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控好血压,首要做好这件事!
2024-12-02 16:30
陕西
一夜入冬!日前,中央气象台陆续发出寒潮预警、暴雪预警、大风预警,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6~10℃。随着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人体亦会有所反应,比如血压可能会出现波动。因此,除了穿衣服保暖外,也要留意血压变化,谨防高血压这个“无声杀手”。高血压不仅会提升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值得庆幸的是,高血压能够通过早期的监测与管理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如何实现对高血压的早期发现,并采取恰当的管理措施呢?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高血压报告》显示,全球高血压患者人数在过去30多年间翻了一番,从1990年的6.5亿增至2019年的13亿。其中,近半数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的患病情况,约八成的患者未能获得充分治疗。而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显示,2018年我国年龄≥18岁的成人高血压加权患病率为27.5%。相当于每5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个高血压。值得关注的是,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中青年高血压多呈“隐匿性”,早期无明显症状。对于他们来说,高血压的早期识别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高血压与心脏、大脑、肾脏以及血管的并发症关系密切,容易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指南指出,诊室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收缩压每升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倍增。除心血管风险之外,高血压还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升高也与痴呆等密切相关。高血压的有效防控不仅是个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优化高血压的管理和治疗,提高公众知晓率,已成为当务之急。你了解自己不同时段的血压情况吗?血压测量对于血压的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指南中,诊室血压测量不再是诊断与评估高血压的唯一手段,诊室血压、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水平均可作为高血压诊断的依据。其中,动态血压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在识别隐蔽性、白大衣性和夜间高血压方面,动态血压监测均具有优势,能更加准确全面地评估血压风险,动态血压数值也为医生提供了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管控也有重要作用,通过判断人体不同时间段,不同生活状态下的血压读数,能帮助大众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血压波动的规律和特点。随着业界的技术创新,可穿戴血压测量设备应运而生。跟传统电子血压计相比,可穿戴设备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血压测量环境的限制,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血压,显著增加了血压测量的次数。高血压患病人数众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活方式。不管是预防高血压,还是管理高血压,都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低钠饮食对控制血压是有好处的。指南指出,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采取各种措施,限制钠盐摄入量。肾功能良好者推荐选择低钠富钾替代盐。指南明确,与普通盐相比,低钠富钾盐可以显著降低血压,减少脑卒中,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2023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低钠饮食能够降低收缩压。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表示,(低钠饮食的降压)效果和常用的一线降压药差不多。指南强调,对于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推荐以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的混合训练,也建议同时结合呼吸训练与柔韧性和拉伸训练。2021年《临床高血压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快走坚持3个月后,大部分人的血压下降2-3毫米汞柱左右。研究人员介绍,对于高血压患者,每天快走4000-8000步对于降低高血压可达到理想的效果。指南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章节中新增了关于睡眠的相关建议。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健康睡眠,改善睡眠障碍。健康睡眠包括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较短会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失眠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全因死亡相关。建议成年人每晚睡眠时间为7-9小时,确保睡眠质量,按时作息。指南中指出,吸烟是公认的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吸烟量越大、时间越长,心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风险越高。二手烟暴露同样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风险。此外,饮酒频率增加,高血压风险也会升高。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因素所致心理压力逐渐增加。高血压患者更容易伴发精神心理问题。总之,定期监测血压,配合良好生活方式,才能实现血压稳定的目标。享受健康每一天!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