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寿命在延长,养老金还够“享老”吗?引进的罕见病药物,能负担得起吗?孩子接受国际教育,应该从几岁开始规划?当前,保险业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这些与普通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议题之中,帮助投保人更好规避风险,规划人生。
这一切的背后,精算师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保险产品的条款、费率、赔付率等都由精算师所设计。精算师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也能够帮助险企更好应对市场变化,是保险业的核心技术。但考虑到一名精算师需要综合掌握数学、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多项技能,培养这样的人才绝非易事。
成立于1994年秋的“友邦-复旦精算中心”(以下简称“精算中心”),是致力于我国本土精算师培养的长期力量。它由友邦和复旦大学共同创立,如今已走过30年岁月,伴随中国精算业从无到有,培育了近千位精算师,其中许多已在各金融保险机构担任首席执行官、总精算师及各管理岗位。“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很多精算中心的学员成长为行业领军人,不仅成就自我,亦反哺社会。”近日,友邦保险集团独立及非执行主席谢仕荣在“三十友行,共复光华”友邦-复旦精算中心成立30周年庆典上表示。
早期中心老师向学员授课
30年前播下的种子已聚木成林,播种人也得其荫护。改革开放后,友邦人寿先后获批成为首家获寿险经营牌照的外资保险公司、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即将进入13个省份及直辖市,触达中国内地逾60%的寿险市场,覆盖数以百万计的中产家庭。
“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友邦对于保险行业关键人才长期、公益性、不求回报地培育,助力了行业高质量发展,最终收获了各方认可,成就了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美好样本。
顺势而为 填补空白
10月26日,复旦校园。友邦谢仕荣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李大潜,精算中心首任中、外方主任尚汉冀教授、李达安先生,4位对精算中心成立厥功至伟的“80后”,时隔多年重聚一堂。台下300位年资各异、已在各行各业开枝散叶、成为中流砥柱的精算人才,仿佛又回到了青葱岁月,仰望师长,掌声雷动。
谢仕荣先生、李大潜院士为友邦-复旦精算中心首任中方主任尚汉冀教授、首任外方主任李达安先生赠送荣誉纪念品
正是以四位老先生为代表的友邦人、复旦人,揭开了中国保险业国际化精算人才培育的序幕,助力中国保险业由粗放式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中国精算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
作为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首批参与者之一,1992年,友邦保险集团重回中国内地市场,彼时,国内精算业尚处初级阶段,受制于报名费用昂贵、教材匮乏、学习渠道稀缺等原因,精算专业人才稀缺。为支持中国精算业起步发展,1994年,友邦保险集团与复旦大学成立精算中心,成为改革开放后首个致力培养国际精算人才的校企合作项目,通过为学生提供教材、免费授课、设置奖学金、向通过精算师考核的考生返还考试费用等举措,解决精算人才培养的痛点问题。
“当时,国内保险精算人才培养仍为空白。‘友邦-复旦精算中心’顺应时势而成立,开启内地保险业专业人才培养新里程。精算中心成立也是友邦人回馈故土、助力国内保险业健康发展的最佳举措。”回溯中心发展史,谢仕荣不无动容。
精算中心不仅是中国寿险行业对外开放的见证者,也改变了莘莘学子的人生轨迹。“在精算中心学习的那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和同学们一起研究精算数学、经济学,并尝试将数学的一些知识运用到保险金融方面去。”友邦人寿精算部总监魏广胜回忆道,“正是这样的训练,让我了解了该如何将数学赋予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能力”。
目前,友邦-复旦精算中心已开办培训班57期。除复旦大学外,1994年起,友邦还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高校合作成立精算中心,近两年,友邦携手武汉大学、浙江大学进一步深化保险及精算人才培养。这些举措累计支持超3000名学子参与到精算培训,为中国保险市场经济形成和腾飞打下了人才基础。
与时俱进 升级资源
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不断结合市场需求变化,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保险精算相关制度,为保险业行稳致远奠定制度基础。以制度为指引,以人才培养为依托,中国精算在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编制,人身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推动中国保险行业科学、稳健发展作出贡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目前保险业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2024年9月11日,《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保险新‘国十条’”)发布,要求保险业提供更加丰富的保险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养老、健康、生产等多层次需求。在此基础上,《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发布,有利于引导保险公司发挥精算技术、长期产品开发和长期资金管理的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养老保障和跨期财务规划服务。
顺应时势变化,专业精算人才培养亦需与日俱进。在此背景下,友邦保险集团、复旦大学战略合作全面升级,成立“友邦-复旦精算中心暨精算及金融研究基金”,探索培育新时代精算人才。
友邦-复旦精算中心暨精算及金融研究基金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上的两位友邦代表:友邦人寿首席执行官张晓宇、友邦人寿首席客户官张敏都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受惠于友邦-复旦精算中心取得精算师资质,对于精算在保险行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切身体会。
张晓宇表示,“ 保险新‘国十条’指明了高质量发展方向,这就要求行业树立新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在这个过程中,精算将会继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对精算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高速变化的市场,保险业的外延不断拓展,精算行业需要探索形成一套完整的价值主张,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需要运用更多创新工具降低风险,精算的重要性和专业性也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张敏认为,新时代需要“新型”的精算师。“第一,在定价利率机制调整、产品转换和承接方面,精算师要充分审视自己在产品链路、保险经营链路中的角色;第二,精算师要把握时代机遇,有能力引领资负联动共同创新,探索符合利率环境下投资经营管理的能力,并在市场工具有限的条件下,扎实探索利率风险管理的创新;第三,精算师要提升跨界学习交流的能力,在‘保险+服务’的理念下,推动养老和医疗领域保险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
庆典现场吸引许多“复二代”“友二代”打卡
升级后的精算中心将发挥平台作用,汇聚专业智慧,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升级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一是教育功能进一步扩容。助考项目从北美精算师考试,延展到更多精算师资格认证,包括中国、英国及德国精算师等;同时中心将提供奖教金,鼓励并感谢更多老师对于精算教育的付出。
二是建设友邦·复旦保险校友中心,探索搭建校友捐赠支持平台、校友圈建设、保险大讲堂,将中心打造成新老精算人交流的平台。
三是将打造友邦·复旦智库,融合友邦和复旦的专家资源,结合大健康、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开展各类前瞻性、专业化、创新性的合作交流与研究,提升精算中心的行业服务能力。
持续发展 践行承诺
助力培育精算人才,仅是友邦积极融入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历程的缩影。从历史沿革来看,友邦生于中国、长于中国、成于中国,放眼当下,友邦正坚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回馈中国。
1919年,友邦保险在上海成立,成为最早一批为华人提供寿险服务的外资保险机构之一。1992年,友邦保险重返中国内地市场,成为改革开放后首家获得寿险经营牌照的外资保险公司。
友邦回归中国内地市场后,郑重承诺将优质、先进的保险经营理念和产品服务带到中国市场,除了助力培养精算人才外,还率先将保险营销员制度引入中国内地,释放保险市场化潜力;培养本土与国际接轨的核保专业人才;将 LOMA引进内地,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保险专业管理人才标准等。
当前,中国正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型。近年来,友邦保险集团持续、坚定地投资中国内地市场,以实际行动践行对中国保险业的承诺。
“友邦金融中心”外景
2020年,友邦人寿正式成立,将业务经营范围拓展至更广泛的区域。2023年1月于上海北外滩揭牌的“友邦金融中心”,是友邦人寿自成立以来所进行的最大一次资产收购。2024年1月,友邦人寿完成了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中央商务区(CBD)的办公楼项目控股权的收购,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作用。这些举措无不表明了友邦保险公司坚持扎根故里的信念与对中国经济长期、坚定地看好。
目前,友邦人寿已在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河北、河南、湖北、四川、天津、深圳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近日更获监管部门批准,筹建安徽、山东、重庆分公司。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友邦人寿各项指标表现优异,财务、渠道、人力、客户体验等指标全方位成长。其中新业务价值增长36%,达到7.8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金融强国的关键一环。外资机构参与、见证了中国金融业开放发展历程,也为中国市场蓬勃发展注入了活力。作为保险业对外开放的生动样本,友邦保险是对外开放的见证者、获益者,更是推动者、建设者。未来,友邦人寿将持续贯彻“金融为民”的理念,以创新之力,聚发展之势,把握机会,融入金融高水平开放,助力推进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持续奋斗。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