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如果你动不动就心情烦躁、情绪内耗,不是因为你性格或脾气不好,而是没有明白这3点

文摘   情感   2025-01-13 23:59   湖北  

这是我的第223篇原创

真正拖垮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不是忙碌的工作,也不是琐碎的生活,而是情绪内耗

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但凡别人没有符合你的预期,你就变得特别的暴躁、特别易怒,然后情绪很不稳定;

对周围的事物,无论是新剧、美食还是周末的小聚,都提不起什么兴趣,有时候还异常地烦躁?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的蛤蟆先生,也和你一样。

从小家境优越,名校毕业,生活的快乐潇洒,却突然陷入深深的抑郁中。

当他负面念头多,经常自怨自艾爱钻牛角尖,人生也变得不太顺利

这本书让我懂得,人生海海,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我们唯一可以自主选择的,就是如何看待这些事情。

想改变命运,一定要在自己的起心动念上下狠功夫。


学会表达愤怒,而不是一味的压抑情绪

蛤蟆的抑郁,源自于原生家庭的束缚。

父亲对他十分严格,不让他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总是打压责备他。

母亲也总是不在意他的感受,当着同学的面问他是否穿着干净的内裤。

这让他非常难堪,但他却不敢表达自己的难受,只是一味的忍受,内耗自己。

让他在生活里过越来越疲惫

弗洛伊德曾说:

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

大多数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一定要情绪稳定,脾气温和,受了委屈忍着、被人欺负忍着、遭遇不公平对待忍着

但其实每次压在心头的情绪,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你永远都不知道,爆发时会有多恐怖。

一味的压抑情绪,只会让你的身体一直处于太过紧张的慢性压力下,长此以往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愤怒是我们每个人的都会有的一种正常情绪。

莫言说:

允许一切发生,不是让你破罐子破摔还自我安慰,而是让你学会真正接纳自己的情绪。

恰当地表达愤怒,也是一种自我疗愈


别羡慕他人,真诚的回应当下需求

除了蛤蟆,鼹鼠也有内耗的经历,他说他总觉得自己活在河鼠的影子里。

在周围人的眼里,河鼠总是很能干,迷路了第一个找到路的是河鼠;

暴风雪里,带鼹鼠走出去的也是河鼠;

划船的时候,老是出错的是鼹鼠;

不会做饭,连鸡蛋都不会煮的也是鼹鼠......

尽管鼹鼠不舒服,但他却没有一直活在内耗里,而是选择尝试

它说要把家里改造成一家餐厅,河鼠觉得很惊讶。

但是鼹鼠自信的说:

“我找了个很好的大厨,水獭准备投钱做我的合伙人,我是餐厅经理,等到秋天,大家就可以安静的欣赏鼹鼠幽居的特别氛围了。”

看,鼹鼠没有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否定自己。

他选择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爱惜自己。

分辨出什么才是生命里重要的剩下的就随它去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一定要了解真正的自己,然后才能做自己

不能活成别人期待的模样,自己想改变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改变。


必须完成的事情,有靠自己才能完成

蛤蟆先生的第一次咨询颇具戏剧性

蛤蟆是被逼着去看心理医生的,账单由朋友代付,结果咨询师很不客气地请他下次别再来了。

咨询师对蛤蟆说

咨询必须是自愿的。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本人,否则我们无法合作。

蛤蟆灰头土脸的回到家里,最终决定撑下去,看看会发生什么。

最终蛤蟆战胜了人生低谷,不再害怕,不在悲伤。

临别时,咨询师告诉蛤蟆

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我们都是蛤蟆,我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快乐,我们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往期内容:
《羊脂球》:“当一碗水端不平的时候,只有牺牲那个最善良的,才能风平浪静。”
3种看似是关心,实际是恶意的行为
“人有福,藏不住”:命中带福的人,脸上往往有这3个痕迹


喜欢的话可以点赞、或者转发

与君看人间
旅行是生命的印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