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护企丨专业性难题交给“专业的人”

政务   2024-10-25 17:27   江苏  

10月25日

《新华日报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栏目

深度报道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

创新办案机制

深入推进“检察护企”专项行动

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做法



苏州工业园区创新破解

知识产权案技术事实认定难、指控难

专业性难题交给“专业的人”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企检服务中心,一场专题交流会正在进行,30多家企业的负责人与检察官、律师、专家学者等围绕“筑牢法治防线·护航企业发展”各抒己见。

“检察机关对我们公司知识产权案件依法妥善办理,不仅成功阻止商业秘密泄露,防止经济损失进一步加剧,而且保护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给了我们更大的底气去加大研发投入,增强研发队伍稳定性,确保技术优势。”一家光电企业负责人说。

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该企业副总经理利用职务便利,与他人合谋成立另一公司,通过贿赂、利诱下属员工的方式,非法获取企业核心技术供自身经营的公司生产使用。经鉴定,涉案商业秘密的许可使用费用价值660万元。

技术事实认定难、指控难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的常见难题。商业秘密刑事案件所涉技术事实,是权利人未经公开的技术秘密,如何准确取证、举证、认证这些技术事实?聚焦知识产权领域新型刑事案件的难点堵点,苏州工业园区积极推行知识产权双向赋能检察办案机制,引导知识产权权利人实质参与刑事诉讼庭审,为办理此类案件提供了新路径。

庭审中,该企业副总经理对公诉人指控秘点的非公知性、许可使用费等技术事实问题,均不予认同。“我们提请司法鉴定人员、专门知识人员和权利单位技术人员分别出庭做证,对于被告方提出异议的技术问题予以解释说明,论证控方认定意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驳斥辩方不当观点,最终控方认定意见被法院判决采信。”该案承办检察官王军解释,“特别是权利单位研发人员作为证人出庭,对于海量的技术事实准确认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终,这起公司高层在外成立公司并通过贿赂下属获取原公司商业秘密的案件,经过检察院准确的分析论证,相关行为被认定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去年9月,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终审裁定,采纳检察机关指控意见,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

一流的营商环境离不开一流的法治化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作出部署,明确要“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构建商业秘密保护制度”。

作为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内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280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超万家。面对科技企业日益增长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通过推行知识产权双向赋能检察办案机制,检察机关与知识产权权利人双向赋能、良性互动,提升知识产权办案质效,去年以来共办理知识产权案件33件48人,获评国家级、省级典型案例5次,一起案件被写入最高检发布的《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2023年)》。


办理一案,治理一片。在推行知识产权双向赋能检察办案机制的同时,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还与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共同打造企业商业秘密检察保护“双百”平台,在充分调研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从研发环节、风控环节、对外投资等10个模块,分别梳理形成企业商业秘密风险排查清单、防控指引各100条。

记者尝试登录“双百”平台,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小程序界面随即跳至平台首页,“百问百答·获知企业商业秘密管理风险”和“百析百解,为企业提供风险防控建议”两大子栏目映入眼帘,企业可在该平台进行“法律自检”,找出风险漏洞,获得改进意见建议。

“我们公司以高端激光芯片的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竞争力,因此对强化商业秘密保护意识和能力有着现实需求。”度亘核芯光电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经理李靖点赞“双百”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我们发现在商业秘密管理,尤其是离职人员竞业限制履行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平台给出的法律建议帮助我们完善了管理制度,有效降低商业秘密泄露风险。”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我们继续深化办案机制创新指明了方向。”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夏军表示,下一步该院将继续精准对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化水平,为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服务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来源 | 新华日报

编辑 | 赵文婷


苏州工业园区检察在线
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信息发布公开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