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教授陈志武:中国教育不转型,就只能培养低端劳动力

文化   2024-12-19 22:28   山西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999 有惊喜


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人才、思辨型人才。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恐怕只能继续是给世界提供劳动力的工厂。

▌多数中国学生不善表达


我不是研究教育的专家,但是,这些年看到国内的教育,特别是我自己从小在中国受教育,然后又去了美国,自然有许多观察和体会。


到目前为止,我这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学校。1968年在湖南茶陵县开始上小学,1979年读完高中在长沙上大学,1986年去美国读研究生,1990年毕业以后至今一直在美国的大学教书。


我有两个女儿,她们在美国出生、长大,这些年看着她们在美国上学。


同时,也因为我跟国内的一些大学一直有不少交流,所以基本能看到国内同行和教育界学者、业者每天的运作目标。


这些经历和观察让我确实感触比较多,特别是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


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


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


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为什么中国公司只能卖苦力?


我们说,中国社会现在处于转型时期,尤其是经济领域面临很大的挑战。现在提得比较多的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一点大家都讲。


但想想中国为什么建设不了创新型国家?为什么这么艰难?光靠在街上挂很多横幅、标语,在核心报纸上发表一些社论,就能把这个国家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


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或者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


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思辨能力才是核心能力


中国经济今天以制造业为主体,这当然就需要有很多的工程院院士,大学要培养很多的工程师。相比之下,美国的服务业占GDP的85%以上,所以美国的教育体系侧重点就不同,是侧重通识教育,培养通才。


在中国和日本变为世界工厂之前,几乎所有的美国州立大学和一些工程学院都非常侧重技能型的工程系科,像中国的大学一样侧重理工训练。


但是,我发现过去的四五十年,特别是三四十年,随着制造业向日本、韩国和中国转移,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


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


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


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


当然这也跟耶鲁这些年出了那么多总统有关系,以至于我们的历史系教授就想,既然以前出了这么多总统,说不定今天在校的哪个学生以后也会成为总统,怎么办?


于是我们就开一门大课,叫做“大策略”,由两个研究世界史最出色的教授轮流讲,这是持续一年长的课程,是一种非常综合型的训练,讲到孙子兵法、管子经济、古希腊策略等等。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


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


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


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这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


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人文通识是必备的基础教育

为了支持以服务业为主的创新型社会,美国的学校是如何办的呢?

我有两个女儿,老大现在读高二,老二在读初二。她们的经历大概是这样:

首先,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四年级前,没有家庭作业,下午放学就放学了,周末就是周末,不用担心学习。

老师如果布置作业给学生,很多家长会抱怨,说“你怎么给我的女儿、儿子这么多作业,那他们还过不过日子了?他们一生的幸福是我们更关心的,你不要让他们回家后每分钟都花到作业上,最后他们变成了人还是变成了机器?”

所以,学校与家长谈判的结果,往往是这样一个结局:美国的幼儿园、小学四年级以前都不会布置作业。有没有考试呢?初一之前没有考试。

而这一点中国的老师和家长可能觉得奇怪,没有考试学什么东西?

放心好了,美国学生学的东西很有意思,比如,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他们的课程安排往往比较广泛。甚至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女儿她们每年都会有科学、一般人文社会、语言方面的内容,一共有三四门课程。

每门课程完全由老师决定用什么教材,教什么内容。比如,在人文社会课程方面,可能是今年重点了解一下亚洲不同的国家,以前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等等;明年了解非洲、拉美等等。


从幼儿园到小学,讲的深度会慢慢地上升,但差不多每年或者每两年会绕着五大洲兜一圈,这是一种非常广泛的了解。

我们想一想,如果这些小孩以后出去做服务业、做市场营销、做外贸,如果他们对其他的国家一点都不了解,怎么能行?而有了这些从小学到的知识,今后到哪里去“全球化”,都不会有问题。

当然,沿着这种方式去培养,很容易让我们说:“他们怎么能够做工程师、做专家呢?”但这也没关系,美国本身不需要这么多工程师,因为制造业已经由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胜任了。

因此,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决定其教育知识的结构,反过来,教育知识结构又会决定其经济的产业结构。


▌思辨和表述训练始于幼儿园

思辨能力的训练在美国是自幼儿园开始就重视的强项。

这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是课堂表述和辩论,自托儿所开始,老师就给小孩很多表述的机会,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经历,或者跟别人辩论。

另一方面,就是科学方法这项最基本的训练,多数校区要求所有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都能掌握科学方法的实质,这不仅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打好基础,而且为他们今后作为公民、作为选民做好思辨方法论准备。

我们别小看科学方法训练的重要性,因为即使到现在,我经常碰到国内的博士研究生,甚至是所谓的科学家,从他们做研究、思考问题、写论文的方法上,很难看出他们真的理解科学方法的本质和基本做法。

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我女儿她们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会花一年时间讲科学方法是什么,具体到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

她们就学到,科学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找数据,第三步是做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第四步是根据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

如果结论是证伪了当初的假设,那么,为什么错了?如果是验证了当初的假设,又是为什么?第五步就是写报告或者文章。

这个过程讲起来抽象,但是,老师会花一年的时间给实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

这种动手不是为考试,而是最好的学习,让人学会思辨,培养头脑,避免自己被别人愚弄。这种动手所达到的训练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靠自己思考、靠自己找问题,这非常出色。

实际上,如果按照我女儿她们在小学四年级就学到的科学方法标准去判断,国内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类学报上发表的许多论文,都没法及格,因为许多论文只停留在假设的层面上,然后就把没有经过数据实证的假设当成真理性结论。

这些都跟我们没有从幼儿园、从小学开始强化科学方法的教育训练有关,跟没有把科学方法应用到关于生活现象的假设中去的习惯有关。

在小学没有考试,学生还做什么呢?

我女儿她们每个学期为每门课要做几个所谓的“项目”,这些项目通常包括几方面的内容。

一个是针对自己的兴趣选好一个想研究了解的题目或说课题。第二是要找资料、收集数据,进行研究。第三是整理资料,写一份作业报告。第四是给全班同学做5到15分钟的讲解。

这种项目训练差不多从托儿所就开始。我觉得这一点很有意思,刚才讲到品牌跟市场营销很有关系,因为品牌、市场营销都跟表述技能有关。

关于研究性项目,我的大女儿在五年级时,对北京的气候感兴趣,她在社会课上对其做了一项研究,把北京一年12个月中每月降雨量、温度的历史数据收集起来,然后计算历史上每个月的降雨量的最高、最低与平均值,计算每个月温度的最高、最低与平均值,然后再分析这些跟北京的其他天文、地理情况的关系,写好报告以及讲解文稿,她在全班同学前讲她的这些分析结果。

我觉得这样的课程项目研究与讲解是非常好的一种训练。

实际上,她在小学做的研究与写作跟我当教授做的事情,性质差不多,我做研究上网要找资料,而她也是为每个题目上网找资料、做研究,她写文章的训练也已经很多。

这就是美国教育厉害的地方,你看一个小孩,在研究思考上已经这么成熟,以至于到现在,我跟我女儿说,她很快可以做我的研究助理了。

但在国内,一些本来很聪明的人即使到读博士研究生时期,还不一定具备这些研究素养、研究能力,有些研究生连做个研究助理可能还不合格。



▌有思辨能力,方有经济转型

正因为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现在我跟女儿讨论问题时,她们一听到任何话,很自然地就会去怀疑、审视,然后就看能否找到证据来证明这个话逻辑上或者事实上、数据上站得住脚。

这种习惯看起来简单,但是对于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大学毕业以后,不只是简单地听领导的话的机器,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的开端。

当然,思辨对于美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是很自然的,有时候我也想,美国这个社会真的蛮有意思,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笨的人,不管是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厉害,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对什么事都会有一番高论。

正因为这样,美国100个人里,随便挑80个,那80个人都可以把他的思想、想法和他要卖的东西表达得很清楚,能够给你足够多的说服力。这也是为什么市场营销这门学问是在美国出现、发生和发展的。

美国教育体系给每个人都提供了那么多自我表述的机会,等他们长大后,特别是念完MBA以后,在他们介绍产品和自己的研究与想法时,至少不会站在一群人面前就发抖,没办法说出话来。

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人才、思辨型人才。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恐怕只能继续是给世界提供劳动力的工厂。

很多人感慨被富养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比起优越的物质,孩子的眼界、见识更重要。

一个从小受到人文艺术、科学自然熏陶的孩子,会在丰盈的世界中发现自己的兴趣 ,建立自己的人生观 、世界观。

而且这样的人文启蒙,并不需要很贵。有时候一本杂志,就能带孩子见识到世界的广阔、丰富和深刻。
比如小编连续4年给大家推荐的这本,国内首屈一指的人文思维启蒙期刊——
三联青少年刊《少年新知》
2025全年预定开启
限时特价299元!
独家福利,订1年送3个月!
再送价值899元三联金牌课《对与错——给孩子的思辨课》
再送价值58元30张创意书单卡牌《关于成长的30个问题》

4年来,每年订阅量都在噌噌暴涨。
无数家长、老师都在自发推荐,坚持订阅
在北上广名校中,许多中小学老师和家长,都抢着为学生订阅。
小红书上,每天都有看过的妈妈自发安利:

不仅孩子喜欢,很多人年轻人也把它作为资讯阅读。
心理学博主、家庭医生、艺术家……各行业专业人士都在晒书推荐。
有人说:这是一本给人推荐都会倍感骄傲的杂志。新锐、广博、很有思想和见地。青少年就该多读、多看。
涨知识,《少年新知》涉及领域之广,很多书都比不上。
新闻资讯行业热点科学前沿文化历史社会百态音乐哲学艺术......
人文关怀,《少年新知》做了很多青少年非常关注的选题。
生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哲学社会学等知识,探讨:
为什么会沉迷游戏?
如何克制自己的攀比心理?
小学、中学的学习,对我们的人生到底有什么影响。
每期杂志都有非常强的时效性
陪孩子讨论各种新生事物,比如什么是chatGPT、NFT。
火星移民计划能够成功吗?
在网络发达、信息纷乱的时代,它不把孩子们隔绝起来。
而是以平辈的视角,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看待政治、社会、文化领域发生的各种现象。
让他们叛逆有尺度,做事有分寸,胸中有大局。
这本杂志也能启发和培养孩子的职业规划
每期杂志都邀请不同行业专家,告诉孩子:漫画家是怎么工作的。
室内设计师都是怎么设计房子;博物馆的策展师,每天都在做什么。
让孩子的眼界,不再局限在家庭、课堂。
而是可以去感受和了解,整个社会的运转、时代的格局。比刷新闻,更有启发性和真实感。
作者阵容之豪华,也是国内罕见。
有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学、艺术、心理学博士,也有国内知名教授、学者
强大的作者团队▼
他们每一个,都是爱思考、爱写字、很好玩,也爱孩子的大人。
专业的知识、多元的价值观,让孩子看到一个更广阔、有趣、丰富的世界。
作为市面罕见的零广告期刊。《少年新知》始终坚持,为孩子们打造一方心灵净土、文化堡垒。
真心觉得,这样一本有见地、有深度、有广度的杂志,值得走入更多家庭。
三联《少年新知》2025全年订阅,限时开启。全年12期,每月1期包邮到家。
每天不到1块钱,就能给孩子一整年的丰富阅读。
还没完!现在下单,独家赠送价值1000多元的超豪华大礼包

赠礼1   读者专享,买1年送3个月!
独家赠送《少年新知》2024年10月、11月、12月3本期刊,下单后48小时发出。
也就是说,不用等到2025年1月,下单后孩子马上就能读到最新3期《少年新知》期刊!
只有在本平台下单才有的专属福利哦~仅限3天!赠完即止,不会补货!
赠礼2   价值899元的三联金牌课《对与错——给孩子的思辨课》。
赠礼3   价值58元的30张创意书单卡牌《关于成长的30个问题》(这个卡牌真的超能打开孩子想象力,推荐家长和孩子一起在饭后玩)
*图案及内容暂定,实际以到手为准
独家专享豪华赠礼!仅限3天!
如果你也希望,在孩子求知欲最旺盛的年纪,接触到更有深度、有品位、有见地的思想。
让孩子懂得识别诱惑,绕开人生的“弯路”这本杂志,越早订阅越好。

三联青少年刊《少年新知》

2025全年预定开启
限时特价299元!
独家福利,订1年送3个月!
再送价值899元三联金牌课《对与错——给孩子的思辨课》

再送价值58元30张创意书单卡牌《关于成长的30个问题》

现在下单,赠送的3本期刊48小时内发出。卡牌随2025年1月杂志发货。

哲学人
传播哲学,挖掘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