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青创Youth Startup
梁启超说:“《论语》如饭,最宜滋养。”
它篇幅虽短,然意味深长,不过一万余字,却需要我们用一生来读。
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论语》中汇集了大量人生哲理!
有人说,读懂它,不仅能够悟透人生哲理,还能窥见一个人真正成熟的细节。
成熟之人,知世故而不世故,善责己而不责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淡然处之。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从这3个细节开始。
不纠缠,放下即是幸福
《论语》有言:“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这是孔子告诫弟子宰我的话,主要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再提,也不要再追究了。
许多时刻,面对他人的诋毁和伤害,我们常常想还以打击或报复。
但真正成熟的人,不仅在逆境中能放下恩怨,更能不计前嫌,去拉他人一把,扶他人一步。
杨绛曾经有一位同事叫冀元璋。
他参与过对杨绛的批斗,后来自己也被打成了不良分子,被抓了起来。
那时,他在农村,有一个躺在病榻的父亲,还有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妻子,每月全靠他的工资过活,他倒下后,家中生活难以为继。
杨绛知道后,不仅没有幸灾乐祸,反而选择了原谅,甚至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了一部分钱寄给他,帮助他渡过了难关。
因为杨绛始终愿意相信,冀元璋并非有意伤害自己,不过是迫于当时形势罢了。
更何况,杨绛更不愿意将仇恨埋在心里,既为难他人,也折磨了自己。
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所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在生活中,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就像“鞋里的沙子”一样,一点一滴消磨人于无形中,等到被发现时,鞋子已破,脚已受伤。
真正成熟的人,从不会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只会消磨自己心力的事情上。
因为人生是一场旅行,有时候太深的纠缠,绊住的不仅是双脚,更是自己的未来,不妨活得轻松点,把心放平,把事看淡,放过自己。
不焦躁,面对生活泰然处之
《论语》有言:“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很多事情,越是急于求成,反而越达不到目的。
莫言在获得诺奖后,成为了大众核心关注的焦点,随之而来的是无形的压力和无尽的琐事,让他陷入了创作困境。
在得奖后的一整年里,他连一本书都没有读完过,有些人更认为他可能会落入“诺奖魔咒”。
八年之后,《晚熟的人》问世,他终于用行动回应了世人:
“获奖八年来我一直在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条爬坡曲线。 会经历低谷的难熬,会经历上坡的艰辛,会享受登顶时的光荣,也会有退场时的黯然......
不管你现在身处哪个阶段,心底都要保持着一份坦然,切忌心急。
许多事业都必须有一个痛苦挣扎、奋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
不盲从:做独立自主的自我
《论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世间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大可不必把自己活成别人的复制品,要知道,“和而不同”才是最好的交际姿态。
日本的作家川端康成,多少人说他文章空洞无文,多少导师要他“不写三岁小孩的玩意”,他都以一笑而报之。
终于,他的散文集《花未眠》轰动了世界,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发现海棠花未眠。”感动了多少心灵,善于保存心中的那份“不同”,让我们的个性有如“花未眠”。
正如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道的:“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因袭的人。”
庸俗之人,以盲从奢求施舍;脱俗之人,以理性成就自我。
一个人能做到“和而不同”,不跟风,懂取舍,那他势必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活出真实的自我。
说了这么多关于《论语》的智慧,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就是2500年前的《论语》,今天读来依然有无穷的价值。
著名学者叶嘉莹也曾说过:“此后数十年的人生路途中,无论遇到任何困惑或苦难,常常会有一两句《论语》中的话闪现出来,我往往就由此一两句话,得到了答案和解脱。”
迷茫的时候,翻一翻《论语》的篇章,它能帮你找到勇气和方法;痛苦的时候,听一听孔子的智慧,它能给你带来希望与力量。
文末福利
2024年新的开始,从现在起每天坚持读书、早起、运动,给自己一个实现自我的蜕变的机会。
一个人坚持很难,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为此我们建立了“读书”和“早起”的陪伴社群,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你也可以学习陪伴营的运营方式,建立自己的自律社群,说不定这将是你实现副业变现的开始~
快来扫码添加小助手,我们会安排专属成长教练,邀您进早起和读书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