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丨刘益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遇见《只此青绿》

政务   2024-10-10 17:13   湖南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遇见《只此青绿》


文 | 刘益兴


当电影院的灯光暗下来,现实的世界隐入虚无。当银幕的灯光亮起来,我们就进入到九百年前的繁华宋朝。那个簪花少年郎正在创作一幅画,他将尽心竭力沉浸其中,甚至把自己的精气神全都拿走,去化作一滴墨,绘一副独步千载,成就“众星之孤月”的传世名画。这便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


彼时的他尚不自知人生的高光时刻将至,正如此时的我们也还未窥见他的少年风骨将如何成就一卷无垠山河。



好在大幕已启,一场由《千里江山图》改编舞蹈电影的盛宴将至。这既是水墨丹青的盛宴,也是翩若惊鸿的古典舞的盛宴。是书生气魄,是青绿入画,是灿烂艳灼,是气吞山河,是时空交错,跨越千年,是除了绝美二字,再无一个新词可用。

绝美国风,看文化如此灵动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青青云粉状。”当袅娜娇羞的织绢人从丝作坊中款款而出时,这首出自五代佚名的《菩萨蛮》才被真正地具象化在眼前。莹白,来自传统的中式审美,来自天然蚕丝的颜色,看这织绢人身着白裙,一步一顿皆古意。远景远山如黛,近景近水含烟。女子如修仙,扶首多婀,方知古昔帝王之心,深谙雅致之道,其审美之趣,尽显中式风华之优选。

每一帧都是一幅青绿山水,翠峦叠嶂,碧水潺潺。画面的配色太美,极致惊艳又柔润身心,这美到骨子里的青绿岂能不爱?沉醉其中,被传统文化的魅力所震撼,就是最好的享受。

在丝作坊外,那个未满十八的少年郎正对山川,执笔揣意。等到突发大雨,这雨中的迷蒙山水实在是无限旖旎,令人心驰神往,不由倾倒于那无尽的柔美与韵味之中。希孟在雨中肆意腾挪跳跃,婉若游龙。每一次转身、每一个跳跃都扬起激烈的水花。只有舞的足够热烈,才能凸显出少年悠然于天地之间的心态。以少年本有的样子,爽朗、顽皮、无畏、畅快、无拘无束,彰显与天地万物共同作画的那份壮阔、自由和恣意。


未曾想过“濯清涟而不妖的仙子尤物”可以用来形容男性舞者,这天人合一之境,这丝滑的滞空感,像羽毛一样轻盈自由的舞姿,简直快意酣畅。女子表现山石之美,而男子更显山石之魄。古人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恰如其分。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希孟最后躺在雨中闭目,倾听山河间雨声的回荡,画面简直柔和到了极致。可见舞者起舞时那份真正的认真和纯粹,来源自舞者自身的魅力,是观者能感知到的。舞蹈本就可以传递情感,更鲜明的舞蹈表现形式让人可以强烈感受到共鸣。

莹白之后,青绿未至,却有一抹朱红明快活泼而来。这段翰林院的编舞极好,剪辑分镜的节奏更是冠绝全片,画面色彩斑斓交错,宛如织锦般绚烂。运镜构图精妙绝伦,布景协调舒畅。

以宋代文化为背景,碎步轻摇端庄娴雅的女官身着朱红色圆领袍,手捧长巾翩翩起舞,将女子的灵动美丽、温婉可爱展露得淋漓尽致。大宋的簪花美男们搭配渔光曲的旋律,每一步舞蹈都对应着故事中的小剧情,伴随着裙裾轻盈的摇曳,自然而然地交织起欢声笑语,少年的青春在画院的每个角落里都洋溢着活力,那是一份极具感染力的雀跃与欢腾。舞者的表情非常生动,而且恰到好处,连院里的先生都是如此可爱,趣味横生,让人赏心悦目乐不可支。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当希孟在画室中从梦中惊醒,他抬头看向窗外,在翰林院的时光已经远去,而长空之上还是那轮明月。月光洒在一千年前这个曾意气风发的少年身上,如今他在苦思,“数以画献,未甚工”历史中这七个字的背后是希孟多少个难眠的夜。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李贺的《苦昼短》正映照在此时此地此人身上。希孟决定画《千里江山图》,以他目睹的青山之婀娜多姿为主体,以入画的石青来凝造山体的质感,着手塑造山石之峻峭形态,要通过千里江山和百姓生活来尽显宋代风韵的壮丽与雅致。


青绿之间有无垠江山,落笔之处见千古少年。这笔下要有层峦叠翠、崚嶒奇崛,要有山势绵亘、水天一色,要有流溪飞泉、波涛烟霭,要有渔船野市、茅舍长桥,要有开阔无垠、曲折入微,何其之难。笔落绢布,画面转场。舞者们身着青绿服饰,化身成长卷中的山峰、流水,人类难以企及的山川巍峨之美在舞者们以身拟险的肢体中绽放,精妙绝伦犹如天工开物,令人叹为观止。

青绿之色,晕染在整个画面中,那种无声的着色,没有台词,却振聋发聩,堪称极致。最终章入画,舞者或立或倚或坐,身后巨幅的千里江山图呈现眼前。希孟眼含热泪,此画已成,再无憾矣。

历史中辛勤耕耘者与天赋异禀的天才从未稀缺,然而真正能被历史留名的幸运者并不多。画出《千里江山图》时,希孟才十八岁,虽然他的一生如白驹过隙般短暂,却在生命的画卷上留下了历久弥新的印记。

《只此青绿》传承了《千里江山图》中的东方美学,而画卷中的辽阔高远,唯青绿两色得以淋漓尽致。才华横溢的国风舞者,在传统文化的加持下更是熠熠生辉,银幕上展现的磅礴气象,华服璀璨,也正是文化自信赋予的坚实底气。


千古一画,与天地众人共绘

这部源自舞蹈诗剧的电影,其魅力不仅仅在于舞蹈的美所带来的视觉盛宴,它触动人心的力量更来自那与舞蹈相得益彰的精彩故事,其中深刻展现了宋代与绘画相关联的其他行业工匠的匠心独运与工艺精神。

以“青绿”为主色调的线索,引领观众穿梭于《千里江山图》的诞生与传承之旅。通过问篆、初见、唱丝、听雨、寻石、习笔、青绿、淬墨、苦思、入画这十个篇章,将画作形成所需的篆、绢、颜料、笔、墨等材料和工具制作工艺一一串联,集中展现了多项中华非遗技艺。影片以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传承与崇高致敬,在艺术与人文的璀璨交汇中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春蚕吐丝,织就寸锦寸金之华。《千里江山图》所依托的绢帛,乃是织绢人心血与汗水的结晶,她们所托付的不仅是实物,更是期许:“从前是我等心血织就,往后便看你如何行笔。”制笔人半生勤勉,目光所及虽不过一间茅草屋的空间,却将毕生心血倾注于细微笔尖,寄望希孟以笔为舟,游历心中江河。“惟愿此笔能随你而行,全当我也追随你,看看这大好河山。”真诚无垢,岂不动容。


“少年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绘山河。”这是磨石人以自己翻山越岭的经历提炼出的人生至理,将信念与青绿颜料一并给予希孟,“少一步,无千年之石。多一杵,无千年之色。”这何尝不是《千里江山图》需要重复绘画五遍方成的写照,每一笔都需尽心尽力,方能成就画中那不朽的青绿风华。宋代的淬墨工艺是中国制墨史上的高峰,而制墨人的“掌中墨色”成就了少年郎的“落笔有神”,“将墨之坚真予你,将松之傲骨予你。”有了这一方好墨的加持,才能有一卷流传千年的江山盛景图。

青绿千载,山河无垠。篆刻大师于方寸之间精雕细琢,为希孟篆刻名章,愿以此留下他存在的痕迹,然而希孟却未将名章印于画上,成就了《千里江山图》“无名无款,只此一卷”的传奇。此画,实为“千里江山一画,天地众人共绘”。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以他们的认真与汗水,为希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共同铸就了这幅传世的艺术瑰宝。如今,这些匠人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旧在熠熠生辉,千年之后的传承依旧如此清晰,放眼世界唯有中国。

自由创新,才能做前无古人

电影《只此青绿》脱胎于同名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而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又源自那幅千年前静态的《千里江山图》,如何去构思这样一部电影的情节,让它能立体鲜活,如何让电影与舞剧有所同,又有所不同,这是导演周莉亚和韩真一直在琢磨的地方。

从整部影片来看,《只此青绿》剧组非但勇于挑战此类高难度创作,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佳作。影片全程以舞蹈为灵魂,摒弃传统对白,也放弃了要给希孟增加爱情戏的媚俗念头,转而以行云流水般的诗意文字构筑叙事脉络,仿佛将舞剧的每一个灵动瞬间,都精心镶嵌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以更广阔的视野、更璀璨的视觉盛宴、更无垠的创意,通过电影引领观众领略宋代风华的雅致韵味,并深刻体验《千里江山图》那浩瀚壮丽、美不胜收的意境。

《只此青绿》作为能上春晚的舞剧,它原本的剧情、编排和音乐都是一流的,而电影更多的是增加镜头的变化,让受限于舞台本身的东西,通过电影能更好地展现在观者面前。比如切换全景与特写,不仅让观众的视线精准捕捉到演员们的精湛演技、饱满情绪和面部表情,还能深入探索笔墨流转、印章印记等每一处细节的精致之美。

通过正对、侧面以及高空俯瞰等多维度拍摄手法的灵活运用,让原本静谧的舞台美学增加了勃勃生机与动态韵律。电影镜头下的画面渲染也更加通透,雪花飘扬的幽深山林、碧波荡漾的青山绿水、雨中悟道的恣意超脱,都通过立体的视觉来呈现,每一帧都能做到美轮美奂,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幅幅流动的画卷之中,感受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


其次,来自现代电影行业的特效创新也为整部电影增色不少。比如对舞蹈动作的慢放、静止或是快放,能更好地展现出舞蹈的动感与力量,使节奏变化跃然银幕之上。除此之外,还有镜头推进、旋转等镜头语言,不仅丰富了视觉层次,还实现了整部电影十个篇章间流畅而自然的转场。

相较于舞剧,电影以其更为普及和低价的媒介形式,降低了大众观赏的门槛,吸引了更为广泛的观众群体。用电影来作为文化传播的新载体,无疑为传统舞剧文化的弘扬开辟了前所未有的道路,开创了类型电影领域中的崭新篇章。

《只此青绿》等舞蹈诗剧所引领的舞坛风潮,其背后涌动的是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深切热爱与国风元素的广泛追捧,是经典文化IP与传统人物IP在新国风、国潮文化的浪潮中焕发出的崭新活力与璀璨光芒。除了《只此青绿》,这两年火爆出圈还有民族舞剧《五星出东方》、谍战主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动物保护主题舞剧《朱鹮》,以及以传统艺术经典为主题的舞剧《白蛇》《红楼梦》等,都可以从中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碰撞融合的生动展现,可见一味守旧肯定是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抛弃的。

有了《只此青绿》电影版的尝试,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的舞剧从业者们继续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汲取灵感,匠心独运,将更优秀的融合传统精髓与现代创意的作品呈现于大银幕之上,让舞蹈艺术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心灵与文化的永恒桥梁。




END

实习编辑 | 王博雯

       一审 | 施俊杰

       二审 | 陈   薇

       三审 | 蒋蒲英




湖南文联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中共湖南省委领导下的,由湖南省各文学艺术家协会、各市州文联、省企(事)业文联和全省性的行业文联所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湖南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