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会邂逅形形色色的人呀。
有的仅是短暂相逢,随后便消失在茫茫人海,相忘于江湖;而有的却能始终陪伴在侧,陪你一同熬过那些艰难的低谷时期。
对的人,总能让我们心情愉悦舒畅,可若是遇错了人,往往只会给我们平白无故地添堵。
其实,我们没必要去费尽心思取悦所有人,只需挑选那些与自己合拍的人深入交往就好啦。
就如同《靠谱》这本书中所写的那般:交朋友,要么诉诸情感,要么诉诸利益,要么诉诸认知输出。
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身上通常都具备这 3 个显著特征——心硬、手勤、嘴软。倘若有幸遇见了这样的人,那可一定要好好珍惜呀。
心硬:专注于目标,不被别人所绑架
最近看到一段话,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我发觉身边那些优秀的人都有一个共性,那便是心硬。
他们在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情上,目标明确,原则分明,从不会轻易动摇。每次看着他们做选择,都仿佛能从中汲取到前行的力量。
在我们以往的认知里,“心硬”好像是个贬义词,常用来形容那些冷漠无情的人。
但实际上,心硬的人绝非自私自利之辈,他们只是清楚地知晓自己内心所求,不会被他人的看法所束缚住。
就拿我的同学晓峰来说吧,大学毕业后,他一心想要创业,可这个想法却遭到了家里人的强烈反对。
父母觉得创业风险太大,劝他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还时常打电话念叨,甚至以切断经济支持相要挟,想让他妥协。
然而晓峰不为所动,他靠着自己平日里积攒的积蓄以及做兼职挣来的钱,开始了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资金紧张、业务拓展艰难这些问题接踵而至,可他始终没有放弃,而是一门心思扑在如何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客户群体上。
因为性格有些内敛,晓峰不太擅长社交应酬,在和合作伙伴洽谈时,有时也会显得有些局促。
但他并未因此而自怨自艾,反而更加专注于打磨产品,深入了解行业动态,不断优化服务。
慢慢地,他的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和良好的口碑,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不少客户还主动帮忙介绍新业务呢。
反观身边有些同行,总是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别人稍有质疑,自己就开始动摇,一会儿跟风做这个项目,一会儿又转向那个领域,结果什么都没做好。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讨好型人格”与之类似,这类人不敢拒绝别人,害怕别人的批评指责。
就好比和朋友约好了时间聚会,朋友临时有事要改时间,哪怕自己原本的安排会被打乱,可碍于情面,还是不好意思拒绝,只能默默接受。
心软的人往往会在各种选择面前反复犹豫、纠结,事后又常常后悔,在生活的重重压力下,只能不断后退。
而心硬的人,他们不会被外界的评价所绑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始终自信且果敢。
他们或许表面上看起来没那么随和亲切,但在关键时刻,却能让人信赖依靠,彼此相互支撑,这样的人,着实更值得我们去深入交往呀。
手勤:习惯性自律,用行动缓解焦虑
老话说得好:“手懒贫穷,手勤富足。”
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大多都是行动力极强的。跟他们相处久了,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积极的影响呢。
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主人公克里斯就是这样的人呀。
他原本的生活穷困潦倒,事业受挫,妻子也离他而去,只剩下他和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甚至一度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带着儿子睡在地铁站的厕所里。
可即便生活如此艰难,他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积极寻找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得知一家知名的股票投资公司在招聘实习生,尽管竞争异常激烈,且实习生没有薪水,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去争取了。
为了能顺利通过实习,他每天都争分夺秒地学习专业知识,白天带着儿子四处奔波,推销产品,晚上就借着收容所昏暗的灯光看书学习。
在实习期间,他总是第一个到公司,主动承担各种杂活,帮同事整理文件、跑腿送资料等等,同时又用心钻研业务,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他的勤奋和努力,同事们都看在眼里,渐渐地,大家都很乐意帮助他,领导也对他越发认可。
最终,他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成功转正,开启了全新的人生篇章。
如果你身边有像克里斯这样的朋友,那可真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呀。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带动你、感染你,助力你朝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迈进,仿佛能让你的人生也开启“开挂”模式呢。
跟自律的人做朋友,一点点跟上他们的步伐,你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可要是跟懒散的人整日混在一起,那即便你原本很努力,在那样的氛围里,也可能会变得懈怠,最终一事无成。
诚如作家罗曼·罗兰所说:“和太强的人在一起,我会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和太弱的人在一起,我会只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只有和强弱相当的人在一起,我才同时感觉到两个人的存在,在两点之间展开了无限的可能性。”
一个人的状态,往往和身边朋友的影响息息相关,很多时候,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朋友,也就决定了你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呢。
嘴软:说话有分寸,给别人容错空间
网友@小敏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呢。
她有一个相识多年的闺蜜,两人曾经好得就像亲姐妹一样,无话不谈。
可后来呀,她们之间的关系却渐渐变得疏远了,倒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冲突,只是一些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小细节,日积月累下来,就如同鞋里的小石子,越走越磨脚。
她这位闺蜜呢,是个性格特别直爽的人,说话向来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
有一回,小敏精心准备了很久,鼓起勇气去参加了一场演讲比赛,比赛结束后,她满心期待地想听听闺蜜的看法,结果闺蜜却说:“你今天在台上太紧张了,声音都有点发抖,表现得不太好呀,下次还是别参加了吧。”
就这么一句话,让小敏原本高涨的热情一下子就冷却了下来,自信心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还有一次,小敏辛苦减肥了好几个月,终于瘦下来一些,自己特别开心,穿着新买的衣服给闺蜜看,闺蜜却来了句:“你这腿还是有点粗呀,这衣服穿着也不太显身材呢。”
小敏听了,心里别提多难受。
渐渐地,小敏越来越害怕和闺蜜相处,每次说话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又听到那些让人尴尬又难过的话。
其实,像这样说话没分寸的情况,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这是“真性情”,可实际上,这不过是情商低的表现,根本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要知道,言语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在遭受语言暴力攻击时,情绪上的疼痛在大脑区域的反应,和身体疼痛的级别几乎是等同。
所以呀,别再用“我这人就是心直口快,但没坏心”这样的借口来为自己的“刀子嘴”开脱了,也别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去伤害身边的人,那些伤人的话语,很可能会在别人心里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痛和阴影。
语言,本应是传递温暖、增进感情的桥梁呀。就像作家梁实秋说的那样:“谈话,和作文一样,有主题,有腹稿,有层次,有头尾,不可语无伦次。”
真正把你放在心上的朋友,说话时会把握好分寸,会给你留出足够的容错空间,也会在意你的感受和想法。
和这样的人深交,相处起来才会让人觉得舒服自在,彼此间的情谊也才能长久稳固。
曾听闻这样一个数据统计:人这一生,大约会遇到 800 多万人次,会和近 4 万人打招呼,与 3000 多人变得熟悉,而能真正亲近的,却只有 200 多人。
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注定没办法和所有人都推心置腹,所以选择与谁深入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心硬的人在一起,你会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清楚地判断自己有没有偏离方向;
与手勤的人相伴,你也会渐渐养成自律的习惯,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焦虑之中;跟嘴软的人相处,你便能自在惬意地生活,无论做什么,都敢于大胆去尝试。
好的朋友呀,就如同那一杯清茶,味道淡雅却不苦涩,而且越品越有韵味,历久弥香。
很喜欢杨绛先生说的一句话:“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希望我们都能带着坚定和眼光,去结识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与他们并肩同行,在人生更高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