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老人自传:定居北京(十二)

文摘   文化   2024-08-25 21:25   北京  
齐白石(1864年-1957年)
白石老人自传——齐璜口述  张次溪笔录

(一九一七---一九三六)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一九三四),我七十二岁。我在光绪二十年(甲午)三十二岁时,所刻的印章,都是自己的姓名,用在诗画方面的而已。刻的虽不多,收藏的印石,却有三百来方,我遂自名为“三百石印斋”。

齐白石  《三百石印富翁》 
至民国十一年(壬戌)我六十岁时,自刻自用的印章多了,其中十分之二三,都是名贵的佳石。可惜这些印石,留在家乡,在丁卯、戊辰两年兵乱中,完全给兵匪抢走,这是我生平莫大的恨事。
齐白石  《雨声庵》 
民国十六年(丁卯)以后,我没曾回到家乡去过,在北平陆续收购的印石,又积满了三百方,三百石印斋倒也仍是名副其实,只是石质却没有先前在家乡失掉的好了。
齐白石  《石癖》 
上年罗祥止来,向我请教刻印的技法,求我当场奏刀。我把所藏的印石,一边刻给他看,一边讲给他听。祥止说:听我的话,如闻霹雳,看我挥刀,好像呼呼有风声。佩服得了不得,非要拜我为师不可,我就只好答允,收他为门人了。
本年又有一个四川籍的友人,也像祥止那样,屡次求我刻给他看,我把指示祥止的技法,照样地指示他。因此,从去年至今,不满一年的时间,把所藏的印石,全数刻完,所刻的印章,连以前所刻,又超过了三百之数,就再拓存下来,留示我子孙。

齐白石  《人长寿》 
我刻印,同写字一样。写字,下笔不重描,刻印,一刀下去,决不回刀。我的刻法,纵横各一刀,只有两个方向,不同一般人所刻的,去一刀,回一刀,纵横来回各一刀,要有四个方向。篆法高雅不高雅,刀法健全不健全,懂得刻印的人,自能看得明白。

齐白石  《隔花人远天涯近》 

我刻时,随着字的笔势,顺刻下去,并不需要先在石上描好字形,才去下刀。我的刻印,比较有劲,等于写字有笔力,就在这一点。而且写字可以对客挥毫,我刻印也可以对客奏刀。

齐白石  《中国长沙湘潭人也》 

常见他人刻石,来回盘旋,费了很多时间,就算学得这一家那一家的,但只学到了形似,把神韵都弄没了,貌合神离,仅能欺骗外行而已。他们这种刀法,只能说是蚀削,何尝是刻印。老实说,真正懂得是刻的,能有多少人?

齐白石  《齐白石》 

不过刻与削,决不相同,明眼人也可一望而知,正如鱼目不可混珠,是一样的道理。我常说:世间事,贵痛快,何况篆刻是风雅事,岂是拖泥带水,做得好的呢?

齐白石  《 君子之量容人》 
本年四月二十一日,宝珠又生了男孩,取名良年,号寿翁,乳名小翁子,这是我的第六子,宝珠生的第三子。

(待续)

本文选自《齐白石文集》

齐良迟主编   商务印书馆出版




相关推荐
白石老人自传:定居北京(十一)
白石老人自传:定居北京(十)
白石老人自传:定居北京(九)
白石老人自传:定居北京(八)
白石老人自传:定居北京(七)
白石老人自传:定居北京(六)
白石老人自传:定居北京(五)
白石老人自传:定居北京(四)
白石老人自传:定居北京(三)
白石老人自传:定居北京(二)
白石老人自传:定居北京(一)

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
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由齐白石大师之子齐良迟、嫡孙齐展仪于1985年成立。是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民间社团组织。通过对齐白石艺术的研究、讲座、交流、展览及与书画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