睁眼都会面对一个新的棘手问题,虽然每周四拍摄完一整天的视频,我的上颚都会起一圈水泡,虽然三年前开始转型深度陪跑到现在还不能说完全跑通。

但是,我心明了。


因为我越来越知道我是谁,我知道我来到这个世间,是带了一些使命的,在这偌大的世界,我开始一点点的确认自己的价值是什么:

我的人生主线,就是帮各位找到你们的人生主线。


是因为有了这个愿景,胆小脆弱如我,如今一次一次站在这里。

而且,我不是一个人,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优势星球,这是一群有现实感的理想主义者,我们也许走得慢,但是不要紧,诚心正意,只要走下去。

职业选手足够有耐心。

而它的某一次召唤,就是那句“Yes me。”

我在26岁,他乡的旅途中,想知道我的那个Yes;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对个人成长展现出超越他人的兴趣,万幸啊,在39岁这一年,越来越清楚地听见了它。

这条路,我走了十多年,哪怕你听见了召唤,也会在各种束缚下,出于对不确定的恐惧,丧失积极行动的力量,哪怕你开始行动,也会在各种现实条件和自身能力的制约下,遇到困难。

这条路,它真不好走。

因为知道它不好走,我成立了优势星球。

我们整个优势教练,教研,内容,产品团队,用我们的日日夜夜,试图把它具像化,产品化,陪着你走。



很多时候,人们来到优势星球,给我们一年时间陪他们走条路,有时候只给半年。

优势教练们用各种方法,在有限时间内,帮助大家说出那句Yes,跟自己的本心相认,突破内阻力。

设计师芳华在找到我们的时候,已经快要忘记本心了。

她入行做的是工程设计师,领导说女性在这个行业接不到大项目,就把部门大部分内勤财务的工作分给了她,家人劝她以稳定为主,不要太忙,内勤很好。

2011年入行做设计,第二年2012年就开始兼着做财务内勤,断断续续累计近8年,这个负责的姑娘,还为此考了会计证。

她已经慢慢感觉到自己的专业完全没有时间精进,只能靠加班弥补。

一直到前年,公司业务发生了一些变化,她的收入被下调。

家里抱怨的声音更大,只要她一加班,回家就会听到这句话,“那你就更不需要这么忙啊,早回来照顾孩子。”

公司状况混乱,自己心里也乱糟糟的:“是该选一条路专心走了,但是内勤这条路真的是自己最喜欢的吗?如果专心做设计,就该考专业资格证了,但是证考出来真的能用上吗?”

她跟优势教练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擅长,什么都不喜欢,也找不到方向。一切都很混沌。”

于是在又一次的辅导时,优势教练说,“我们来聊聊你的高光时刻吧。”

这是教练经常会使用的一个策略,人在情绪低落时,会粘着在各种负面想法当中,哪怕那并不是事实,但人们也已经没有足够的力气启动理性思维,更不用说采取积极行动了。

谈论高光时刻,不是心灵鸡汤和成功学,根本目标也不是要让学员快乐开心,它最重要的作用是:让一个人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做成事,掌控自己人生的。

比如,谈论一下,哪件事情你能感受到自己的强大,你做完还想做,做的时候忘记时间,感觉到心流?

在辅导中,我们称之为强想忘爽时刻。


这个问题也问问你,在听这次分享的朋友们。

芳华想了很久,好像也没什么让自己内心强大的。

你知道吗,我们有多少简历业绩都漂亮的学员,被问到自己的优势时,都会觉得,除了足够努力,自己没有优势。

优势教练见过太多,心里有数。只是等,等着客户自己看见自己。

芳华想半天,说,“不过有一次谈一个设计项目谈成了还挺让人意外。”

那就从这个意外谈起。

当时她负责一个热力管道设计项目,项目难度高,且资金支持并不宽裕。领导想争取这个项目,去谈判的设计师们被客户各种嫌弃,说着高大上的专业词,圈出各种困难,这里不行,那里很难,要是不想接,就别接。

这个烫手的山芋不知怎么,滚到了芳华这里,她忽然站起来了,“我来吧。“

也不知道为什么,连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就是觉得有趣,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挑战。

她在最短时间内无数次发起沟通,梳理客户需求,请教行业前辈,反复修改方案。

就在其他设计师觉得至于吗,工作而已,何必这么为难自己时,她拿出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又不至于让公司的设计挑战过高。

最终,得到了客户公司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

“你看到这个高光时刻,有什么新的想法吗?”优势教练问。

芳华有点积极起来,她说,“那次我的确做得比其他设计师好。”

但是,很快她话锋一转,“可能是我比较幸运吧。”

很多朋友在说完自己的高光时刻,都会加这一句。

我们的大多数学员,都有一个特点,他们优秀且不自知,何止不自知,甚至是不相信。

他们很多都取得了世俗意义的好成绩,也有超越他人的能力,但是他们不相信。

你如果追问,“为什么你做成了这件事?”

她就小声说,“可能因为我幸运。”

我一点也不喜欢幸运这个词,因为它让人觉得无迹可循。

好像只能干坐着,等待着上天的眷顾,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来的眷顾。

优势星球的工作,是让一个人的幸运常态化。


教练借助了一个工具,叫做优势职业罗盘。


根据优势职业罗盘的显示,跟芳华4大优势相匹配的一个职业方向,叫做“专业服务者”。

工程设计师,就是专业服务者的一种。

我们想帮芳华看到,她的幸运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她与生俱来的优势带来的。

相信我,那些你觉得幸运的时刻,不是偶然,如果你愿意停下来仔细看,它们都有迹可循。

芳华的四大优势是:共情力、学习力、目标力、分析力。

学习优势的底层动机是好奇这种动机会支持她不断吸收,不断提升工程设计的专业能力,并以此为乐,感觉到被滋养。

分析优势的底层动机是逻辑性,特别享受条分缕析,当她在工程项目的各种复杂需求中找到逻辑关系,做好匹配时,她特别有成就感。

目标力的底层动机是确定性,体现在她的行为上,就是她总办法把这个项目按时按量完成,一旦按时完成,很满足。



你看,这都是高光时刻的星星点点。

她的优势,跟工程设计这个岗位,是三匹配。

我们对于优势和职业的匹配度有一个状态描述:

四匹配:天选之人。找到天命的感觉,无比坚定。

三匹配:如鱼得水。工作时能感受到自己的优势在发挥,能感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

二匹配:温水煮青蛙。

一匹配:上班如上坟。


工程设计师跟芳华三匹配,如鱼得水。

我又去查了一下让芳华犹豫的内勤工作,属于“事物综缆者”方向。

芳华跟这个方向只有二匹配,做,也能做,努努力也能做得不错,家人朋友说这个稳定,那就做做,领导表扬了一次,那就接着做;但是不自足不持续,如果外界给了负反馈,受了委屈,分分钟就想放弃。

芳华理解了自己的一切。

我们的行为模式里藏着我们的核心特征,核心特征里藏着底层动机,底层动机的背后,是一个人的本心。


为什么教练要跟学员聊高光时刻,这是一种唤醒,她要知道自己曾经做到过,她要看到自己曾经强大。

哪怕只有一次。

我们牢牢抓住这条线索,经过优势和职业的匹配,给这些感谢的体验,进行理性的分析。

“优势职业罗盘”是我们扎进1100个岗位,140个行业,9个优势,近5万个样本,架构出的数据库。


这个团队花了三年时间,就是想认认真真告诉你:“你的高光时刻不是一次意外的幸运,那是你的优势在召唤你。”

这是第一次,芳华暂时放下了,前辈,父母,领导的建议,放下了稳定,不配,怀疑的声音,只是看向自己。

你来到优势星球,不是得到某些东西,而是先去除某些东西,直至你看见本心。


在几次高光时刻的辅导中,芳华开始慢慢看向自己。

是的,我是一个有共情优势的设计师。

很多时候,命运已经三番四次地向我们发出声响,但我们总是充耳不闻。

而这一次,芳华终于听到了。

两个月前,她去参加了考证。对,就是老公一直在考的那个。

她勇敢地跟老公说,“我也要考试喽,家务一人一半。”

她申请了职称,副高级工程师,上个月,结果出来了,评上了,同时加薪了。

本心指引你去哪儿,你就大大方方,理直气壮地去。


她说,“以前有两个苹果,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我之前总是会把两个苹果洗好,把大苹果给别人。”

但是现在,我会理直气壮地跟别人说,“我想吃这个大苹果。”

只是想吃个大苹果而已,这条路,优势教练陪着她走近半年。

她的优势教练特别提醒我,有一个最大的变化是,芳华开始喜欢自己了。

最开始跟优势教练谈话,只盯着优势教练的画面,不看自己。

她的优势教练是个女孩,很细心,发现了这个细节,问她原因。

她说,“我不好看。”

是一些女孩才会懂得女孩的瞬间。

教练跑来跟我分享,“你知道吗,现在的芳华可会穿搭了,今天咨询的时候,她黑高领外面搭配了一件白衬衫,刘海偏分,露着大脑门,贼好看。”

我看着优势教练亮晶晶的眼睛,看见了这世间最亮的星星。

另一个一开始就把大脑门露出来的的姑娘,是前面提到的“就这样吧“到”我不甘心“的燕倪。

得到许可后,我回看了她在优势星球的教练咨询。

她很漂亮,马尾扎得很高,额头光亮,跟她的心气一样,一览无余。

她说:”我不怕努力,吃苦都可以。“

但是我不知道该从哪座山爬起,我眼下要往那个哪个方向走,我觉得太迷茫了。

她手上有三个选项:

一个是继续做财务经理,老板扛着所有风险,到手有稳定的工资,朝九晚五,安安稳稳。

一个是开发新的业务线,做一个财务咨询子公司,自己从头负责到尾,要跟政府部门打交道,她心里没底。

一个是帮亲戚做兼职,接一下零散的单子,时间灵活,可以多照顾孩子。

她找到我们的时候,把所有选项都扔了过来。

纠结了4个月,一直没有确定。

各有利弊,分析来分析去,今天听到前辈的意见,有道理,明天刷到网上一个观点,有启发。

像是一头困兽,四下踱步,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纠结上,进一步退两步。心里着急,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四下要答案。

我反复说一句话,“找不到答案的时候,找自己。”

她的教练跟她说,“你以为你有很多路,其实你只有一条路。你只能自己做子公司,半创业。”


为什么?

我们来看,选项一:在原公司继续做财务经理,看上去是一个选择,但那不是你的路。

燕倪14年入职从财务专员做到经理,然后又破格被提拔到采购经理。

她很卷,为了按时完成目标,她就睡在仓库的纸板上。

她也很轴,在她手底下的采购不允许拿回扣,破坏了很多人的利益。

她还有点傲气,经常跟老板抬扛,要打破规则。

教练说,“你有引领优势,对自己要求高,对别人要求也高,不喜欢被别人控制,但是自己又非常需要掌控过程。

你有目标优势,要确定性,对目标有敬畏心,设定目标就会势必达成,所以你自己需要控制目标,不能接受一切你认为不合理的目标。


你在组织里做事,经常会处于对上看不上,对下恨铁不成钢,平级到处树敌的孤立境地。

从之前一家公司离职也是这个原因,继续做财务经理,真得能做的久?”

选项三:帮亲戚做兼职。

燕倪有驱动优势,注定要成就大事,攀登高峰,不甘平庸。

所以为什么她来咨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要爬山,但是我不知道爬哪座山。

教练直言不讳:你真的会甘心一直做兼职,打零工吗?

只剩一条路,做子公司,半创业。

优势教练知道,在这个选项中,目标她自己定,策略她自己出,会遇到很多挑战但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就是驱动优势,引领优势,目标优势,学习优势这个优势组合最想要的局面。

习惯了被人指责贪心的燕倪反反复复问,“我是不是太贪心?你看如果要做子公司,对接的都是政府客户,高手过招,我根本接不住。“

因为见过大量样本,因为对每一个学员都从优势到履历仔细分析,我们了解她。

是的,也许比她的家人朋友更了解她。

教练格外坚定地告诉燕倪:“你现在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穿上鞋去跑步,不要考虑姿势难不难看,你就先去跑。”——优势教练 王爽


就像写出《月亮和六便士》的毛姆,他说:“我鄙视内阻力。我不会让它困扰我。我会在每天早上9点,准时坐下来,做我的工作。”

坐下来开始工作,这样一个平凡的身体动作,就可以去召唤灵感女神,开始我的创作。

就像让南极探险队之争,第一个到达南极的阿蒙森团队,他们把成功经验总结成一句话:不管天气好坏,坚持每天前进大概30公里。

对抗内阻力的唯一方法,就是响应召唤,坚定地,耐心地,与恐惧同行地,不找借口地往前走。


你是风啊,别怕大山,翻过它就是了。——《不被定义的风》乐评


现在的燕倪,已经创立了子公司,不到半年就接到了好几个年单。

她说:“每天都很累,但是睡一觉,又好了,过程中遇到困难,找优势教练,每天兴致勃勃地。”

我看过太多兴致勃勃地学员,也会疲惫,也会失败,但是他们的复原能力特别强,睡一觉,又好了。

他们在工作,但他们不止在工作。

工作和使命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工作是我们为了养活自己而不得不做的事情。使命(vocatus)则是我们被召唤用生命能量去做的事情。

不回应召唤会损害我们的灵魂。实际上,我们并没有选择使命,而是使命选择了我们。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如何回应它。——美国作家 詹姆斯·霍利斯


今年有一款叫《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爆火,哪怕你没有玩过,也一定听说过。

这家公司2014年6月就成立了,当时团队只有7个人。2017年,这家小公司宣布要做一款国产的3A级游戏,理所当然,没有人看好。

《黑神话·悟空》美术总监杨奇曾说:“人的创作精力有限,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做一点好东西的话,这辈子可能就没什么机会了。”

对他们来说,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


后来的后来,就有了在中国游戏史上一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黑神话:悟空》。

但我百分百相信,他们的出发,不是为了爆火,只是因为遵从了本心。

本心,就是你本来的心,你不遵从它会感到空洞,遵从它,你会被生命力充满。

神话是公开的梦,梦是私人的神话。——美国作家 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


我们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梦,那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神话故事。

一个人,不管活到什么年纪,只要他开始触碰自己的梦,看清自己的本心,对他而言,就是一次重生。

这是一次内在的召唤,召唤我们从临时的人格走向真正的成年,从虚假的自我走向真实的自我。——美国作家 詹姆斯·霍利斯《中年之路》


这就是为什么,我把这次演讲,定义为一个普通人的英雄之旅。

听见召唤,拒绝召唤,响应召唤,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明自我”。


看清自己,看懂自己,正式启程。

接下来,我们会进入到第二篇章:进化。

也同时,会迎来真正的考验。


我们进入到第二篇章:进化篇。

在上一个篇章,我们讲到,在寻找人生主线的路上,当我们响应了召唤,正式踏上旅程,会遇到很多挑战。神话故事的模型中,对此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概念:妖妇的诱惑。


“妖妇的诱惑”是指英雄在冒险旅程中遇到的一个阶段,英雄们要面对的是天性中未意识到的问题,这个阶段要求英雄面对并克服这些内在的缺陷,拒绝这些缺陷所带来的诱惑,比如骄傲、贪婪、防御等等,从而进入冒险之旅的另一个境界。

我觉得诱惑这个词非常准确,诱惑是因为隐秘,藏在什么背后,不易被发现。

很多人没有察觉到的是,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这个诱惑藏在我们曾经的优秀背后。

是的,你没听错,我们曾经的优秀和成功,会在某一个人生阶段,成为我们的阻碍。

在开始这个部分之前,我想先讲个故事。

关于我是如何一步步造成了公司的损失,用我最擅长的方式。

老朋友都知道,我创业之前做了很多年职业经理人,做到COO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挺擅长做管理的,因为我很会做“翻译”。

公司的规则和决策,我可以很顺滑地翻译给团队,因为我特别理解团队的需求,所以他们听了也不太会说不舒服或者抗拒,而如果说团队有一些抱怨或者是不满足的地方,我又可以翻译成老板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帮大家争取。这样一来,两边都满意,上下都很融洽。

一路发展也算是顺风顺水。

直到后来我创业了。

随着团队从0到1,再到现在的100多人,一度公司出现了部门沟通冗赘,项目推进慢,结果总是不达预期的情况。

我努力地四处救火,日以继夜。

但我自己知道,如果方向不对,努力真的是白费。我只是用勤奋代替思考。

那段时间,是我第一次知道,人在压力很大的时候,会得一种叫做神经性皮炎的皮肤病。

开会时,直播时,一直在痒。痒,有时候比痛还让人难以承受。

我跑去求教一位创业前辈。

这些年,我给自己积攒了好几位创业教练,他们是帮我看见真问题的灵魂推手。

前辈最大的价值是,他穿越过周期,知道你现在在哪个阶段,他直言不讳,但他同时能给你安全感。

他们用自己的阅历告诉你:“没事儿,很正常,都会经历这一阶段。”

那次他跟我说,“你的沟通方式有问题。”

我很错愕:“我的沟通方式,是我最核心的优势。”

他说,“是的,你目前的沟通方式,是你曾经最核心的优势。


但现在,你不再是一个辅助者,你不是一个上传下达的中层管理者,你是一个老板,你已经从一个主力球员变成了一个优势教练,你的任务不是被队员喜欢,而是带球队赢。

你的温和中要增加决断,你的共情要有边界。”

那天谈了2个小时,我体悟到了一句话,“我要跟旧自我做告别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旧自我,它是我们习惯的模式,旧自我是一个中性词,曾经它帮我们取得了迄今为止的一切,它在用尽全力守护着我们。

但在某一个人生阶段,我们的角色改变了,挑战增加了,任务升级了。

我们发现,以前的招式打不了新出现的怪兽,翻不过新出现的山。

我们的学员之所以会来优势星球,一般都是遇到了瓶颈,这瓶颈中的一部分,就是旧自我适应不了新生活了。

英雄出发前,智者会赠予绝世秘籍,师傅会给他闭关集训个九九八十一天,帮助他们脱胎换骨,以全新的自我踏上旅途。

而我们,多数时候是自己一个人跌跌撞撞在现实世界摸爬滚打,摔得鼻青脸肿,我们分辨不清楚哪些旧自我正在阻止我们走向新生活,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跟旧自我告别。

没有谁可以完全靠自己解决所有问题,光是改变睡前刷手机这个小习惯,多少成年人都一次次败下阵来。

在优势星球,我们把9大优势对应的旧模式,不同旧模式对应的行为特征逐一提炼。


在这些教研成果的加持下,教练能准确地帮一个人定位,清楚分析出他现在是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在新自我和旧自我交替的哪个阶段,要跟哪一部分的自我告别。

今天我们挑出来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跟大家去聊一聊。

不知道在这里面你会不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比如,与不敢为自己争取的自我告别。


小鹿,找到优势星球的目的,是想为自己争取一次加薪。

关于薪资这个话题,是研究职业发展怎么也绕不过的话题。

今年,优势星球跟南开大学现代管理研究所,吕峰领导力团队联合发布了一份《职场优势白皮书》,其中关于薪资水平的调查显示,2000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受访者,95%认为合理的薪资是理想工作最重要的因素,而72%的受访者对自己的薪资表示一般或者不满意。


由于这份白皮书的调研对象是职场人,我们暂时无法从企业主角度去反向调研他们关于薪资的看法。

单从职场人来看,如何得到满意的薪资,几乎是每个职场人的诉求。

小鹿来找到我们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我想加薪,如果老板满足不了,我就离职。”

教练问:“好,那你提过加薪吗?结果如何?”

小鹿说:“没提过,我不敢提。”

“不敢提”,这三个字,简直就是小鹿整个人的缩写。

她从不拒绝别人提出的需求。她专业是做运营的,但是公司需要财务,小鹿从来没干过也没学过,她也不拒绝。因为她理解公司起步难,请外人不放心,哪怕她已经忙得脚不着地。

她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接到手上的事儿,拼了命也要做到最好。

接手财务后,注册公司算账做预算,没出过一点错,还给公司做了五张表,新人两个月上手没问题。老板非常信任她,后来再创业也还是带着她,6年时间,两个人北京到杭州,杭州到北京。

她从不主动为自己争取。身兼数职,运营工作也没耽误,业绩超额完成,一个新品做活动,基本是20万销售额,她可以做到30万,她手上的一个老品,还能做到一个月40万,超过新品。但是她的薪资比后加入公司的人还要低。

小鹿也很困惑,自己从来都没有变,一直以来她都是这样,负责、靠谱、重情谊,但是为什么日子越过越辛苦,接手的活儿越来越多,得到的回报无增无减。

因为你已经打到人生下一个关口,你的模式还在原地游走。

旧模式还没进化到新模式的时候,会给你带来一种夹缝中生存的感受,也没法心甘情愿接受,也做不到大张旗鼓改变,结果就是:夹在中间,日日忍受。

“一味承袭昨天,便很难在明天的世界里生存。”——作家 陈祖芬 《爱是圆》


小鹿的旧模式里有很重的利益羞耻。

不敢主动争取,哪怕心里很想要,也只是被动等待被给予。

不谈钱,谈钱伤感情;不谈利益,谈利益不体面。

恨不得向每一个路过的人证明:“你看,我是如此清清白白。”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清白感的调研,很多朋友分享了他们那些说不清哪里不对劲的瞬间:

同事三番四次让你捎段路,明明你们也不顺路,但你特怕别人说你“有车都不肯送一下,你这也太小气了吧”,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不小气,你硬是绕了一大段远路免费送他;

又或者,是你明明工作业绩也很好,已经超出了提加薪拿奖金的标准,刚准备去提,但领导一句“我相信你肯定不是那种盯着钱干活儿的人吧”,于是你话到嘴边又往回咽,带着一肚子的委屈又干了一年。


是,清白感,在一定程度上能维护我们内心的秩序,让我们觉得腰杆直,面对问题更有底气。

但,凡事有阴阳,过则为灾。

过度追求清白感,其实是在剥削我们自己。对清白感的执着绑架着我们活在“证明”中,在意评价,心烦意乱,甚至是放弃自己的利益。

后来我跟大家讨论:“我们要不要,哪怕一次,试试看,放弃你的清白感。”

当同事让你帮忙捎一段路回家时,不要急着证明自己不小气,不如问他一句:“好啊,那要不油钱咱们A一下?”

当领导明明看到了你的业绩,却旁敲侧击地跟你说“做人不要太势利”,不妨大方地告诉他:“拿到应有的奖励,会让我做事儿更有动力。”

我不知道这些留言的朋友,回到现实生活,是否多了一些勇气,去破除自己过度的清白感。

但至少在陪伴小鹿的过程中,我们看见,她肉眼可见地多了勇气。

这份勇气不是一夜间长出来的,不是靠什么绝招得到的,是一点点被建构出来的。

如果你需要,也可以一起试试看:

教练跟小鹿先做的,是看到关系共谋。


关系是双方的,有人能一直提要求,一定是因为有人一直在响应需求;

有人一直不改变,一定是有人一直在配合这种不改变。

我不说,但我都绕路送你了,你也应该领了我的好心;

我不说,但我都努力加班了,你也应该明白我的需求。

亲爱的朋友,你做了那么多,这只是“你觉得”。而关系,是双方的。你要不要关心一下,这对他意味着什么?

《真需求》这本书里有这么一句话,你自己认为它有价值,并不代表它有商业价值。符合对方的需求,对方愿意为它付费,它才有商业价值。放到双方的关系中,也一样。——产品人 梁宁 《真需求》


清白感患者心里,有一种“一致性幻想”,觉得“我哪怕不说,你也应该懂。”

先不管对方最后到底有没有懂,重点是,“我不说”

小鹿一直都觉得,“自己付出了这么多,领导应该看得到。”

他的领导,引领优势排第一,A面表现是特别有领导风范,说一不二,敢拍板,能负责;

B面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看不见别人。

你说了,他都未必能听进去,更何况你不说呢。

你不说,希望另外一个人能洞察到自己的所有想法,一直心怀期待,一次次失望,累积久了,火山般爆发,决然离开,自己带着一身伤痕。

有没有想过,对方愣在原地,措手不及。

关系不怕磕磕碰碰,冲突再修复,关系里最怕一句话:我忍你很久了。

这对彼此,是不是都太苛刻了呢。

接着,再来往前走一步:破除黑色想象。


小鹿有共情优势和交往优势,这两者相叠,底层动机就是情感呼应和亲密关系,渴望被爱,渴望信任,渴望真诚,对人情看得比什么都重。

这世间所有的存在都有规律,盈满则亏,太在意,过了一定度,就容易被反噬。

重情义很好,过了一定度,情谊就会变成一种绑架。

只要和身边的人谈利益,就担心会让对方觉得这段关系动机不纯,显得自己不真诚。

优势教练反复跟她推演:

“谈利益,就一定会伤关系吗?

这是你的念头,还是事实?

为什么你会有这种念头?

有没有谈利益不伤关系的经历?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谈利益不会伤感情,不会好好谈利益才伤感情。”

准备这次跨年时我看了一本书,叫做《我可能错了》,这本书连续三年在瑞典国民畅销书排行中占据第一。

作者是瑞典的经济学家,经历过繁华,高薪高位,也曾长时间在泰国做森林派僧侣,身患渐冻症后依旧积极生活。

有人问他,“17年的僧侣修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他说了一句话:

“我不再盲目相信自己的每一个念头。”——比约恩


我们受过很多年教育,其实什么都懂,但是我们受过很多年教育,有时候,最重要的道理却不懂。

利益羞耻是很多关系优势者的宿命,想要改变,就要与旧自我告别。

优势教练跟小鹿达成共识,“如果你尽力表达了自己的需求,老板硬是不认可你的贡献,不给你涨薪,那也就罢了。

但如果你从来没谈过,然后默默离开,去找一份新的工作,再去磨合一个新的领导,有没有可能还会遇到一样的问题。”

这才是小鹿要实现的自我突破。

优势星球有一个产品价值观:

改变如果困难,不一定是你的问题,是你没意识到背后维持问题的机制。

比如,你跟小鹿说,“当然要谈钱啊,谈钱才是正经事。赚钱就好,其他都俗。领导就是在PUA你,你要强硬,该吵吵,该闹闹,这都是你应得的。”

也许道理上她不反对,但是她做不到。

因为她的优势中,交往优势和共情优势特别靠前,情谊在她的生命里,就是位列前茅。

让一个重情义的人踩碎关系去争取利益,这让她寸步难行。

改变,不是要让一个温情的人,变得无情,让一个柔和的人,变得冷漠。

不是为了得到甄嬛在最后一集里的那句话——“我要这天下做什么?我要的始终都没有得到。”

帮一个温情的人改变,是为了帮她拥有更好的关系。

我们想要帮一个人,求仁得仁。

从知道到做到的距离,取决于这个道理有多适合我。


我们在做的,就是看到这些卡点,并且针对性地设计更符合一个人的独特人性、更轻松舒服的新机制。

改变会自己发生。

我不敢说我们团队是最专业的,但我敢说,我们团队再老练的优势教练,也没有爹味。

爹味其实就是:他的经验就是全世界的王。

你的问题我都不用听,你就按我的经验来。

讲到这里,有没有浮现谁的面孔。

这个世界上最难沟通的人,是想要把标准答案灌输给你的人。

不是的,你的经验,就是你的经验。

在我这里,它可能什么都不是。因为我有我的境遇,我有我的动机,这些塑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我。

一对一教练的好处是,我给你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属于你的解药。

我们帮小鹿看到的是,钱并不是最重要的,它是某种交换物,它是用来换得你看重的东西。

对你来说,是换得你最看重的关系。

如果你得不到相对应的加薪,你甚至都要放弃这段关系了不是吗?

你跟了6年的老板,你投入了心血的业务,你一手带起来的团队,你喜欢的人际关系,都在这里,真的要放弃吗?

你的改变,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这段关系。这是小鹿在意的。

她是在这里,开始松动了。

每个人都精力有限,记得,只为在意的人和事奋战。


这一次次的谈话,在我们的服务中,叫做“明自我”

明自我是教练们做功最多的部分,如果一个人不理解自己,不能看见自己的模式,讲再多道理都没用,就是行动不起来。


荣格有一句话:“除非你让你的无意识意识化,否则你会称之为命运。”

你会认命,哪怕你很难受。哪怕你很难受,你也不知道怎么改变,因为你看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明自我的那个瞬间,是行动力的起点。

当清清楚楚看见自己曾经的模式是什么,它在如何影响我们自己,人就有的放矢,想要改变了。

但要注意节奏。

不能太快,会因为遇到挫折而失去信心,也不能太慢,会因为一直看不到结果而失去耐心,旧模式根深蒂固,时刻准备着拉你回到原点。

在行动阶段,教练会设置很小的目标,甚至在最开始,会限制学员的努力范围。

先做一点点,得到一些现实的正反馈,就会多一些行动的动力。

再扩大努力范围,形成一个人的行动飞轮。

像是滚雪球,一开始很小,会越来越大。

小鹿的一开始,只是跟教练模拟对话:

谈“你做了哪些事,为公司做了什么贡献。接下来要做什么项目,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

梳理“我希望得到什么回报,这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公司有什么意义”。

最开始紧张得车轱辘话来回讲,一旦优势教练模拟领导提出异议,她就慌乱不已。

没关系,一次一次模拟练习。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几次之后,渐渐地,她可以很自信地讲出:“我为什么值得这个薪资。”

而且她开始接受老板哪怕一下子不给她加那么多,也不代表自己不好。

“最起码,我的需求已经被看见了,起码说出来了,人突破了自我,这是最重要的。”

没错,在《千面英雄》这本书中有一句几乎一模一样的原话:

“这将是英雄旅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迫使英雄面对自己的恐惧和欲望,并在克服这些挑战后获得成长和转变。”——美国作家 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


经过了20多天的准备,20多天明自我,破认知,反复模拟练习。

她在一个晚上勇敢地跟她老板打了电话。

你们猜结果如何?

4月实现加薪27%,5月在4月基础上再加薪13%,到5月份,她的薪资比两个月前高出44%。

比这个数字更重要的是,小鹿获得了一种新东西:效能感。

她知道,自己可以做到。这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整个服务过程,我们会数次设计出学员的里程碑时刻。

里程碑时刻,现实层面上,是一个人取得成果的节点,但我们更看重的是心理层面,他会收获效能感

他知道,“原来我可以。

我可以不被上下位的礼数牢牢捆绑,而是可以带着我的需求,走向你的需求。

我可以思路清楚,口齿伶俐地表达需求,谈论价值。”

人生最美好的艳遇,其实是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你说呢?

如果说小鹿在利益羞耻上的突破是:从“不敢要”到“敢要”。

那么还有一种突破在等着我们,不是“不敢要”,而是“不敢少”。

尤其是管理者、创业者,面对怎么管理人、激发人,不敢少一点工作支持。

很多人在成为优秀管理者的路上,首先遇到的,就是旧自我的诱惑。

我们的学员中,有接近一半是管理者。

在我们职场固有印象中,管理者是精英范,高高在上。

我们看到的不是,至少到了优势星球的管理者,不全是这样。

他们有点老好人的模样。

比如老非,自己是老板,面对员工犯错,心太软,拉不下面子去严格要求,话到嘴边选择容忍迁就。习惯把矛头先指向自己,反思是不是自己不好。升了职,反而每天内耗得睡不着。

比如yoyo,是一个大厂的管理者,很在意团队人员对自己的看法,害怕团队找自己就提离职,总是习惯故作坚强掩盖内心情绪。想通过这种心理位差,无限拉低自己的内心防线,期待对方改变,却从不提出明确要求让对方改变。

教练们看着他们,又心疼又着急,怎么当老板,做管理,把自己搞得这么憋屈。

答案也显而易见,跟我当年的剧本类似。

我们都想当个好人,我们的好人特质曾经都给我们带来过好处,它让我们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获得人际帮助。

但是此时此刻,我们被某种道德标准给束缚住了。

我有一个朋友,叫老喻,研究博弈论和概率学。他今年对我说了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做好人最大的代价,不是人善被人欺,而是你在‘我是好人’的道德优势中,失去了决策的理性。”


而管理者,最需要做的,是理性的决策。

我们的学员姗姗,找到优势星球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好人。

她是一家设计策划公司的老板,在大厂工作了6年之后,就出来创业开设计策划公司了。9年的时间,在行业内也算小有名气。

很多人肯定很羡慕啊,从打工人到当老板,能有自己的团队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但用姗姗的话说,在这个公司,员工更像我老板。

安排员工吧台坐班,没几天,员工提出要加薪5000,姗姗看了眼考核,迟到早退,业绩也没完成。

但是,姗姗给他加薪了。

她怕对方一生气又要跟同事传播负面情绪,影响团队氛围。

发现有员工偷偷用公司的资源运营自己的账号,鼓起勇气跟员工谈,员工说:“没有啊,你冤枉我。”

姗姗没有追究,就这么算了。

她怕别人说她小气,她想做个好人。

花艺师要求姗姗给她专门请阿姨打扫台面整理物品,还要求请助理来拍照,姗姗想,花艺师的工作职责明明包括拍照整理啊。

但是,她请了。

因为她担心好不容易请到的人跑了,公司业务会受影响。

就这样,既不敢划定工作边界,也不敢争取必要利益。

最终一步步地造成了后来的管理错位,老板像员工,员工像老板。

心疼归心疼,理解归理解,但是优势教练要说实话。

大部分学员愿意听教练说实话,因为他们知道,教练会陪着他走向真相。

姗姗被自己的模式牵制了。

共情优势,在意别人的情绪,当员工提出要加薪的需求时,你第一时间就能感同身受对方的需求和难处,哪怕理性上想拒绝对方,也会担心引发对方的不高兴。

姗姗还有行动优势,行动优势几乎不在意理性,响应特别快,也不管合不合理。它听到了共情优势的召唤,为了快速解救主人从冲突中脱身,它分分钟发出一个指令:赶紧加薪,赶紧满足对方需求,赶紧给对方配助理配阿姨,无条件带大家去旅行,这样就可以平息一切麻烦。

于是,组织里的一切边界都被模糊了。

我不是说不要满足对方需求,满足需求没问题,这是在给对方工作支持,但是工作支持是为了达成工作要求,没有明确的工作要求,你的支持就很暧昧。

同事们觉得,你既然都做了,那是不是就是你应该做的。

你觉得,我都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了,感觉对方也没有认真工作加以回报,人性真是经不起考验。

最后就变成,员工觉得我做得很好,老板觉得各种不满意。

都受伤。

“若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 英国哲学家 罗素 《高级善良》


做管理,要通过规则,明确要求,建立边界,量化结果,尊重人性。

尊重人性,是尽量不要让彼此进入被迫要考验人性的情况。

有句俗语说得好:“不是去想公众演讲怎么才能不紧张,而是去想要怎么在紧张的时候还能顺利演讲。”

几次分析下来,姗姗惊讶的是,这的的确确就是自己的模式,觉得太准确了。

她沮丧的是:我是不是不适合做老板啊?

优势星球内部有一句经典的话:

你不是不适合,你是还不会。——优势星球


大多数人,都在凭本能做管理。

本能是你自发的模式,比如共情力强的人,更亲和不愿意冲突;目标力强的人更在意自己而非他人感受。这些模式没有好坏,甚至在过去长久的岁月中保护过你。但人都在成长,新的角色,需要新的自我,新的自我需要新的能力。

进了职场这场大学,该学的早晚都要学。

在优势星球,有一个核心能力进阶地图,教研团队陆陆续续研发了三年,涵盖了21个核心能力,不同优势,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也都不相同。


也就是说,教练会给每个学员定制出专属于她的个人成长地图。

这是教练给姗姗做的陪跑计划,也就是她的阶段性个人成长地图。


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里程碑,和明确要掌握并熟练使用的能力模块。

这个过程花了4个月,对姗姗这样的老好人来说,甘苦自知。

当一个坏人变成好人,他会收获来自他人的掌声和荣光。

可当一个好人变成“坏”人,他要越过自己内心的犹豫和不安,这是一次巨大的自我超越。

今天,12月29日,正好是姗姗购买的4个月核心竞争力陪跑服务的最后一天。

但就在这个月初,姗姗要求把优势教练陪跑的周期拉到一年。

这是我非常有成就感的时候,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的负责人,商业上被客户认同,当然值得高兴,这没什么好避讳。但是我们这份工作,还会有另外一个额外价值:一个人在我们的服务中得到的最大体验,是“原来我还可以这么活”,请想象一下她的口吻。

“啊,原来我还可以这么活。”


希望你能在优势星球,体验到自我超越。

说回跟旧自我告别。

另外一种最常见的旧自我,叫做恐惧权威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权威恐惧的症状,就我观察,或多或少吧,每个人都有点。

我们公司有个实习生说,她打算去厕所,看到领导站起来,似乎也要走向厕所,她会立即坐下憋回去,等他回来再去。

这么说出来,觉得,这小孩好幼稚。

那如果我说,她的领导,业务部主管也这样,在公司看到领导从对面走过来,立即拐弯避免正面相碰,你怎么想?

权威恐惧表现之一:回避。

如果我再说,我们陪跑的学员中,年薪百万高业绩,研究生博士毕业高学历的朋友,明明思路清晰,论据充分,领导一质疑,分分钟放弃。你又怎么想?

权威恐惧表现之二:顺从。

梦琪是我们10月份的学员,她找到优势星球的时候,诉求清晰明了:

2个月陪跑的目的之一:我想在领导面前没有压力地正常地表达。

梦琪35岁,985大学毕业。得到授权后,我回看了她的咨询视频。

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单看视频,我很难想象她“语无伦次”的样子。

她说话慢慢的,有时候要想一想,似乎要准备得足够准确,才会说出口。

但在领导面前,能说出口的机会少得可怜。

领导是控制欲很强的人,工作上必须按照她说的来,如果你有疑问,她会反问,这有什么好问的,照做就行。梦琪还没张嘴,脑子已经一团浆糊。

权威恐惧表现之三:言语障碍。


你有哪种表现?

我们这些东亚小孩,其实或多或少都存在权威恐惧的模式。

这个模式曾经给我们带来了某些生存利好。比如高效,遵从权威可以很快速得到一个标准答案。权威都有经验,不管是爸妈还是老师、领导,过来人的经验可以直接拿来用,运气好的话,可以用到20多岁。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个说法,叫人到30岁会重新活一次,你想过为什么吗?

因为30岁左右,你经历了足够多的事儿,你忽然发现没有任何人的经验可以完全适用你,只有你才知道你真正想要什么,才能对你的未来人生做规划,你人生的主体只有你自己。

这时候,我们与权威之间的关系模式,就必须发生改变了。

而最难的是,在这段关系中,习惯了主导的对方未必想要改,你要凭借一己之力,重新建构这段关系,而且是积极地建构,而非破坏。

这对我们来说,很有挑战性。但是看过成千上百的改变故事,我负责任地说一句:这个挑战,很值得。

优势星球一直在做的事,是给冰冷的职场,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我们自己也是做媒体的,当然知道流量密码是什么,是批评权威,是对抗,是爽。

要整顿职场,该怼怼该喷喷,主打一个不要忍,打工而已,不要上头。

这是流量密码。

但用户不是流量,用户是人,是活生生的各有境遇的人。


他们有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能带来孩子补习班的学费;

他们有人拼搏很多年才做到这个位置,大把的青春都留在了这里,不是说放弃就放弃;

他们有人虽然被人际关系搞得伤痕累累,但是他很喜欢自己的工作,怎么办?
他们找到优势星球,抱着一丝想要改变的期待。

在这份信任面前,我们唯一的回馈是,托举住他和他的期待。

优势星球里有一些默会约定:

尽可能重新定义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如职场辅导时,不搞权谋之术,不搞职场厚黑学,不强化权力和礼数,打破僵化的上下位关系。我们在构建我们这代人的职场秩序。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它过于天真,我知道。

在我的很多视频下面常有类似的留言,说“这是因为你碰上好领导,在我这儿活不过第二集。”

但是我仍然相信这是这代人的心之所向。这种坚信在今年看电影《好东西》时得到了一些呼应,我总觉得,人们喜欢《好东西》,是因为喜欢它的不按礼数,自在轻盈。

我们始终希望一个人从我们这里走的时候,是带着这样的能量走的。

这世间最无坚不摧的能量,来自爱、理解和始终相信美好的心。

这也正是我们这件事最难,但最有魅力的一点:

帮助一个人拿到世俗结果,同时获得作为人的幸福,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寻求平衡。——优势星球


我不敢说我们做得有多好,但是诚心正念,未来可期。

我们想要帮梦琪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然后跟她一起想想对策,帮她获得这样的能量。

教练跟梦琪的谈话中,梦琪提到了跟妈妈的关系。

在她的描述里,妈妈是跟自己领导同样强势的女性,梦琪已经30多岁了,妈妈还会管她穿什么衣服,扎不扎头发。

不管被怎么反抗,妈妈像是听不到一样,直到达到目的。

我们在梦琪的经历里,看到了无数类似的中国式家庭。

梦琪想带全家旅行,担心妈妈高血压,四处奔波身体吃不消,提出要开车。妈妈想坐火车,觉得自驾游不安全。

梦琪好说歹说,妈妈就是不同意,结果不欢而散。

最后,梦琪跟爸爸两个人去了旅行。

梦琪没有说那次旅行她的心情,但是在所有关于妈妈的叙述中,她的语速变得更慢了,好像一不小心,就会大声哭出来。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她从来不能认同我一次呢。”

说到这儿,终于还是哭了出来。

多少成年人的心里,还住了一个小孩子,那个小孩子做所有的事,都只是期待着妈妈的一次认可。

听到这儿,我知道有些朋友会说,都2024年了,还谈原生家庭。

是的,要谈。

如果你走进一个人的深处,就会发现,每个成年人都带着父母在他成长过程中留下的印记,他是如何被对待,他期待自己如何被对待,他又是如何对待其他关系。

不谈过去,何谈未来。

谈过去,不是为了归咎过去,而是跟过去告别。


跟过去告别,首先是直面过去带来的痛苦,不逃避。

我今年开始系统性地练习正念,它对我最大的帮助,是敢于直面恐惧,过去所有经历带给我的恐惧。

不是随意逃到手机里,逃到轻松里,而是停下来,面对我的所有恐惧,伤害过我的人,我伤害的人,我做过的错的决策,我即将面对的挑战,那些不确定的未来。

一开始,我想到过去的那些人和事,我心会揪起来。

心生委屈、憎恨、烦闷。

正念是保持觉知停在当下,不跑不逃。

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道理都懂,只是少一个机会,静静看向自己。

当你允许自己去体验痛苦时,你会认清真相和处境。


这时的痛苦就有积极力量。

痛苦不是重点,痛苦是走向真相的途径。

我们谈论过去,是为了我心明了。

教练说:“我可以直接给你个反馈吗?”

我看到你妈妈想把自己认为对的东西给你,但是她说服不了你;

你也希望妈妈能够听你的,但是你也说服不了她。

在你们的互动关系中,只有说服,没有共识。

说服是:我的观念是唯一正确,是对你最好的。你要听我的。

共识是:带着我的需求,走向你的需求。不是只有A和B两条路,一定存在C选项。

很多关系里的问题,都没有对错。

因为“在他那里,他是对的。”——这是2024年,对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


他的处境,他的角色,他的来时路,让他坚信,他是对的。

在你那里,你是对的。在我这里,我是对的。

因此,共识,才是一个成年人最重要的功课和能力。

“这世界没有真相,只有视角。”——尼采


梦琪以此推演下去,忽然就理解了跟领导之间发生的事:

一次老板出差,需要用到投影仪,就让公司的同事帮他寄过去。

梦琪就给他包装好寄了出去。照理说,2天快递也应该到了,但好巧不巧,那天领导就是没有收到。

打电话来,老板声音着急:“你们到底有没有及时寄出来?谁寄的快递?什么时间寄的快递?用的是大箱子还是小箱子?”

梦琪说:“就是这种时刻,我就会有情绪,呼吸急促,话也讲不清楚。觉得为什么你不相信我呢?我说了寄了就是寄了啊。

现在我似乎有了一个新的视角。

我在按照自己的方式要求领导,我希望他全然相信我,一旦他表现的跟我的期待不一样,我会愤怒。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不管是强势的妈妈,还是强势的领导,都在控制我。

我感到无助、无力。

但我从来没有看到,我也在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

我希望我妈必须听我的,因为她年纪大了,没什么文化,而我学到的知识更多。

我希望老板也遵从我的做事方法,我说的,他就必须相信,否则,我就会不舒服。”

教练问她:“当你有了这个新视角,你现在有什么想法吗?”

梦琪说:“我可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了。”

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康德


“再去旅行,我可以问我妈,你希望用什么方式旅行,而不是只在火车和开车两者间反复跟她纠缠。

再有类似的情况,我可以把快递单号给老板,如果他需要确认,就把事实摆到他面前,如果事实面前他还发难,那这就是他的课题,我无需动气。”

在刺激与反应之间,我们是有选择的权利的。


这句话,这些年我反反复复引用。我们作为成年人,应当学会:受到刺激不要立刻作出反应,而是能够拥有阻止、隔绝的能力。

走到这里,很多觉性强的朋友已经发现了:

我们不是害怕权威的强,而是害怕自己的弱;

不是恐惧权威,而是恐惧自己的无能。

害怕自己总是被他人轻易影响,害怕自己求而不得。

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

有人说,成熟,是不再对任何事物抱有期待。


以前我觉得这句话特别悲观,是这些年,经历过很多很多事情,我开始理解它并不悲观,反而充满力量,改变的力量。

小孩子的期待是:你应该跟我好好说话。如果你没有做到,我会哭,会生气。

成年人的能力是:我可以好好跟你说话的。如果我做不到,我再想办法。

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并没有决定我是谁;我的选择才决定了我是谁。

我们在被养育的过程中,都受了很多隐形的伤,或大或小。

轻易地说原谅,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公平。

可是,我忍不住还是想问,如果一直不原谅,到底受伤的是谁呢?

恨,是指向自己的一把刀啊。

到了我这个年纪,这些年陆续有前辈和同龄人的父母离世。

有一次我碰到一位朋友,她爸爸刚去世没多久。生前,她跟爸爸每次见面都吵架,她觉得爸爸自私,控制欲很强,大男子主义。

那天,她跟我说,即使这样,有爸爸,总还是比没有爸爸要快乐的。

穿越恨,去理解;穿越理解,去完成告别。

不是为了任何人,是为了你自己。为了了无遗憾,为了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不要怀有隐秘的期待,期待对方改变,期待对方道歉,因为就我所知,大概率等来的只有失望。

此时此刻,能治愈自己的,其实是自己。

“改善你自己就好了,那是你为改善世界能做的一切。”——维特根斯坦


今年系统地开始练习正念,看了大量相关的图书,《禅者的初心》这本书有一个观点给了我很大的能量,分享给你:

“我们总是试图改变自身之外的东西。但如果自身杂乱无章又怎能使身外井然有序。如果自己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行事,则诸事皆得安顿。你是‘大老板’,老板安睡,诸事平息;老板行事正确,则众人行诸事皆无意外。这是佛法奥义。

无论我们去向哪里,都不能丢失这种生活之道,‘我即是佛’‘我即是大老板’。无论你去向哪里,都应成为你的环境的主人。”


2025年,我祝福所有成年人,都能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大老板”。


说到这儿,想起了一个在今年真正成为自己大老板的学员。

婷姐是我们今年的全年陪跑学员,我们都很关注她的进展,在公司里三不五时会问起,哎,最近婷姐怎样?

因为她的自我超越太明显了。

她所在的公司是世界500强的大厂,在本行业知名度、品牌力、销量全球范围内第一,婷姐是公司的中层,她的汇报对象是公司副总裁。她刚来优势星球的时候,工作得非常辛苦,她说我拼了命地做得再好,老板也能找出那仅有的一两个不完美来说明我不成熟,不够好。

越在意,越紧张。开始的开始,婷姐害怕说错话,担心做错事,没有办法很好地去面对老板,结果老板果然以不够自信、管理复杂关系的能力不够,把她从总监的岗位上撤下来了。

本来就觉得自己不够好,这么一调换,婷姐更是头埋到胸前不肯抬起来。

教练请她写赞美日记,她说:没什么好写的,我没什么值得赞美的地方。

那时候婷姐跟她的教练说话,语言方式是这样的:

“我觉得我自己很不好,比如说,别人说我爱看书,我就觉得这个很可笑,其实我也没有多厉害,我看书也没有什么用,也没有为我带来什么,不像别人去做的那些事情,就很厉害。”

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边界,是我们思想的边界。


那次谈话,教练问她了一个问题:

你体会一下,如果我说我楚懿,我看着学习挺好的,但是我其实心里清楚这些都是假的,我学习一点都不好,我的这些学习力根本就没有用出来。

那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刚刚听我讲完了,你的感受是什么?

婷姐愣了一下,她说你在妄自菲薄。

教练又问:“如果是你女儿这么说呢?”

一下子她就哭了。

她说:我会很心疼我女儿。

我就会想到没有人这样心疼过我,我也没有这样心疼我自己。

不知道你是否有类似的瞬间:

越长大,职场经历得越多,就越容易忽略掉自己,因为每天要承接的需求太多了,要扛起的责任太重了,应接不暇,慢慢就把自己往后放,会委屈自己、勉强自己。

时间久了,就形成了一种坚固的模式。

要打破,就要借力,通过别人来看见自己。

教练要做镜子,镜子一照,看见了低着头拼命赶路的我们,有多让人心疼。
慢慢地,旧自我开始脱落。

婷姐开始写表扬日记了,差不多在9月的时候,她写了自己的100个优点。

这9个月她给予自己的接纳和爱,可能比她这辈子收到的都多。

有时候,只要接纳发生了,人便有了心力,像是植物扎了根,会更有力量去自我改变。

有天晚上我在加班,她的教练欢天喜地跑来跟我说:你知道吗,婷姐做了一件让我大为惊叹的事儿,她跑去跟自己的老板当面对峙,希望他不要再越级管理。

婷姐再三去确认说:你到底要不要跟我合作?你要不要把我换掉?

头脑清醒,全情输出,老板反驳,她毫不退让,来回分析利弊,直到老板说出了三个字,对不起。

他们借此机会,把话说开了,领导最终答应,部门的事情都直接跟婷姐讲,不再越级沟通。

真正的好关系,是敢于冲突,善于和解。


最后的最后,婷姐忽然对老板说:“好好合作的基础是要互相的欣赏和认可。来,咱们互相说对方的三个优点。”

这下,轮到老板目瞪口呆,被硬控了。

教练跟我说这段时,我好像看见,婷姐身体里被封印了半辈子的那只活泼的皮猴子,从五指山下被释放了。

我猜想,她、她的教练,其实包括我在内,诸位看官,在那个瞬间,都有种“原来还可以这样活”的小小的惊叹。

一些微小但是隆重的人生时刻。

一个人冲破旧自我,她体验到的力量,可能连她自己都吃惊。

祝你在2025年,也能体验到“原来还可以这样活”的瞬间。

好,这一篇章,我们一直在聊跟旧自我告别。


比如,跟那个利益羞耻的自己做告别。

比如,跟那个权威恐惧的自己做告别。

这部分的最后一点时间,我们再来告别一部分旧自我。想跟你聊聊那些优秀但是活得辛苦的人,习惯做工具人的那些人。

如果说我最最希望有一类人,能感知到“原来我可以不再那样活,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我希望就是这类人——习惯了做工具人的人。

在优势星球里,我们常常遇见各种各样习惯了把别人,把自己当成工具人的朋友。

Alice来找我们时,带着一张光鲜的履历,从她毕业之后,就一直在各种外企里工作,可口可乐、惠普、诺基亚,再往后还有好几家,都是一些非常出名的品牌。

她看到了消费品赛道中民企的高速发展,想在市场营销领域有更大建树,于是跳槽去了国内一个非常出名的服装品牌,做了市场部的一号位。

从她的职业发展角度,这一步走得很漂亮,但同时,真正的考验也随之而来。

空降的总监,正打算好好烧个三把火,袖子还没挽好呢,后院先失了火。

三季度,老板要求Alice要比原定目标高10%。

以当时的成本,Alice觉得这根本不可能。

眼下有两个选择:

要么就跟老板硬刚,讨价还价,但是她现在正在转正的关键时节;

要么硬着头皮认下来,压团队没日没夜去实现。这是她更习惯的模式。从一线做到总监,十多年来Alice持续奔跑,每天接收目标,拆解目标,完成目标。

按照习惯,Alice选择了后者。

那就干吧。要完成这个目标,就要统筹好几个部门,有自己直属管理的,也有其他兄弟部门。

她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把项目拆分到每一个环节,把任务分配给每一个人,要求团队每日向自己汇报,紧盯每一个细微环节。

但仍然三不五时遇到一些“小”问题:

比如,兄弟部门负责人动不动就说没时间参加项目例会……

比如,其他同事每次例会倒是准点到,但一开会就开始忙自己的……

再比如,进度表上永远delay,你一追问,他就说一堆“客户不配合”的原因……

让人疲惫的,从来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Alice问教练:“我还能再做什么吗?”

教练看着她布满血丝的眼睛,2个多月,她拍过桌子,熬过大夜,自己下场跑供应商,连续出差好几周不回家,跟她说:“在事情层面,你已经做了你能做的一切。

但现在,我们必须在人的层面工作了。”

什么叫在人的层面工作?这对于Alice来说,像是一次裸考。

人就是来做事的啊,事儿做好了,不就一切都好了。

她工作了十几年,一直都在快与更快之间奔波,这在过去十几年中的职场中也一直是主流方式。

只谈事情,不谈人,只要结果,不要情绪。

这种模式给她带来了很多好处,她效率很高,业绩很好,升职很快。

旧模式从来不是坏的,旧模式只是旧了。

Alice升职到总监,就不能再拿经理的模式做事。

就像我们这代人,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的40多年,特别是互联网经济时期,一个人只要够拼,就有等量回报,人们习惯了更高、更快,眼里心里就只看效率。

我们的日程永远是满的。对很多人来说,休息的唯一目的,是让我们从疲劳中复原,以便继续工作。

渐渐地,人们觉得自己的价值就是被当作完成任务的手段,工作中不愿意再投入情感,所有的行为都必须有用和高效,而做事比做人更容易有确定性的反馈,于是慢慢地,我们把自己和他人都当成了做事的工具。

著名思想家汉娜阿伦特这样定义:工具人,是现代劳动社会的产物。在一切都追逐效用最大化的社会,人类最大的功能等同于劳作,被动地陷入一种去个性化的生命过程之中。

但时代真的变了。

我们站在今天,整个大环境在剧烈变化。客观层面,本身事情就比以前难做,一个人付出同等努力得到的回报比之前要少;主观上人的情绪又会被各种宏观事件传递下来的不确定挤压,纯粹只靠效率和结果推动,你就是会发现,推不动了。跑得太快,跑了太久,工具人再怎么努力,终究是人,我们都累了。

我们这代职场人的管理方式和协作方式也需要被改变了。

如果说以前,我们追趋势,看效率,现在我们要回到个体本身,看一个人的优势,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链接。

因为一个人的优势里,藏着他的内动力。


内动力,是促动一个人行动的最大杠杆。

Alice拉项目会,电商销售部跟设计师团队吵成一团,市场部老大建议直接借鉴大牌设计,设计师团队白眼翻上天。如果换做以前,Alice会直接给结论,就借鉴这几个样式,别吵了,听话照做。

现在她开始越过事情,先看人。


去思考,不同人背后的需求是什么。那些强烈的情绪是在表达什么。

电商销售部老大,目标优势,杀伐果断,向来是做业务的好手,她要的是效果好。

设计部以灵感和创意为自己的使命,他们要的是美感和原创,要的是作为创造者的骄傲。

于是Alice说了两句话:

“电商事业部提出借鉴的这几个品牌,从销量角度,选得挺准的。那咱们设计部的同事就在此基础上分析一下,如何在这些畅销元素基础上,做咱们自己的设计。”

厉害的人,不是嗓门最高说话最多,厉害的人,是用最少的话,说进别人最深的心里。


两个部门的需求被看见了,僵硬的气氛松了。

电商部门想了想:“我们觉得这几个元素有利于销量。”

设计部门听了听:“那我们设计的时候会着重考虑。”

至此,Alice把自己单一部门的KPI,变成几个部门共同的KPI。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在各种资源中,达成共识,是高阶职场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孙子兵法》有言:“上下同欲者胜。”

让Alice感到意外的是,这个过程,她好像身边有人了。

她看见自己不再是孤身一人冲在前面,时不时要等一等,连拖带拽拉着别人往前跑,她看见越来越多人跑到自己身边,甚至有人跑到自己前头。

以前开会一小时,她讲50分钟,其他人鸦雀无声;现在是同事们叽叽喳喳各抒己见,她坐着听50分钟,再给出建议。

她不再做最多的事,她做了最重要的事。

看见一个人的优势,理解他的需求,你能推动人;

看见一群人的优势,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你便成为了有影响力的管理者。

因为管理,是激发一个人的善意和潜力。

三季度结束,Alice带团队实现的结果,是16%。真实的数字,我一个字都没改。

从老板给出的10%,到16%。是她入职新公司,打得最漂亮的一仗。刚好是她入职第4个月,过了试用期。现在已经是真正进入领导管理层的核心成员了。

“凡人谋事智者谋局。”

很多人来优势星球,都是想急切地解决一个单点问题,面对教练给出的成长地图,模式升级,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抗拒,觉得太慢了,花这么多时间解决模式问题干什么,来一个问题解决一个,短平快。

如果只解决单一问题,这个问题往往会反复以各种形式出现。就像如果你是坐姿的问题,导致的头痛,只是吃止痛药,而不调整坐姿,加强肌肉力量,头痛就会周而复始出现。

当你真正看向自己的模式,我承认,它不快,可能一次、两次、三次都不成功,就像前面讲的故事一样,要反复地练习,但当这个模式的问题被真正解决,它会真正地解决你现在的一系列的问题。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就像Alice,刚来优势星球的时候,她想得到的是一招鲜——给我一些绝招,让我解决眼前的问题。

没想到,得到的是模式升级。

在新模式之下,4个月优势教练陪跑,她经历了从入职之后展示能力理解老板意图建立更近的关系解读部门危机超前安排应对,等等一系列应对。


她告别了重事轻人的旧模式,建立了看人识人,懂人用人的新模式,这其实是从经理跃升到高阶管理者的核心能力要求。

不是看到更多事儿,而是看见更多人,透过人再去看事儿。每个人的角色、需求、关系网、利益得失,脑图一样平铺开来,它会把事儿给串联在一起,但它超越了事情本身。

因为事儿,终究是人做的。

因为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从工具跨越到人,是看人的优势,跟他建立起真实的链接。

我看见你的需求,我满足你;你看见我的需求,你支持我。

员工看见组织的需求,组织理解员工的优势,彼此满足,互相支持。

“人本思维”,而非“功能思维”,是我们这代人,共同应对这艰难岁月的生存之道。是冷冰冰的功利社会里更有温度的解决方案。


虽然有那么多掌握了流量秘密的短视频和文字在告诉你,工作而已,不要认真,绝对不要跟同事做朋友,要冷酷要无情。

但是我还是想挣扎着说,不,我们生活,我们工作,我们就在关系里,关系会带来伤害,关系也会带来支持、辅助、合力、托举。这是我们生而为人,宇宙所赠送的礼物。

你身边的那些人,包括你自己,不是你的累赘,是你坚实的后背。

教练们会想方设法设计出促发学员行动的方案,让一个人在现实生活里体验这种感觉。

“人本思维”的奥秘不在知识里,藏在体验里,你被看见,你看见别人的那个瞬间,互助,信任的那些感动,那些感谢,它们是真实存在。

随着你的阅历增加,你积累的人脉越丰富,这种思维越能成为你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工具是消耗品,而人会因为成为人增值。


好,到这里,我们讲了利益羞耻,讲了权威恐惧,讲了告别工具人等等不同的旧自我的模式。

不同人有不同的旧模式。


这些旧模式曾经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过我们,让我们更有效,让我们更被人喜欢,更容易做成事儿。

但人没有一天不是在发展过程中的,哪怕你不是主动发展,也会被客观环境推着往前走。

如果此刻你觉得自己遇到了瓶颈,不一定是你的能力变低了,你这个人变糟了,是你曾经的那个模式,它跟不上你的处境了,让你在进入新的人生阶段时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是时候,跟它说再见了。

在找到、实践人生主线的旅程中,跟旧自我告别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它会帮助我们更柔和地走进新的人生阶段。

希望优势星球有这个荣幸能陪你走过人生阶段,也因此,我们今天会发布2025年的全新产品,《找到人生主线》线下大课,2025年开局,我们见一面,找准你的人生主线,走向它。

好了,到这里,我们找到人生主线的英雄之旅,已经从听见召唤——拒绝召唤——响应召唤,走到了遇见挑战——接受挑战——完成进化。


挑战不仅是外在的冒险,也是内在成长和自我超越的过程,这是一次进化,值得我们在心里为自己鼓鼓掌。


我们是自己人生的英雄。


接下来,马上就要进入最后一个篇章,是全部演讲中最短的一个篇章,但是我们采访量最大,流泪数次的一个部分。

我想跟你分享,那些在找到人生主线过程中,互相照亮,直至看见自己的光的故事。一切都能在控制之下。

最后一个篇章了,好快对不对。

时间是真正公平的存在,不以我们的留恋或者厌倦而停留或是加快。

走过前面两个篇章,此时此刻,一个普通人的英雄之旅,已经走了好远,听见召唤——拒绝召唤——响应召唤——遇见挑战——告别旧自我。

这时候,神话故事里的英雄们会回归,回归意味着在日常生活里落实改变,并用在冒险中学到的东西治疗伤口,给身边的人带去新的生机。

外在环境也许并没有改变,但英雄带着自己的光,面对日常,一切就不一样了。

新生活开始了。

于我们这些普通人的英雄之旅来说,也一样。

“就像脱掉破烂衣服、穿上新衣服的人一样,具有新形体的自我抛弃破旧的身体,进入新的身体。

武器伤害不了它,火烧毁不了它,水打湿不了它,风也不能让它枯萎。

这种自我不会被伤害、不会被烧毁、不会被打湿、不会枯萎。它是永恒、无处不在、静止不变的,这种自我永远都一样。”——美国作家 约瑟夫·坎贝尔 《千面英雄》


同事们拍了几段学员的视频,来看看这些生活中的英雄们他们想说些什么。


每次看到这些改变的瞬间,还是觉得,真好啊,感觉到价值和意义。

也听到了很多声谢谢。

学员常常对教练这样表达,“谢谢你,这一路一直陪着我,谢谢你,让我更清晰认识自己,谢谢你,帮我找到了我的人生主线。”

但是你知道吗,我们一直没有机会说的一句话,其实是优势星球所有工作人员想说的,就是对你们说一声“谢谢”。

是你们,用自己的时间、精力,践行了教练提供的策略,显现了优势星球的很多理念。

是你们,用自己的生命体验,成就了我们的人生主线。

这是一段互相成全的相遇。

在这段路上,我们都是参与者,通过给予而获得,体验爱出者爱返。

不管是学员还是教练。

“相逢的意义在于照亮彼此。”——弘一法师

所以在最后一个篇章,我们不讲道理,就来讲三个小故事,关于彼此照亮的故事。

我想,也许这三个小故事,能帮你理解自己在2024年的每一次彷徨,或许也能陪你走向2025年的每一次向往。

第一个故事,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叫做“做自己是一个肯定句,不是一个证明题。”


这个故事,是从一位学员没有达成陪跑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

学员叫小希,是一位银行的支行行长,得知要面临岗位变动,她的教练陪她努力了4个月,但是那天的结果是,她还是被调岗了。

她跟教练复盘,分行新调来的领导,因为跟她理念不合,借着业绩上不去为由,申请把她给调走了。

对学员来说,这样的结果是很难过。但是既然已经发生了,也就没什么好纠结了。

那次谈话,就这么结束了。

她不知道的是,那次咨询完,她的教练,心态崩了。

她的教练叫奕宣,大多时候,她都神采奕奕。我们总说,这姑娘怎么一点班味都没有呢。

我在公司碰见她,第一时间会想,“啊呀,我是不是该洗洗头了。”

有时候加班写稿到很晚,走出办公室,她还在,但最让人羡慕的是,一天下来,她的妆都不花,还是神采奕奕。

就是这个能干妥帖的姑娘,那天咨询完,崩溃了,她反复责问自己:

“我这是陪跑了个啥?我每天忙来忙去瞎忙什么?”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美国心理学家 罗伯特·戴博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她自然是哭了,但没让我们看见。

躲起来偷偷哭的时候,她想起了三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日子,外头风和日丽。

但每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又有多少人正在经历天崩地裂呢。

那时候,她正在老家跟爸爸一起做家族生意。

奕宣毕业后进入中铁八局,项目做得好,从实习生直接转正,是这个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个。后面发展一直都很好,在房地产行业各个一流公司间任职,从体制内跳到民营上市集团,又进入合资企业。

那个时候奕宣觉得,只要自己想做、愿意做,什么都能做好。

工作了10年,家里的生意遇到一些挑战,奕宣抱着振兴家族企业的雄心,辞职回到老家。

那后面的三年,经历了从高光到低谷的全过程。

奕宣家里做了30多年水景喷泉,后来行业环境变化,到了瓶颈期,奕宣是在这个时候,临危受命,要带着大伙儿谋求其它出路,那5年,他们每两年换一个赛道,都没有找到突破口。

有一天,奕宣发完团队工资,把该付给合作方的款都打完,发现自己卡里只剩下一块二毛三。

当时她正一个人在北京谈合作,还需要坐公交车去合作协会谈事情,她盘算的是要怎么用一块钱去到那个地方。

那个瞬间她的感觉是“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在只剩一块二毛三的那天,奕宣刷到了我们一个卖课视频。是的,这几年我每两个视频中,就有一个是卖课的视频。感谢这些视频帮我们找到了奕宣,她在里面看到一句话——

“你的缺点,就是你的优势。”


她不相信,但是又很想相信,“好,倒让我看看,现在我全身的缺点,哪一个才是优势。”

她是用信用卡买的那个课,当时应该是3000多。这是她跟优势星球相遇的开端。

后来缘分就一直延续了下来,学习完,她报名成为了班主任,连续2个月销冠,后来带着团队又连续六个月获得了团队销冠。再一步步,成为了我们的陪跑教练以及业务负责人。

这三年,她陪伴辅导了1200多位学员。

每次遇到同样有低谷期的女性学员时,奕宣都发现,自己曾经的经历,不管是高光还是低谷,都变成了一种财富,格外能给到学员力量。她体会到了一些喜悦和成就感,她发现,这是她真正想做的事。

于是格外珍惜,很努力想要做好。

英雄之旅的剧本早就写好,当你响应召唤之时,真正的挑战就会如期而至。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学员,奕宣没有帮她拿到理想的结果,刚好那段时间,她负责的业务线遇到瓶颈,怎么都突破不了。

她觉得公司招我进来,是要做业绩的啊,是要辅导学员的。公司那么多比我年轻的同事,他们都比我优秀,我会不会被汰换?

稻草一根又一根,奕宣崩了。

奕宣一直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要非常优秀非常好,不然会失去……爱。

妈妈是个美人,像是87版《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从小把奕宣按照大家闺秀的样子培养她。安排她学跳舞,学电子琴,学刺绣。

奕宣说自己小学三年级就知道什么叫做减肥了,因为发胖以后,个子又高,长得很壮,有一次妈妈给表妹买了一条粉色的格子裙,她很喜欢,就问“我为什么没有”,妈妈说“因为你胖”。

中考失利,本来是全班前10名,结果没有考上当时的重点高中,妈妈大发雷霆,“你这样让我怎么面对你的老师,你的同学。”

35岁的奕宣说起当年的场景,还是会泪崩,“那个时候是真的特别难过,是真的想过要从楼上跳下去的。”

后来高中在成都住校,遇到过多次校园霸凌,也不敢跟家里说,实在受不了,说想回老家,爸爸告诉她,“只有人去适应环境,从来没有环境去适应人的,如果你这个时候就打退堂鼓了,你就不是我的女儿。”

爸爸对奕宣很严格,从小把她当男孩子一样养。

如果那时候你问奕宣,“爸爸妈妈为什么喜欢你”,她会说,“因为我瘦,我好看,成绩很好,我有毅力。”

但我很想问那时的奕宣一个问题,“如果有人只是爱你,不是因为你好,你是什么感觉呢?”

优秀是爱的结果,优秀不是爱的原因。

大多数人,可能这一生都没有体会过这句话。

我们这代人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因为只有一次生育机会,所以很多女孩,从出生起就承载着望子成龙的厚望,我不止一次听到我的女性朋友说,自己被当成儿子养,父母期待她成为一个战士。

同时,她又被社会期待成为一个公主,完美的女儿。

在这种纠缠中,她从女孩长大为女人,一路承载着过度的期望。

你知道吗,期望是非常残忍的,它以亲情、好意的形式存在,明目张胆地在传递着一个信息,叫做:

你现在还不够好,你还可以更好。

于是,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有一个信念:

我只有足够优秀,才会被爱。

一旦我不够好,我没有用了,我就会失去爱。

可是啊,你知道吗?

优秀不是被爱的原因,而是被爱的结果。


这些年做成人教育,常常有一个感受:

我们在帮一个成年人补童年缺失的课——爱自己,接纳自己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又一个需要被重建的灵魂。

一直以来,从客观角度他们获得了不少成绩,他们负责靠谱有责任心,他们为家庭奔波,为他人着想,他们正直勇敢有阅读量,他们已经这么好了,但他们的心绷得紧紧的。

他们怕,他们怕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

他们拼尽全力,去满足他人的需求,实现他人的目标。

一旦得不到他人的认同,外界的反馈,就会感到委屈,人就容易崩塌。

但哪怕达成了目标,心里也空空的,因为那终究不是自己的渴望。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穿越你,填补你内心的坑洞。

对你而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事,莫过于知道怎样将自己还给自己。

如果能穿过这些坑洞,人就能重建,就能圆满。

奕宣是在部门一次裸心会上,把内心的担心暴露给主管,主管也很坦诚:

“我们当然每个人都要为目标负责。”

接下来的话,奕宣说,对她冲击很大。

主管说,“但是目标不能代表一切。

我们邀请你加入,更多看中的是你这个人,看中的是你的坚持,看中的是共同的价值观,你真的把优势星球当成一份事业来做,也许是因为这个业务线是正好有这个岗位,所以需要你,但是可能没有这个业务线,我们也还是欣赏你这个人。

我们是同路人。”

奕宣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

得到别人的认可,不需要事事都做到120分去证明自己值得;

认可,也可以是“我认可你这个人”,而已。

“我始终以为,我想要被爱,被仰慕。如今想想,说不定我想要被了解。”——美国作家 克莉丝汀·汉娜 《夜莺》


当我们松动了某一个限制性信念,一批限制性信念会跟着被松动。

是在那次崩塌后,奕宣有了一个新的角度:

任何一个人,都不会一直优秀,一个人必然会说错话,做错事,失败,成功,再失败,又失败。

但是,这只是取经路上的其中一难,本来就九九八十一难啊,走过去,就好了。

不会因为你遇到了一难,你就不能继续走取经路了。

而取经路上,一直都是一伙人,还有一匹马呢。他们紧紧靠在一起,他们出发不是因为彼此多优秀,他们出发,只因为要去的地方是同一个。

她鼓起勇气跑去跟那位学员重新沟通,想看看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但是学员说的是,“这个过程对我很重要,我的确看到了自己的深层模式,经常犹豫,不坚定,这个过程你一直陪着我,我感觉不是一个人走过这段路。没关系的,我也看到了自己可以提升的地方。”

奕宣才理解,虽然事情层面没有十全十美,但是她这个人,仍然创造了价值。

借着这一件又一件事,一个又一个反馈,奕宣穿越了一些曾经坚不可摧的信念。

从拼命自证,到接纳自己,认同自己。

我觉得,是这个契机,奕宣真正开始成为一个好教练。

在我们很多教练遇到瓶颈的时候,痛苦得不行,我都会说,“太棒了,你离好教练又近了一步。”

好,就是真。是穿透迷雾、黑暗之后的光。

借用当代哲学家陈嘉映老师的一句话,

“人生的好不好,跟真不真,它连着。

求真不一定使得生活更好,求真有度。

但好的生活,又一定是真的。”


在我们内部培训时,经常会提到一个词:“托举”

教练要托举住学员的情绪、困顿、梦想。

一个教练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同的学员,不管他辅导了10位,还是100位,1000位,他要一直像是DAY ONE一样,面对每一个学员。

我们会提供教学体系,像前面讲过的优势罗盘一样的各种教材,数据库教练,每周至少一次的疑难学员案例研讨,教练之间的互相督导,管理者的1v1来支持教练的成长,但是在所有要素中,起定海神针作用的,是教练的生命状态。

摄像头一开,是教练的生命状态,托举住了学员。

就像今天,我站在这里,我讲了什么了不得的知识吗?

我心里太有数了,我们学员中有多少人从学历到履历都漂亮得不得了。

但是你们今天愿意花时间听我讲三个多小时,我知道,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生命状态,你们看见了我这些年的生命状态。

一个曾经纠结、内耗的普通人,是怎么走到今天,走得还算扎实,还挺有生命力的?

一个这些年遇到了不管多少困难,还准时站在这里的人,是什么从内在支撑了她?

你们心里有一点点认同这种生命状态,你们留下来,我们陪一段。

就是这样。

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经过的事儿,走过的路,他的认知和情绪,整体的一个显现。

能够托举住学员的教练,一定是经过了人生的高低起伏,在这个过程中,他获得了经验、勇气,共情和觉知。

不管你现在处境如何,都不要失望,终有一天,你会穿越黑暗看见自己的光。

我们陪着成千上万的人走过一段又一段人生,深刻体会到:

生活的很多事情,都不是当时当地的事。

你为一段重要关系的失去感到痛不欲生,但时间过去,你才会知道,本来你们就不合适,只是因为你太想跟他走下去了。

你奋力追逐一个重要的机会而不得,郁郁寡欢,但只有时间过去,你才会知道,真正适合自己的机会是什么。

就像奕宣,努力了很久的创业失败了,她觉得自己一文不值,但站在今天回头看,她的人生主线在另外一边跟她招手。

要拿起真正重要的东西,得先把双手腾出空来。

在斯坦福大学的一次演讲中,乔布斯说过一句话,

“事实证明,被苹果开掉是我这一生所经历过的最棒的事,尽管当时的我并未意识到。

成功的沉重被凤凰涅槃的轻盈所代替,我以自由之躯进入了生命中最富创新力的时期。”


借由这句话,祝你在2025年,把每一段经历,都活成“最棒的经历”。


第二个故事的开始,是从燕倪开始的,对,就是前面讲过的那个榆林的女孩燕倪,她现在自己做了一家财务顾问公司。

最开始,她反复纠结,“我是不是太贪心了,太不知足了。”

她有孩子要照顾,家里条件还不错。

她的咨询教练叫飞飞,给她的回应是,“你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试试呢。”

学员进入优势星球最先遇见的,是咨询教练,咨询教练会跟学员通过自身优势分析模式,然后根据不同个体情况,给出对应的学习辅导计划,对接给不同的交付教练。

她的咨询教练把她转交给交付教练的时候,说,“燕倪是要做大事的姑娘,我们陪她走一段。”

燕倪不知道的是,她的故事,反复被飞飞在公司内部提起,因为,飞飞在燕倪身上,看到了自己。

燕倪在真正迈出创业那一步之前,总是担心,万一没有时间照顾家庭怎么办?

我们都有一个刻板印象,叫做工作跟家庭是冲突的,工作会侵占生活。

飞飞以前也是这种感觉。

飞飞的老公以前觉得飞飞是个傻大姐,脑子里只有工作,经常出门路也不认识。

她跟老公吵架时,老公经常说,“你这样怎么能在社会上生存啊?”

后来飞飞加入优势星球,她是全国教练,不在杭州,在西安老家办公。

飞飞的直接主管是封老师——优势星球的执行总裁。他们有时候会因为业务发生争论,飞飞是西北姑娘,性子直,话又多又密,一通输出,老公最开始听到,觉得“飞飞你怎么这么说话啊,你这样是在冒犯领导。”

后来发现,封老师会仔细倾听飞飞,会接纳飞飞的逻辑。

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得到的反馈完全不同。这让飞飞的老公对自己的判断不再那么确信。

我一直有一个信念:工作不应该只是劳作,工作是我们的社会身份的集中体现,在这个角色里,我们享受创造的乐趣,值得一切尊重。

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鼓励女孩们要工作,在不同的反馈下,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会越来越丰富,你的价值会被全方位的看见。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与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日本时装设计师 山本耀司


这两年,他的老公开始改变了。飞飞如果在家工作的话,他会悄悄走路,不发出一点声音,到后来会跟朋友说,“我老婆可厉害了,她是那种帮人答疑解惑的。”

再到现在,老公会直接跟飞飞说,“我发现在你身上让我有很值得学习的点。”

他们夫妻之前在北京工作,老公做程序员,薪水很高,所以就很坦然,下班了之后要不就打游戏,要不就睡觉。

但是他发现,这么多年飞飞会不停地在外面买课学习,一天下来,要不就是戴着耳机,要不就是手机外放,一直在那儿听课。

不是听课就是在找别人请教问题,或者回答学员问题,所有时间全用在这些上面了。

他诚心实意欣赏尊重自己的妻子:

“所以你被别人认可是应该的,你得到现在这些东西也是应该的。我觉得我以后也要去尝试做一些调整跟改变。”

飞飞做这一切,是响应内心的召唤,并不为着谁的尊重。

在不受尊重的时候,她也从来没停下来过。

但是只要方向对,显现都是早晚的事儿。

这两年,正赶上飞飞爸爸生病,所以飞飞经常一边陪他,一边开会或者做咨询。

飞飞的爸爸是农民,以前他们没什么话说的,跟所有传统的父女一样,最多问一句,“吃饱了吗?”

但现在,爸爸甚至比飞飞的领导还清楚她的业务情况,见面就问,“今天咨询得怎么样啊,有没有成果啊?没有啊,那不行。”

还会问她的团队成员咨询得怎么样,“你能怎么支持到她啊,谁谁有进步了啊。”

真好啊。

像是稀稀疏疏在关照自家孩子。

飞飞说,“有时候觉得很感动,如果很多年之后,回想起爸爸生病我陪伴他时跟他的这些相处,我会觉得没有遗憾,因为我们真的走近了对方的生活。

在家人眼里,我不再只是妻子,我还是一个帮人答疑解惑的教练;我不再只是女儿,还在做着一份很有挑战的工作;我也不再只是妈妈,还是一个始终保持学习,终身成长的妈妈。

从这个角度,工作让我成为我想要成为的自己。”

许倬云先生的那句话:“工作无上下,工作无高低,工作就是塑造你自己。”


飞飞在说这段话的时候,我真的看见她在发光。

而且你知道一个发光的人,还会有什么额外的收获吗?

她会照亮别人。

前面提到的奕宣,现在,她的爸爸,从她的老板,变成了她的迷弟。

以前他们俩是领导和下属。奕宣给爸爸做汇报,爸爸给她做指导。

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商业模式、趋势上、人性上的判断,奕宣能感受到她跟爸爸的交流是越来越对等的。甚至是现在对人的交流、人际关系沟通这些上面,是她在给爸爸做引导。

爸爸经常会问女儿,“你今天忙不忙啊?有没有什么要给我分享?你今天空不空呀?我需要约你一次教练。”

奕宣,成为了自己爸爸的商业顾问。

爸爸想做老师,奕宣通过优职匹配罗盘帮他分析,告诉他,“你的优势更适合做企业咨询。”

爸爸现在退休了,就在做这块。

女儿帮自己爸爸规划了他的职业。

奕宣跟我说这些的时候,我大为震惊。

真的,这给我带来的成就感太大了。

你如果知道中国家庭的母子,父女之间的沟通有多空洞,就一定知道,这样走进彼此内心深处的亲子关系有多珍贵。

现在很多人感到迷茫,觉得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我在非常低谷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自问。

后来我想明白了,努力的其中一个意义,是给爱的人带来力量。

你爱的,和爱你的人。你的父母、孩子,对你有期待的朋友、同事,于我而言,还有你们。

你会因为自己的光,而照亮他们。

如果你爱我
请你爱我之前先爱你自己
爱我的同时也爱着你自己
若不爱你自己
你便无法来爱我
这是爱的法则
因为
你不可能给出
你没有的东西

——家庭治疗创始人 维吉尼亚·萨提亚 《如果你爱我》


把自己活得好,滋养自己,是我们能为爱着的人做得最棒的事了。

借着这个故事,祝你2025,好好活,活得好。


最后一个故事,是从我们一位学员婷姐开始的。


对,就是前面我们讲的那位,名校毕业,大厂高管的婷姐,

怎么看都是精英人士的理想范本。

但做成人教育这么久,我每一天都更深刻地理解了一个词,叫做,甘苦自知。

在优势教练的21次辅导中,婷姐哭了20次。

婷姐的故事,是我们很熟悉的东亚小孩的故事,但是听她亲口说出来,还是会有些难过,她说,

“我从小就是在父母的高压下长大的,我父母是那种我考99分、全班第一,他们不会表扬我,只是让我反思为什么会丢一分的人。我从边远小城考上了北京的名牌大学,只是因为被调剂到了我妈不认可的专业,她挂脸挂到家里没人敢说话。

我是多努力才考上的啊。

我对自己学习、工作的高要求,很大一部分来自恐惧,害怕不被权威人士认可。

我特别需要他们的认可,我一直在展示,我是有价值的,进而博取他们的认可和喜欢。

一旦得不到,心里会有很大的战争,“我都做得这么好了,你竟然还不满意。”

但是表现出来,就是继续努力,拼命做得更好。

早年寻求父母的认可,工作以后寻求上级领导的认可,简直就是我这半辈子最重大的人生课题。”

从走进优势星球的那一刻,优势教练跟婷姐的工作重点,一直在,从博取他们的认可和喜欢,迁移一点点,变成,认可和喜欢自己。

这不是一个有什么新意的话题,却是一个始终都艰难的命题。

第一次给她辅导的教练,在谈话快结尾时,给她出了一道题。

他让婷姐写下最看不上自己的缺点,但要写这样一句话:

“婷姐,你是一个有什么缺点的人,但我还是很喜欢你。”

教练拿自己举例子,“我是一个木讷的人,但是我喜欢我自己”。

这是我们服务环节的一个转念工具。

婷姐也写,她写,“我是一个笨的人,但是我喜欢我自己。”


她一写,就哭了。

咨询教练把婷姐转交给交付教练的时候说,“婷姐的能力很高,但是你会发觉她会去满足很多人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家人的需求、公司的需求,但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很后面,或者没想过除了满足别人,自己其他的需求是什么。一旦别人不满意,她会非常痛苦。婷姐在自我牺牲的状态,她不爱自己。如果可以,我们陪着她穿越这个状态。”

然后,就是到今天为止,21次辅导。

我在前面第二篇章讲婷姐的故事,是怀着很喜悦的心情,因为婷姐的生活发生了具体的改变。

9月底,她请了一周假去云南洱海。这个愿望已经十年之久了,但是她会一直压抑住自己的需求,把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其他需求往前排。但9月的一天,她突然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让自己的一个这么强烈的愿望久久不能实现呢?”她的答案是前所未有的,“没有理由!”于是她立刻定了第二天的飞机票。

回来之后的那次咨询能量非常高,说话也变得大声,语气非常笃定,充满了自信。

然后,她又做了一件事情,去提了转岗的申请,她直接跟HR和公司老总讲自己的需求,分析了转岗能给公司带来什么价值,对双方的发展也更好等等。

这在过去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我们就看着她水灵灵地绽放了,像朵花一样。

我很喜欢花,家里断粮不断花,尤喜芍药。5月芍药季,房间每个角落几乎都是芍药。

今年有一天,我在阳台整理书,忽然听见“噗”一声,我看见一朵芍药,在我眼前绽放。

那一刻太感动了,她像是攒足了力量,又像是毫不费力,就这么绽放了。

婷姐一定也有这么一刻吧,从一直通过满足他人的期待,等待得到肯定,到不再被动等待,主动推动、主动创造,她终于看向了自己。

“在哈萨克文化里,人与人产生友情或者爱情,是由于被看见,所以在哈萨克语中,‘我喜欢你’的意思是‘我清楚地看见你’。”——电视剧《我的阿勒泰》


对自己也一样啊,喜欢自己,爱自己,从看见自己开始。

也许对婷姐来说,这段改变追随起来,起点是从5月份,她在直播间听到封一帆老师直播开始的。

封一帆封老师,优势星球的优势总研发。

婷姐之所以会选封老师做辅导,是因为觉得他很笃定,睿智,逻辑清楚。

但婷姐不知道的是,结束咨询后,封老师说,“给婷姐做咨询的时候好像看见了刚刚告别的自己。”

那段时间,是封老师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期,他刚刚完成了从证明自己,到接纳自己的自我超越。

是的,跟婷姐的课题一模一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来时路。

封老师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在加入优势星球之前,他有过一段超过10年的创业经历。

加入优势星球,想必也是他响应召唤的方式,在优势星球的成员中,如果说有现实感的理想主义者,他是头号兵。

他以前是做K12教育的,虽然一定程度上算是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是却没有解答内心的疑问,

“当自己服务的这群孩子们在教育军备竞赛中无休止战斗时,这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他们要到哪一刻才能回归本心?”

在优势星球,他像是看到了曾经教过的孩子们的后续人生,他们进入社会,进入职场,他们遇到能力困境,遭遇发展瓶颈,碰到意义危机。

他们靠着曾经学到的解题思路尝试解开人生这道题,发现行不通了。

我们想试试看,人生这道题,有没有别的解法。

封老师响应了召唤,于是,毫无意外,遇见了“妖妇的诱惑”。

他曾经最引以为傲的管理方式,在优势星球碰了壁。

从最早创业开始,封老师都是紧绷的。

创业,会让一个人发生异变,因为要面对的意外太多太多了,今天是哪个员工忽然情绪不好,不干了,明天是哪个规划好的业务线未能按照约定进行,而它关系着未来几个月的现金流。

长时间与大量不确定相处,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

为了对抗这种不确定性,封老师的方式,是用极度精密的管理方式控制一切。

如果业务出现问题和困难,按照他的经验和优势,他很快会甄别出问题在哪儿,是哪个环节没有按计划推进或者停滞了,就会马上发怒,为什么没有提前想到?为什么已经共识了还做不到?

有段时间,封老师推开我的办公室,我会心里一紧。

他会带着很大的愤怒走进来,我吐槽他说,“带着一团黑暗能量。”

但现在,封老师推开我的门,常常是带着一团我们开玩笑说,“佛光。”

他笑眯眯的说,“我跟你商量个事儿。”

团队的感受也很大,他们说,封老师特别擅长给正反馈,一个没有共情优势和交往优势的人,却能给出最准确的情绪价值。

如果看过封老师的来时路,你会惊叹于这个变化,用“天翻地覆”形容,也不为过。

白天鹅的故事让人念念不忘,是因为白天鹅曾经是丑小鸭。

英雄的故事让人心潮澎湃,因为英雄最开始都是凡人。

我们不是因为生而强大于是强大,我们是因为从破碎走向强大,这是真正的强大。


说回当年碰壁的封老师。

那段时间他经常质问我,“已经达成共识了,我已经说清楚了,为什么没有做到?”

那个瞬间,感觉到已经被预设了,你不够好。你的管理不够好,你的团队不够好。

于是,我会产生强烈的防御,就变成硬刚:“对,没有达成共识,就等于没说清楚。那是不是要反思一下作为一个管理者自己的沟通能力。”

然后可想而知,就是火星撞地球,原地爆炸。

最后一定是,封老师从我办公室摔门而出。坐在我办公室门口的同事们,大气不敢出。

其实很痛苦。

痛到一定程度,人是需要解药的。

优势视角对我来说,是一味解药。

我是从优势里看见了他。

封老师,分析优势,引领优势,驱动优势,给他带来的A面是:看得远,看得清,看得深。他紧密地提出战略,拆解战略,落实战略。

但,喜恶同因,优势有A面就有B面。

所以他厌蠢,他恐惧失控,他想攀登更高的山,攀登不上去的时候他会发怒。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在很深的深处,那份怒火,不是冲着其他人,而是冲着自己的。

他在内心质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掌控一切,为什么不能让计划更精密,为什么自己已经这么努力,还是会让别人失望。

他的痛苦,可能比任何人都要深。

我记得有一次我儿子在家吃饼干,姥姥说,“你再吃甜食,就等着流鼻血吧。”

我就问他,“姥姥啊,包括爸爸,老师总是催你,有时候有点凶的,批评你啊,你在这种时候会紧张吗?”

我儿子,说,“我有什么好紧张的,是他们恐惧。”

我还以为自己没听清,我说,“你恐惧?”

他说,“不是的,是他们恐惧。他们心中有很多害怕,害怕这个害怕那个,我恐惧啥?”

我那天就很感慨,我们这些大人深陷的纠结,被一个吃着饼干,掉了满地碎屑的小孩儿,给点了出来。

后来没过多久,我在外地,福至心灵,给封老师打了一个电话。

我说:“你其实是拼尽全力,在为这个组织保驾护航。你深思熟虑,殚精竭虑,避免任何一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而且还要面对我们很多人的质疑。我眼看着你,这几年头发从乌黑到花白。你辛苦了。”

你们猜发生了什么。

他哭了。

半生高昂着头颅的骄傲的封老师哭了。

那一刻我真的有种感觉,他一直在等这句话。

我深深地理解了一个词,叫做“托举”。

托举,其实就是一种深深的看见啊。

我看见了那些,你一直在被世俗无意义上打击、批判、指责的那些行为特质。我知道,那不是你的问题。


当你只注意到一个人的行为时,
你没有看见他;
当你关注到一个人行为背后的意图时,
你开始看见他;

当你关心一个人意图后面的需要和感受时,
你真正看见他了。
透过你的心看见另一颗心,
这是一个生命看见另一个生命。

你没听错,我说的是光照了出来,不是照进去。

我一直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只是曾经,被自己厚厚的壳给封印住了。

每一个人,都本自具足。

哪怕幽闭了一千年的黑暗山谷,只要有光照,就一下子除掉了千年的黑暗。——明代思想家 袁黄 《了凡四训》


后来封老师开始看见自己,他看见自己的焦虑,看见自己内在的张力。

看见有神力。

后来哪怕发现问题,封老师也不会马上给出自己的判断,他说,“我会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困难,我会克制住自己想去干预的冲动,听听他们的说法。”

无形中,他的管理思维上升了一个维度,从掌控细节,提升到掌控大局。

当你看见河,你已在河之外。当你看见山,你已在山之外。——不丹导演、编剧 宗萨仁波切


这些年,很多老朋友看着我们一步步走过来,知道我们遇到过大大小小各种挑战,也见证了我们一次次完成自我突破。其实我们都一样,也有不坚定的时候,在那些时候,你问我有什么办法坚持?

有,互相托举。

封老师带着自己的光,跑去跟另一个合伙人王大米道歉,王大米哭了,她说她从来没想过,之前的冲突会被深深地惦记,并有这么隆重的道歉。

王大米又带着自己的光,去点亮了在低谷期被卡住的同事,同事得到了内心的支持,超越了自己的课题。

同事们带着自己的光,去做一场又一场直播,回应一个又一个后台私信,去服务一个又一个学员。

在我被质疑被指责,自我怀疑的时候,封老师、王大米和我的团队,在无数个深夜,用他们的光照亮了我。

2024年,对优势星球来说是很神奇的一年。命运的齿轮在我们这个组织里转动。

它是从我们开始互相看见,互相托举开始的。

被看见的瞬间,应该是生而为人最值得的瞬间吧。

任何人,都需要被托举。我们教练要托举住学员,我们教练之间,同事之间,也要互相托举,不是吗?

你选择和谁在一起,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日本动画导演 宫崎骏


我一直都相信组织制胜,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因为数不清多少次,我身心交瘁,自我怀疑,走进公司,看着同事们热火朝天地在忙,我心安定。还犹豫什么呢,挽起袖子,加入他们。

如果你是我们的老朋友,你赞许我们的每一次坚持,让我告诉你,这里面有你的一部分。

好几次,在很深的黑夜里,我是靠看着你们的留言,下定决心,要做得更好一些,不辜负这份托举和信任。

然后,在太阳出来时,选择洗把脸,再次出发。

“我们之所以能成为现在的自己,是因为出现我们生命中的其他人。”

自我超越,是从自我悦纳开始。

见证越多学员的改变,我愈发有一个强烈的感知:

我们不需要更多的道理,来指导我们要怎么变好,我们难道不懂那些道理吗?很多时候,我们不改变,是因为总有声音在说,“是因为你不够好,才要改变”。

于是我们使劲梗着脖子:只是不想承认自己不好。

这个时代,不再需要有人告诉你,你有多不好。

从小到大,我们就是这么被规训大的,我们不知道吗?

努力了那么久,心里还是不满足,我们不知道吗?

活着的每一天,心里有多少内在战争,我们不知道吗?

不需要再有人来告诉我们了。

我们需要的是,被看见,被确认。







吴晓波频道
这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带领“巴九灵”们运营的知识平台,这里汇聚了400多万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意奉献共享、拒绝屌丝文化的新中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