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欢迎的20家博物馆,你看看去过几家?

百科   2025-01-25 18:21   山东  

近年来,“博物馆”这股热潮如火如荼。从故宫博物院的门票网络预约瞬间抢空,到陕西历史博物馆预约门票日均点击量屡创新高;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追寻历史文化、感受文明魅力的重要场所。它们不仅收藏着历史的记忆,更是游客心中的文化圣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20个热门博物馆的风采吧!

(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01
故宫博物院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


故宫博物院既是明清故宫(紫禁城)建筑群与宫廷史迹的保护管理机构,也是以明清皇室旧藏文物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体系完备、涵盖古今、品质精良、品类丰富。


现有藏品总量已达180余万件(套),以明清宫廷文物类藏品、古建类藏品、图书类藏品为主。藏品总分25种大类别,其中一级藏品8000余件(套),堪称艺术的宝库。


02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丽山园)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院;也是以秦始皇帝陵及其众多陪葬坑为主体,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又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2007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评首批国家AAAAA旅游景区,景点包括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丽山园。



03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负有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文化客厅。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系统完整,历史跨度巨大,材质形态多样,涉及甲骨、青铜器、瓷器、玉器、金银器、钱币、佛造像、古籍善本、碑帖拓本、墓志、玺印、书画、雕塑、漆木家具、砖瓦石刻、珐琅器、玻璃器、丝织品、工艺品、老照片、民族文物、民俗文物、革命文物等等,具有独特鲜明特点,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展览最多、结构均衡,陈列展览丰富多样、异彩纷呈,形成了以“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三个基本陈列为基础,中国古代瓷器、玉器、书画、钱币、佛造像、铜镜、服饰、饮食及古今科技等专题展览为骨干,每年推出的50余个历史文化、考古发现、精品文物、美术作品、对外交流等临时展览和巡展为支撑的立体化展览体系,先后举办了“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成就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等重大主题展览,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展示窗口,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迈入世界上最受观众欢迎的博物馆前列,“到国博看展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04
南京博物院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占地70000余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被评为“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南京博物院现拥有各类藏品43万余件(套),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既有全国性的,又有江苏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征集及捐赠,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成为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

1999年兴建的艺术馆陈列面积7000平方米,设立了珍宝、玉器、青铜、明清瓷器、书画、陶艺、漆艺、织绣等11个专题陈列馆,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现如今“一院六馆”各有侧重:历史馆常设“江苏古代文明展”,全方位呈现江苏地区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艺术馆按照艺术品的质地分类展陈馆藏珍品;特展馆重点打造一流水平的精品展览,包括引进的外展和以院藏珍品为主的主题展览;非遗馆通过动态方式展示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邀请传承人现场演示传统技艺;民国馆重点展示南京地区民国社会生活风情;数字馆以网络科技和现场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带给观众全新的古代文明体验。



05
苏州博物馆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204号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元旦,是收藏、展示、研究、传播苏州历史、文化、艺术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


苏州博物馆藏品总数25763件/套,珍贵文物9734件/套,其中一级品222件/套,二级品829件/套,三级品8683件/套,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工艺品见长。


2006年10月6日,由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本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本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以“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融建筑于园林之中,化创新于传统之间。加上修葺一新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与毗邻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园林名胜构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长廊。2008年5月,苏州博物馆成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并对公众免费开放。


苏州博物馆以江南文化为核心展示内容,秉持“立江南,观世界”的办馆思路,着力打造“代表江南文化特色与风格的,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为观众传递苏式雅韵魅力,讲述江南文化故事,展现世界文明风采。

06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

成都武侯祠是纪念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人物的祠庙所在。它是以刘备陵寝所在地(惠陵)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南齐高帝萧道成(479-482年在位)诏令刺史傅琰修立先主祠,位置在惠陵东,应是今汉昭烈庙的前身。惠陵旁纪念诸葛亮的专祠——武侯祠大约建于南北朝时期。武侯祠位于惠陵东偏南、汉昭烈庙西偏南,三者呈倒品字形,各自分立,自成一体。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蜀献王朱椿主张“君臣宜一体”,废弃惠陵旁的武侯祠,重修汉昭烈庙,将诸葛亮的塑像塑入汉昭烈庙内,实现“一祠同祀君臣”的格局。此后,武侯祠这一名称不再专指纪念诸葛亮的祠堂,而是将惠陵、汉昭烈庙等区域囊括进来,统称“武侯祠”。清康熙十至十一年(1671~1672年),四川按察使宋可发主持重建武侯祠,形成了前(刘备殿)后(诸葛亮殿)两殿并立,前殿如朝廷礼、后殿如家庭礼的君臣合祀格局,直到今日。


成都武侯祠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组成的三国历史遗迹区,川军抗战将领刘湘陵园为主体的西区和体现川西民风民俗的锦里民俗区三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座纪念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蜀汉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庙,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6年被国家文物局授牌“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


07

沈阳故宫博物院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171号


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是中国保存完好的两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博物院是在沈阳故宫基础上建立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26年,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十万余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鲜明的自身特色。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4年荣登《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故宫博物院以独特的建筑艺术、丰富的艺术品收藏,成为古代中国灿烂文明和中国文化记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文物内涵的研究、内容梳理及设计的结合,形成的基本陈列和展览,从不同角度描画了一个王朝兴起的历史。在讲述中国近四百年的文化历史方面,沈阳故宫博物院是一部鲜活而生动、丰富而厚重的文化读本。



08
湖南博物院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
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院舍总面积110556.3平方米(其中本院陈列大楼91252平方米,南院10408平方米,在建博物院汨罗基地8896.3平方米)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文化强省建设有突出贡献先进集体。


湖南博物院现有院藏文物57万余件(套),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为了使这些文物瑰宝能在这座艺术殿堂得到充分展示,湘博人科学深入地挖掘文物的内涵,利用现代陈列艺术,精心打造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和青铜、陶瓷、书画、工艺4个专题展馆来展示人类优秀文化遗珍。


此外,湖南博物院还通过不断引进和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临时展览,向国内外公众全面地展示与传播湖湘文化,介绍世界文明与优秀文化。2017年以来,湘博举办、参与各类展览100余个,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2019年“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和“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获评第十六届(201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第一名。


09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
湖北省博物馆作为荆楚文化的渊薮殿堂、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2018年中印元首外交的“ 国家文化客厅”。湖北省博物馆现有藏品46万余件(套) , 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95件(套) ,共有“十大镇馆之宝”。此外,还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 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馆藏曾侯乙编钟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湖北省博物馆形成了“四馆三中心两基地”的布局,总建筑面积达12.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达3.8万平方米,位居全国博物馆前列。



10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开发东路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简称“中运博”,位于扬州三湾风景区,总用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是集运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兼顾旅游休闲与对外交流的专题性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博物馆,是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管理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现馆藏有自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


展览以“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为总体定位,设有“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运河上的舟楫”“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 3 个常设展、“世界知名运河与运河城市”“运河湿地寻趣”等6个专题展、“河之恋”数字化沉浸式展览、1个展演传统戏曲的小型剧场、1个青少年互动体验项目和2个临时展厅,运用传统与现代展示手段,以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技面貌,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



11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

成都杜甫草堂是诗圣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三年零九个月,创作诗歌有240余首流传至今,成都杜甫草堂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并重建茅屋。


此后,杜甫草堂历经了宋、元、明、清至今共十四次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杜甫草堂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1955年杜甫纪念馆成立,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现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面积也由杜甫营建草堂时的“诛茅初一亩”达到了现今的近800亩,其中文物区300亩,浣花园林区500亩。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为古建类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杜甫研究资料和杜诗书画的收藏展示中心,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诗歌文化的重要平台,是西蜀古典园林代表性基地、川西古建筑保护展示中心。其古建筑以木质穿斗式结构为特色,代表性建筑有大廨、诗史堂、工部祠、茅屋、藏经楼等;其特色诗意园林景观有盆景园、兰园、梅园等。



12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南郊唐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


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藏品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收藏的170余万件(组)藏品,上起远古人类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当代社会生活的各类见证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作为首批中国“4A”级旅游景点,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藏品、精彩的陈列、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中外宾客纷至沓来,已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13
应天门遗址博物馆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定鼎南路23号

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以仿唐式建筑群为依托,馆内集应天门遗址展示、文化科普等于一体,成为人们了解隋唐历史的好去处。应天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是隋唐洛阳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历经隋、唐、五代、北宋等多个时期,存世530多年,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有“天下第一门”之称。

近年来,洛阳市加大“大遗址”保护力度,在原址保护的基础上建设应天门遗址博物馆,采用历史建筑的外观形制对应天门遗址进行保护性展示,最大程度还原历史风貌,再现应天门恢宏气势。

2019年9月13日,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


14
三星堆博物馆
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

三星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建成开放,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广汉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40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中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三星堆博物馆有两个展馆,其展示面积近12000平方米。是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19年9月20日,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15
成都博物馆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小河街1号

成都博物馆是西南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城市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已有65年的历史。自新馆建成开放6年来已接待观众近1600万人次。博物馆挂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牌子,是2006年国务院授牌的四川首家、成都唯一的国字号博物馆。


成都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7亩,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约2万平米,有“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近世、民俗)”“影舞万象 偶戏大千:中国皮影木偶展”“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三大常设陈列。现有藏品近30万件,形成了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迄民国时期,包括历史文物、皮影木偶、近现代书画精品等较为完整的藏品系列。


成都博物馆荣获国家文物局“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中国博物馆协会“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荣誉称号、两次“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四次“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入围奖或优胜奖”等国家级奖项约30项;获得四川省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四川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成都城市改革创新先进集体等省市荣誉奖项近百项。



16
河南博物院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8号

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我国成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本馆坐落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中段,院区占地面积126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2009年入选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现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套),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精品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大,是见证中华文明发展轨迹,展示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文化艺术宝库。


现开放有基本陈列《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展和专题陈列《明清河南》《中原古代石刻艺术展》《丹淅吉金——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巧工遗珍——院藏明清珍宝展》《出彩中原——河南红色文化陈列》及《国宝特展》。并有与展览相配套的“社会教育体验厅”和“华夏古乐厅”。


17
深圳博物馆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中路市民中心A区

深圳博物馆成立于1981年,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有同心路馆(古代艺术)、金田路馆(历史民俗)、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4处馆舍,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于2018年11月对外开放,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而建设,位于福田区福中路184号。展览面积6300平方米,全面展示了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壮阔历程和丰硕成果。


现有藏品22.8万余件,包括:文物藏品2.7万余件(珍贵文物5457件,其它为一般文物);物证藏品20.1万余件(改革开放物证19万余件,其它为民俗类等物证)。具有文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基本涵盖所有文物材质类型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纸质文物除外)、文物复制资质和文物拓印资质。

9个基本陈列系统展示了深圳的历史变迁、民俗文化与改革开放进程,以及馆藏古代文物和自然标本。以原创、引进、合作办展等形式已举办临时展览1000多个,年均20多个。


18
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缘起于首届杭州西湖博览会,初名“浙江省西湖博物馆”,1976年更名为“浙江省博物馆”。1993年孤山馆区改扩建工程竣工。1999年浙江西湖美术馆落成。2006年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归并浙江省博物馆管理。2009年武林馆区(包括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建成对外开放。2023年武林馆区完成历史使命,正式闭馆,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之江馆区建成开放。


浙江省博物馆(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馆藏文物及标本十万余件,文物品类丰富,年代序列完整。其中,河姆渡文化遗物,良渚文化玉器,越文化遗存,越窑、龙泉窑青瓷,五代吴越国及宋代佛教文物,汉代会稽镜,宋代湖州镜,南宋金银货币,历代书画和金石拓本,历代漆器,革命文物等,都是极具地域特色及学术价值的珍贵历史文物。

目前,之江馆区设有“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青瓷文化、海洋文化、宋韵文化、书画文脉和名人文化等5个浙江文化专题陈列,功能拓展和体验陈列9个;孤山馆区设有“黄宾虹艺术陈列”、“漆器艺术陈列”、“雷峰塔文物陈列”、“文澜遗泽”等专题陈列。


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被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评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2012年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与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在2014-2016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中获评“优秀”,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1年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2022年被中国博物馆协会授予2022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在2019-2021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中获评“优秀”。


19
山西博物院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滨河西路北段13号

山西博物院的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新馆2005年对外开放,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山西博物院是全省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传承中华文明和山西历史文化的职责使命。2008年3月起免费向公众开放,同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成为11个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


山西博物院现有藏品50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 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 万余册。藏品主要来源于 20 世纪20年代以来的考古出土和百年来的征集积累,尤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


20
洛阳博物馆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聂泰路与文博路交叉口西北角

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位于隋唐里坊区西北隅,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洛阳博物馆北临洛浦公园,南接植物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洛阳市的文化地标。


洛阳博物馆造型气势恢宏,设施先进、功能齐全。2011年4月16日全面对社会公众开放。现举办有大型基本陈列“河洛文明”和“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石刻艺术展”“书画展”六大专题陈列。展览面积1.7万平方米。


洛阳博物馆坚持举办灵活多样的临时展览,不断为公众提供新的文化产品。先后引入具有异域风情的《秦汉——罗马文明展》《风格挪威画展》《非洲文物艺术展》及自主策划《丝路起点——丝绸之路与洛阳》《运河中枢——大运河与洛阳》等等大型临时文物展览,丰富展览内容,使观众到博物馆参观能够常看常新。洛阳博物馆坚持走出去的办馆宗旨,先后在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独立或合作举办了文物交流展览,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博物馆圈
博物馆行业资讯,信息发布,供需平台对接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