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夷山下崇阳溪畔,有一个“新生码头”,时常雾霭弥漫。在这里,罪犯们手持“新生票”,脸上写满茫然。而此时,武夷山监狱民警如同手持希望灯火的“摆渡人”,缓缓驶向他们。这些“摆渡人”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罪犯在他们的引领下,驶向新生的彼岸。寒来暑往,年复一年,他们手上的工作从未停歇,使命的交接棒在手中传递,责任与担当始终铭记于心。
光与救赎
传递温暖,铸就希望
在党的监狱工作方针指引下,武夷山监狱民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优化工作方式方法,坚持以德树人、以法育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正确的三观、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独特的教育改造手段改造着一批又一批罪犯,在平凡的岗位上“闪闪发光”。
在一次次外诊陪护、刑释衔接和亲情帮教中,他们用言行诠释着责任。民警张泽全和刘鸿威在一次千里刑释衔接工作中,行程5000多公里,历经数天,辗转奔波,在中国版图上绘制出从东南到西北的最美对角线。为了做好这次刑释衔接工作,罪犯临刑释前他们提早介入,反复做其思想教育工作,护送途中紧密配合,不敢有丝毫松懈。下车时,刑释人员的一句“张警官、刘警官,你们对我很好,我会好好重新做人,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让他们倍感欣慰。民警的一言一行让光有了藏蓝的模样,有了感动人心的温度,这是监狱民警教育引导罪犯实现自我救赎的生动写照。
心灵突破
深入内心,引领方向
罪犯的思想犹如摇摆不定的指南针,一边是光明,一边是灰暗。改造之路充满艰难险阻,需要监狱民警靠着自身正能量的磁场,引导罪犯在人生的海洋中找到正确航向。
武夷山监狱民警依托“狱内枫桥·大红袍茶话坊”,将矛盾化解工作融入罪犯日常改造中。民警们从深入了解罪犯人格特征、改造情况和内在需求入手,确保罪犯教育改造不发生大的矛盾冲突。民警黄益钦在面对情绪化严重、常以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罪犯林某时,总是利用夜间教育时间,找其深入交谈,通过个别谈话,黄益钦发现其心态敏感、渴望被理解。于是,黄益钦以此为切入点,经常在谈话中肯定林某取得的进步,引导林某树立改造信心,积极投入改造。这样的案例,在监管区内俯首可拾。
亲情帮教
以爱唤醒,重拾良知
监狱开展的每一次亲情帮教,都打动着无数罪犯的内心。武夷山监狱坚持“以爱唤醒,重拾良知”,推动罪犯在持续改造的道路上,不断有好的转变。
在亲情帮教后的晚讲评中,民警林瀚海的一席话语,深深触动了在场罪犯的心,“在你们改造的时候,晨曦正透过松针进入山林,你的孩子正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其实他们都还在等你。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亲人对你们很期待,为了早日新生,大家一定要加倍努力改造。”听后,罪犯余某红了眼眶。民警林诗宗为了帮助一名服刑多年、缺少亲情帮教的罪犯,以监区的名义,多次联系其家人,面对方言问题和家人不理会的情况,他耐心劝解,最终促成了会见。“孩子长大了,老婆你辛苦了,我一定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归,和你们团聚。”罪犯的哽咽和决心,见证了亲情的力量和民警耐心教育的成效。
家国情怀
心系家国,坚守岗位
“中秋节单位安排亲情帮教,没办法回去陪你和老爸了。”民警小刘的话语中充满愧疚。监狱“摆渡人”的节假日并不固定,每逢佳节,大家深知守护万家灯火离不开监狱民警的辛勤付出,也深知万家灯火中有一盏灯为自己而亮。先有国,后有家,这是武夷山监狱民警的信念。每逢重大节假日,监狱民警们总是准时到岗,严守以待。他们在守护一方安全稳定的同时,也从未落下对家人的爱。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是他们的坚强后盾,家人们知道,这万里河山需要许许多多的监狱人民警察共同守护。
在武夷山崇阳溪的“新生码头”,罪犯们“洗涤”了身上的“污垢”,监狱“摆渡人”沿途的教育“讲解”,照亮了罪犯的新生之路。武夷山监狱的民警们,持续奏响改造罪犯的主旋律,助力罪犯走向新的人生。
来源 |
作者 |
武夷山监狱
翁晟 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