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名字越改越小的大学,本欲申请“华西理工大学”,结果丢掉了“西北”名头,也未能申请到省字号!
“华西理工大学”,谁听说过这个校名?事实上,如今确实没有以此命名的高校,但是却有高校申请过,结果被教育部拒绝。学校本身以西北大区命名,最终华西理工大学没申请到,陕西前缀也没捞到,只得以西安命名,这就是如今的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曾是纺织部直属高校,也是兄弟院校中唯一大区命名的高校,当时叫做西北纺织工学院。兄弟院校中的领头羊,是如今的211大学东华大学,虽然曾经叫中国纺织大学,但是再往前数一下的话,也就是华东纺织工学院。
这么来看的话,西北和华东基本就是平起平坐的格局,同样都是大区名高校嘛。虽然如今西安工程大学慢慢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状态,但是早些年作为西北纺织工学院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只可惜改名的时候未能如愿抢到心仪的校名,属于越改越小的那一种。
要谈西安工程大学,其实这是一所命运多舛的高校,早些年其存在的历史就是不断地被划来划去。其最早的前身是1912年成立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制科,在北京先后经历了北京工业大学,京师大学和北平大学,1937年随着北平大学西迁西安,随后基本上就是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的历史,一直是其中的一个科系。
建国后,学校在1957年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纺织工程系,后来又经历了陕西工业大学和西北轻工业学院阶段,一直被送来送去,这校史嘛,就是折腾。
1978年12月,在西北轻工业学院纺织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了西北纺织工学院,这是学校独立办学的开始。
西北纺织工学院成立之初,和1977年全国高考恢复有关,其诞生也是因为纺织工业部的布局。当时上海纺织工学院也刚刚恢复华东纺织工学院的番号,西北纺织工学院这个番号的设立很明显是为了布局整个大西北。但实际上,由于西南大区并没有部属纺织类院校,西北纺织工学院的成立,其实也是有辐射西南大区的想法,可见其当年的定位基本上是整个西部地区。
这样平稳发展的阶段,学校经过了20年,于1998年被下放陕西省。当时纺织工业部已经于1993年撤销,成立了中国纺织总会,虽然1998年又有了国家纺织工业局,但上面还有一个经贸委。
原纺织工业部直属高校纷纷下放,行业领头羊高校中国纺织大学在1998年拿到了唯一的211名额,但第2年就放弃了纺织招牌,更名为东华大学。虽然东华大学的说法是“东华”指的是北京东华门,早年皇室所用的丝织品都从这个门进,表示自己没有抛弃纺织标签。
但是对于很多学子而言,哪会记得这个典故呢?正所谓老大都不要纺织了,其他的兄弟院校自然也是有样学样,西北纺织工学院于是在2001年更名“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其目标自然是未来更名“西安工程科技大学”。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诞生时,陕西高等教育的格局是这样的:采用科技命名的大学主要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家都是八个字的“XX科技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改的这个名头也是可以的。
但是2002年陕西科技大学诞生,2003年西安科技大学诞生,这就让“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坐不住了,咱大陕西这么多的科技大学?自己如果要是更名西安工程科技大学,那么“科技大学”就6所了,咱也得取个霸气的名字。
在当年“理工”和“科技”都是比较时髦的标签,既然不想用“科技”咱就改“理工”,结果西安理工大学已经有了,而陕西理工大学虽然没有,但当时有陕西理工学院呀。名字要想霸气,只能取名西北理工大学,才能在“理工大学”中站稳脚跟,毕竟咱前身也是西北纺织工学院,命名西北理论上也是可以的。
但是看了看当年的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更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估计西北名称不好申请,这算是大区名。于是学校选择了“华西理工大学”上报,2003年报上去的,结果教育部没批。
拖了3年,直到2006年,学校才更名大学,被命名为西安工程大学。
以上就是西安工程大学当年更名的一些小细节,为啥当时学校没能拿下“华西理工大学”校名呢?有的同学说华西容易想起来四川,其实当年西北纺织工学院本身就是西南大区和西北大区唯一的纺织类院校,因为“华西”并不算过分。
但是关键问题是,华西其实也算是大区名称的变体,如果当年还是纺织工业部直属高校时申请没有问题,如今被下放省属,想要占用大区名就不行了。当然后来也有很多省属高校成功拿到了大区名,比如西南医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等等,但是都有特殊情况,具体原因就不扒了……
💟推荐阅读浙江校名最霸气的高校,贵庚75,本是211大学“宁波分校”,身世异常坎坷,到底是公办还是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