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通车70周年特别报道 | “两路”和他们的十年

民生   2024-12-20 18:17   西藏  

今年是川藏、青藏公路通车70周年。十年前,在“两路”通车60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


本期“聊聊交通事”中的两位受访者很早就与“两路”结缘。


他们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以不同方式参与到“两路”改造整治工程中,他们是“两路”建设中具有典型性的群体代表——交通援藏干部在川藏公路最艰难的工程项目,以及交通技术专家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研究的最前沿。


十年前,他们成为《中国交通报》“川青藏通车60年”系列报道中众多受访者之一。十年后,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与“两路”是否还有紧密的联系?本报记者再次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为西藏建设一条稳定耐久的高速公路”


“不知不觉就这么久了!我和当初一样,一直在做冻土研究,明天进藏,有空我联系你。”高原信号不好,中交一公院正高级工程师符进的工作又特别忙,经过多次确认,最终记者在他出差转乘火车的一段旅途中完成了这次电话采访。


1973年,青藏公路科研组把冻土观测站建在了五道梁。符进说,青藏线的建设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奉献和接力。“中科院的刘永智老师已经80多岁了,为了新一轮改造工程,多次到高原给我们指导工作。”


要想在青藏高原建设高速公路,必须攻克多年冻土。近年来,科研人员一直在为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建设高速公路做技术准备。


2017年,世界首条多年冻土高速公路共(和)玉(树)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条高速公路对多年冻土的研究意义重大,是我们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的一次实践验证。”


2021年,“青藏高海拔多年冻土高速公路建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我们中交一公院在高寒高海拔地区交通建设领域的第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青藏线工作了二十年,符进谈到这里的变化,看到沿线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让他更加坚定从事这份事业的决心。


以前在青藏线可能只有五道梁、沱沱河是有电的,很多地方晚上还要用发电机,旅店里连个室内卫生间都难有。“现在沿线新建了很多旅店,条件也好,有热水有暖气,网络信号也不错。”


“青藏线就剩下格尔木到那曲这一段还没有高速公路了,我们要为西藏建设一条稳定、耐久的高速公路,这就是我们一直做这个科研的意义。”符进说。


刘永智(左)和符进(右)的合影。


“海拔高不如志气高,缺氧气不能缺勇气”


芮斯瑜作为交通援藏干部2012年8月来到西藏,加入到国道318线川藏公路102滑坡群整治工程以及通麦至105道班段整治改建工程的建设工作中,担任重点公路项目管理中心的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指挥部)技术总工,负责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


2014年7月,在迫龙沟特大桥施工现场,芮斯瑜指着已经近百米高的桥墩对记者说,通麦特大桥、迫龙沟特大桥和几座隧道正在建设中,改造工程采用了桥隧相连的方式,避开地质灾害频发的路段。“等你们再来,通麦这段就不一样了!”


芮斯瑜在迫龙沟特大桥工地现场穿着红格子衬衫、脚踩雨鞋、一身泥巴的画面被记者“定格”,记录在当年的报纸版面上。


十年之后,记者再次联系上芮斯瑜,此时的他已结束援藏返回广州工作多年。


回忆起曾亲身参与建设的通麦特大桥,芮斯瑜感慨地说,当时最大的一项挑战是既要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又要保证社会车辆的安全通行,尤其是雨季,道路边坡经常发生危岩崩塌掉落、松散土体滑塌等地质灾害,所有参建单位都处在保通和建设的双重压力之下。


国道318线上天堑变通途的迫龙沟特大桥。


“随着近些年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以及技术设备的升级,无人机智能巡查、边坡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等方面的推广应用,对边坡地质灾害的日常巡检、应急处理,现在都可以更好应对”。


芮斯瑜回到广东后参与了多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桥梁建设领域开展了大量实践和研究。他现在工作同样很忙,记者与他的这次采访通过微信沟通的方式断断续续持续了半个月。经常是第二天早上看到他凌晨回复的消息,记者再追问,又是另外一个深夜的回复。


在采访最后,记者请两位受访者谈谈他们理解的“两路”精神。


芮斯瑜说,在西藏工作的时候,常听到一句话,海拔高不如志气高,缺氧气不能缺勇气。“我想这就是‘两路’精神的一种体现。”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在青藏线工作了二十年,我深刻理解了这二十个字”。符进这样告诉记者。


又是某一个早晨,记者收到芮斯瑜发来的一段微信:


在新时代交通建设中,弘扬“两路”精神,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前辈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敢于创新和勇于创新,不断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记者手记



“两路”这期,我们第一个确定和联系的采访对象其实不是交通人,而是一位活跃在记者朋友圈,喜欢西藏、多次自驾、甚至还去过墨脱的旅行爱好者小胡老师。我们也想听听“圈外”人如何谈“两路”。


“2010年我跟着旅行团去了一次西藏,从此就喜欢上那里了。2015年我们第一次自驾,在当地找了向导开车,自己不敢开。那之后我们在西藏自驾了七八次,青藏线也跑过。西藏的路确实变化挺大,建了更多的桥、更多的隧道。今年我们开车到墨脱,在318线又看到隧道建设。”



小胡老师口中的“两路”,更多的是“使用者”视角:路况怎么样?车流大不大?风景美不美?“路修得越来越好”“桥隧比例更大”,是她对于“两路”最直观的感受。


上周,本报记者在青藏公路海拔5231米的天下第一道班采访,有一组照片让人印象深刻——道班的休息室里挂满了锦旗,留言本上都是整页整页的感谢。驻守在“生命禁区”的天下第一道班,几十年来,他们将自己的工作从公路除雪保通,延伸到救助生命,道班成了救助站和服务区。



在制作这期视频前,本报西藏记者站的同事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近年来他们在西藏、在“两路”采访时的素材。从照片和视频里我们看到了藏区老百姓乘坐“复兴号”喜悦的神情,西藏农村游吸引了众多游客……


每个走过“两路”的人,都对“两路”有着自己的理解。


小胡老师是对沿路风景的喜爱;被救者是对道班职工的感谢;“两路”沿线群众办起特色旅游、发展特色产业,他们收获了“真金白银”。



而对于交通运输行业来说,“两路”承载着更丰富的内涵,“两路”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信念。“两路”精神是交通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承的优良传统,更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交通运输行业的生动体现。


 BQTV

监   审:阿      旺

责   编:格桑扎拉

编   辑:次仁尼吉

来   源:网信羌塘


邮箱:nqbqgdj@163.com

关注:新闻


巴青融媒
记录巴青发展的点点滴滴、传播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及时准确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社会热点,反应百姓心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搭建政府与百姓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打造百姓生活的精神食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