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牵挂的村庄|山乡巨变继世长

文摘   2024-11-01 09:26   北京  

   


镜头回放:

2013年2月3日,陇中山区天寒地冻,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山路,踏着尘土,来到甘肃省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在村民马麦志家中聊家常、揭面柜、进厨房、看羊圈,到门口集雨场看水窖、观水质、问水窖容量,最后嘱托“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
甘肃东乡,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交汇地带,分布着1700多条梁峁和3000多条沟壑。布楞沟(东乡语意“悬崖边”)村,深锁在这大山褶皱之中。
2013年2月3日,陇中山区天寒地冻,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山路,踏着没过脚面的尘土,来到海拔1900多米的布楞沟村。在村民马麦志家中聊家常、揭面柜、进厨房、看羊圈,到门口集雨场看水窖、观水质、问水窖容量,最后嘱托“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
布楞沟村的春天来了。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11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中国石化的持续帮扶下,布楞沟村发生了震古烁今的巨变、日新月异的进步,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宛如一块巨型宝石镶嵌在中国西北角,熠熠生辉。


筑基


曾经,布楞沟村是一片“渴死麻雀摔死蛇”的极度贫苦之地。这里年均降水量仅290毫米,蒸发量却近1500毫米。两边大山寸草不生,狂风骤起,尘土蔽日。村民吃水主要靠水窖积蓄雨水,或者赶着毛驴往返30公里去洮河驮水来喝。

村民们说,布楞沟人苦,主要苦在水上。亲戚朋友可以借钱借粮,但不给借水。为了节约用水,往往是洗脸的水,留着反复用,洗碗的水,澄清喂羊。
为解决“吃水难”问题,2013年2月底,布楞沟村安全饮水工程开工建设。4个月后,布楞沟村完成了自来水入户工程,埋设自来水管15公里,建成蓄水池7座。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村民院落,也流进了村民心里。
“通水那天,我和家人围聚在一起,前前后后不知道拧开了多少次水龙头。这是总书记的关怀,让我们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马麦志说。
马麦志家的自来水井边,立着一块白色瓷砖贴面的石碑,上面两行红彤彤的大字格外醒目: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既是对修路致富实践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布楞沟村的路怎么修?
2013年3月,帮扶单位派专家组实地考察后,启动了在东乡县的第一个帮扶项目——援建布楞沟通村硬化路。62天后,一条宽5米、长20公里、加设3000多个防护栏的水泥硬化路,通到村民家门口,将村子与大山外的世界连接起来。

这条“惠民路”不仅保障了村民出行安全,还解决了整个布楞沟流域6个乡镇、20多个村、2万多名群众的出行难题,蜿蜒的山路从此不再尘土飞扬。如今,折红二级公路穿村而过,成为村民前往兰州市和临夏市区、东乡县城的快速路。
除了自来水管网建设和道路硬化,易地扶贫搬迁也是个重要工程。

过去,布楞沟村多数村民住着土坯房,质量较差,偶遇暴雨灾害,时常发生房屋倒塌事故。由于交通极为不便,村民经济窘困,房屋改造非常困难。

鉴此现状,东乡县决定对布楞沟村56户村民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曾经的黄土坡上被推出一片平地,建起一排排红砖瓦房,56户村民从破败的土坯房统一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布楞沟小学、村活动中心、便民超市等,一应俱全。


强业


寻找并发展可靠富民产业,是一件费神的大事。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可谓煞费苦心,终于找到了发展产业的新路子。

布楞沟村海拔较高、气候冷凉、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缺乏常规农业生产所需的自然条件。村民往往劳苦一整年,收成仅够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怎么办?帮扶单位综合研判,联合科研院所,为村里“量身定制”了新产业:藜麦。这种原产自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高原地区的谷物,有“营养黄金”之称。

然而,种植藜麦并非一帆风顺。一位帮扶干部回忆说,帮扶单位起初组织专家现场培训、技术指导,但村民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种植和田间管理,开始都不出苗。还有人觉得藜麦就是喂牲口的杂草,不愿意种这个“洋玩意儿”。
如何继续推进?2018年,帮扶单位换了新“打法”,投资建成甘肃规模最大的藜麦育种基地,培育出适合我国干旱、高寒地区生长的藜麦品种。经过大力推广,村民们对藜麦种植的接受度逐渐加强,开始打破原有的种植习惯。
慢慢地,村民们都知道藜麦不仅好种,还能卖上好价钱。后来,藜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藜麦收购现场,一位藜麦种植户说,种藜麦比种土豆效益好多了。
为延伸藜麦产业链,东乡县开工建设藜麦加工产业园。产业园正式投用后,以“藜之香”品牌为引领,主要生产藜麦牛肉面、藜麦片等高附加值产品,嵌入产业链发展受益者近万人。如今,藜麦已成为带动布楞沟村民的“致富藜”。

布楞沟村的养殖业也颇具特色。

马大五德是土生土长的布楞沟人。在外打拼15年后,他看到家乡的变化,决定回村创业。在政府帮助下,他成立了布楞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规模养殖。养殖棚里,几千只湖羊、小尾寒羊、细毛羊挤挤挨挨,十分喜人。

2017年,马大五德一次将3500只羊卖完,纯挣45万元,掘到“第一桶金”。“我们‘布楞沟东乡手抓羊肉’现已远销全国各地,入股村民每年每户可分红3000元到5000元,还可以在养殖场打工赚工资。”马大五德说。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马大五德介绍,2020年7月,他牵头成立了东乡县养殖产业协会,20家合作社入会。养殖协会成立后,有效资源进一步整合,养殖成本进一步下降,带富能力进一步增强,备受养殖户好评。

除此之外,布楞沟村正在大力开发文旅项目,依托村史馆打造红色教育研学基地,利用东乡族特色民俗风情,打造民俗展示、农家休闲、庭院商业等文旅产业,努力把布楞沟村打造成对外展示乡村振兴和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扶智


长期以来,布楞沟村的学校基础设施破旧、教师资源不足、学生辍学率高、居住分散等“上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村民。

如何破题?
2014年的春天,在村子西头,削山平地新建的布楞沟小学拔地而起。漂亮的2层教学楼,铺着绿色塑胶的小操场,成为村里最亮丽的风景……

布楞沟村的孩子们,每天都能吃到热气腾腾的免费午餐。布楞沟小学还开设了幼儿班,村里小孩子也能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学前教育了。

受访基层干部认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

马麦志的二儿子马建忠就是最好的例证。
“当年,总书记来到我们家,坐在土炕上,与我们亲切交谈。我感觉总书记特别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临走时,他给我的两个儿子每人送了一套学习用具,并叮嘱:‘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马麦志说。
马建忠当时12岁,头戴白色花帽,皮肤黝黑,个头不高,站在父亲马麦志旁边,聚精会神聆听总书记讲话。总书记温暖的话语,一直激励着马建忠。
如今,身高近1.8米、充满自信的马建忠,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奋斗成果:大学已毕业,在县城上班。作为布楞沟村巨变的见证者和受益者,马建忠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一定会牢记习爷爷的叮嘱,好好工作,为国家发展出份力。”
多年来,总书记的嘱托一直鼓舞着布楞沟村乃至整个东乡县的父老乡亲,靠教育改变命运的观念深入人心,主动送孩子上学,布楞沟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成为全村人共识。

“我认为,总书记来到布楞沟村,给村庄带来了巨变,这个变化是全面的、深刻的。除了基础设施变化大之外,更重要的是村民们的精气神和干劲闯劲,奋斗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显著增强。”布楞沟村党支部书记张翼庆说。
“春天到了百花开,小蝴蝶显了个风采。幸福的大道共产党开,好花儿漫成了歌海。”“凤凰展翅着高飞哩,喜鹊儿连着声叫哩,幸福的花儿唱啊唱不完……”村民们用“花儿”唱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憧憬着布楞沟村更璀璨的未来。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朝民



原标题:山乡巨变继世长——回访甘肃省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

图片:新华社、东乡党建

监制:高雅  编辑:刘婉茹




关于我们




中国农民合作社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农民合作社领域行业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