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6日,2024中国国际特殊钢新材料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工程院、国内重点高校及科研机构、重点特钢生产企业、重点冶金装备制造企业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的领导和院士专家汇聚一堂,围绕钢铁行业发展形势、特钢行业技术创新、稳健发展、产业布局、绿色低碳、数智化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凝聚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特钢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出席会议并做主旨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刘玠;上海大学教授、伟长学者董瀚;北京科技大学终身教授、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荣;东北大学绿色智能特殊钢冶金研究中心主任姜周华;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梁剑雄;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环保中心主任刘涛;宝武首席科学家、先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建民;宝武首席科学家储双杰;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徐立新;抚顺特钢技术中心主任助理、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于腾做了专题报告。中国特钢企业协会执行会长王文金和中国特钢企业协会秘书长刘建军分别主持了5日和6日的会议议程。
姜维在讲话中表示,今年以来钢铁行业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发展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表现在钢铁产量进一步下降,国内需求强度明显减弱,粗钢表观消费量降幅大于产量降幅,供需矛盾突出,钢材价格持续低位,叠加原料价格易涨难跌等因素影响,行业利润同比明显下降,行业运行持续呈现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不利局面。
姜维指出,钢铁企业要充分认识宏观形势,理性面对发展阶段调整。本轮下行周期与2015年以及以前钢铁行业下行周期明显不同,中国钢铁由增量发展阶段向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的转变已成行业共识。全行业一定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战略上理性面对行业发展阶段调整。解决问题在供给侧,自律和产量调控解决当下问题,而一部分产能的退出才能解决长远问题,才能实现行业供需恢复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行业“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的关键时期,企业如何优化才能存活下来?姜维认为,科技进步是应对当下的一招。“在当前市场形势下,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宝钢股份、中信特钢、南钢股份、龙腾特钢等持之以恒坚持科技创新发展、坚持专精特新的企业,仍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他进一步表示,企业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领域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才有能力拥抱未来。同样只有有利润、有效益的企业,才有能力持续投入,才有能力去拥抱未来。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应该是企业经营的底线思维。
对特钢行业而言,目前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是重中之重,为特钢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巨大的长期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空间。“特钢新材料作为国防军工、高端制造业和竞争力,是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是钢铁强国的重要标志。特钢新材料产业要更加重视科技进步,以自主可控为战略基点,以绿色化和智能化为核心主题,瞄准关键短板发力,构建创新生态圈,走好科技创新之路。”姜维表示。
干勇院士在题为《工业化后期高端特种合金发展思考》的报告中表示,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电力装备是我国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700℃超超临界电站、深海工程、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高铁、大飞机等是我国亟待重点发展的关键高端装备,也是解决我国工业高水平发展的核心。这些高端装备急需先进高强高韧、耐蚀、耐热等特种合金的支撑。他提出,面向未来,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要布局6项重点任务:一是先进轻量化、高强高韧合金及关键部件;二是先进耐热合金及关键部件;三是先进耐蚀合金及关键部件;四是先进合金及部件服役安全及评价表征技术;五是金属材料先进制造流程技术;六是金属材料再生供给与高质保级技术。
刘玠院士在题为《人工智能推动科技革命》的报告中针对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大模型的发展历程与当前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全面深入地阐述,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大模型在钢铁行业等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对于如何训练一个钢铁领域大模型,他提出,一般可以在大模型基础上,利用钢铁领域数据集实施增量训练和监督微调,使模型能更精准地应对冶金特定任务。实现的步骤有三个:一是准备高质量的钢铁专业数据集,如传感器数据、基础自动化与过程控制系统数据、各项规范、操作记录、现场视频等。专业数据应与下游任务相关,避免有虚假、重复、敏感、涉密和有害信息等。二是选择开源大模型作为基座模型(如:LIama,OLMo,千问以及其他多模态模型等),开源模型的能力可以通过公开的测评获得。三是根据下游的任务,如过程控制、故障检测、流程优化等,进行增量训练和监督微调。
梁剑雄在题为《中国特殊钢科技创新与未来发展》的报告中聚焦我国航空航天、能源装备、海洋工程、CCUS工程等国家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高端装备和重大工程对特殊钢不同需求,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特殊钢发展取得的新一代长寿命轴承钢抗疲劳组织性能调控技术、大型起落架用300M超高强度钢低成本强韧化技术、基于TiC调控的新一代耐磨钢板技术、氮合金化技术、基于使役性能提升的组织调控技术等科技创新成果。对于未来绿色特钢材料发展建议,他从特钢新材料品种研发高端化、构建特钢新材料研发新范式、矿产资源-特钢材料-高端装备统筹发展、创新链供应链安全与特钢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四个维度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张龙强在题为《中国特殊钢发展与国际化之路》的报告中提到,2021年11月以来,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钢铁市场进入下行周期,但不同于“十二五”“十三五”时期的“V形”反转,本轮市场下行呈现“L形”走势和分品种下行两大特点。以服务制造业为主的特钢行业,在此过程中效益水平优于全行业,但也摆脱不了下行趋势,利润空间持续收窄,同样也表现出明显的分品种下行态势。关于特钢国际化发展,他表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美国制造业持续下滑,优特钢需求明显减少;日本、德国在粗钢产量达峰后,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推动钢材直接和间接出口,带动特钢比例快速提升;中国特钢发展经历了初期发展、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与专业化发展三个阶段。展望未来,中国特钢(含不锈钢)发展将呈现“产量保持增长、占比稳步提高、质量进一步提升”三大特征,并将在强化基础研究、推进产业延伸、加强国际合作等七大方面继续发力。
刘涛在题为《“十五五”钢铁行业发展趋势》的报告中从全球钢铁需求变化、全球钢铁供给区域结构变化、全球铁矿资源供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四个方面分析了全球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及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影响。对于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他从促进钢铁行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供需结构变化、产量调控逐步向碳排放配额控制转变、品牌建设及规则引导、资源保障、进出口变化、流程结构变化、产业耦合发展、成本极致化、国际化发展、数字化、未来政策导向13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洞察,助力企业把握趋势、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6日上午,来自特钢产业链上知名的专家学者,展示了各自研究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并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这些专家的报告不仅具备理论高度,而且紧密联系实际,为特钢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前沿视角,为特钢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姜周华在题为《高端装备用特殊钢和合金材料的创新发展——实践与展望》报告中重点介绍了高品质特殊钢电渣重熔关键技术与装备、高氮不锈钢与加压合金技术、超级不锈钢关键制备技术、新一代绿色智能电弧炉炼钢短流程技术的创新实践,以及未来3-5年要攻克的难题。
朱荣在题为《“废钢再生”及低碳冶炼技术》的报告中剖析了“碳中和”给电炉炼钢带来的发展机遇,分享了废钢再生的加工与检测前沿技术,探讨了电炉炼钢洁净冶炼的核心技术路径。
李建民在题为《不锈钢最新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的报告中阐述了不锈钢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进展,介绍了不锈钢产品和领域拓展、不锈钢标准及政府项目的具体情况,对不锈钢材料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储双杰在题为《钛合金高效短流程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报告中,聚焦钛材生产应用面临的系列问题,提出了缩短钛合金生产流程及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为促进我国钛合金生产规模化、高效化、低成本化贡献了智慧。
于腾在题为《中国变形高温合金的发展与实践》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高温合金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中国高温合金的未来发展方向。
徐立新在题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未来展望:特殊钢的创新与应用前景》报告中,基于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未来发展趋势,阐述了对特殊钢技术提升的重点要求,并结合应用案例为特殊钢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董瀚在题为《高超纯铁特性与促进特钢高端化发展作用》的报告中,对高超纯铁的性质做了详细介绍,对高超纯铁应用于特钢生产的技术路径和优势进行了探讨,分享了高超纯铁制备的技术路径与实践经验。
图为现场提问互动
钢协副秘书长兼综合部、国际合作部主任苏长永;钢协副秘书长兼产业运行部主任陈玉千;东北特殊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启;宝武特种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傅建国;建龙集团副总裁阮小江;南钢常务副总裁徐晓春;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维;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冶金装备分会会长、江阴兴澄特钢副总经理王永建等领导在现场参会。
本次会议由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主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冶金报社、冶金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支持,由河北龙凤山集团、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赞助。来自重点特钢生产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媒体的约2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代表表示,作为中国特殊钢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发展高端论坛,2024中国国际特殊钢新材料高峰论坛日程紧凑,内容丰富,不仅探讨了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特钢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还带来了特钢行业技术创新、产业布局、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的深刻洞察,为特钢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广告—
编辑 | 金子涵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