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健康迎新年!

政务   2025-01-26 19:16   青海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人口流动最为频繁的时期。大量外出务工、求学的人群返回家乡,与亲朋好友团聚,共度佳节。同时,由于群众回乡、出行意愿较强,人员跨区域流动、出入境人数和聚集性活动将会明显增加,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呼吸道(新冠流感)、肠道(诺如病毒)等传染病发病率上升。

为了确保您和家人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假期,茫崖市疾控中心温馨提醒:


健康出行

乘坐公交车、地铁、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时,或前往环境相对密闭、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时,建议科学佩戴口罩。老年人、严重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如确需前往,应科学佩戴口罩。


积极接种疫苗

建议公众,尤其是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人群,积极接种流感等疫苗,以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风险。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在出行中,需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注意勤洗手或用消毒纸巾擦手。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建议科学佩戴口罩。平时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注意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

不喝生水,要选用卫生合格的饮用水或喝开水。处理加工食材时,要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贝类等海产品时,一定要煮熟煮透再食用;食用瓜果前要洗干净;外出就餐时要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馆。


尽量避免接触活禽和病死禽

由于接触活禽和病死禽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所以尽量不要接触活禽、病死禽,而是在正规场所购买集中宰杀处理好的冷鲜或冰鲜禽。


注意自我健康监测

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尽可能居家休息,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或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症状较重时,应及时就诊。注意科学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如发生诺如病毒感染,应注意采取隔离和相应的消毒措施。


注意假期境外旅行健康安全

对于假期有境外旅行计划的人员,应提前关注要去的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做好个人防护。出入境时请务必做好个人健康申报,回国后也请务必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

新冠

新冠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新冠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3天内传染性最强。主要经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预防新冠的方法包括接种疫苗、多通风、出门戴口罩、避免接触病人,不适及时就医等。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为1-4天。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C)、咳嗽、咽痛、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可有畏寒、寒战、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呕吐、腹痛、腹泻,多见于儿童。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口、鼻、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流感患者一般预后良好,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肥胖者以及孕妇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应及时就诊治疗。

预防流感的方法包括接种疫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病人等。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已知的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像是没有穿“外套”的细菌。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通常在季节转换的时候,比方说夏季转到秋季,或者是秋季向冬季转换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局部、短暂的聚集性流行。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潜伏期为2-3周,主要的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退烧后,咳嗽还可能持续1到2周。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如果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应及时就诊,尽快查明病因,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毒。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物体表面传播,潜伏期通常为2~8天,向体外排毒可以持续1~3周。

病人感染后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儿童感染合胞病毒后的典型病症是发烧、咳嗽、鼻塞、流涕,成人感染之后的典型病症与普通感冒十分相近,例如低烧、咳嗽、鼻塞、流涕。

大多数患者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少部分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即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低龄婴幼儿,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和喘息。极少部分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和喂养困难等,更严重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可累及呼吸系统外脏器,甚至导致死亡。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感染人的年龄越小病症越明显,比如2岁以下孩子的感染病症,可能会伴有喘息,6月龄以下儿童的感染病症还有窒息甚至呼吸衰竭的风险,因此也有“冬季婴儿杀手”之称。

合胞病毒可以重复感染,也易发生家庭传播,在暂无疫苗和有效药物的情况下,应通过加强个人防护等措施预防感染。在合胞病毒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打喷嚏时注意遮挡;注意手卫生,不乱摸,勤洗手;在医疗机构就诊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一般在感染病毒后1-2天发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儿童多见)、腹泻(成人多见)。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诺如病毒可以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品或用具,接触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引起传播。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引起聚集性疫情。

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特别是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应及时就诊。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该病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主要表现为腮腺肿胀、疼痛、发热等。肿痛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发亮,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导致疼痛加剧。 

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接触被唾液污染的衣服、食物、玩具等物品也可被传染。感染后一般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多见于儿童,潜伏期为10-24天,平均14天,以发热,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的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部,面部及四肢较少。该病传染性极强,易感儿童接触后约90%发病,俗称“见面传”,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水痘患者疱疹液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来源|市疾控中心
编辑|多杰夏若  值班编辑|娜仁花
责任编辑|冯俊儒  总监制|郭准玮
扫码关注最新动态
长按二维码识别

茫崖发布
宣传茫崖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