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身边的洛阳政法人】韩作君:17本工作笔记 炼出一个刑侦专家

政务   2024-11-20 14:35   河南  


近年来,洛阳市政法系统聚焦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大力加强政治能力、素质本领、纪律作风等建设。在推进洛阳政法工作现代化实践中,广大政法干警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涌现出一大批突出典型。

  河洛政法联合河南法治报开设咱身边的洛阳政法人专栏,以小故事、小案例、小切口,集中宣传洛阳市政法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实践中的突出典型,进一步激励广大政法干警向“身边人”看齐,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履职尽责,展现担当作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政法工作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6台办公电脑、满墙专业书籍、4幅挂墙地图、17本厚厚的工作笔记……“韩作君工作室”的门口,写着12个显眼大字:勘必细、比必快、串必准、打必狠。
  韩作君,洛阳市公安局洛龙分局刑侦大队警务技术一级主管,一个通过现场痕迹、视频、犯罪心理等给犯罪嫌疑人画像的人。今天,河南法治报记者通过文字给他做一幅画像。
  勘验现场时,他习惯戴上口罩,将警帽帽檐扭到脑后,拿一个手电筒,细细查看各处细节。回到办公室,面前3台大屏电脑、身后两台专业数据电脑、右手边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及17本工作笔记,组成了他的战场。
  多的时候,他可以一天出16个现场。
  快的时候,他可以5秒钟锁定犯罪嫌疑人。
  细的时候,他可以连续多年不放过一枚血指纹。
  参加公安工作16年来,韩作君共勘查各类现场2200余次,利用现场痕迹比中案件1200余起,通过视频等技术比中各类线索4000余人次,协助侦破系列案件270余串,涉及2300余起案件。
  他是“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感动中原年度人物”、河南省“最美基层民警”、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有人叫他“洛城福尔摩斯”,有人形容他是“行走的数据库”,有人惊讶于他竟然能把指纹特征背下来……
  他谦虚地说:“我就是我,一个普通民警。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愿意干,这么多年专注一件事,任谁都能干成。”
精益求精 34岁转行痕迹检验工程师
11月5日早上7时30分,韩作君已坐在工作室的电脑前,开始比对洛阳市公安系统前一天录入的违法犯罪人员建档特征。
  伴随着“啪嗒啪嗒”的键盘敲击声,他已完全沉浸其中。每组图像在他眼镜片上呈现出的反光,一般不超过两秒钟。一天看三五千个指纹是他的日常。直到信息全部比对完成,他才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说道:“这是工作习惯,每4天我还会查看并重新编辑比对全市录入的现场痕迹。”
  韩作君是大家公认的每天到办公室最早的人,通常也是走得最晚的人。
  他1998年大学毕业后被特招入伍,11年军旅生涯,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为国家寻找矿藏。2008年年底,韩作君因右腿膝盖受伤,含泪告别了心爱的军营和钟爱的地质找矿事业,走进洛阳警营。
  “我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更喜欢钻研技术,所以主动申请到刑事技术岗位,就想认认真真搞技术。”回忆入警之初,韩作君这样说。
  无论是以前找矿,还是后来找人,都需要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认真干,这很符合他的性格。
  隔行如隔山,但韩作君认为:“方法论是一样的,哪怕34岁转行又如何。”入警后,他从“新兵”做起,自学指纹学、足迹学、痕迹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取得痕迹检验工程师资格。
  自学成才的韩作君被同事们尊称为“韩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韩作君工作室”成为洛阳市刑事技术交流的平台和疑难案件侦办的金牌支撑。他探索的“勘必细、比必快、串必准、打必狠”工作法在全市推广应用,大大提升了刑事技术质效。
  多年从事指纹比对工作,韩作君的认定时间从最初的几天几夜,提高到现在的最快5秒钟。
抱朴守拙 两大法宝成就“行走的数据库”
  有一次,同事马秀伟出现场回来,在走廊遇到韩作君,就拿着相机给他看现场拍的一枚指纹。韩作君当场说出了这是谁的指纹,指纹的主人经常在哪一片活动。
  “数据不是在电脑里吗?为什么有人竟然能把指纹特征背下来!”马秀伟惊讶地说。
  “他的神奇都是有积淀的。”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王志涛说。在同事眼中,韩作君有两大“法宝”:一个是旁人看得见看不懂的笔记本,另一个是印在脑海里的数据库。
  自2009年5月5日上班第一天起,韩作君就将经办的每一名嫌疑人、每一起案件、每一个痕迹都记录在笔记本上,并每年汇总装订。笔记本里记录的不仅是案件,还有他对工作的认真、细致和执着。每当遇到同事们出现场归来,他总是习惯性地问一下现场及建档情况,翻看现场照片及视频资料,熟悉现场各种痕迹特征及作案人体貌特征,找寻案件间的关联线索。
  在每天的记录、询问、了解中,他把各种信息数据进行串联思考,总结出规律性、指导性的信息资料,使两个“法宝”时时更新、相辅相成。每次遇到案件,相关信息会在他大脑中快速汇集。在信息的相互串联碰撞之间,很多案件线索逐渐明朗。正因如此,韩作君被同事们称为“行走的数据库”。
  采访中,韩作君称自己记性不好,所以很多东西都要记下来。17本工作笔记中,随处可见他用红笔标注的圈圈点点。整理着这厚厚一摞笔记本,韩作君认真地说:“观察和记录是刑事技术民警最重要的基本功。”
锲而不舍 一枚血指纹他关注多年
  在韩作君的笔记本中,有一枚指纹是他从多年前就开始重点关注的对象。那是一枚血指纹,从黑白照片中可以看出,粘连的地方很多,指纹清晰度低。
  1990年,洛阳市郊区发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潜逃,现场能提取到的物证只有一枚血指纹。韩作君从2011年开始从事指纹比对工作后,就关注着命案指纹,这枚血指纹也走入他的视线,并印在他的脑海里。今年,在深化智慧公安建设的大背景下,韩作君对重特大案件现场指纹进行了重新筛查,通过海量的数据分析比对,最终锁定两名犯罪嫌疑人。随后,办案民警赴上海将两人抓获。至此,这起34年的命案积案告破。
  交出线索时对侦查员嘱咐一句“不会错,放心办案”,就是韩作君对自己最满意的时候。他说:“这既是给自己的责任心一个交代,更是给人民群众的信任一个交代。我做的都是破案的基础工作,没有捷径可走,所以必须脚踏实地认真细致,得坐得住。”
  “韩作君做事认真执着,对工作有一股子钻劲儿。”洛阳市看守所所长张正伟曾任洛龙分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与韩作君共事近15年。他评价韩作君是“破案利器”。
  16年来,韩作君共勘查各类现场2200余次,利用现场痕迹比中案件1200余起,通过视频等技术比中各类线索4000余人次,协助侦破系列案件270余串,涉及2300余起案件。
行稳致远 更新技术认真对待每起案件
  “我破不了所有案件,但我要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把能破的破好。”韩作君有着不轻言放弃的性格,一条路走不通,换另一条路,将耐心赋予时间,用时间淬炼破案的“火眼金睛”。
  2013年3月,洛龙区白马寺镇及周边连续发生多起盗窃农田电表、电线、电机、水泵的案件。正是春季农忙时节,破案刻不容缓。韩作君结合作案手法、现场勘验情况、被盗物品特点等,成功串并20余起盗窃案,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
  这是一起全部利用网上新技术侦破的案件。因此,它成为目前韩作君最得意的案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信息化已成为公安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韩作君在新技术领域也展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他很善于在网络的世界里观察、收集、获取办案资料。
  2023年,韩作君的小徒弟刘文豪去了一起地下室踹门盗窃案的现场,收集了现场痕迹等大量作案证据。刘文豪向韩作君汇报“战果”时,韩作君拿出手机,向他展示了一段某社交平台上的视频,里面显示的是犯罪嫌疑人自己拍摄的作案过程,地点正是案涉地下室。刘文豪不禁惊讶:“竟然还能找到这样的‘直接证据’!老师的关注面好宽。”
  如今,韩作君出现场少了。5年前,他被诊断出膀胱癌并伴有肾上腺肿瘤,曾做过两次手术和一年多的化疗。但是,病痛的折磨丝毫没有减弱他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他仍坚守在刑侦一线,仍是每天最早赶到办公室的那一个,仍在骑车上下班的路上习惯性地观察辖区的人、车、视频设备,仍每天在笔记本上记录最新案件侦办情况。仅今年以来,他就已经比中812人。
  刑侦技术每天都在更新,韩作君也在每天坚持学习。他不认为自己是专家,而是称自己为应用型人才。他的笔记本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坚持——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坚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坚持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责任。”

来源 | 河南法治报

声明 |“河洛政法”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喜欢我,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河洛政法
传递党的声音,讲述政法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