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荐语: 本文综述了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现状与前景,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减排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推动农业碳汇交易、发展区域优势产业、推广技术和提高农民教育等政策建议,以实现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和经济、环境双重效益的平衡。
文章摘要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是中国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途径之一。为了厘清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现状与前景,本文从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宏观层面,同时也从农业数字化转型、碳交易市场建设等中观层面,以及农户个体和家庭等微观层面入手,通过应用SWOT方法综述分析了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属于减排优势;农民低碳意识薄弱和传统小规模生产方式属于减排劣势;符合国家发展方向、吸收国外经验和与数字化结合属于减排机遇;经济与减排不平衡和地区差异明显属于减排挑战。基于此,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农民、企业和政府提出建议包括推进农业碳汇交易试点示范区建设,打造区域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多方协同开发和推广技术,以农业合作社的形式提高农民教育水平,从而在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平衡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
图片摘要
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大世界性挑战之一是应对全球变暖,其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甲烷(CH4)、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等温室气体(GHGs)浓度的持续上升。《巴黎协定》的签署国已承诺努力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C以内,并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的升幅限制在2°C以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国必须共同努力,应对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这一重大挑战。在此方面,中国农业生产的碳排放量占其国内碳排放量总量的17%,而美国农业碳排放量占其国内碳排放总量的7%,而全球农业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11%。因此,与其他国家相比,减少农业碳排放对中国的影响更为显著。1961年至2018年,中国农业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961年至1978年为稳定增长期,1979年至1996年为快速增长期,1997年至2018年为平稳达峰阶段。总体来看,中国农业碳排放已得到控制,说明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考虑到中国庞大的碳排放基数,农业仍具有强大的碳减排潜力。
学者们从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宏观层面因素,农业数字化转型、碳交易市场发展等中观层面因素,以及与农户个体、家庭相关的微观层面因素对农业减排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虽然定量研究提供了科学客观的结果,但研究课题相对有限,缺乏对影响因素的系统分类和总结。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运用SWOT方法,将上述三个层面的因素与其他信息进行整合归类,评估了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从而为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现状和前景进行探索。此外,文章还对未来农业减排提出了合理建议,旨在平衡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温室气体减排的环境效益,弱化这两种效益之间的脱钩效应,使农业政策和生态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一致。
图1 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现状与前景
本文借助SWOT对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和微观因素进行整合和分类,以探讨中国农业减排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如图1所示)。
第一,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农业技术升级是中国农业减排的优势所在。①产业结构直接决定了能源消费结构,而能源消费结构又与碳排放密切相关。我国产业结构逐渐合理化已经对碳减排产生了积极影响。②我国农业减排技术经过不断发展延申至种植业碳汇、畜牧业减碳、农机节能、加工流通等领域,这些技术为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二,目前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存在以下不足:①农民更加关注增加自身收入,而非提高生态效益,这不利于农业减排技术的推广。②小规模农业所导致的土地破碎化、过度耕作、轮作不当等问题可能导致土地退化和土壤有机碳流失。在这种农业模式下,传统灌溉和低机械化水平也会消耗更多的能源,这些都会产生更高的碳排放。③目前,我国与农业减排相关的法律框架略显匮乏。其他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已经制定了专项法律《碳农业倡议法》,中国可以吸取别国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农业碳减排方面的法律。
第三,同时中国迎来了许多发展机遇:①中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合理有效的低碳政策体系,并调整国家低碳发展的相关制度安排。从2016年至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碳减排作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政策目标更直接地针对农业温室气体减排。②2012年至2021年,中国农业数字化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对农业碳排放强度有显著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东西部地区的农业。③通过借鉴美国和澳大利亚在法律和监管指导、社会资本参与以及项目安排方面的经验,中国可以解决与农业碳交易市场发展相关的成本效益和土地权益问题。
第四,中国也将面临如下挑战: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因素仍然是农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农村地区正面临农业经济目标和减排目标之间的冲突。②由于经济水平、资源禀赋、地理环境等条件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农业低碳模式如畜禽-沼气-果-鱼模式、果-渣-肥模式等。各省或各地区在农业碳排放强度、碳排放效率、碳减排因素和碳减排潜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建议
1. 推广农业碳汇交易试点示范区
试点项目这种公共政策机制有利于降低直接实施政策的调整成本和潜在风险。支持示范区建设首先要发展农田、果园、沼气等农业碳汇项目;其次要利用政府投资和市场化手段,并发展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来提高农业碳汇项目的认证水平,从而推进农业碳汇价值核算体系;最后要完善绿色金融政策,这对减少农业污染和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2. 打造地区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
各地区要深入研究当地的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历史文化和经济水平等,因地制宜调整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产业结构。政府和企业共同推进符合当地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和产业培育。尤其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对市场的洞察力往往高于政府。企业可以在自身的品牌效应和营销手段下,提高这些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多元协作开发和推广技术
农业要实现从粗放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必须依托先进的技术支持。为了确保技术进步的可持续性,政府、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它们共同构成了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闭环链条。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引导技术研发;企业可以加大对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农民作为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应积极参与技术研发,从而完善技术研究与推广的闭环链条。
4. 以农业合作社的形式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
农业合作社通常被视为缩小小农与现代农业差距的有效工具。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从而提高土地生产率;使农民能够集体投资,学习新技术、新政策;推广使用共享农机,让设备在农户之间传递,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最后优化了农产品质量结构和品种结构,通过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来提升农产品价值,最终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的美好愿景。
结论
引用信息: Wu, J.; Xu Y.; Liu Z.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ductions in China: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arbon Footprints. 2024, 3, 17. http://dx.doi.org/10.20517/cf.2024.23
>>作者介绍
刘哲
刘哲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资源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统行为与管理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西安交大-香港大学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为:资源环境管理;循环经济;气候变化;绿色治理。近年来,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发表的研究成果受到美国耶鲁大学、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网、科技工作者之家等国内外多家著名学术机构和媒体转载报道,提供的决策建言及政策咨询报告被中央及省部级相关部门采纳和收录。
第一作者
吴璟萱
吴璟萱,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管理。
直播回顾 | 碳足迹系列学术研讨会04- 区块链在跟踪和减少供应链碳排放中的作用
直播回顾 | 碳足迹系列报告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谢杨:气候变化应对的健康与经济影响
直播回顾 | 碳足迹系列报告01- 伯明翰大学单钰理:城市碳排放核算与碳达峰
访谈上线 | 浙江大学方恺教授对话新南威尔士大学 Thomas Wiedmann教授
CF 特刊征稿 | 碳中和下城市低碳转型的路径与政策启示
CF 特刊征稿 | 实现低碳城市到净零碳城市的机遇和障碍
CF 特刊征稿 | 实现建筑碳中和愿景的挑战与机遇
CF 特刊征稿 | 探索城市碳排放: 经济发展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
Carbon Footprints,碳足迹(CF, Online ISSN: 2831-932X),是一本开放获取的国际性期刊,致力于出版有关温室气体(CO2、CH4、N2O等)排放相关知识以及特定时期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低碳能源转换和空气污染物、气候变化等领域内容。基于广泛的学术背景,该期刊旨在发表促进对与各种人类活动相关的碳、能源和空气污染物足迹的程度、控制它的模式和过程、碳捕获、利用和存储技术、碳、能源和空气污染物足迹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以及影响生态系统、城市系统、工业系统,环境和资源经济政策四大板块相关内容。目前,期刊编委会由主编--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国工发绿色增长联合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耿涌教授,以及其他45名成员组成。这些成员分别来自15个国家,44所大学和机构,包括阿尔伯塔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拿大)、北京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美国)、滑铁卢大学(加拿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英国)、瓦赫宁根大学(荷兰) 、伍斯特理工学院(美国)等。
扫码前往期刊主页
期刊主页: https://www.oaepublish.com/cf
投稿地址: https://oaemesas.com/login?JournalId=cf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全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