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佛教:宗教世界的四重华章

文摘   2024-10-29 20:15   湖南  


藏传佛教于我国分布甚广,其影响遍及社会诸多层面,内部宗派林立,宗教派别颇为丰富,其中主要的派别为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和萨迦派,此即俗称之四大教派。

于这四大教派之中,格鲁派宗教势力最为庞大,其寺庙多达三千余座,广泛分布于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藏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和拉卡楞寺堪称其代表性寺院。宁玛派位居其次,拥有寺院 753 座,遍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藏区,甘孜和阿坝地区是其势力核心所在,以噶托寺、白玉寺、佐勤寺、敏珠林寺和多杰札寺为主要代表。噶举派位列第三,拥有 366 座寺院,散落在藏族地区各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玉树州是该宗派的两大活跃中心。萨迦派则位居第四,现有 141 座寺院,宗派势力主要集中于西藏自治区境内,萨迦寺是其代表。


一、格鲁派


格鲁派在藏传佛教四大宗派中形成最晚,其创始人是宗喀巴·洛桑扎巴。宗喀巴堪称藏传佛教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他既是格鲁派的开创者,又是声名远扬的佛学家、哲学家与宗教改革家。七岁时,他于青海的夏琼寺出家,在顿珠仁钦大师座下受戒,历经十载勤勉研习,在显密教法与经论方面奠定了坚实根基。十六岁时,宗喀巴赴西藏深造,在拉萨广拜名师,先后师从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噶当派的高僧大德,对各派教义与修炼仪轨了然于胸,并逐渐构筑起自身独特的宗教思想体系。


而后,宗喀巴在阿底峡所著《菩提道炬论》的基础上深入发挥,撰写了密宗巨著——《菩提道次第广论》。此后,在帕竹地方政权的支持下,宗喀巴于拉萨东北的卓日窝切山兴建甘丹寺。在甘丹寺中,他积极推行佛教戒律,依据学经次序创建了先显后密、显密相融的佛学体系,并建立起完备的专院机构,格鲁派自此应运而生。


虽格鲁派为宗喀巴大师所创,但在其发展成为完整派别的历程中,大师的众多弟子亦付出诸多心血。大师临终前将法衣传予弟子甲曹吉,并再三叮嘱其弘扬佛法。弟子们谨遵师命,秉持本派宗风,分头建寺。


大弟子扎西班丹博通显密,谨遵宗师教诲,大力弘扬佛法。他于拉萨西的根培伍子山修建哲蚌寺,达赖第二、第三、第四世皆在此坐床;五世达赖于此处建立甘丹颇章宫,掌控西藏地方政教大权。其余弟子亦先后建立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等,并在各寺内设立学院,研习教法,且相继成立上下密乘院。


甲曹吉圆寂后,克珠吉成为该派住持,开始推行新的继承人制度:先推选精通显密教理之人,经严格考核,成绩优异者担任住持,此制度一直延续至公元 16 世纪。当时,哲蚌寺认定根敦嘉措为宗喀巴大弟子根敦朱巴的转世,尊其为第二世达赖,并追封根敦朱巴为第一世达赖,由此开创达赖活佛转世制度,即借助教主继承制保障格鲁派的发展。


至第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时期,他在蒙古固始汗的协助下建立甘丹颇章政权,集政教大权于一身。由此,格鲁派的发展有了坚实保障,宗派势力向外拓展,其寺庙几乎遍布西藏、青海及蒙古地区。


二、宁玛派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四大宗派之一,“宁玛”意为“古”或“旧”,故宁玛派又称旧派或古派,因该派僧人头戴红色僧帽,俗称“红教”或“红帽派”。


早期的宁玛派采用师徒相传的传教方式,未形成统一教义,亦无固定的权威性寺院,僧侣组织较为松散。直至公元 11 世纪,三位宁玛派大师相继涌现,对宁玛派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他们便是索波切·释迦琼乃、索琼·喜饶扎巴和索·释迦桑格。


索波切·释迦琼乃聪慧好学,自幼接触众多密宗大师,广泛涉猎宁玛派教法,逐渐掌握各种密法。在此过程中,他从娘·耶协琼乃大师处习得《幻变经》密法,从托噶·南喀拉大师处学得《集经》密法,还特向大译师卓弥·释迦耶希敬献百两黄金,学得道果法(一种修习理论)。


通过广泛求教与学习,索波切·释迦琼乃迅速成长为精通宁玛派教法的著名大师,并创建邬巴隆寺,该寺很快成为宁玛派的宗教活动中心。此后,索波切·释迦琼乃在寺内完善宁玛派的教法仪轨,使宁玛派结束多年的分散无序状态,开始向拥有教法仪轨和固定寺院组织的宗派迈进。


索波切·释迦琼乃圆寂后,索琼·喜饶扎巴继承其衣钵,在管理邬巴隆寺、卓浦寺和札嘉沃修行地时,建立寺院管理规章制度,使寺院宗教活动走向正轨。他规定,邬巴隆寺每日清晨举行宗教活动,中午在卓浦寺举行,傍晚在札嘉沃修行地举行。为扩大宗教活动规模,他亲自主持建造豪华佛殿、空行神殿,大殿内塑有四十二佛像及护法神,此外还修建数座小殿。


此外,索琼·喜饶扎巴在佛教理论辩论方面能力出众,曾多次与其他新兴宗派的僧侣解经辩论,屡战屡胜,在当时西藏佛教界赢得极高声誉。彼时,宁玛派僧侣多为居士修行,注重密法修炼,忽视理论学习,在索琼·喜饶扎巴的推动下,宁玛派开始重视理论研习。


索·释迦桑格是索琼·喜饶扎巴之子,自幼修习宁玛派教法,后成为父亲接班人。他自幼广拜名师,系统学习佛教理论,重点研习宁玛派的《集经》《幻变》和《心品》等经典教法。后来,索·释迦桑格以卓浦寺为常住寺院,并对其进行大规模扩建,还规定每年春、夏、秋、冬都要举行四季法会,为宁玛派的正规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经三位大师努力,宁玛派最终成为拥有固定寺院、系统经典和僧侣组织的完整宗派,且声誉颇高。


三位大师之后,隆钦饶降巴对宁玛派发展贡献卓著。他 12 岁出家,跟随众多名师修习宁玛派和其他宗派的密法,还在桑浦寺学习《兹氏五论》和《法称七因明》等显宗经论。通过不懈努力,隆钦饶降巴成为藏传佛教界显密兼通的大师。其一生著述颇丰,其中最著名的有“宁提”(意为心髓)法类三十五种(总名《喇嘛央提》),以及《胜乘藏》《实相藏》《要门藏》《宗派藏》《如意藏》《句义藏》《法界藏》等。隆钦饶降巴丰富和发展了宁玛派的理论与教法,为宁玛派培养众多高僧,为扩大该派势力发挥积极作用。


公元 17 世纪,在五世达赖支持下,宁玛派在西藏获得更大发展。五世达赖不仅扶持原有宁玛派寺院,为多吉札寺、敏珠林寺等扩充势力,还亲自创建宁玛派新寺——桑耶寺,并在该寺传授宁玛派教法。自五世达赖之后,西藏地区每逢战乱或灾害,民众皆到桑耶寺请宁玛派僧人占卜、作法禳解,宁玛派社会影响由此扩大,其势力仅次于格鲁派。


据资料记载,早在公元 8 世纪,宁玛派僧人便前往阿坝藏族地区传教,在那里翻译佛经、讲授教法、坐禅修定、招收徒弟、建立寺庙、弘扬佛法,使得阿坝地区宁玛派势力迅速发展,寺院数量超过其他宗派。同一时期,宁玛派宗教逐渐传入迪庆藏族地区,公元 9 世纪又传入今青海藏族地区。


三、萨迦派


萨迦派的创立者是昆·贡却杰布,其兄长昆·若喜饶茨诚是出家僧人,兄弟二人皆信奉宁玛派。昆·若喜饶茨诚学识渊博、精通密法,是宁玛派大师。贡却杰布自幼随兄长学习昆氏家族的宁玛派教法,年长后对当时藏族地区流行的新密法产生兴趣,进而吸纳新密法,建立新的教法体系,即萨迦派。


当时,昆·若喜饶茨诚曾建议贡却杰布向后藏最著名的卓弥·释迦益西学习新密法,使新教法系统化。贡却杰布听从兄长劝告,前往卓弥译师处学法,途中有幸邂逅钦译师大师,便先随其学习新密法。之后,贡却杰布来到后藏的聂谷隆寺,拜卓弥译师为师,成为其众多弟子中的佼佼者。


贡却杰布 40 岁时在波布日山脚兴建萨迦寺,从此以萨迦寺为中心,向以昆氏家族为主的信徒传授新密法,并逐步建立完善的新教法系统,藏传佛教萨迦派由此形成。


贡却杰布在萨迦寺任住持并传法近 30 年,成为萨迦派教主,为萨迦派的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自贡却杰布始,萨迦派教主以家族形式世代传承,政教权力集中于昆氏家族手中。


萨迦派第一祖是贡噶宁布,他是贡却杰布之子,自幼跟随父亲学法,10 岁时父亲去世。当时萨迦寺住持暂由拔日仁青札译师担任,贡噶宁布主要任务是学习佛法,他跟随拔日仁青札译师修习佛法,同时广拜名师。后来,天竺大师布瓦帕抵达萨迦,向贡噶宁布传授七十二部密部,以及近传深奥教言大法(即道果法)。


由此,贡噶宁布学识渊博,成为神通广大的密宗大师,还被公认为观世音菩萨化身。贡噶宁布 20 岁时接任萨迦寺住持,成为萨迦派教主。此后,他大力宣讲显密教法,在主持萨迦寺的 40 多年中,萨迦派教法体系日臻完善,宗派势力不断壮大,社会影响力迅速提升。


贡噶宁布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贡噶跋、索南孜摩、扎巴坚赞和柏钦沃波。后来索南孜摩继任父亲的教主职务,成为萨迦派第二祖。索南孜摩自幼跟随贡噶宁布学习萨迦派教法,成年后到桑浦寺拜噶当派高僧恰巴却吉僧格为师,学习显密教法。贡噶宁布去世后,他继任父亲职位,但不久便将萨迦寺住持之位让给弟弟札巴坚赞,自己在前藏的桑浦寺专心研习佛教显密教法,最终博通显密。他注重密宗修炼且严守戒律,在当时藏传佛教界声誉颇高。


扎巴坚赞继任后成为萨迦派第三祖。他自幼跟随父亲学法,天资聪慧,11 岁时便能讲解《喜金刚》等密法,震惊佛教界。13 岁时担任萨迦寺寺主,他主持建造萨迦寺佛殿,用金汁书写大藏经甘珠尔部,还将布施所得财物全部用于建造佛像、佛殿或分发给农牧民。


贡噶坚赞是萨迦派第四祖,是贡噶宁布小儿子柏钦沃波的长子,自幼跟随三祖扎巴坚赞学习佛法,后成为萨迦派大学者。当时印度的绰切噶瓦等六名大师来西藏与萨迦贡噶坚赞辩论,历时 13 天,最终六位印度大师全部败北,萨迦派在西藏地区声名远扬。


萨迦派第五祖是八思巴,他是四世祖的弟弟索南坚赞之子,自幼聪慧好学,8 岁便能讲经,后在伯父萨迦班班智达引导下成为精通各种宗教知识的高僧。萨迦班智达去世后,17 岁的八思巴成为萨迦寺住持和萨迦派教主。后来,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国师,命其掌管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八思巴返回西藏后,对萨迦寺进行不同程度修缮。公元 1270 年,八思巴又被忽必烈晋升为帝师,当他再次从大都返回萨迦寺时,元朝太子真金亲自护送。他回到西藏后,曾在曲弥仁摩的纳塘寺附近举行七万僧众参与的盛大法会。


经萨迦五祖努力,萨迦派在藏族地区势力壮大。尤其在 13 世纪,萨迦派受到元朝上层重视,得到中央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有力扶持,在后藏迅速崛起,成为藏传佛教重要宗派之一。当时萨迦派高僧和教主皆受元朝中央册封,并在西藏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势力遍布整个藏族地区。


四、噶举派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重要宗派,注重密法修习。因噶举派僧人的僧裙中有白色条纹,民间俗称其为白教。噶举派由玛尔巴译师开创,经米拉日巴瑜伽师传承,至波拉杰大师时正式成为一大宗派。


噶举派派系繁杂,但所宣扬的教义和教规差异不大,主要源于共同的玛尔巴、米拉日巴教法传承。噶举派的教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琼波南觉开创的香巴噶举;另一个是从玛尔巴经米拉日巴传承下来的达波噶举。


香巴噶举的创立者为琼波南觉,他 10 岁开始学习佛法,13 岁学习苯教,后改学宁玛派大圆满法。在佛法研究有一定基础后,琼波南觉携带大量黄金独自前往尼泊尔学习密法,后又赴印度跟随弥勒巴等大师学习密宗。学成后返回西藏,他在拉萨北部建立寺庙,后又到后藏地区传授教法,并在数年间建立多个寺院,形成一定势力,香巴地区成为其传法中心,故其教派被称为香巴噶举。他所传授的教法是从印度直接求得,该派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过在教法内容及仪轨方面与玛尔巴大师传承的噶举派颇为相近。


15 世纪,香巴噶举的汤东杰布大师以演唱藏戏为手段筹集大量资金,并用这些钱在西藏建造了一百多座铁索桥,深受藏族人敬仰,许多寺院都供奉有他的塑像。15 世纪至 16 世纪,香巴噶举在藏族地区逐渐销声匿迹。


达波拉杰开创的达波噶举被视为正统噶举派,也是唯一继承噶举教法的宗派。达波拉杰是达波噶举的创始人,青年时代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26 岁出家为僧。起初,他在堪布罗丹等高僧座下学习佛法,后到彭城跟随嘉宇瓦大师系统学习阿底峡大师的噶当派教法,在理论上取得一定成就。此时,他借助父母资助在萨尔卡寺附近建造小禅房,闭关修行。


32 岁时,达波拉杰听闻米拉日巴大师之名,前往西藏西部拜见,途中还拜访了噶当派的一些大师。米拉日巴大师见他对佛法感悟颇深,便将自身掌握的全部教法传授给他。此后,达波拉杰遵照米拉日巴大师教诲,回到前藏静修,开始创立达波噶举派。


后来,达波拉杰在达拉岗波创建岗波寺,并以此为中心传授自己掌握的教法。此后岁月里,岗波寺成为该派活动中心,培养众多弟子,从而创立达波噶举派。达波拉杰还结合噶当派的道次第法和米拉日巴的大手印(“大手印”法是噶举派的主要秘密教法,也是一种无上密法)撰写了《道次第解脱道庄严论》,该书成为达波噶举的必修课。


达波拉杰主持岗波寺长达 30 多年,后传位给自己的侄子贡巴·次成宁布。贡巴·次成宁布成为达波噶举的主要继承人,他去世后,住持的继承者开始实行转世制度。达波拉杰在世时,岗波寺因他而闻名,但遗憾的是未形成规模宏大的大型寺院。不过,达波拉杰培养了四个著名弟子,他们分别在西藏各地建寺传法,形成达波噶举的四大支系,即噶玛噶举、帕主噶举、拔绒噶举和蔡巴噶举。


噶玛噶举派是噶举派中势力和影响力最大的派别,创始人是达波拉杰的著名弟子都松钦巴。都松钦巴 11 岁跟随父亲学习佛经和简单密法,16 岁在却果噶寺受戒成为正式僧侣,19 岁开始全面修习藏传佛教。他先后跟随堆垄·嘉玛瓦和卡巴·却吉僧格等高僧系统学习《弥勒法》《中观》《因明》等佛法,还跟夏热巴等高僧学习《道次第法》等噶当派教法。30 岁时,都松钦巴拜达波拉杰为师,跟随其修习数年教法,掌握了达波拉杰大师的噶举派密法。


都松钦巴学成学成后返回西藏,在西藏的拉萨北部建立寺庙,后来又到后藏地区传授自己的教法,并在几年时间里建立了多个寺院,形成了一定的势力,后来香巴这个地方就成为了琼波南觉传法的中心,所以他的教派被称为香巴噶举。他所传授的教法是从印度直接求得的,该派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过,在教法内容及仪轨方面与玛尔巴大师传承的噶举派很相近。


15世纪,香巴噶举的汤东杰布大师以演唱藏戏为手段筹集到了一大笔钱,后来,用这些钱在西藏建造了一百多座铁索桥,因此受到藏族人的敬仰,许多寺院里都供有他的塑像。15世纪至16世纪,香巴噶举逐渐在藏族地区销声匿迹。


达波拉杰开创的达波噶举被认为是正统的噶举派,也是唯一继承噶举教法的宗派。达波拉杰是达波噶举的创始人,青年时代曾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医生,26岁时出家为僧。刚开始时,他在堪布罗丹等高僧座下学习佛法,后到彭城跟随嘉宇瓦大师系统地学习阿底峡大师的噶当派教法,在理论上取得了定的成就。这时,他借助父母的资助在萨尔卡寺附近建造了小禅房,开始闭关修行。


32岁时,他听说了米拉日巴大师,于是到西藏的西部去拜见他,途中还拜访了噶当派的一些大师。米拉日巴大师见到达波拉杰后,发现他对佛法很有感悟,就把自己掌握的全部教法都传授给了他。此后,达波拉杰开始遵照米拉日巴大师的教诲,回到前藏静修,开始创立达波噶举派。


后来,达波拉杰在达拉岗波创建了岗波寺,并以其为中心传授自己掌握的教法。此后的岁月里,岗波寺成为该派的活动中心,培养了很多弟子,从而创立了达波噶举派。达波拉杰还结合噶当派的道次第法和米拉日巴的大手印(“大手印”法是噶举派的主要秘密教法,也是一种无上密法)撰写了《道次第解脱道庄严论》,该书成为达波噶举的必修课。


达波拉杰主持岗波寺长达30多年,后来传位给自己的侄子贡巴·次成宁布。贡巴·次成宁布成为达波噶举的主要继承人,他去世后,住持的继承者开始实行转世制度。达波拉杰在世时,岗波寺曾因他而闻名一时,遗憾的是没有形成一座规模宏大的大型寺院。但是达波拉杰培养了四个著名的弟子,他们分别在西藏各地建寺传法,形成了达波噶举的四大支系,分别是噶玛噶举、帕主噶举、拔绒噶举和蔡巴噶举。


噶玛噶举派是噶举派中势力和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派别,创始人是达波拉杰的著名弟子都松钦巴。都松钦巴11岁时就跟随自己的父亲学习佛经和简单的密法,16岁在却果噶寺受戒,正式成为僧侣,19岁开始全面修习藏传佛教。他先后跟随堆垄·嘉玛瓦和卡巴·却吉僧格等高僧系统地学习《弥勒法》、《中观》、《因明》等佛法,还跟夏热巴等高僧学习《道次第法》等噶当派教法。30岁那年的都松钦巴又拜达波拉杰为师,随他修习了几年教法,掌握了达波拉杰大师的噶举派密法。


都松钦巴学成后返回故乡,在噶玛创建了噶玛拉顶寺,并以该寺为基地,开始宣讲噶举派教法和自己的佛学观,从此形成噶玛噶举派。当时,噶玛噶举派有徒弟几千人,都松钦巴还把大量财物捐献给岗波寺和其他寺院,由此在西藏产生较大影响。晚年时,都松钦巴还在拉萨附近的堆垄创建了楚布寺,最后在那里圆寂。


蔡巴噶举的创立者是达波拉杰的再传大弟子向蔡巴·尊珠札,其9岁时开始修习密法,后受戒为僧。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拜见了达波拉杰的侄子次成宁布,并拜他为师,从此开始专心学习达波噶举的显密教法。后来,他得到拉萨附近的封建领主嘉威琼乃的大力支持,在蔡溪卡建立蔡巴寺,后来又在其附近新建蔡公堂寺。此后,蔡巴寺和蔡公堂寺成为蔡巴噶举的活动中心,后来蔡巴寺住持还被朝廷封为蔡巴万户长,蔡巴噶举也逐渐成为当地重要的宗派势力。


拔绒喝举是噶举派四大支系之一,其创立者是达波拉杰的大弟子达玛旺久。他先在日喀则地区创建了拔绒寺,并以此寺为传教中心开始广收门徒,亲自传授密宗和显宗大手印,后来逐渐自成一体,形成拔绒噶举。

帕竹喝举是噶举派四大分支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其创立者是达波拉杰的弟子帕木竹巴。帕木竹巴出生于金沙江流域的哲城乃学地区,9岁时出家为僧,成年后广泛修习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的教法,后来拜达波拉杰学习达波噶举的教法,并成为达波拉杰最得意的弟子。帕木竹巴学成后返回自己的故乡,在那里广收门徒,传授达波拉杰的密法和教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名声也越来越大。


后来,帕木竹巴来到西藏传教,并在帕木竹创建了丹萨替寺,宣告了帕竹噶举的成立。帕木竹巴在丹萨替寺传教十几年,最后在该寺圆寂。他的弟子降曲坚赞又在山南的泽当修建了泽当寺,以讲授显宗经论为主。帕木竹巴因渊博学识和高超的德行名扬四方,当时在丹萨替寺学习的僧众达800多人,其中有10多个成为著名人物。这些人后来在西藏各地建寺传教,使帕竹噶举派势力大增。








今夜小楼又东风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