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川工和成都师专合并时本欲创建“四川工业大学”,为何放弃极品校名,选用“西华大学”?
在高校圈中,工业和理工属于常用的高校名称,但是四川省却缺乏这类的大学。四川工业大学没有,四川理工大学没有,西南理工大学没有,西南工业大学也没有。
不过呢,当年的昆明工学院曾经申请西南工业大学,结果没批,这个番号至今是个空白。
其实当年有一所四川工业学院,正常升格应该是四川工业大学,但是最后却选了一个另类的名称,不久之后全国凑成了“四华大学”。其实这就是如今的西华大学,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是“华西大学”。
为什么说“四川工业大学”是极品校名呢?
这个可以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哈工大和西工大都是985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都是211大学。
而吉林工业大学和山东工业大学都是以211大学的身份加入985的,太原工业大学也是后来的211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而天津工业大学也能够凭借实力拿下双一流的名头。
即使没有进入双一流系列的工业大学,也有很多是曾经的部属高校,实力异常强大。
那么四川工业学院为何让这个机会溜走了?
其实四川工业学院当年和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起主导作用的是四川工业学院,毕竟是本科和专科合并,四川工业学院自然有话语权。
命名为四川工业大学虽然凸显不出成都师专的特色,但是如果可以的话,四川工业大学也会顺利获批。
但是在申报那会儿,据说四川工业学院得到了一个内部消息,就是有其他学校申请西南工业大学。
昆明工学院确实是申请西南工业大学了,而根据相关消息显示西南石油学院也申请西南工业大学被拒绝,然后计划给批四川工业大学。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四川工业学院就很纠结了,到底要不要抢“四川工业大学“番号呢?
恰好在此时,据说教育主管部门有意在四川省布局西华大学,凑成“四华大学”,于是四川工业学院果断抓住这个机会,最终成功申请到了“西华大学”的名称。
从历史来看,1999年中国纺织大学申请华东大学被拒之后选择了命名东华大学,同年吉林省的北华大学组建,次年湖南省的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南华大学,短短两年时间凑成了三华大学,当时确实仅缺“西华大学”。
从1999年到2003年,仅用4年时间,“四华大学”组建完毕,到底和上面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就不好说了。
至于西华大学组建时,是否有蹭“华西大学”校名的嫌疑?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并没有相关传言的出现,四川大学当时好像也没有提出反对。
应该说,四川工业学院当年更名西华大学,也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更名,同时也兼顾了成都师范高等专科的颜面,可谓是一举多得。
但是,同样在2003年,位于四川南充的四川师范学院更名西华师范大学,也给西华大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毕竟西华大学位于省会成都,而西华师范大学位于普通地级市南充,所以经常有人误认为西华大学也在南充,对于西华大学更名而言,算是一个小小的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