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辞旧迎新小年忙,擦窗扫地净灶膛。送得灶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小年,宛如新春佳节的前奏,奏响了喜庆与祥和的旋律。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这一天是扫尘、祭灶的日子,也是“忙年”的开始,小年到了,春节就真正敲响了贺岁的钟声。
让我们一同走进小年的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01/扫尘土
扫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小年是“忙年”的开始,意味着百姓们要投入到忙碌的新年活动中了,家家户户已经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活动了,而扫尘则代表着人们准备干干净净地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小年家家户户忙着清扫尘土,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按民间的说法,“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寓意着扫除一切穷运与晦气。02/剪窗花
剪出红火富丽的传统美
过了腊月二十三,就该贴窗花了,窗花与立春有着密切的渊源,是自古以来人们迎春的方式,为了迎春,中国许多地方特别是北方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窗花。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
贴窗花是小年的习俗,剪窗花也是一门古老的手艺,家里的老人长辈能剪出各种花样的窗花,不过现在年轻人大多数是购买现成的窗花,剪窗花已经成为了一项宝贵的民间手艺。
买来剪好的窗花贴在玻璃窗上,窗外有了冰霜花,窗内有了栩栩如生的生肖剪纸,这一年的年味就变得浓烈起来。
03/祭灶神
拜出四季无灾的安康年
![]()
过小年普遍的习俗是,祭灶神和扫房子,北方许多地方讲究用糖瓜祭灶,意在让灶神多说“甜言蜜语”,寄托着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一双巧手,一门手艺,一种味道,匠心传承,在聊城买甜点没人不知道他们家。
![]()
![]()
在光岳楼楼西的街道上,一家名为“端慕糕点”的点心铺子坐落在街边。古朴的门楼,黑底金字的匾额,历史的深厚底蕴扑面而来。
![]()
端慕点心的店面里,蜜三刀、蜜蜂糕、蛋黄酥、鲜花饼等传统中式点心种类繁多,让人挑得眼花缭乱,沁人的香味弥漫在每个人的口鼻之间。
![]()
蜜三刀、江米条、四季的鲜花饼都是端慕点心家比较有代表特色的产品。04/买年货
囤出年味十足的老特色
新年将至,辞旧迎新之际历来有买新碗筷,换新床单等习惯。所以,扫尘土,买年货等一系列活动必不可少!这个除旧迎新的重要节日,也是百姓对新年新气象的期待。
小年一到,年味也就越来越浓,大人们开始纷纷出动,三三两两地赶集去买年货,家家户户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嘿,你家买齐了吗?”
图@定制师+袁菊
年货需要置办的种类非常多,例如买肉,过年是消耗肉食最旺的时节,杀猪、杀羊,买鸡肉、鱼肉,干货也是小年必囤的,如瓜子、花生、糖果等。
过了小年,归家有期,团圆不远。在外打拼的你,也许已经踏上归途,也许正在收拾行囊。家是心中最放不下的惦念,哪怕跨越千山万水,穿过人山人海,向着家的方向,踏上满载思念的归途,只为同一个朴素的心愿——过年回家,回家过年。![]()
小年期间活动已送达☝,更多春节精彩活动正在加载中,欢迎关注😘!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但请第三方转载上述内容时,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