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节
Journalist's Day
在璧山,有一群新闻工作者,他们用笔尖记录人情冷暖,用镜头捕捉社会百态,他们穿梭在璧山的各个角落,捕捉着这座城市的每一次呼吸与脉动。
今天是第25个记者节,在这个属于新闻工作者的节日里,让小编向你们讲述新闻工作者和新闻背后的故事。
记者 王淼
4年,15个镇街,90%以上的行政村与社区,1007篇报道,61万字的文稿,624分钟的视频播出,不单纯是数字的累积,而是我记者生涯里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份坚持,源自于内心深处对新闻事业的无限热爱,以及肩上责任的深刻理解。
在新闻一线,我深刻体会到,记者是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建设者、推动者。每一次深入现场的采访,都是与时代的同频共振,每一次笔触的落下,都是与城市的共同成长。这份职业,虽充满艰辛与挑战,却也赋予了我无比的充实与快乐。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责任,所以无悔;因为艰辛,所以厚重。
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初心,用手中的笔记录真实,用心中的情传递温暖,让“妙笔生花”成为对我职业生涯的最好注解。
记者 冉杰
“风雨无阻”这四个字,不仅是一种职业态度,更是一种生命哲学,它代表着我对新闻理想的无限忠诚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担当。
每当重大事件发生,不论是自然灾害的侵袭,还是社会问题的曝光,我总是第一时间冲到现场,深入险境,只为捕捉每一个真实瞬间,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在报道中,我始终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努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公众提供全面视角,促进社会正义的进步。因为我坚信,真正的记者应当是桥梁,在大众与真相之间推动社会的正向发展。
当然,对于我来说,“风雨无阻”的含义,不仅仅局限于字面,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职业道德的体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心中有信念,无论面临怎样的风云变幻,我都会继续秉持那份风雨无阻的精神,用自己的镜头和笔杆子,书写属于这个时代最动人的篇章。
记者 朱大亮
自2019年步入璧山区融媒体中心新闻岗位后,我迅速适应新环境,立即转变角色,投入稿件撰写与电视新闻采编中。工作期间,我始终坚守秉笔直书的原则,每一次采写都客观记录,并仔细核对事实、数字和背景材料,以确保所传播的消息真实、公正。如撰写的《农村党建“一号工程”解民忧》,凭借对事实的精准把握和深度挖掘,荣获中国水利报社“讲述新时代治水故事”征文活动三等奖。同时,在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推荐与精心指导下,我于2024年荣获重庆市“新春走基层”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回顾过往采访经历,我深知自己尚有诸多不足之处。未来,我会继续秉持秉笔直书的态度,在独立思考中提炼精华,在持续增强“四力”中锻造全媒本领,不断实现采访从“做完了”向“做精彩”,从“平地”向“高地”的跃升,切实为璧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氛围。
记者 谭靖怡
对于我而言,记者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对人生的雕琢。自2021年工作至今,我收获了很多,对记者二字也有了更深的感悟。不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还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用放大镜寻找身边事,这才是最真实的记者。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始终怀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三年多来,奋斗在新闻采访第一线,采写出一篇又一篇“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新闻作品,共计撰写各类新闻报道700余篇,编辑新闻视频800多条,以饱满的工作激情与活力讲好璧山故事。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前辈为榜样和目标,继续深耕新闻领域,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用笔头和镜头记录璧山的发展和变化,为读者带来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报道。
记者 毛文韬
今年是我进入新闻行业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来,我一直将“精益求精”作为自己工作的核心理念,时刻铭记着镜头下的每一帧都承载着对社会的责任。只有真实反映生活、传递情感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
作为一名摄影师,我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有时候,为了捕捉一个瞬间,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有时候,为了呈现最好的画面,需要反复尝试、不断调整。但是,正是这些挑战和困难,让我更加坚定了对记者的热爱和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秉承“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摄影技术和艺术修养,创作出更多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好作品。
记者 吴羡
在璧山融媒体中心已有2年时间,在这期间,随着数字媒体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影视后期制作行业的需求日益增长。
作为一名后期制作工作者,我深知每一帧画面、每一段音频背后都承载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真挚情感。在剪辑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见证了新闻事件的点点滴滴。每一次的修改和调整,都是对事实的尊重和对观众的负责。这份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新闻报道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传递温度和力量。它让我更加了解这个世界,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虽然工作有时会辛苦,但每当看到成品播出,听到观众的反馈,我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编辑 曾令君
编辑部美编工作除了传统报纸排版,还有创意海报、PPT、画册等多项融媒体产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创新是我创作的“火种”,奇思妙想是我作品燎原的“火焰”。想要作品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就需要我去不断的学习,并探索新的设计理念、表现手法,从而让那些奇妙想法更好地在作品中呈现。
作为一名机关党媒的新闻从业者,除了学习提升自身的创意思维,还需要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勇往直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标准为目标,用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挑战,为中心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编辑 黄瑞
踏入媒体行业6年,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编辑工作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作者的创意与读者的期待。
而编辑如同幕后工匠,需要细致入微的耐心,从选稿、改稿到校对,每天畅游在文字的海洋里,逐字逐句打磨、润色,只为呈现最完美的文本;也需要有“火眼金睛”,能在纷繁的信息中把好政治关、文字关,确保稿件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读性。同时,编辑工作更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学习之旅,不断接触新的知识、新的观点,让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思维愈发活跃。
总之,编辑工作有苦有乐,有因发现一篇优秀稿件的欣喜,也有面对杂乱稿件时的抓狂,但正是这些蕴含着不同滋味的体验,让我对编辑这份工作充满敬畏与热爱,激励着我不断进步,为读者带来更优质的内容。
记者 薛雅心
三年时光,风雨兼程在路上;“四力”齐炼,抒写新媒体人担当。从业三年,我主动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式新要求,抢抓短视频快速发展的风口,努力用镜头记录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
寒暑四季,奔走在拍摄的路上,我从未迟疑。用文字,描绘深切的情感,为它们注入生命力;用镜头,记录下每一个唯美瞬间,讲述动人的故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做好每一次出镜,都会反复练习很多次,只为将最好的效果传达给观众。
在动与静的结合中,以声音、以图片、以文字、以视频、以赤诚之心,传递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的思考,用心用情用力为璧山的城市推广、文旅宣传、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播音主持 王灿
在新闻的舞台上,我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懈的探索精神,追寻着每一个有价值的故事。我坚信,新闻是时代的镜子,而我,就是那个执着地擦拭镜子的人。
说起我的特点,那便是妙语连珠。面对复杂的新闻事件,我总能以精准而生动的语言进行解读,让观众在第一时间理解事件的核心与意义。无论是严肃的时政新闻,还是温暖的民生故事,我都能找到最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同一位语言的魔法师,将文字编织成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我深知,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责任重大。未来,我将继续为大家传递真实、客观、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时代的守望者和记录者。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是璧山历史长河中的一座灯塔,用光芒照亮过去与未来。让我们共同铭记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璧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 者:李 然
编 辑:张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