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大山中,有这样一处地方,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一栋老宅。老宅是他的家,八十九年前这栋清代老屋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呢?
雨后的油榨乡满山翠绿翠绿,就是美。1935年,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在芦山县的大川镇,打败了国军,追至油榨,在这一带驻扎。在红军的帮助下,建立了油榨乡苏维埃政府。
山中有很多老屋,这些老屋百年以来基本上没大的变化,保持了原有的样子,在其他地方是很难见到。邛崃的山里面,啥都不多就是竹子多,居民的房屋都是在竹子的掩映之下。路旁立有一块石碑,这里就是曾经油榨乡苏埃政府旧址所在地,已经被列为了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眼前的院落,是一处普通、秀美、静谧的农家院落,背靠大山,四周竹林环绕,当年油榨乡苏埃政府办公就在这里。院落的主人是王氏族人,百年以来修修补补,还是最初的模样,充满了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1935年冬,红军来到了这里,当时王家的小主人王大九老先生,见证了苏维埃政府从无到有的过程,那时他只有6岁。几十年来,他成为了油榨乡苏维埃旧址义务宣传管理员。
房屋建于清代,为川西民居木结构建筑,小青瓦屋面,面阔5间,建筑面积约220平方米。堂屋门前挂有乡苏埃政府的牌子,几年前还挂有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九军政治部的牌子。现在的院子里依然还居住有一户人家,但没有见到王大九老先生。
堂屋原先是老式木架房,近几年进行过维修,还没有全部完工,大的框架、柱子以及门槛都是原先的木头,只是有些木板和一些窗格进行了更换,仍然还是过去老屋的样子。堂屋是一个家庭接待重要客人、商量事情的地方,所以说很神圣。里面没有太多的摆设,只有两样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木家具,时间久了没人用,已经有一些发霉。
堂屋左侧的这间房屋,据说是当年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副军长兼二十五师师长,许世友将军住过的房屋。木地板已换了新,墙体是传统的竹骨泥墙,真切的历史再现。屋子的上面是阁楼,当时住的是许世友将军的警卫员。1996年,邛崃市油榨乡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根据地。不要看这里偏僻,但每年都有不少人来参观,前来采访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透过精细的窗格,仿佛又看到了那一幕一幕,来来往往,人们热情高涨的场面。堂屋右侧的那间房屋,现在依然住着人。
我参观的过程中,住在这里的女主人非常的热情,她对那一段的历史,是从父辈的口中所了解到的,给我讲她是滔滔不绝,仿佛她给我讲的所有一切,都是她亲身经历过的一样,每一个画面都历历在目。
堂屋的后面是一片山林,郁郁葱葱,将这座百年老屋藏得严严实实。我站在屋檐下,仿佛能感受到,当时在苏维埃政府的带领下,开展惩治土豪劣绅,分田分地,没收浮财,筹粮支援部队和扩大红军队伍的画面。
这一带不仅仅只是王家这一家人,还有很多的农家,他们的家中都是红军曾经住过的地方。一个个院落,一间间房,仍然是那个年代的味道。看到这些房子,我就联想到当时英勇的红军和这里朴实的人们。
由于王大久老先生的坚守,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油榨,这一处苏维埃旧址才得以保留,留下了历史的印记,也成为了这个时代一道靓丽的风景
由于篇幅有限,以后一些好的内容(如古寺遗迹、石刻造像、山中乡村、古街、冷门景点、徒步路线等内容的一些照片)一部分我会免费分享在群中,朋友们可以加我的微信群或者微信:cdotc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