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双重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相互赋能

文摘   2024-08-01 21:01   北京  

【内容提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符合中华民族内生的多元一体逻辑,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性力量。国际传播既从国家层面推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也伴随着全球地方化发展在地方形成了多民族、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新趋势。对国际传播工作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代表了一种内部凝聚力和故事一致性的形成;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言,国际传播工作在实践中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内在认同与多元一体逻辑。二者的双重认同具有重要的研讨价值,同时具有相互赋能的实践空间。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地方国际传播 全球地方化 

讨论人:

张毓强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文兵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参赞、特约研究员

成汉平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教授

张若谷 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副主任

徐健斌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

徐克辉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委常委、州政府副州长

姬德强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

“双重认同”具体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应的国内认同和做好国际传播工作对应的国际认同,两者在互动中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效果。而双重认同需要在讨论中达成。

党的十九大上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推动其写入党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符合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根本需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国际社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提供方案与参考。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各地根据这一讲话精神,结合各自的区位优势与地方特色,积极组建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国际传播中心,以“全球地方”的崭新形象参与到空间更为广阔、领域更为广泛、主体更为多元的全球交往当中。尤其是边境民族地区,如云南、广西、新疆、西藏等,同时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以及做好面向边境国家的国际传播工作的职责。

近期,云南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以傣历新年泼水节为切口,进行了多元、新颖、全面、立体的新闻报道与活动策划,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由此引发关于以下问题的思考:全球地方化和国际传播下移的背景是什么?以云南为例,边境地市国际传播工作有何特点与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相互赋能?就以上问题,中国传媒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践问题与本土化理论创新研究”课题组联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邀请专家展开了讨论。

一、全球地方化和国际传播的下移趋势

张毓强:全球化伴随大航海时代开始,发展至今,进入了新型全球化时代。首先,新型全球化推动全球交往,使人类交往的网络日益多元、立体、丰富和地方化。曾经以国家层面为主的国际人文交流,现已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曾经以中央为主的对外交流交往,现已深入到地方的常态工作。国际交流的地方化使我们拥有平视世界的心态;其次,新型全球化提升地方在全球的流动性和重要性。深度的全球化压缩传统的空间距离,区域一体化的建设、高铁等交通技术的提升,使地理的终结得以发生;最后,新型全球化使全球交往中所谓中心与边缘的模式日益丰富,呈现普遍的特殊化和特殊的普遍化,同时呈现不断深化的特征,使得地方在全球交往中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凸显。

国际传播的重心整体下移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传播工作的一个重要趋势。这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5·31”重要讲话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做国际传播工作,主要负责同志既要亲自抓,也要亲自做”。国家对地方的国际传播工作进行了重要部署、提供了大力支持;第二,地方性的全球连接和媒介技术的普及给地方带来了介入全球传播网络的全新可能;第三,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到地方,用社交媒体等网络传播方式向全球展示当地幸福的生活状态和友好的交流体验;第四,万物皆媒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全民性全球交往时代的到来,再偏远的地方也可以通过优兔、脸书等社交媒体的传播成为全球“网红”。

陈文兵:共建“一带一路”给国内沿线省市的国际交往带来很大优势。以云南为例,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南亚国家借助中老铁路进入我国南部、东南部和西部,与亚欧大陆桥、中欧班列连接起来,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云南作为我国的边境省份,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节点,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面向整个世界。

姬德强:地方化与全球化是一体两面。冷战结束以后,全球化的最大进展就是通过政策推动和市场扩张将各个地方联系起来。曾经因冷战而隔离的世界,因发展不均衡而孤立的社会,在市场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被整合进一个新的世界体系。与此同时,在新自由主义浪潮中,资本和市场的下移也通过对地方资源的重组实现。全球化的理念贯穿在各种地方化的策略之中。全球地方化也成为跨国公司运行的基本规律。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资本的全球化,产品、人员的流动日益加强,包括交通在内的连接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多元主体和文化的参与也在动态调整着全球化的方向,不确定性乃至风险化的程度在不断增强。

二、边境民族地区国际传播优势:以云南为例

张若谷:云南是我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少数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在习近平总书记“5·31”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正式成立,精准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传播,依托多语种区域国际传播期刊,搭建综合性报刊融媒体平台。对于做好国际传播工作,主要具有人脉、渠道和资源三方面优势。关于人脉优势,一方面,借助对象国家的高层人脉,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高端交流活动;另一方面,依托云南省4000公里的边境线汇聚基层国际人脉,开展民心相通的民间交流活动。关于渠道优势,首先,利用好地方媒体渠道,借助书、刊、报、网、电视台等多元渠道进行传播;其次,利用好社交媒体渠道,充分调动多主体参与,发挥民族语言和对象国语言人才的优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传播;最后,利用好边境通道、口岸等优势地理位置,通过国门书屋、宣传栏、文化走廊等形式进行传播。关于资源优势,云南拥有独特的民族资源,一些民族语言可以与邻国的语言进行无障碍交流,文化也存在相通之处,有助于开展人文交流与合作。此外,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也为国际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素材。

成汉平:云南省处于祖国的西南边陲,面向东南亚辐射全世界,国际传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常重要,在云南省,有很多民族是跨境而居,如傣族、哈尼族、佤族等,把国际传播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非常重要。

陈文兵:云南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汇聚之地。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澜湄国家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以及中泰、中老、中越、中缅等双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在此交汇。云南还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理念与云南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云南在实践上述理念上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

徐健斌:西双版纳州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全过程,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不断巩固,边疆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这是对外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基础。同时,西双版纳州强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面向南亚东南亚传播中国声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

徐克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西双版纳在这项事业中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首先,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经济发展需要深化各地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体理念为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其次,西双版纳有966.3公里的边境线接壤缅甸、老挝两个国家,中老铁路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可作为云南国际传播的切入点,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最后,西双版纳作为傣族自治州,与泰国、柬埔寨等国的主要民族拥有相似的文化,在文化交流上具有天然的相亲相通的优势。

姬德强:最主要的资源优势表现在三个层面:在地缘上,可以更为便捷地组织多样化、多层次的交流对话;在经济上,广泛存在的商贸往来和经济合作是交往关系深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文化上,存在如“一寨两国”的文化交融区域和相似的文化以及自然生态。基于三方面优势,动员多种主体、挖掘多元媒介、汇集多维故事,以云南为代表的边境地区可以扮演好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角色。近年来,随着全球“Z世代”的成熟和各类社交平台的发展,如何有效借助更具跨文化性和虚拟交往色彩的社交媒体,推进基于用户参与和社群运作的国际交往成为一个新的工作场域,更具人格化和社群性的周边传播生态正在形成。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

陈文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联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报告同时也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上重要论述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揭示了两者之间息息相关、内在统一的紧密联系。

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都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理论渊源,马克思将未来理想的社会形态“自由人联合体”视为共同体发展的最高阶段,并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植根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目标。

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承中华文化中“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思想,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立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以坚持团结互助为重要内容。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主张“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各方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将团结合作、互利互利共赢作为理念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以交往交流互鉴为必然途径。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将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交流互鉴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彰显开放包容的文明相处之道。从佛教东传到“西学东渐”以及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离不开交流互鉴。

张若谷:理论是实践的灵魂与基础。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作风,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认同”理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具体内容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此外,还有“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即: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要营造出一种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对于国际传播事业而言,既要把理论讲得透彻明白,也要把故事讲得深入民心,以细微之处传递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精神内涵。

姬德强: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需要从内外两个角度入手:就内部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内生的多元一体逻辑,有着丰富的史料证明和科学逻辑。发展一种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部阐释逻辑是破除种种知识迷雾和认知分化的需要;就外部而言,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连接和融合海外华人群体的重要纽带,凸显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身份认同是超越疆域之别的,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另一方面,基于漫长的人类文明交往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性力量。两个历史进程共享了开放、交流、互鉴、融合的实践特征,也推动人类社会在这个充满危机和挑战的时代中,共同践行一种多元与一体相伴共生的世界观。更值得注意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文明型国家”内外的更大的共同体建设存在共鸣,具有很强的世界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也就是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因为人类的本质就是社会性的,也就是各类共同体的多层嵌套关系。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相互赋能

陈文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国际舆论场上“西强我弱”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我国民族理论和政策在国际上的声音仍然较弱。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用好各种资源和力量,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

第一,秉持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展国际传播。要深刻领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外交大局,努力突破思维和视野上的局限,将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关切点提高到“全人类”的层面,坚持从共同体理念出发,开展国际交往和国际传播,摒弃“小我”意识和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叙事行为,充分体现大国气派和大国担当。

第二,宣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近年来周边命运共同体、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以及中越、中老、中缅等命运共同体建设成效卓著。云南等边境民族地区可更多地对外宣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成就,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所蕴含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精髓。

第三,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明交流互鉴之中。云南民族众多,是祖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在推动各民族互嵌互融方面,拥有很多动人的故事。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开展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存在许多天然的便利条件,可以更多地对外讲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民族团结等故事,促进周边国家对我国民族政策的理解与认同。

第四,不断提高跨文化交流的素养。“行胜于言”,行为是最好的传播手段,要更多地教育和督促出国出境人员、企业等切实遵守往访国或居住国的宗教信仰、政策法规和社会习俗,强化个体与国家形象的关联意识,使其他国家民众亲身感受到中国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感受到中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诚意,增进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亲近感。

第五,提升应对舆论斗争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要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特质和“人民至上”的理念出发,不断改进理论话语与叙事体系,加强斗争性话语建设,把握主导权,打好主动仗,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长城”。

张若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国内的认同,也需要国际的认同。当前国际上关于中华民族的定义仍以西方视角为主,并对我国的民族关系进行抹黑和扭曲。我们亟需在国际上树立我们自己对中华民族的定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定义的理论核心。国际传播工作是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国际认可度的有力保障。

张毓强:自文艺复兴以来,全球话语权一直由西方掌握,并对与其不同的国家进行评判、曲解、抹黑。西方对我国民族议题的恶意攻击,使我们亟需处理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性与民族个性之间的一体化问题。云南拥有独特的多民族优势,可以从多方面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相互赋能。第一,将国际传播与文旅产业结合,突出多民族互融互鉴一家亲的特色,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国际传播工作;第二,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际传播知识中心,以云南的国际传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为案例资源,统筹协调全国关于国际传播、话语建设、民族研究等专业资源,加强顶层设计与理论研究,推动国际传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调发展。

姬德强:对国际传播工作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代表了一种内部凝聚力和故事一致性的形成。长期以来,部分国际媒体无端指责中国民族政策,用简化的政治逻辑和耸人听闻的新闻修辞,将中国的民族议题转化为种族议题,将民族地区发展议题转化为政治控制议题。这不仅没有充分尊重和展现事实全貌,助长了基于情绪控制的虚假新闻生产,而且有意遮蔽了国际社会了解和理解中国民族地区发展和治理实践的渠道。在这个意义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代表了一种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华民族整体性事实的战略雄心。与此同时,就国际传播理论而言,如何超越“民族中心主义”,将现代主权政治与传统文明秩序相融合,对于文明型大国来说更为重要。由英美主导的西方化的国际舆论场,存在一些刻板的认知逻辑,比如民族、国家、主权的一致性,一国之内的种族多样性与政治代表性的平行等等。此类认知框架源自英美的地方化知识及其驱动的以殖民主义为代表的全球化进程,对于拥有相对稳定文明传统的大国,不具有解释力,但却因为知识和话语霸权而引发各种认知博弈。在此意义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为国际传播理论和话语创新指明了战略方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践问题与本土化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9AXW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一赛系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期刊出版与学术交流中心编辑;张毓强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关注获取更多信息


传媒学术网
第一时间、分享中外传播与媒介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