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gle观点 | 写给未来俱乐部会员的一封信

2024-08-08 10:00   上海  

  写给未来俱乐部会员的一封信


滕逸凝 

Eagle创投俱乐部

执行主席 

上财创投校友会

会长助理


见字如晤,这是写给未来Eagle创投俱乐部会员的一份信,也是写给过去自己的一封信。读到这封信时,我猜想你或许正在高中激烈的竞争氛围中焦灼,略感压抑却又无路可退;或是在高考后的放松与快乐中感到些许茫然若失,不知前路应该走向何方;抑或是在大学里卷入绩点、竞赛、实习之中,被旁人推搡着前行……无论如何,我邀请你在此刻能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空间,给自己一段‘慢下来’的时间,来随着我的叙述静静思考,hope you enjoy it!


在这样一封信中,我不会就我或他人个体际遇和选择的特殊性做过多展开,亦或是老生常谈地告诉你一些在学业、竞赛和实习等等方面的技巧性内容,我仅仅希望从自己的一些经历和对此的思考出发去讲述五个非常简单的小故事,若能你带来一些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维度便已足够。

原理 系统性学习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原理和系统性学习。大抵曾经作为过学弟学妹和学长学姐的你,一定向人请教,以及热心地分享过学习方法以及关于学习的一些思考。刚上高中的我也和你一样,被四面八方的声音裹挟——关于学习的话题有很多,除了具体学科的学习重点外,对于学习节奏、学习和休息锻炼的结合等话题,大家似乎都各执己见,而你究竟该如何学习?(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指狭义的学科学习,更多指多维度信息和知识的摄入、理解以及应用)。


首先,在这里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点:从常识出发,在学习这个问题上,一些原理性的东西应该是不变的,毕竟我们都是相同的物种,有着相同的大脑运作和记忆机制。但是从经验和现实出发,一些东西又是可变且因人而异的,这可能是基于我们在遗传上的差距和长期生活习惯造成的不同。那么,在讨论如何学习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是找到并且系统性理解那些不变的东西(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可能是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同时再通过科学的方法探索和明确那些对于我们个体来说是可变的东西(这些个体性可变因素也有系统的尝试并确认的方法),最后在科学原理+个性化微调的基础上针对现实中的学习对象,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当前学习对象的学习策略。


原理和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不仅仅适用于学习方法这一个具象的问题,在我们面对生活或者职业规划上的一些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去追问自己——就这个问题而言,是否有其不变的本质和原理?我们了解和探索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复杂性的具体来源是什么?前人或者他人是否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系统性的研究或分析,这种分析从常识出发是否是可沿用的或是其成立的假设性前提在当下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怎样演讲,怎样写作与表达等被无数人系统性研究过的话题)。如果这个问题已经有人进行过系统性研究和分析,那么在这个时候找到正确的系统性经验,并且用拿来主义的态度结合当下实际问题来选择其中的部分结论,会比基于自己或者他们的有限和部分的经验来做参考和借鉴,要全面和可靠许多,也会避免因为经验所伴随的概率和个人经验的局限性带来的诸多问题。

长期主义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长期主义和长坡厚雪。如果你参加过国内高考或是其它以书面测试为考核方式的考试的话,你一定会对应试教育这个话题进行过思考,或许你偶尔也会感叹,这样无止境的对于正确率和应试的追求是一种对于自己时间的空耗。你所耗费的大量时间,所学习和训练的一切都是为了在某一个特定的节点上去获取一定的外界评价。不可否认,这个节点上的评价对你来说确实重要,但是你在这个过程中所学习和训练的大部分内容在这个节点之后就会失去长期效用,这种交换看似理所应当,但是往往不是面对这个局面的最优解。


当然,这里我无意对应试教育做出评论,仅仅是想从我自己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处理方式,以及对什么是真正的‘高效’的探讨来引申出长期主义这个话题。


如果你玩过竞技类小游戏的话,或许你会知道次卡、日卡和周卡的概念。简而言之,小游戏会通过多种方式,奖励玩家选择不同类型的加持卡牌并应用到局次中,一般次卡威力最大,非常有助于在下一场游戏中取得胜利,但是却只能在一场游戏中发挥作用,日卡和周卡的威力较小,但是胜在能够不断叠加。在持续做选择的过程中,短期内喜欢选择次卡的玩家胜率较高,而随着游戏局次的增加,日卡和周卡的叠加最终会体现出远胜于次卡的威力。


当我们在面临一系列选择的时候,我们所选择将时间和精力投入的方向,对我们而言或许正是选择月卡,年卡和十年卡的区别,而这种在系列选择中累计形成的差别也会在人生的长期发展中逐渐体现出来。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我们在生命中做出系列选择的时候,这或许也可以是一种启发和思考。


当然,毕竟现实世界和每个人面临的情况是复杂的,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和个人认知都有其局限性,虽然我个人是一个接近强迫症的长期主义者,但是我这里并不想告诉你次卡一定是不可取的,更不会一刀切的建立你应该放弃一切不那么‘长期主义’的事情,有时候适当的‘妥协’和‘糊涂’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处世态度。


我只是想提醒你,在一些情况下,所谓折中的长期主义手段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应用的方法。就高考而言,虽然纯粹从考试的角度出发,应试教育似乎是一种在最短时间内取得较好成果且确定性较高的手段,是一种从命题出发来解决命题的方法。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人生是多维和立体的,平面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也许不一定是面对这个命题最佳的处理方式。


高考的具体考试形式,其实也衍生于一些对人生长期有用的基础能力。而回归本质的‘笨办法’或许也是这里我所谓“折中的长期主义”的一种体现——如资治通鉴之于文言文阅读题,原版的大学社科教材之于英语阅读题等等。如何在面对阶段性的检验时,去追求那些长期有效的事情,或许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思考和实践的有趣话题。


至于长坡厚雪,这是巴菲特提出的一个概念,常被金融从业者和企业界人士们津津乐道。巴菲特的原话是这样的:Life is like a snowball. The important thing is finding wet snow and a really long hill. 而长坡厚雪的背后是对于复利和长期主义的坚定信仰,背后隐喻着如果你能找到那条属于你的长坡,那么你的雪球就会越滚越大,同时,人生真正的收获和成就也更多在中后期取得,需要智慧和耐心来等待它的到来。

面对事实 对自己诚实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面对事实和对自己诚实。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理清几个概念:什么是事实?什么是事实和观点的区分?面对事实和理性的关系?如何对自己诚实?


在讨论什么是事实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参考社会科学中一组相关的概念:positive statement and normative statement. 前者指描述性的表达,后者指观点性的表达,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可被证实或证伪的,而后者往往包含着价值的主张。被证实的描述性表达即事实(虽然在部分情况下某人对某件事情有怎样的观点本身也是事实的一部分),而不可被证实或证伪的观点性表达就是观点,是事实和价值结合的呈现。


在接收一段外界的信息时,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区分清楚其中的描述性表达和观点性表达,然后将两者赋予不同的权重来作为决策的参考。(观点性表达在信源有效的情况下是可以作为决策的参考的,但是需要明确其中价值主张的部分是什么,才能做出审慎的选择)。此外,需要明确的是,事实并不等于理性,事实是做出理性或者感性判断和选择的基石,只有在真正理解和确认什么是事实的情况下,做出感性或者理性的选择才是适当的,而这背后也是事实和价值的结合。


对自己诚实则不仅仅包含客观意义上对事实的确认,同时也包含对自己主观动机的深层次确认。‘我想做什么’和‘我想要什么’或许是我们经常会思考或者表达的内容,但是我们却常常忘记追问:我为什么想做这件事?我为什么想要这个东西?。在层层深入追问之后(保持对自己的诚实),或许你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想做的事情往往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仅仅是你基于你真正想要的东西即时性想到的一种对应的相对低效的获取途径。(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你在深入追问的过程中对自己不够诚实,没有完全对自己坦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于创业和创投工作而言,你想要的是创造社会价值还是获得财富?其背后是对自我成就的追求,期待得到旁人的称赞羡慕还是对长期生活品质的追求?这些答案背后没有对错,也没有所谓不那么好的答案,一个不那么完美的动机而可能给世界带来许多美好的东西。但是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是对你自己诚实,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后,去寻找实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的最佳路径,并投入自己长期的时间和努力去追寻。


理解 改变 知行合一

第四个故事是关于理解、改变和知行合一。这个故事和我个人的成长经历,过程中做出的一些选择,包括Eagle创投俱乐部创立和发展的宗旨密切相关。在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前,我想先简单聊聊意义这个话题。在生命的某一个时间点,你或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当然,这个命题对部分人来说可能有些过大了,一个较为折中的表述或许是:我们一生究竟在追求什么?首先,这个问题在哲学上一直没有定论,我这里也无意对此作出过多的探讨,只是想从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出发探讨一些或许对你有些启发的内容。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发现想要找到一个对自己诚实、符合长期主义并可以指导现实行为的答案需要符合这几个前提:答案是‘相对正确’的,是一个可长期追寻且不可完全实现的,是和现实世界密切关联的但又不会随现实世界的改变而失去长期效用。


在这些前提之下,我对这个问题的阶段性答案(为了不显得那么绝对)是:我所追求的是在多维度上对世界有更加真实且深刻的理解,并且拥有更强的对现实世界施加审慎的改变的能力(拥有不等于实施)。因为现实世界是一个密切关联的系统,所以一个‘向善’、‘向好’的改变应该也必然是审慎的,系统性的,真实且深刻的理解是施加审慎的改变的前提,而冲动的、没有经过审慎而系统的思考的改变常常智慧带来扰动和破坏。从另一个角度看,所谓知行合一,知和行也是相互促进的过程,一方面是需要有真正的知才能指导审慎的行,另一方面是只有经过行检验和加强的知才是真正的知。

共识 共创 共赢

第五个故事是关于共识、共创和共赢。前述第二个故事中的“长期主义”更多与选择做怎样的事情相关,而这个故事则是关于合作方式的,这同时也是我为Eagle创投俱乐部发展所定下的核心理念。这里我更想多谈谈我自己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此外,关于Eagle创投俱乐部如何在具体的实践中结合这三个理念,我会在《给俱乐部会员的一封信》和招新推文中做更加具体的展开。


首先,共识是探讨合作的前提,是后续进行共创的前提条件。这里所谓共识,在共赢的前提条件下,还有几个需要重要关注的方面:第一个层面在于对事实和观点的确证,需要保证所有人在开始合作前对于这件事情的所涉及的大部分相关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达成共识或充分知晓;第二个层面在于对长期价值的确证,在这个层面上参与合作的各方不仅理解这件事情在短期能够带来的收益,同时也认可这件事情在长期中与自身发展的强相关性,而长期价值的确证往往能让参与合作的各方有更为稳固的合作与信任基础;第三个层面在于对合作方式和分配机制设计理念的确证,这里所谓确证不一定能够完全将一切细节都在纸面上通过法律手段加以保障,但是在基本原则和设计理念上的共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达成共识基础之后,共创的理念主要体现在怎样合作和如何分配上。这里共创主要强调的是共同付出、共担风险、共享成果这三个合作的环节。共同付出的前提是双方都有一定的基础性条件(对这件事情的全盘理解,一定的时间精力等)和稀缺性资源(较为深刻的复合性系统认知,大量的时间精力,对一些渠道和人的调动能力等),并在这件事情上能够形成良好的互补,同时一个较为理想的情况也是彼此稀缺性资源的可替代性不强,有一定的彼此依赖。共担风险主要体现在双方愿意以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其它所能调度的稀缺性资源来做共同投入,同时这件事情失败的风险和成本由双方依据自身禀赋来选择性共同承担。共享成果是共同付出和共担风险的结果,需要根据共同付出和共担风险两项中就双方的付出和风险承担来决定成果的分配机制,同时双方的付出和风险都能够在预期的结果中得到补偿也是这次合作成立的前提。


而共赢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一种对于合作预期结果的描述,同时也是一种思考合作的方式。固然,在很多情况下竞争和零和博弈会看似无法避免,但是寻求共赢,寻求共同把蛋糕做大,并在做大的部分中分配,是一种值得坚持的价值观,也是一种应该持续思考和探索的选择倾向性。很多看似无法被解决和平衡的竞争性问题,其实放到长期中是有更优解的,当然这也需要双方的努力。不要把合作看成单次的囚徒困境,我们和他人的合作的延续且长远的,在未知次数的囚徒困境中,互相合作远比互相揭发更加高效,且能让每一方收获更好的结果。 

我在这写给未来俱乐部会员的一封信,也是写给过去自己的一封信中想要讲的故事就到这里结束了,还有些没写到或没写尽的东西,或许后续我会选择在我认为合适的时候做一定的补充和阐述。这封信里面的很多道理或许你也有过自己的思考,或是有些你不一定认同的地方,也非常欢迎你来和我交流,同时期待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在线下碰面,后会有期!



Eagle创投之家
Eagle创投俱乐部(Eagle Ventures Club)扎根长三角地区,是由秉持着‘共识、共创、共赢’核心理念的青年创业者&投资人&专业型人才共创共建的学习型组织,旨在通过开放式协同共创的方式,陪伴辅助优秀的实践型青年人才成长与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