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8日上午,《匠心铸梦—机械强国之路与青年责任》先锋读书会在于修园 11 斋天工书院一站式社区党团活动室开展。读书会由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大学英才教授曹树谦主讲,机械工程学院第四期青马工程学员、天津大学第十九期太雷班学员代表参加学习交流活动。师生共读,深学深悟卓越工程师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使命与担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机械工程学院开设先锋读书会,带领青年学生把握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在阅读中传承红色文化、领悟时代精神、增进专业认同。
师生领学启思考
《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全书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系统回顾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复兴历程。书中描绘了中国制造业如何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中,克服外部挑战,完成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型。作者通过翔实的史实,细致讲述了中国制造的历史演进,并将其置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框架中,洞察中国制造的内在动力和发展趋势。
全国优秀教师 曹树谦
曹树谦引用金东寒校长的讲话“读书幸福 幸福读书”,强调了读书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结合书中经典片段与自身科研工作经历,曹树谦沿着历史脉络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从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开始没落、屈辱的近代史,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期间建设重工业、发展国防的显著成就,再从改革开放到现阶段的跨越式发展,重回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里程碑,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中国制造业如何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发挥出澎湃的力量。
曹树谦带领同学们深入地分析中国制造能够取得如今成就的内在因素:深藏的生命韧性和适应柔性助推中国制造抓住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机遇,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同时,大家也可以看到中国制造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推动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未来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成为构筑中国力量、创造中国价值的重中之重。
曹树谦强调同学们要厚植家国情怀,苦练内功,要努力成为能够帮助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优秀人才,勉励同学们要心怀忧患意识,勇担责任使命,敢于开拓创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精学深读谈体会
第十九期太雷班学员、机械学院张世城
《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一书系统回顾了中国制造的复兴历程、探究中国制造乃至全球制造业兴衰成败的一般规律、展望中国制造强国梦的美好未来。今年暑假,在海尔生物医疗参观时,看到海尔的航天冰箱,了解到在全球家电企业还在进行激烈的地面争夺战之时,海尔已然率先将竞争领域拓展到太空,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冰箱技术的国家,我深刻意识到创新在制造行业扮演的重要角色。
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们肩负着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使命,这不仅意味着要将研究方向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为实现“制造强国”这一宏伟目标贡献青春力量。与此同时,在实现“制造强国”的征途上,我们不仅要做技术的“践行者”,在科研和工程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突破,还要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将中国制造的故事和中华民族的制造精神传递给世界,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国制造的实力和魅力。
机械学院青马工程学员 张禹泽
《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第六章中关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部分让我对加工制造产业有了新的认识。在通常的认知中,产品设计和营销是高附加值环节,加工制造是低附加值环节,许多发达国家也会随着发展将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但是,这本书通过富士康的实例,说明了加工制造行业同样可以通过创新提升加工水平,掌握产业链上的主动权。同样的例子我联想到了台积电,同样是代工定位的工厂,但是凭借着对加工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同样成为了芯片产业链不可获取的一环。这让我认识到从事加工制造的代工厂可以通过产业链企业间的“灰度创新”,提升收益,掌握主动权。
此外,书中还介绍研发和制造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哺育的关系。这让我联想到一些到机电企业工作的同学除了坐在办公室画图设计,还需要到工厂车间中工作交流。这也体现了制造和研发的相互促进依赖的关系。这也让我认识到我们的产业化升级,不能走发达国家淘汰加工制造业的老路,既要提升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能力,也要重视加工制造的创新升级,共同促进整个产业链的提升进步。
机械学院青马工程学员 管传钰
《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详实的数据分析和生动的案例,展示了中国制造业如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最终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
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制造业的磅礴力量和民族复兴的澎湃激情。书中通过多个生动的案例,让我看到了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和潜力。华为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制造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质量的决心和能力。大疆作为全球领先的无人机制造商之一,凭借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品牌建设,在全球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中国制造业在不同领域的成就和实力,还体现了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这些生动的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坚持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是中国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
历史照耀未来,征程未有穷期。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的学生,我们要努力钻研学习、脚踏实地,为中国的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提供坚实力量。
机械学院青马工程学员 董贵阳
《中国制造: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以贯穿历史与未来的中国制造发展脉络为线索,从宏观政策与微观案例两个角度,借技术、管理和模式三种创新,制造业的四个领域为我们阐述了中国制造业从落寞到重新辉煌的历程以及制造业对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要作用。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三个十年中国制造发展过程的亲历者,我也曾亲眼目睹中国制造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从传统家具、固定电话亭、社区供销社到高端家具、移动通讯、智能化社区,中国制造的高速发展惠及着每一个人。如今,我国制造业正逐步摆脱过去依靠低成本优势的发展模式,向依靠创新驱动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新模式转变。面向未来,我们要准确把握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的客观规律,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为高新技术型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更好地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我们作为新工科建设强校的一名学生,要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像中国制造那样有韧性、像中国制造那样有责任有担当、像中国制造那样不断创新和锐意进取,积极投身到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中,就一定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汇聚起更加磅礴的精神动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书写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绚丽篇章。
温故省学谋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我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跃升的重要抓手。作为天大学子,要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厚植家国情怀,涵养天大品格,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