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丽大连建设成效系列宣传③ | 提升碧海蓝天的品质之美

时事   2025-01-27 17:08   辽宁  
编者按:

2024年,我市印发实施《全面推进美丽大连建设的实施方案》,锚定“2027年美丽大连取得显著成效、2035年基本建成、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目标,有计划、分阶段推进美丽大连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扛起美丽大连建设政治责任,齐抓共管、同向发力,推动美丽大连建设取得扎实成效,绘就美丽大连“八美之城”新画卷。1月17日起,大连生态环境围绕2024年美丽大连建设成效开展系列报道。




八美之城——品质之美

我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质为基夯实美丽大连建设生态本底,全面提升碧海蓝天的品质之美,人民群众美好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百姓喜闻乐见的“大连蓝”成色更足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3天,达标比例91%,同比改善3.6个百分点;PM2.5浓度累计均值2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0.3%,全市优良天数已连续5年超过315天。持续开展大气环境质量提质升级管控行动,坚持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行业、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淘汰35吨及以下燃煤锅炉49台,超低排放改造65吨及以上燃煤锅炉60台;钢铁超低排放改造35个项目全部完成建设;在东北地区率先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铸造、玻璃等六个重点行业工业炉窑排查和综合治理,减排二氧化硫5500吨、氮氧化物4000吨、颗粒物400吨。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百姓近水更亲水、依水更乐水

全市13个国考河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45条入海河流达标比例100%,14处县级以上饮用水源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保持100%,近岸海域优良水质率98.3%。梯次推进美丽海湾建设,老虎滩湾和星海湾双双入选第三批国家级美丽海湾;扎实推进美丽河湖建设,碧流河水库、湖里河入选第一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实施河流污染精细化管控,对全市8条国考河流和20条主要入海河流开展“一河一策”总氮治理与管控,纳入全省近岸海域水质提升方案的10个国考断面总氮浓度均值较2022年实现负增长。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治专项行动,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和规范化管理,开展全市海洋生态环境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巡查海岸线566公里,清理海漂及岸滩垃圾3576吨,清理河道垃圾6.77万立方米,取缔非法海上养殖6470亩,完成约12万个海上网箱养殖白色浮筒替代工作。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百姓安居乐业更加安心放心 

强化土壤污染防控、重点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地下水污染防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充分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严把建设用地准入关,以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地块为重点,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完成梭鱼湾体育场周边港北66kv变电站、梭鱼湾万景街北侧地块基坑土壤等项目修复治理,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国控地下水水质类别保持稳定。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旅游村、乡政府驻地村等为重点,“一村一策”开展治理,全市48个重点村农村生活污水均得到有效管控,实现“三基本”(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基本闻不到臭味、基本听不到村民怨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5%。











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

无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全市1697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年产1000吨以上的52家产废企业和综合经营企业完成信息化升级改造,实现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处置全过程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保持100%。编制《大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激素及抗生素调查评价与环境管控试点方案》,我市作为全省唯一选定城市申报国家试点项目。高水平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2项指标提前完成2025年目标值,全市已建设10类“无废细胞”578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长兴岛经济区“多元化资源减量+规范化综合利用”建设模式获评国家级“无废园区”典型案例,并纳入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名单。



相关链接:

2024年美丽大连建设成效① | 构建山海城湾的绿色之美

2024年美丽大连建设成效② | 增添先进高效的新质之美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本条微信由“大连生态环境”编辑制作
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连生态环境(微信号:dl_huanbao)


供稿:综合处

编辑:吕佳芮

审核:王旅东

版式:刘洋 柳铭航

校对:吴毅

大连生态环境
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官方宣传教育平台。反映或投诉环境污染问题,请拨打1234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