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谈及青春,总会想到《沁园春·长沙》中所言: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往昔的锦瑟年华,虽然已然过去几十载的岁月,却依旧停留在记忆之中,难以忘怀。
曾经与自己共同学习的同窗,在毕业的分道扬镳后,之后也鲜有联系,各自忙碌着生活。
人到中年,总是会时不时想起过去的日子,怀念着那时的人与事,渴望能与老同学相逢。
然而,真正参加过同学聚会后才明白,同学之间的情谊其实早已变质,再难回味。
五十岁后,不要再随意参加老同学之间的聚会,过来人告诉你三个原因,很真实!
许久不联系,同学情淡去了
席勒曾说:“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往永远静止不动。”
岁月的更替,会改变世上的一切,就连人脑中不变的记忆,也会跟着慢慢变淡消失。
许久未见的同学再次重逢,除了外貌与身材的变化,彼此的情谊也在改变。
以前勾肩搭背,无话不谈的好友,因为多年没有联系,再相见时,却拘谨得像陌生人。
正是因为这些年的空白,双方有了完全不同的经历,进而产生了巨大的隔阂与代沟。
这些差别,是时间在彼此身上刻下的烙印,无法更改也难以修复,也是同学情淡去的根本原因。
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和自己小时候是无话不谈的玩伴,两人有着许多愉快的童年经历。
而等到自己中年回乡,再遇到闰土之时,闰土不仅相貌大变,连性格也截然不同了。
而闰土见到自己以后,叫了一声:老爷。更是让他心中感到一阵悲凉。
闰土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聪慧、活泼、阳光的闰土,而成了麻木、犹豫、畏手畏脚的闰土。
同样的时间,不同的经历,会磨平了一个人的棱角,也能改变了一个人的三观和性格。
当年正直青春的同学们,经过岁月的洗礼,归来早已物是人非,再难有往日的深厚友情。
与其强行凑到一起尴尬,不如把美好的记忆留下,让彼此都各自安好。
02
同学聚会,习惯暗自攀比
菲利普斯曾说:“人生如赛场,时时刻刻都在竞争和比较,谁都不愿甘居人后。”
多年未见的同学能够相聚,本该进行一场叙旧的情感交流,彼此聊聊过去,谈谈现今。
但就像过去班里以成绩为目标,离开了校园以后,攀比竞争也依旧在继续。
如此一来,同学聚会便转变成了“吹牛大会”,聊的内容也不再是感情,而是面子。
过去是比谁考得好,现在是比谁过得好;过去是比谁分数高,现在是比谁品质高。
那边在激情澎湃地讲述自己的成功经历,这边在滔滔不绝地传授自己的创业之道。
你炫耀着你的名车豪宅,他卖弄着他的位高权重,每个人都在吹嘘着自己如何的叱咤风云。
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成为他们攀比的焦点,甚至不惜无中生有,为自己虚张声势。
终于发现,这一切都与自己想象中的同学聚会相去甚远,早已背离了初衷。
正如弘一法师所说:
“相逢的意义在于照亮彼此,不然的话,一个人喝茶也很浪漫,一个人吹风也很清醒。”
步入社会以后,在工作应酬中推杯换盏,见惯了逢场作戏早已身心疲惫。
如今与老同学聚会,本想找回过去单纯的友谊,却又陷入另一场明争暗斗的攀比大会。
与其让自己如此疲惫痛苦,还不如静心过好自己的生活,以免深受其扰。
变质的同学情,就像是一块鸡肋
之前在贴吧闲逛时,看到有人发帖讲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发帖人高中毕业已过了20年,恰逢此时,有个高中的老同学联系自己,说他准备搞个同学聚会。
听到这个消息,他十分开心,毕竟有许多人多年未见,正好能借这个机会见个面叙叙旧。
这个老同学还向他收取了500元聚会费,并表示这些钱只是暂存,最后自己将多退少补。
在一时冲动下,他便将钱转给了对方,没想到对方收到钱以后,立刻就将自己拉黑了。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你以为曾经美好且纯粹的同学情,在别人眼中,可能也不过只是换取利益的筹码。
人到中年,过往的交情很难保持新鲜如故,再相聚时,这份同学情恐怕早已变质。
或许,对方千方百计地联系到你,只是为了向你借钱,曾经的交情,变成了借钱的筹码。
或许,对方费尽心思地找寻到你,只是想拜托你办事,曾经的友情,变成了冰冷的人脉。
也或许,你只是对方用来份子钱的人头,收完礼金以后,便会杳无音讯。
正如司马光在《西江月》中所言:“相见不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曾经关于友情的美好,就让它封存在岁月之中,慢慢回忆与品位,也许反而会更好。
《致青春》有句话说得很好:
“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
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关系叫“缘分”。
有些人注定缘浅,只能陪自己走过人生的一段旅程,就算前缘难续,也无需太过纠结。
学会放下一些感情,不再去强求维系,缘聚缘散,顺其自然。
到了一定年纪,要学会留一些时间给自己,煮酒赏花,偷得些许闲暇时光,也别有一番滋味。
变了味了感情,就不要再去打扰,留一些过去的美好,让内心存一丝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