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随着最后一节重达42.9吨的钢塔节段精准吊装到位,由宜春交投集团代建、中铁十八局负责施工的自锚式悬索桥首座“月亮型”主塔——袁山二桥主塔顺利吊装合龙,为项目顺利建成通车创造了条件。
施工现场图
袁山二桥位于宜春市城区东侧,起于袁河东路,跨袁河,终于秀江东路,是连接宜阳新区和袁州新城的重要通道。大桥全长207米,主桥为独塔双索面组合梁自锚式悬索桥,主桥跨径为(20+80+80+20)米,按照双向八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每小时50公里。大桥主塔高49.7米,采用独特的“月亮型”造型,由两个不同圆心的椭圆构成,体现了宜春独特的月亮文化。
施工现场图
主塔结构共有18个节段,由下至上分别为1个混凝土塔柱、2个钢混结合段、15个钢结构节段。根据主塔特点,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项目建设团队将主塔钢结构节段优化为33个块体,采取“预制+吊装”的施工工艺,先集中在钢结构加工厂内制造,涂装完成后由汽车运输至起吊点,采用64吨塔式起重机进行吊装作业。
项目效果图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月亮型主塔与已往主塔在受力体系上有较大差别,为全断面受力体系,主塔为非对称变截面空间角度钢塔,节段制造及组装合拼精度控制难度大,施工精细度要求更高,施工工况更复杂。”
项目效果图
为了确保主塔受力均衡和吊装精度,在吊装前,项目团队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以及BIM数字化技术应用,对吊装施工进行全过程推敲和模拟,确保每个杆件的重心位置达到设计标准。同时引用北斗GNSS精准测量定位技术,于每个吊装节段布设6个监测点实时监控节段安装的空中姿态,精确计算节段重心,全方位掌控吊装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由于钢塔节段吊装施工作业面小,施工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项目团队成立技术攻坚小组,多次召开吊装研讨会和安全分析会,进一步明确施工重点,把控安全风险,克服了变截面空间异形钢塔大节段组拼空间姿态调整、组拼精度控制及非常规高空桥位焊接等诸多难题,为主塔吊装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最终将合龙精度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
“袁山二桥‘月亮型’主塔为空间非对称异形主塔,采用全断面受力体系,我们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总结梳理施工经验,对以后中等跨径自锚式悬索桥景观塔柱设计施工提供可借鉴的成功案例,推动桥梁设计施工技术的发展。”该项目代建单位宜春交投集团袁山二桥项目办副主任卓亚洲介绍道。
袁山二桥作为宜春市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储备项目之一,是宜春市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该桥建成后,通过道路交通网与滨水风光带两岸景观相结合,将袁山二桥打造成为宜春独具特色的景观桥梁,对改善市民出行条件、提升城市形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供稿:袁山二桥项目办
供图:罗 铮
编辑:龙梦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