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 | 富裕之家的焦虑之心(上)

教育   2024-12-27 18:02   广东  

叶修

学习策略师

一个研究 思维方法 与 学习策略 的人

新来的朋友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 学习策略师

即可免费获得深度思维、高效学习的方法


招生通知

50天寒假英语训练营开启啦,欢迎报名~

详情可见次条文章


“烦躁,不想学。可能我就是家庭条件太好了吧。”他无所谓的说道,“我是从小学马术、打高尔夫的,出国旅游都腻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勤奋学习。”

一副完全被惯坏了的样子。

然而他的父亲语气沉重:“我们夫妻都是高知,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问题上,从来不会惯着他!”

自述

编号ZX049,化名刘承耀

编号ZX049,化名刘承耀,上海国际学校高二男生。

他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被惯坏了的富二代形象。上课不听讲,平日在学校里跟同学打闹玩耍,晚上回去玩手机看漫画和手办,假期同学聚会、旅游。如果家长让他参加些兴趣特长活动,他就选马术、高尔夫等娱乐性活动,或者出国游学。

“表面是游学,其实就是出去旅游、闲逛。以我游遍欧洲15国、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澳洲的经验来说,游学就是一群人全球闲逛,带队老师巴拉巴拉讲的时候没人听,我只负责到处看新鲜,看哪里有热闹的。哦,对了,如果队里有美女,就顺便撩妹。”

面对父母,他把这些活动称为素质培养活动,提高见识,培养气质。“我从初中开始就是读的国际学校,学校本身也会组织这些活动。国际学校对学习抓的很松,大概就是英文能学好点,其他各科目都没有太重视。”

“初中就是这么混过来的,高中也是国际学校,前面混了两年。现在面临报考学校问题了,有点尴尬了。学校里的同学有些在申美国藤校,有些在报英国的牛津剑桥伦敦政经,再不济报个澳洲的墨尔本、悉尼之类的……我好像都申不了。”

前些年没认真学习、基本功差的问题完全暴露出来了,除了英语考了个雅思6分外,他的其他科目成绩基本是全科不及格,也没有任何竞赛奖项。他申报不了任何像样的大学。

然而他对此却表现得不太在意,甚至相当自信。“无所谓啊,上个差点的大学吧。对我来说,学历其实不重要。”

真的不重要?

“可能我就是家庭条件太好了吧,我是从小学马术、打高尔夫的,出国旅游都腻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勤奋学习。”

这种心态在学生群体间并不罕见。2016-2017年,很多深圳的老师向我反映,学生学习的风气突然变差了,不少学生突然对学习无所谓了,明显吊儿郎当不上心的状态。原因很简单,那两年深圳的房价暴涨,很多学生的家庭突然资产增值几千万,甚至上亿。学生不是傻子,他们也了解部分社会的运转规则,他们知道父母持有几套房子,升值了多少;也知道深圳的普通上班族工资万把块钱,其他城市更少;他们还知道自己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资产,就等于自己的资产。

为生存而学习的那部分动机,一瞬间彻底崩塌。

而刘承耀则是上述状态的加强版。他的父母在上海从事金融工作,一个在投行,一个在投资公司,各自都是几百万到千万级的年收入,并且持有不少金融资产。他从小就知道,自己这辈子不会缺钱,不用为金钱焦虑。

这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动机不足的富二代。

 

“我们家根本不富裕。”

当他父亲跟我沟通时,语气低沉,充满焦虑。

“我在一个投资公司里,自己手头也有不少金融资产,但都是风险资产,很多期权和天使股权,根本不知道能不能兑现。今天涨几百万,明天跌几百万的,去年可能还值几千万上亿的股权,今年再看可能直接就清零了。”

“我从来没想过把他当一个富二代养!”他的父亲声音带着一点愠怒,“我们家根本就不富裕!他这么吊儿郎当的,万一碰到比较大的金融风险,我破产了,他该怎么办?我们这行没有稳妥这个说法的!”

我从小就跟他说过,一定要好好读书的。我这种人太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了!叶老师,实不相瞒,我自己就是小县城里出来的。要不是读书读的好,上了xx财经大学的金融,我现在还在老家的田里种地吧!那个年代大学还没有扩招,要考出来可不容易!”

“从那小县城里考出来,我这辈子的命就变了,从此接触到的全都是大城市的优秀同学,眼界也开了。虽然高考考出来了,但一点也不敢放松,明显感到周围的大城市的同学,眼界、综合素养各方面都比我强很多,只能继续刻苦学习积累。后来进了投资这一行,全都是高学历的同事,清北复交,还有不少海归,从藤校出来的,真的是样样都比我强。所以我自己的理念,从来都是终生学习!”

“我自己就是这么做的,我跟孩子也是这么说的。我们成年人都知道,进入社会的学习,比学校里要复杂多了,要是连学校里那点东西都搞不定,那社会上还学什么?所以从小一定要注重读书的能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变成这个吊儿郎当的样子!”

这确实是个巨大的疑问。一般来说,言传不如身教。当一个家长能够以身作则,亲身示范终生学习、不断成长的理念时,孩子顶多是在同方向上不如家长那么优秀,不至于完全相反,沦为一个浪荡公子哥的样子。

他的父亲无奈叹了一口气。“可能是因为我光这么说,没有监督他执行?我太忙了,从小没空监督他学习的。关键是我们这个家庭吧,夫妻两个都很忙,我爱人也没时间管他的学习。如果我爱人能辞职专门带他就好了,但是她在投行里头做的也还行,她不愿意放弃。”

他的父亲认为,是缺乏监管的原因。

而我知道,绝不仅仅如此。当家长以身作则示范良好的时候,哪怕没有强力监管,孩子也大概率跟随着父母的方向行走,只是程度强弱而已。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母亲那边的教育理念所传导的呢?慈母溺爱是孩子成长变形的常见原因。

“我跟他爸一样的,都是小县城里考出来的。我们那地方重男轻女,我能在职场上走这么远,在我们老家那里算是个奇迹了。”刘承耀的母亲态度坚定。

“要说有什么后悔的话,那就是考的还不够好。我当时进证券公司的时候,身边的同事都是985毕业的,后来直接变成清北,普通985都少了。每天压力很大,业务一来,忙到半夜12点是正常的。”

“但有得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我的那些初高中同学,很多还在小县城里,拿着一个月两三千的工资。我如果不是当初考出来了,都没得机会这么忙。我这个儿子,我最大的希望就是他能学的好一点。当然时代不一样了,我们那时候就是国内的高考,纯应试就行。这个时代要学的更偏向素质一点,更偏向全球化一点。但总归还是要学,要成长。”

“我们夫妻两个都很忙,但还是尽量抽时间能招呼到一点他的学习问题。该报的培训班,该去长见识的游学,都给他机会去。不过后来也发现问题,什么马术高尔夫之类的班他就愿意去,什么数学、作文之类的班,他要么不愿意去,要么我们逼着他去以后,他根本不认真学,全都是去和同学玩儿去了!”

“甚至英语都是我在家逼着他学的,他在学校根本没学到任何东西!他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怀二胎,在家休了一年,刚好监督他学英语,他就那个时候英语起来了。其他学科我没亲自管的,他全都不在乎。”

“我有时候真的气的想打他!懒懒散散的没个正形!他是真的不想学,一开始是推一下动一下,后来是推都推不动了。我为了让他能有点学习动机,也是用过很多招。小时候比较粗暴,他学好了给他更多的零用钱,给他买东西,带他出去玩之类的。我记得一二年级的时候还能管点用。”

物质激励,家长常见的激励措施。特点是短期内见效快,时间越长越无效,并且有副作用,把内部学习动机转化为了外部物质动机。与此类似的还有代币制,即用虚拟货币来作为孩子学习的奖励,一样后患无穷。

如果追究的更深点,那种把生存、发展、找工作、赚更多的钱来当作学习动机的,一样有这些副作用,只不过显现的更慢而已。这是家长激励孩子学习时面临的广泛性困境。

而对刘承耀这孩子来说,物质激励的效用更小,作用消退的更快。

“到了四五年级就根本没用了,他根本不在乎那点零用钱了。我一开始觉得是平时给他零用钱太多了导致的,后来我试过有段时间把他的零用钱全部掐死,认真学习了再给钱,但还是没用,他也不在乎。

真的很奇怪!叶老师,你别看他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我要是突然把他的零用钱掐断,他真的无所谓,不花钱就行了,不买零食,不买玩具,就去蹭同学的零食玩具,毕竟他平时跟很多同学关系也不错的,他就去同学那刷脸,就去蹭,也不觉得丢脸!这小东西心态还蛮好。”

“我感觉他是长大了,知道我们家的经济状态,钱对他不是稀缺品了。不过有一次——好像就是去年,他高一的时候——他爸爸被他气坏了,说要是他再这样子不长进、不成器,以后家里的钱全都给弟弟了!”

“叶老师,我觉得这个话已经说的非常重了,我都怕给他造成什么心理阴影了!或者会不会他们父子翻脸了?结果他还是不在乎!他当时就是无所谓的样子,说随便。后来他爸走了,他去做了一件事,我就在旁边亲眼看着的,我看完都震惊了!

他跑去找他弟弟,说弟弟,爸爸刚才说以后要把所有钱全都给你了,你以后能不能也稍微给我一点,你看我平时对你这么好的,你也别让我以后饿死了啊。然后他弟弟就说,好的哥哥,我给你一半钱!我当时真是气笑了!你别说,他平时真的对他弟弟蛮好的,弟弟也很喜欢他。你看他这个完全不要脸的样子,我感觉他真能和他弟弟干出来这个事!”

一个日常吊儿郎当的小公子哥,毫无上进心和学习成长的意愿,但是却对年幼的弟弟(5岁)非常关爱,并且毫不在乎在弟弟面前的尊严。

“我是完全理解不了的了。他好像完全不在乎尊严的样子。但我从那以后就感觉,我们夫妻两个对他是完全没办法了,他爸连那么重的话都说了,还是没用,我们也想不出什么其他方法了。”

完全不给钱,断绝资产继承权,这是一个富裕家庭对孩子所能做出的最大惩罚和威胁了。然而这个威胁对刘承耀来说,完全无效。

仿佛在说:只要我不在乎,就没有人能管得了我。

“叶老师,按照你的理论,是他的心智模式有漏洞,或者说他的潜意识当中有些什么障碍。希望你能帮帮他吧!不求他能成才了,那个吊儿郎当的样子能收敛点就好!”

隐秘之门开启。


第一层

洞见对学习的真实想法


第一层沟通,先确认对学习的真实想法。

从一开始,我就不相信他是因为家庭财富状态而丧失的学习兴趣。虽然他所表现出来的样子,完全就是不思进取的富二代的状态,但潜意识中的真相常常与表面状态千差万别乃至完全相反

家庭富裕或许会让他失去以生存为目标的学习动力,但绝不至于让他彻底丧失学习兴趣。

必有他因。

一个方便法门,一个简单的测试,我让他看见自己潜意识层面上对学习的真实想法。恢宏的房子出现在面前,高高的在山顶上,如同城堡,而他在山下仰视着这个城堡。向往,但驻足不前,心中带着恐惧,又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拖着、障碍着他,让他无法进入那个城堡。

复杂的情绪在他的心里莫名的流淌。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他只产生直觉,他认为自己就应该呆在山底下。而一旦他看向城堡,乃至尝试着向城堡迈出一两步,焦虑烦躁的情绪立刻升起。

“现在,可以说说你对学习的真实想法了。”我平淡的对他说,“你的向往,焦虑,与恐惧。”

他怔住了,沉默了很久,然后开口了,带着哭腔,哭腔中又携有一股愤怒。

“我……我……我根本学不进去!”他开始抽泣,饱含委屈。

“我也不是没试着学过,但根本学不进去,一学就烦,心烦意乱,脑子乱七八糟的。从小学开始就这样了,难题根本做不了,只有那种简单题能学会。但小学整体难度很低,所以我爸妈都没看出来,他们以为我只是不擅长奥数,偷懒不想练……但是初中的难度就大了,每一科的稍微难一点的题目我全都学不会了,这才暴露出来。”

我完全理解他会产生的想法,以及他将会采取的应对措施——

“我没法接受,我爸妈都是学霸,但我却是个学渣!按理说我的基因应该不差的啊!为什么我学的这么差?我一点都学不进去……”

于是——

“我只能转移注意力,假装自己不爱学习,对学习完全无所谓的样子。”

倒是很有效,很多年了,他的父母始终不知道他的真实状态。甚至,随着时间的沉淀,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在假装,他觉得自己真的不在乎学习了。

然而那股学不进去的自卑始终充斥着他的内心。所以他从小学开始选择课外活动的时候,会故意想选择一些奢侈性的活动,比如马术、高尔夫,出国游学等。这些活动对他来说并没有其他意义,只是为了对冲他内心的自卑而已。他假装这些能够培养他的气质,能够让他长见识,以此可以弥补他文化课学不进去的自卑空洞。

而这个自卑的核心在于,他对他无法学习的理解是“我很蠢,智力不够,学不进去”,进而丢了学霸父母的脸。


而这一念,是错的。

一方面,父母都是学霸,他的基因是没有问题的。另一方面,不聪明的表现应该是,认真学了,学的很专注、投入、沉浸,但就是学不会,这种才是智力的瓶颈。而大部分自认为不聪明的学生,从一开始根本就没有专注的去学。他们还没来得及测试自己智力的瓶颈,就已经遇到了前置障碍——某些心智损耗。

心智损耗是指,由于焦虑、恐惧、自卑、愤怒等潜意识当中的情绪,扰乱了自己的思维和专注,让自己无法顺畅的工作或学习。

而刘承耀,就是其中一例。

本质上,他还没有开始学习,就已经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恐惧,这股情绪提前限制了他。十几年来,他从未真正开始学习过。

他并非在登山途中感到劳累,而是他从未迈过山脚下的大门。

我向他讲述了心智损耗的原理,以及他的部分心智状态,修正了他的表层意识认知。他怔住了,恍然大悟,原来多年的自卑与痛苦竟然全无意义。而他立刻追问:“那我的这些心智损耗到底是哪里来的?我现在又该怎么办?我这些年来浑浑噩噩的状态能改变吗?”

他瞥见了一道命运之墙,急切的想要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而我站在他命运之墙的边缘,缓缓带他打开心世界的大门。


第二层

破除恐惧,扭转信念


第二层的沟通,顺理成章的开始了。在这一层里,我带着他看到了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并逐步找到许多的分支来源。

  • 他的父母是学霸,他会担心,如果他学不好,当不了学霸怎么办?会不会给父母丢脸?

  • 他的同学中有不少优秀的人,能上清北、哈佛耶鲁的超级学霸,他面对这些同学,感到强烈的竞争压力,他感觉自己完全比不过别人,彻底的绝望。

  • 还有一些同伴,虽然上不了清北、哈佛耶鲁,但由于家世显赫,从小眼界开阔,早熟早慧,年纪轻轻即对世界的运转有了自己的理解框架,综合素质高超,也能弥补乃至超越了学习上的平凡。

  • ……

而他同样家庭条件不凡,却完全无法利用自己的家庭条件优势推动自己的成长,只是跟人家一起混在游学的队伍里,假装自己也在看拓眼界。

他什么也没有。

他得出结论,自己是个蠢笨无能的人,而学习会反复提醒他自己他的无能,于是他对学习产生焦虑、厌恶,乃至形成生理性排斥。每当坐在书桌前,他的大脑会忽然陷入空白,无法运转,什么都学不了。而这无法运转的大脑又进一步提醒他的无能,让他要么被更强烈的烦躁、焦虑和自我愤怒淹没,要么彻底认定自己就是个废物,不必挣扎。

如果还有最后一丝不甘,不愿认定自己是废物,他就只有一条路可选——逃离学习。假装放浪不羁无心学习,他蜷缩在这最后的墙角处,苟延残喘着。

刘承耀,生于富裕之家,住在300平的大平层里,锦衣玉食,而他一生之中都在承担无尽的痛苦,其惨烈程度非常人可以估量。

终于,我带着他在大脑内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象,回溯了他人生一个又一个的场景,剥丝抽茧,多种心智调节手段层出不穷,或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或是大刀阔斧披荆斩棘,或是巧种心锚凭空构建。

他的自卑、焦虑、恐惧、愤怒、痛苦,在虚拟的象中消散,强力的信念如同钢铁大厦一样开始打地基,他重新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定。几次咨询之后,他积压多年的负面情绪基本清空,底层的信念逐步扭转。

“我能学习了。”他的声音哽咽,“能看进去书了,能思考了……虽然基础很弱,但好歹脑子能转了,不会再一片空白了。我终于,不是个废人了……”

“我仿佛,才刚刚开始活过来,刚开始感知这个世界。上个星期天,我翻开自己从小学开始的数学书,就好像在和多年前的朋友对话一样,就好像是充满回忆的老照片……它好像在问我,这么多年你去哪儿了?你为什么突然不见了呢?真高兴你又回来了。”

“就好像,我刚从一个异世界里回来一样。”

“就像大梦一场,我刚刚才醒。梦醒之后,我终于能正常的生活了。”

几个月,完成了巨大的蜕变。现在的他,虽然依然并不优秀,但起码是个正常人了,不再认定自己是废人,不再逃避用脑学习,也不再背负剧烈的痛苦,不用活在金碧辉煌的黑暗中。命运的外墙倒塌,他看到了新的可能。


第三层

更深的真相


他的父母震惊于他在几个月内的巨大改变,再次与我沟通。

他的母亲先开口:“叶老师,我从没想过他会发生这样改天换地的变化!远远超出我的预期了!之前几年,对他的预期已经越来越低了,原来只想他别那么颓废了,别成了一个彻底的废人,都不敢奢望他能积极阳光起来……然而现在他真的变了,这几个月他不仅心情好了很多,甚至学习都很认真了,平均每天能学五六个小时了——虽然和一般高中生每天学10小时不能比,但比他之前完全不学要强多了。”

“而且我觉得他气质变化很多,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了,没有那种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样子了,起码让我看着不讨厌了。”他的父亲接话道,“叶老师,他现在终于能学进去了,后面有没有什么办法,继续调整他的心智状态,让他能学好点?我感觉他现在虽然能学了,但效率还不算高,跟别的学霸差距还是很大。”

他的父亲提出了新的想法,而他的母亲也对此没有做反馈,静静的等待我回答问题。

这个想法倒是很具有他们夫妻两人的特色,我倒是并不意外。我平静道:“随缘,看孩子自己的意愿。”

夫妻两人还在继续念叨:“说来也是奇怪,我都不知道他之前为什么这么混,又自卑又焦虑的。按理说我们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应该是不会这样的啊?从小各种好东西、好机会都给够了,家里也富裕,他怎么会自卑焦虑呢……”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微微停滞了几秒,淡淡的问道:“刚才这个问题,你们是随便吐槽下,还是真想知道答案?”

夫妻两人突然愣住。

他的母亲试探性的问道:“我听孩子说,您给他做潜意识处理的时候,重点处理了他从同学处得到的焦虑。可能主要原因是他的同学太优秀了,所以他对比之下觉得自己没用,就自卑了?”

“表象而已。”

“那真相是?”他的母亲顺势追问。

我微笑不语,在等一个机缘。

他的父亲沉默了好一阵子,突然抬起头来,在与我目光交汇的一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叶老师,我想要知道答案。我感觉答案没那么简单,就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单独做几次咨询吧?”

第三层的沟通,开启。

(未完待续……)







购课请联系助理微信:yexiuzhuli001


进击之心

扫码学习


深度学习策略小学班

扫码学习


深度学习策略初中班

扫码学习


深度学习策略初升高班

扫码学习


深度学习策略高中班

扫码学习


中学生语文素养课

扫码学习


洞察课

扫码学习

洞察人性,推算利益,驱动世界,扭转乾坤

学习策略师
本公众号由神秘的策略师创建,介绍思维方法与学习策略。 职场人士、大学生、中学生和学生家长等,都可以在这里挖出宝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