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掰开吃致昏迷!注意,这几类药别掰着吃~

文摘   2024-11-04 16:33   江苏  

有新闻报道,张女士有一年多的高血压病史,最近,她的最高血压达到160/100mmHg。她以为是自己的药量不够,于是用牙咬断日常服用的降压药,吃了大半片。不到半小时,张女士突然眼前发黑、冒冷汗,身体无力直接瘫在沙发上,家人将她送至医院。




为什么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据了解,张女士服用的降压药是硝苯地平控释片。


控释片采用了特殊制剂工艺,在药物外面包裹上一层“水能进来但药出不去”的不溶性半透膜的外壳,会以恒定速度在体内释放,从而长时间维持药效,减少服药次数。


普通药片的药物起效、吸收和消失的速度通常在4小时至6小时,患者24小时内需要服药3次,而控释片可以恒速释放药量,它的药量是普通药片的3倍,患者一天仅需服用一次,药效在体内恒速释放24小时左右。


患者在服用时应整片吞服,咬、嚼,掰断药片都会破坏控释片的恒速缓慢释放功能,相当于患者以3倍剂量服药。


张女士服用的降压药正是硝苯地平控释片,咬碎服用,大剂量的降压药瞬间释放至体内,导致她血压快速下降。




还有哪些药不能掰开服用?

缓释片

缓释片也是为了让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不建议掰开服用,否则也会导致药物释放过快,引发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可以掰开服用的药片上面会有刻痕,可以沿着刻痕掰开服用,但不可咀嚼或研磨服用。

肠溶片

肠溶片是为了让药物绕开胃部,在肠道内溶解,而给片剂包了一层“肠溶衣”。如将其掰开服用,药物可能在胃内就溶出,不仅容易导致药物受到胃酸等影响而失效,还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不适。

胶囊剂

一旦将胶囊掰开服用,药物可能会受胃酸影响,不能在特定部位释放,影响药效,同时可能增加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很多人将胶囊掰开服用是因为咽不下去胶囊。这时候可以将头向下略前倾,将胶囊和水一并吞下,不用仰头,因为胶囊比水轻,仰头会让胶囊上浮。服用后应避免立即躺下,以免胶囊粘在食管上。



药品储存有讲究

在服药期间,患者也要注意药品的储存,包括温度、湿度等方面是否有特殊要求,以免影响药品的疗效,产生不良影响。建议根据药品说明书里的“贮藏”一栏,查看药物的存放要求。


药品的储存温度


1.阴凉处,是指药品应该储存在不超过20℃的条件下。


2.凉暗处,是指药品应该储存在避光并且不超过20℃的条件下。


3.冷处,是指药品应该储存在2℃~10℃。


4.常温(室温),是指药品应该储存在10℃~30℃。


5.除另有规定外,药品说明书中未规定贮藏温度的一般是指室温(常温)。

药品的储藏光线

1.遮光,是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比如用棕色容器或者黑色包装材料包裹着半透明的容器,或者无色透明的容器。


2.避光,是指避免阳光直射。


3.密闭,是指将容器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4.密封,是指将容器密封,防止药物受潮、风化、挥发和异物进入。


5.熔封或严封,是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防止空气与水分进入,造成污染。


药品储存的地点

药品应该储存在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避免储存在浴室、厨房等易受潮、易受虫鼠损害或者污染的地方。同时也应该避免存放在儿童能够触及到的地方。外观相似的药品不宜放在一起;外用药物与口服药物应该分类存放,避免服错、避免串味。药品【贮藏】项下规定冷藏,是指药品存放在冰箱的保鲜层,而不是进行冷冻。

注意

相关药品的储存


日常我们见到的部分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开封前后均需在冰箱2℃~8℃储存,并且避光干燥,否则会影响药品的治疗效果。


胰岛素制剂的储存比较特殊,开封之前要在冰箱2℃~8℃储存;开封之后,可在室温10℃~30℃储存,若室内温度高于30℃时,则应该放在冰箱2℃~8℃储存,但开封4周内用完。


小婴儿常用的维生素D滴剂,家长拆封之后应该避光保存,包装的袋子不要扔掉,应该将剩余药品套进去储存,避免遇光分解,影响药品的稳定性。


用药时间先后顺序需谨记 


患者在服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遵医嘱服药,同时还要了解不同药物的服用时间和先后顺序,否则可能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引起不良反应。


患者服用中药通常和西药间隔半小时左右。滋补药品适合饭前服用,说明书没有特别提示的药物,尤其是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一般饭后半小时服用为宜。


此外,患者在服用镇静催眠药物期间不要喝酒,酒精本身有中枢抑制作用,而镇静催眠药也是中枢抑制。如果在喝酒的同时又吃催眠药,会加重中枢抑制的不良反应。






往期推荐

来源:中国医药报
编审:省局办公室
发布:刘华秋

江苏药品监管
公益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