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新希望,逐梦向未来
——福建对口支援边坝县第一小学新校舍落成侧记
冬日清晨,暖阳初升,一抹金色阳光穿透高原云层,轻轻拂过雪山之巅,温柔地洒落在刚刚启用的西藏自治区边坝县第一小学新校舍上,显得格外璀璨。校园外,蓝天白云,群山起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酥油茶香。校园内,孩子们的欢笑声与远处的雪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画面。
12月9日上午,边坝县第一小学举行了新校舍启用仪式。这一刻,不仅开启了边坝县教育事业的新篇章,也为高原社会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追溯历史,边坝县第一小学始建于1965年,是边坝县在西藏和平解放后成立的第一所完整小学。然而,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和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学校一直面临着学生食堂、宿舍、教学楼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场地狭窄、设施陈旧等诸多难题,学生们只能挤在双人床铺住宿,用餐也需分批进行。
为彻底改善这一状况,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边坝工作组将学校改扩建项目纳入援藏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学校需求,积极争取福建省“十四五”计划内资金2240万元以及自治区专项补助1790万元等,对学校进行全方位、一次性的综合改造,全力打造现代化、功能化、数字化的新型校园。
据悉,改扩建项目总投资4530万元,总建筑面积8904平方米,涵盖新建教学楼、男生宿舍、澡堂、食堂及附属配套设施。其中,新建的37间男生宿舍可容纳444名学生,较改扩建前增加204个床位;新增16间标准化教室、3间办公楼与1间会议室,学位数量将扩充至1200个;全新的学生食堂可同时容纳900人就餐。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唤醒、梦想的播种。80年来,边坝县第一小学承载着无数孩子的梦想,在社会各界和福建援藏的支持下,从最初的简陋校舍发展成为如今拥有810名学生和57名专任教师的规模。新校舍的落成,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成为全县现代化、标准化、示范引领的标杆,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了优越条件,营造了优美学习环境,让更多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
师生们对新校舍的启用感到无比欣慰。边坝县第一小学校长昌王斯满高兴地说:“如今的边坝县第一小学,干净整洁的食堂、现代化的教室、功能完善的宿舍区错落分布,学校各功能区建设合理、有序。基础设施建设是教育高质量发展之基,各方面条件更好了,学生们学习也有了更坚实的保障,教职工们教书育人的热情也更高。”五年级学生土邓卓玛则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们的新学校简直太漂亮了,衷心地感谢福建援藏的叔叔阿姨们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教育,关乎每个孩子的命运,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边坝县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泽西卓嘎告诉记者:“近年来,边坝县委、县政府及福建援藏工作队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围绕‘发展边坝 教育先行’的发展理念,聚力提升教育服务保障水平,对学校进行一次性提升改造,这标志着全县推进教育现代化、数字化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将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不仅是教育援藏成果的具体见证,也是闽藏人民团结、互助、交流的‘连心桥’。”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边坝县第一小学新校舍的启用,是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援藏政策的生动实践,也是边坝县教育事业发展的缩影。
“边坝县第一小学的改扩建工程,是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边坝工作组进入边坝以来,实施的最大项目,这不仅是教育援藏成果的具体见证,也是闽藏人民团结、互助、交流的‘连心桥’。”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边坝工作组领队、边坝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林福泉告诉记者,在福建省对口支援下,边坝县还成立了边坝县闽援名师工作室,邀请福建教育专家、骨干到边坝县开展讲座、指导培训,助力边坝教育实现从“输血”到“造血”再到“活血”的转变。在2025年完成援藏任务之前,把整个边坝第一小学的建设改造到位,力争满足未来十年边坝县城教育的需要,从而推动周边地区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为西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如今,在这片新校园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如同天籁之音,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