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文化拾遗⑥:走街串巷的“带诏”

民生   2024-10-30 15:05   宁夏  


中卫人把剃头师傅称作“带诏”。

 为什么叫“带诏”? 

带诏”所供奉的神灵叫罗祖。相传,罗祖为臣时,每次上朝看见大臣们须发满面,仪表颓废,有碍观瞻,就想,若用刀剪修理多好。于是,便设计剃头工具,先动员说服家人从自我做起,后得到了知己同僚的赞许,但大部分老臣反对,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可毁损,这是对祖宗不恭敬的表现,可罗祖却不灰心,不气馁,鼓起勇气,向皇帝奏请说明剃头修面的好处。皇帝也认为可行,随下诏书:“凡我朝文武大臣,每月必须剃头修面一次。”

罗祖的愿望实现了,他又想把这一行业推广到全国,便辞官周游列国,为州县官员剃头修面。皇帝批准,并赐给“诏书”。他便携带这一尚方宝剑,制作了肩挑的小凳与水筒,用扁担挑着,将诏书挂在水筒的旗杆上,先从州县官员开始,推行剃头修面,逐渐进行推广,违旨者斩。这就是“带诏”名称的由来。

每到一处,罗祖还培训几个剃头徒弟,制作挑担,也挂上诏书,深入民间。数年之后,剃头行业在民间盛行,“”之名也随之流传后世,成为剃头师傅的统称。


有趣的“带诏”行话  

为了师徒之间便于传授技艺起见,对工具的称谓另有名目:小板凳叫柜间子,因凳腿间装有两个小抽屉,用来盛工具和零钱。

铜制的水筒叫火扯子,因水筒下装有生火的木炭或砟子,保持筒内的水温,筒口上坐盖铜盆,可盛水洗头;刀子叫青子;木梳叫抄子;剪子叫苗子;围裙叫晒单;挡刀布叫拉条子;理发叫球散头;推平头叫大老平、小老平;头叫大马后、小马后;掏耳的有绞刀子、挖耳子、醒杆子等。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剃头挑子一头热 

带诏”师傅挑担出外摆摊,火扯子在前,柜头子在后,因此俗语说:“‘’的挑子一头热”。早出门时挑担姿势是“凤凰展翅”,即右手朝前握住挑绳,左手朝后握住挑担。晚上回家是“怀中抱月”,即右手握绳,左手抱在胸腹间。如果两个“带诏”相遇打招呼,会抱拳说:“师兄,辛苦了!”喝茶聊天时在递茶时道:“白云驱散黑云开,一朵鲜花从空来。今日一见师兄面,一杯清茶来奉陪。”另一人随敬:“茶留三道客,款待五湖宾。都是罗家子,何必问原因。”这样就表示是行内一家人了。过去“”铺的门联:“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横批是:“先剃后刮”。


 从“带诏”到“托尼” 

中卫“”始兴于何年,无从可考。从最初的走街串巷到小门小店,及至今天的门店流光溢彩、乐声绕梁;从身着简朴、面容沧桑的挑担人“带诏”,到今天的前卫新潮的发型师“托尼”……岁月向后,历史向前,把“根”、把“情怀”的东西放在心里,我们在“托尼”上下飞舞的剪刀咔咔声中、在华丽的霓虹闪烁中继续述说生活的故事……

狗尾续貂


行文至此,笔者忽地有了一种想法:会不会有那一天,能有热心的人或组织,将“带诏剃头匠”这一名号(称谓),也申报并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名录”呢?哪怕是地方性的名录也行啊!

这不该算是一种异想天开吧?

(注:1.特别感谢范学灵老师以及《中卫文化纵横》提供部分史料!2.图片来自网络。)



中卫俗语

正月十五贴门神——迟了半月了!(王泽祥  画)
▌策 划:关 珩 宋 恒
▌文字整理:张长春 关 珩
▌编 辑:王 亭
▌责   编:李 
▌审   核:张长春
▌监 制:王 平

中卫发布
推送群众关注关心的中卫大事、要事、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本土趣闻;发布服务群众的公益信息和产品介绍;讨论休闲生活的话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