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
某日,银行工作人员在前往某社区开展金融知识教育活动时,消费者刘先生提到近期自己遭遇的因非法代理维权造成经济损失及泄漏个人敏感信息的案件。消费者刘先生前期因一时的消费冲动导致信用卡欠款逾期,产生了高额息费。正在焦虑如何还款时,朋友介绍他认识一位“专业律师”,承诺可以代理刘先生向金融机构投诉,通过一系列手段要求银行减免息费,并向他展示了多个成功案例。刘先生心存侥幸,随即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等敏感信息并支付了2000元“代理费”。几天后,刘先生联系这位“专业律师”想了解进展,却发现该“专业律师”已经人间蒸发。刘先生随即报案,才被告知自己掉入了典型的非法代理维权陷阱。
【案例分析】
●
近年来,以“减免债务”“代理退保”为代表的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乱象持续蔓延,有的已形成有组织的黑色产业链、非法利益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本案例就是典型的不法分子通过网站、自媒体平台等发布信息,声称可以“优化债务”“修复征信”“全额退保”;或以“维权不成功不收费”“成功处理众多案件”等为宣传噱头,虚构成功案例,诱导消费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多次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表达诉求,依法理性维权。
【消保提示】
●
1.“代理维权”乱象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以下风险:一是面临财产损失风险。消费者一旦签署所谓的“代理维权”协议,不但需支付高额维权费用,还有可能被非法侵占“维权退还资金”,甚至被套取贷款、信用卡资金,将面临资金损失。二是面临信息泄露风险。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后,可能导致信息被泄露倒卖。消费者如想终止“代理维权”,不法分子可能根据掌握的信息,对消费者及亲友进行骚扰恐吓,干扰消费者正常生活。三是面临法律责任风险。不法分子诱导消费者采用涉嫌违法违规手段进行维权,甚至被诱导参与非法集资等,消费者一旦听信教唆,可能被卷入伪造证据资料、敲诈勒索等违法违规行为。
2.广大消费者应积极维护金融秩序,主动拒绝非法代理维权,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理性选择适当产品和服务。请根据实际需求、自身经济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从正规渠道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勿受“更高收益”“全额退保”等诱惑,购买或换购超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和服务,避免产生不必要纠纷。二是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因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与金融机构产生纠纷时,请通过与金融机构协商、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渠道提出诉求,不可轻信不法分子虚假承诺,切勿受怂恿参与违法违规活动,避免陷入法律风险陷阱。三是注重保护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消费者应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金融账户等,不轻易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相关手续,避免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泄露或买卖,导致个人财产遭受损失。如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保存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