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小伙反复高烧40℃、几近失明!原因意想不到……

百科   2024-12-27 18:30   北京  

20岁的年轻小伙毛宇(化名)平日身体健康,喜欢小动物,但没想到,前不久一次被流浪猫咬伤的经历,竟然让他高烧不退,近乎失明……


一、反复高烧、视力减退,竟是被小猫咬伤所致
2个月前,小伙毛宇突然出现头痛头晕、颈部酸痛、发热咳嗽等症状,自行服用感冒药未见效后前往当地县级医院就诊。但经过9天的住院治疗,他还是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到40℃,并出现视力减退、右眼视野缺损等症状。
随后,毛宇转诊至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感染科。此时,他的右眼视力已降至手动(只能感知到手在眼前晃动)。
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他在20余天前曾喂食流浪猫并被咬伤鼻翼,怀疑可能是猫抓病合并视神经视网膜炎。
最终检验结果显示,确诊为猫抓病。在明确病因后,经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治疗,毛宇已顺利出院,视力明显好转。


二、什么是猫抓病?
狂犬病大家听得不少,但对猫抓病可能相对陌生,被猫抓伤就一定会得病吗?猫抓病有何症状?如何预防?一起来看!
猫抓病是一种由汉赛巴尔通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一般通过携带病菌的猫狗等宠物抓伤、咬伤,或舔舐身上的开放性伤口而感染。病菌也可经过跳蚤、虱子传播给人。
汉赛巴尔通体的电镜照片 图源:广州卫健委
猫抓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带菌的猫,病原体存在于猫的口咽部90%以上患者与猫有密切接触史。57%-78%的患者有被猫抓伤史。


三、被猫抓伤、咬伤,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患病?
一般来说,人中招后会有比较明显的症状:
  • 猫抓伤部位 3~4 天后出现红斑丘疹。
  • 2~4周后该部位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出现肿大,注意,此时猫抓伤口早已愈合,容易被患者忘记,从而少了“猫接触史”这一重要线索。
  • 多表现为单侧淋巴结肿大,肿胀并伴有疼痛,手肘、腋窝、颈部、腹股沟处较为常见。


四、67岁阿姨脖子上鼓起脓包,竟和家里的猫有关!
2022年5月,杭州67岁的陈阿姨突然发现自己右边的脖子肿了,并伴有触痛。就近住院挂了半个月消炎药,症状未见好转。
随后,陈阿姨前往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医生为她进行了全面的病原基因检测,最终在淋巴结穿刺组织的NGS检测中发现了汉赛巴尔通体,再结合陈阿姨养猫的情况,考虑是猫抓病。
部分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全身不适、咽喉痛、脾肿大、结膜炎,甚至抽搐等
部分患者会出现眼部并发症,如视盘水肿、黄斑水肿伴渗出,随后逐渐形成黄斑前膜等,导致视力下降。


五、做好这几件事才能安心“吸猫”
看到这里,家有“喵星人”的一定都在瑟瑟发抖,这么吓人,还能愉快“吸猫”吗?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猫抓伤人都会引起猫抓病,猫本身带菌才会把细菌传染给人
一般情况下,家养的“猫主子”比较干净,带菌的几率比较低。流浪的“喵星人”,接触的细菌较多,被感染的几率也大很多。
1. 定期驱虫
跳蚤、虱子等体外寄生虫,是汉赛巴尔通体的主要传播媒介,为猫驱虫能有效预防猫抓病。
2. 不要随意与流浪猫接触
如领养流浪猫,要为其进行全面的体检和人畜共患病筛查。
3. “撸猫”后洗手
“撸猫”后要用肥皂水洗手,不要让猫舔到你的伤口。特别是孩子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尽可能避免与猫激烈玩耍。
4. 逗猫别过火
“撸猫”时不要过分亲密接触,尽量不要刺激猫,以免被咬伤或抓伤。
万一被猫抓伤或咬伤,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受伤部位,警惕狂犬病或猫抓病感染风险,及时就医。
本文综合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往期阅读 

① 不痛不痒,34岁女子突然确诊癌症!很多人发现就是晚期

② 耳鸣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这种奇怪的声音,别当“耳旁风”

③ 人活多久,排便就知?寿命长的人,每天排便在这个次数

④ 无辣不欢变悲剧,男子确诊急性肾衰竭!医生提醒:经常大量吃辣要警惕

⑤ 紧急提示:警惕冬日的“温暖杀手”

最近,公众号平台又悄悄改版了!为了避免错过科学君,你可以点亮【在看】点赞分享,同时把“非常科学”【设为星标】,具体操作如下

点击下方非常科学卡片,即可进入第一步页面

记得点亮【在看】↘↘↘

非常科学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科学,科学君带你探秘大千世界。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