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999 有惊喜
推荐关注
逻辑本来是一个现代人最基本的一项素养,是我们思考和说理的基础,如果逻辑有问题,无论掌握了多少事实,都会导出错误的结论。
所以,是否有逻辑,逻辑性有多强,是衡量一个人心智水平的重要标准。
但我们现在社会上有太多缺乏逻辑的“杠精”。逻辑是讲道理的基础,遇到不讲逻辑的人,再多的道理都说不清。“诉诸群众”、“诉诸权威”、“人身攻击……这些都是不讲道理者常犯的错误。
殷海光在《怎样判别是非》中,首先用一章的内容,告诉我们谬误有哪些。或者说,造成谬误的原因以及方式,有哪几种?殷海光归类为七种——
▌第一种,叫“诉诸群众”。
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多数乃真理的标准”,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太多了。
好比伽利略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教廷的人就说,我们所有人以及我们以前的所有人都相信太阳绕地球转,所以伽利略的学说肯定是错的。
当时一万个农民的科学知识也比不上一个伽利略。
如果这个成立的话,那中国人说什么都是真理,我们人口最多啊,对不对?
▌第二种,叫“诉诸权威”。
在一个没有被启蒙的社会,权威特别奏效。
权威当然不能没有,但是如果整个社会只有一个权威,那可就糟糕了。
知识爆炸以来,又不是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的年代,达·芬奇可以是各种家——画家、作家、数学家、科学家、医学家……你今天行吗?
今天已经是“多元权威”的年代,所以千万别相信外行的“权威”说的话,听说一个人是权威,要问问是什么权威。
▌第三种,叫“诉诸暴力”。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招太厉害了!
如果没道理,我们可以用暴力建构出一个道理。
古代的土匪流寇,最喜欢打一个旗号叫“替天行道”,有了这个护身符,杀人就可以理直气壮了。
借助暴力巩固真理,在一定的时空内是管用的。
二战的时候丘吉尔向斯大林提议一起去说服教皇参战,斯大林很鄙视地问:“教皇有多少军队?”
▌第四种,叫“诉诸怜悯”。
就是说,哎呀,我虽然没有什么道理吧,但是我的心是好的呀。
▌第五种,叫“人身攻击”。
就是我在道理上说不过你,我还是有办法打倒你,就是给你泼脏水,说你私生活不检点等。
受过逻辑训练的人会知道,一个人的言论和他的道德没有关系。
反过来也一样的,不是说一个人在道德上多高尚,他说的话就对。
其实古人也有这种智慧,叫“不以人废言,不以言举人”。
▌第六种,叫“以自我为中心”。
不要和我辩论,反正我的就是对的,别人的就是错的。
这个“我”可以扩大,比如只要是“我的民族”的就是对的,“我的国家”的就是对的。
法西斯主义盛行时的德国和军国主义盛行时的日本,就是这样。
▌第七种,叫“过分简单”。
世界是很复杂的,但人是很不耐烦的,你要是跟他讲复杂的道理,他不要听。
所以,人天生倾向取信简单的道理。
其实心智成熟的人都知道,真理是不易得的,很辛苦的。
获得真理很困难,但失去真理,却很容易。
而且除了辛苦以外,还要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获得真理。
一个人的最大危险,就是拒绝思考,从而对身边的恶失去警惕;一个人的最大错误,就是在犯错的路上狂奔,却失去了刹车的能力。而逻辑,让一个人在思想上变得清晰,在感觉上变得敏锐,在行动上找到方向。
当诸多力量想把人们“变傻”时,唯有真正的逻辑,才能让人们保持最基本的清醒,也摆脱日益被权威、愚昧与偏见支配的碎片化生活,走向真正的高层次思维。
为此诚挚推荐殷海光著作《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理由有三:
◎ “从没见过哪本讲逻辑的书,可以读的这么省力”
市面上的逻辑学著作,大多晦涩难懂又枯燥无味,写满了各种语法辨析甚至数学公式,这是恰恰是逻辑“没读透”的结果,只好把陈词滥调反复传抄。
而本书完美体现了作者身为教育大师的功力,从0到1细致解析,极其简单、清晰、明了、精辟,任何人都可以很快上手,把复杂问题变简单问题。
有读者评论:从来没见过哪本逻辑书可以读的这么省力。
更有读者感慨:看了先生的书才明白,把复杂的问题说清楚,是一种高级的能力。
◎ 作者是影响了台湾半个世纪的“逻辑大师”
作为哈耶克思想的引进者,殷海光教授一直关注时代的命运和国人的启蒙,然而,他痛感国人因为逻辑不清,导致文明的精神和哲人的思想最终无法扎根。
在深刻的反思之后,他最终将逻辑视为启蒙精神的起点,这一选择事后被证明极具历史远见——影响了整整两代台湾人,成为上世纪台湾青年崇拜的精神领袖、抗暴旗手和启蒙大师。
◎本书豆瓣评分高达9.2分,读过的都说好
本书是豆瓣评分最高的书籍之一,它是用实实在在的干货,“写服”了大多数读者,堪称高价值又好读的口碑典范。
逻辑常识教育的缺席
使社会呈现出一种思维上的病态
流行于一般人之间的观点
究竟有几人能经得起严密的推敲
有且只有依据逻辑
逻辑的力量,就是拒绝低劣和盲目的选择倾向,在荒诞和愚蠢之中,保持最基本的清醒和思考。具有这种思维的人,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保持自我,逆流勇进,避免危机和发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