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性优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问题的重要举措。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便捷性优势主要体现在当农户群体需要服务时,由专业的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具备健全的社会化服务市场竞争机制,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从农村情况看,“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农业现代化的成效和步伐。实际上,“谁来种地”这个问题,说到底,是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关键举措,更是解决众多小农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问题。一是探索土地入股、集中经营、专人管理、以股分红的土地集中经营模式,并构建统一规划、统一农资、统一耕作、统一管理、统一购销体系,提高了全要素管理效率,降低了种地的附加成本。二是构建社会化分工、标准化流程、企业化运营、平台化赋能的服务格局,将先进适用的现代生产要素导入小农户生产,有助于为小农户提供更加科学、专业、精细化的服务,帮助小农户嵌入产业链、提升生产经营水平,减少农户的试错成本和时间成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三是提高全周期服务的资源整合能力,保障产前集中采购农资提高议价能力,产中降低机械作业成本,产后提供专业化的清理、烘干、储存、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最大程度为农户减损增收。
高效性优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有力支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高效性优势主要体现在引入科技赋能服务,确保农地效益、效率,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协同功能,实现农业服务供需主体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与平衡,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引进中的重要载体作用,促进服务与科技深度融合。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多元主体有能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和手段,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遥感、航拍、定位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和数据平台,使生物技术、装备技术、绿色技术、数字技术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产业安全,惠及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各类服务组织利用数字技术向小农户赋能,使更多科技要素向田野集聚,使“会种田”变身“慧种田”,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智能化。据统计,目前全国装有北斗定位作业终端的农机装备已超过200万台(套),不断优化升级的农业智能服务体系,为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多重服务手段与人工智能交互,赋能“统种”模式,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装备,改善农业资源要素投入结构,推进品种培优、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通过智能化服务确保农户群体从“靠经验”向“靠数据”转变,提升农业全链条的高效产出能力。
兜底性优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筑牢各类生产主体抗击风险的有效安全防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兜底性优势主要体现在,面对各种风险时能够最大程度保障农户利益,树立现代经营理念,确保广大农户的权益可感可及。自古以来,农业有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风险,极端气候或其他灾害会影响农业产出,严重时甚至出现农户血本无归、欲哭无泪的场景。时至今日,我国农业发展依然面临自然灾害、疫病虫害等传统风险,更面临贸易摩擦、生物安全等新型风险,各类风险交织叠加、相互传导,严重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户利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出现相当于给广大农户上了一道兜底性保险。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共享共生的服务理念。通过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使各类服务主体与生产主体之间形成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为农户提供一体化的产业经营综合解决方案,破解农业生产中的共性难题。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扩展农户收益空间。比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实行保底加分红,让农户省力省心省钱,还能获取农业之外的收入,实现一地生“多金”。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一定的风险防控能力,能够动态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户需求不对称的问题。依据生产经营、种养结构、区域布局、风险防控的特点,通过优化配置土地、劳动力、资本、信息等各类资源要素,能够处理好服务内容、服务环节、服务产业的关系,使现代农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业主体。(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11月18日第5版
重要通知:
关于举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与发展(202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市场营销专题研讨班的通知
全国各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们“朋友圈”热议的研讨班开始报名了!(组图)
征订期刊 咨询热线:
010-59197732(杨老师)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