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个不识字的老汉买报纸,导致戴笠的儿子在浙江暴露

文摘   2025-01-04 21:12   浙江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局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蒋介石所遗留的残党如土匪、特务仍然在大陆地区兴风作浪,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而以戴藏宜为首的特工头目,一直是剿委会要抓获的重点对象。

戴藏宜,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一生都在躲躲藏藏。他躲得过政府的细致搜查,躲得过军队的潜伏抓捕,可没想的是,如此狡猾的人,最后却因一个不识字的老汉而暴露。


纨绔子弟、朽木不可雕也

6岁丧父、母亲守寡,戴笠身处黑暗的旧社会中四处流窜;17岁的他娶了同县的毛秀丛为妻子,同年生下了一儿子,取名善武,又名藏宜,人称戴藏宜。

因为是家中幼子,所以毛秀丛对这个儿子是百般顺从,不喜读书的他,17岁才从江山县学校毕业。

而戴笠为了让他读书识字,便将戴藏宜送到了上海的一所私立院校——大同大学读书,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戴藏宜就辍学回家当了一名保安。


后又凭借父亲戴笠的威严,戴藏宜当了树德小学的主任,直至代理校长,又一路升为乡长、常务干事。在母亲去世之后,戴藏宜又因其父担任了仙霞乡国民自卫队的主任。

1941年,是戴藏宜人生的“转折点”。

如果从前他只是一个借助父亲名义耀武扬威的纨绔子弟,而他俨然身上已经背负了人命。

事情起因是戴笠曾命令戴藏宜与军统局的两位特务,一起前去龙溪村杀害中共地下党员华春荣,这是戴藏宜手上的第一条人命,而他也因这次行动得到了重庆军统局的“嘉奖”。

从此戴藏宜正式加入了军统组织,并历任司令部上校秘书、少将参议、警务处少将专员等职务。而自己的人生刚刚有起色,1946年3月17日,戴笠便坠机身亡了,失去父亲的戴藏宜在两年后又接续失去了祖母。

从他正式加入军统组织,残忍杀害中共地下党员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他的人生开始了质的转变,躲躲藏藏的日子由此开始。


四处逃亡、如同过街老鼠

这个时候,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国。7月7日解放队伍来到江山县,经过县委讨论之后,决定将“江山县”的剿匪任务作为此次剿匪的中心任务。

为了做到真正的“剿匪保民”,浙江省委书记谭震林决定:“我们要动员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将那些潜存的敌人彻底消灭,建立起真正的人民统治。”

那么戴藏宜作为军统特工头目,必然在这次的缴获名单中。在得知剿委会的剿匪风声之后,刚刚为祖母办完丧礼戴藏宜连夜收拾了自己的钱财细软与手枪武器,将它们藏于特工特制的皮箱中,携妻子一同乘轿离开,并辗转福州,连夜逃到了台湾。

在逃往台湾的路途中,戴藏宜吃尽了苦头。行进多日的他们想要在福建省水北乡歇脚,休养几日。但由于戴藏宜人生地不熟加上放松了警惕,竟然莽撞地走进了水北乡的乡公所,而这里当时正聚集着一大堆饥饿的国民党民兵。


他们看见如此富贵的戴藏宜岂能放过,于是一通抢夺,将他所带的金银细软一抢而空。随从的脚夫见状便四散逃命,只留下了戴藏宜一家和几个家丁。

而此时恰逢解放军部队前往水北乡,在过路经盘查之时,还不等戴藏宜藏匿,就被解放军抓了。并他们打开皮箱,看到了里面中所藏的条子、大头和印有国民党高级部门公章的公笺。

戴藏宜见状,连忙说:“长官,这不是我们的箱子,我们是从浙江到南平做生意的,路上行走的时候捡到了这些箱子,正打算上交给你们呢。”可是军官办事谨慎,便连人带物将戴藏宜羁押送到了浦城。

面对这种“小关小押”,戴藏宜凭借特工出身的能力,找空逃脱。在押解当晚,他趁军官看守不严,留下了妻子和剩余的家丁,便翻窗只身潜逃了。


剿匪保民、缉拿后又逃逸

在江山县县委的努力下,绝大多数的匪巢都已经被歼灭了,四处流窜的散兵也已经基本上被抓捕。

甚至一些特务头子,如戴笠的弟弟军统少将戴春榜也已经被缉拿归案,现如今最大的遗患就是四处潜逃的戴藏宜。

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7月14日,一直在外潜逃的戴藏宜居然主动归案。当时正值中午,戴藏宜由县政府的门卫带进政府大厅,他一见到座上的领导,便点头哈腰地向“苏县长”“王司令”“李局长”问好。

在大家都在疑惑他是何人的时候,在场的一位专职地下游击队的高同志走近苏县长,对他说:“县长,此人便是戴藏宜,你看他的长相和戴笠真的一模一样。”

顿时,政府大厅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苏县长怕他是来搞偷袭的,于是将子弹上膛,并且安排局长做好警戒布置。


但谁知戴藏宜看上去丝毫不紧张,甚至点头哈腰惭愧地说:“县长好,局长好,别误会!我不是来偷袭的,我这次来就是想和诸位长官当面谈一谈。”

在得知他的来意之后,苏县长以为他是来自首的,于是本着“坦白从宽”的态度为他登记之后,将他关押在机关院子的一个单人隔离室之中,后又押往江山县。

因为当时他并没有过激行为,所以县政府的侦查人员也没有给他用任何刑拘,只是给了他纸笔,让他将自己的逃窜经历和行为过往都写下来。

但是令侦查人员没想到的是,这一切都是戴藏宜所演的“一出戏”,在交代完之后,又利用我们政府“坦白从宽,对抗从严”的原则获取了宽大处理,竟然又趁着监管不严逃跑了。


卖报老汉、偶然暴露真相

这一次的逃窜,可谓是惊动了整个浙江省。省领导终于意识到了戴藏宜的阴险狡诈,在8月初的时候,省公安厅厅长召集了抓捕队伍进行紧急开会,并且下达指令,一定要在限期内将戴藏宜抓捕归案。

为了抓捕戴藏宜,县委召开了多次紧急会议,将他可能逃窜的地方都进行了部署,可他的旧宅和新楼也早已经是人去楼空。

四处躲藏的戴藏宜好似也继承了他父亲的“神秘”,让剿委会搜无可搜,一连几个月都未见戴藏宜的身影,甚至没有他的半点风声。

而江山县又是一个山林众多的地方,甚至山林里还有很多凶兽,这让整个抓捕工作变得十分艰难,但是虽然艰难,抓捕工作却从未停止。

按照原定计划,初步搜查无果之后,剿委会决定组织兵力前往各个乡村进行仔细摸查。正待准备出发之时,前游击队的老战士何烟突然出现,随他而来的还有一位年长的老先生。

何烟说:“说来也是真的很巧,其实我与毛秀丛家里还有一点沾亲带故的关系,她按照辈分还比我高几辈呢。今天我请来的这个老先生姓祝,他是戴藏宜的小学老师,他说有重大的情报要上报,所以我就把他带来了。”


这位祝老先生是从大溪滩乡来的,每天在报纸刊登之后就会去乡政府旁边的邮政代办所看报纸,国家的各个大事祝老先生可谓是无一不知,无一不晓。可有一天他在看报时,偶遇了一个刘家山的乡民也来看报。

祝老先生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家家户户都认得,见眼前这乡民眼生,而且看他似乎不认识字的样子。便说:“你不认识字,为什么要看报?”这乡民回答说:“我不是来看报纸的,我是来买报纸的!”

祝老先生心想,他不认识字还来报社,农民打扮还要将报纸买回去,有何用处?有何居心?便问乡民:“你买回哪里去?”乡民说:“买回白石乡。”

一听白石乡,祝老先生紧皱眉头警觉了起来,白石乡可不是土匪窝吗?他又想到前段时间解放军一直在追查戴藏宜的下落,会不会他就藏在这里,让一乡民来买报纸打探消息的。

便继续追问说:“你买报,是因为家里来客人了吗?能看报看来是读书人,我倒是想去会会和他聊两句。”乡民说:“是县少爷要看!”

祝老先生得知之后,虽不敢确定是否是戴藏宜藏匿在这乡民的家中,但也不可放过任何机会,便与何烟来到剿委会,上报情报。


缉拿归案,立即执行死刑

确定地点后,县公安局的局长亲自率领县中队前往刘家山这位乡民的家里,由于来之前已经和当地的公安局互通了消息,在村民的配合下,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戴藏宜缉拿归案了。在抓捕戴藏宜的时候,他甚至还在窗前研究浙江日报。

剿委会吸取了他以前狡诈逃窜的经验,这次便加强了对他的监管,不仅用上了刑拘,还派专人进行一日二十四小时的监管,之后便连夜将他送往杭州,关进了小车桥第一监狱。戴藏宜的落网,代表着特工匪患的基本清除。

到达监狱之后,审查人员对他进行了细致的盘查,在他的交代中,我们得知5月3日他前往衢州;5月5日化作“老板”的样子,于混乱中逃窜;

5月6日趁江山县解放之时,趁乱逃出城关,在近郊躲藏;5月7日携家眷潜逃;此后的逃窜便是抓捕失败的那两次。可即便他阴险狡诈,反侦察能力极强,最终仍然是被疏而不漏的法网所逮捕。


戴藏宜除了交代了自己逃窜的经过之外,还交代了一些国民党特工机密。

他说:“官溪乡有我所私藏的10把手枪,但是乡里面有警察队伍,人数大约有30多人,我不确定手枪是否已经被他们搜走了;除此之外我有一把美国制造的左轮手枪,还有一只镀金的白朗宁,都放在了岳父家里。

我身上现在有一把三号左轮,剩下两把在舅父毛宗亮和司机龚少文那里。”除了交代了武器的藏匿,他还说自己曾经在江山建立了无线电台用来传送情报。

更让剿委会震惊的是,他竟然说:“当时父亲戴笠去世的时候,自己想捞一笔,但是没想到却被军统局南京办事处的专员们扣押,自己的父亲的遗产也多半被他们抢去。”


这种人情冷暖令他苦苦哀叹:“如果我能够投靠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那我现在必定是安居乐业,这才是民之大幸呀!”可是这一切都已成定局,坏事做尽的他终将受到惩罚。

狡诈的戴藏宜躲过了无数次剿委会的督察,甚至在剿委会的眼皮底下都能逃窜,可想而知,他从父亲戴笠那里学到了不少逃窜的技能。

戴藏宜虽已被逮捕,也承认了一部分犯罪事实,但由于并未彻底交代,加之他多次拒捕和残忍杀害地下共产党员的事实。1951年1月30日,他迎来了自己的死期,江山县人民政府判定他为反革命罪,处以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至此,戴藏宜的逃亡生涯终于划上了句号。


结语:

“坏事做尽,终遭天谴”短短八个字,是后人对戴藏宜一生的评价。戴藏宜不仅欺辱妇女、泄露国家机密、将自己的名利凌驾在百姓的生命上,更是残忍杀害中共地下党员,他的一生都如同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

从整个“戴家”的崛起到后期的“树倒猢狲散”,“戴家父子”虽然只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但也意味着所有背叛国家的不法分子都将会受到时代的审判。


历史人物简史
以史为鉴,深入解读古今中外历史人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