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进不进小区”在很多地方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福山区门楼街道卫城润景社区的北欧公园小区,这个问题在业主、物业、社区三方共同努力下,达成了统一共识。从小区第一批交付时8栋楼300多户居民(实际入住)开始,到如今28栋楼1300多户(实际入住)居民,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不仅从来没有出现过电动自行车无序占据小区楼道隔空层和草坪空地等现象,也没有发生一起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居民的电动自行车在小区外“安家”,不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也大大提升了小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业主志愿者和物业职工在整理无序停放的电动自行车
早在2022年住宅楼交付之初,第一批入住的业主就发现缺少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及集中停放点。丛军告诉记者,自己是当年8月住进来的:“从4月底开始就有业主陆续搬来,到我来的时候已经交付689户,实际入住300多户。”
“住户虽少,但是,小小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和充电等问题,却成为小区治理和物业管理的一个大难题。”门楼街道卫城润景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新铭说,这个难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小区面貌,还会引发诸多安全隐患和社区矛盾。
“当时,已陆续有居民不听劝阻,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大堂、楼道,将电池带回家充电。”万科物业北欧公园小区第一任驻场经理郭圣信说,当时外地已经有住宅小区因电动自行车起火造成人伤物损的惨痛教训,这给刚刚交付的北欧公园小区敲响了警钟,门楼街道办事处、卫城润景社区党总支、万科物业和热心居民,开始共同商讨电动自行车的“安家”问题。
发挥“业主议事”的阳光效应,业主代表、物业公司、社区党总支三方联动,社区党总支和物业公司开展了多场业主代表座谈会、现场协调会,逐户上门拜访,耐心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逐个攻破居民的疑虑。张磊告诉记者,除了线下的工作,小区业主代表王海波和丛军发起的共有600多人的“北欧业主群”和“北欧公园相关事宜讨论群”,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线上+线下沟通和交流,居民们统一了认识,纷纷开始支持物业和社区的工作。从2月17日开始,到28日结束,小区内的1108名居民通过小程序公开投票表决,最后以758票赞成通过了这项自主管理的举措。
从此,小区内再也不见电动自行车的影子。
“业主自治不代表物业和社区放手不管。”具有“业主+物业职工”双重身份的17号楼居民吕黎平告诉记者,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定期组织安保人员加强对电动车停放区域的巡逻,业主里的党员、志愿者、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自发地行动起来开展宣传活动和义务劳动,及时消除乱停、乱放和充电不规范等安全隐患。电动自行车不进小区,小区环境面貌、居民精神面貌和幸福指数大大改观。王新铭说:“近三年来的实践让我们懂得了,坚持党建引领,相信和依靠群众,再难的事‘也不是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