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石瓮山中耶律墓,碧云寺后于经坟”
这次
“史上最牛历史老师”头牌老师
将带领我们前往香山碧云寺+团城演武厅
带队老师
活动亮点
碧云寺,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建筑呈南北对称轴线式布局,分为中路主要建筑、水泉院建筑和罗汉堂建筑三大部分。中路主要建筑有山门、山门殿、弥勒殿、大雄宝殿、菩萨殿、孙中山纪念堂、金刚宝座塔;罗汉堂建筑有禅堂、罗汉堂、藏经阁;水泉院建筑为乾隆帝行宫,有涵碧斋、含青斋、洗心亭、清净心、试泉悦性山房、龙王庙等。
明天启三年(1623年),魏忠贤扩建碧云寺,并修建坟墓,后因在明崇祯年间自缢后戮尸,不能葬身此处。清顺治元年(1644年),魏忠贤的党羽葛九思随清军入京,将魏忠贤之衣冠葬在墓中,成为魏忠贤的衣冠冢。
民国十四年(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曾在碧云寺后殿停灵,因此后殿改名为孙中山纪念堂,金刚宝座塔成为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团城演武厅
健锐营演武厅又称团城演武厅,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是北京仅存的一组别具特色的城池式武备建筑,是清朝皇帝训练及检阅八旗军士的场所。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川金川土司莎罗奔企图吞并附近诸蕃,清军出兵平乱。叛乱者为抵抗清军,在关口和地势险要之处用石头修建起许多高高的碉楼,致使清军伤亡惨重,大败而归。乾隆皇帝十分震怒,亲自从八旗兵中挑选了2000名军士组建了一支特殊部队—“健锐云梯营”演练攻碉,并在香山南麓建置练兵场,在周围修建了高十多米、与金川相似的碉堡67座,进行云梯攻碉的特技训练(现傍山尚存一些碉堡)。
健锐营演武厅为城堡式建筑,其外有护城河围绕,建筑群格局完整,现有面积40000平方米,是北京地区仅存的集城池、殿宇、亭台、校场为一体的武备建筑群。其主要建筑从北往南依次为小石桥,健锐营及演武厅、东、西朝房、碉楼,实胜寺碑亭和放马黄城(已毁)等。南城门上端的玉石门额曰“威宣壁垒”,北城门上端的玉石门额曰“志喻金汤",均为乾隆御笔。
报名须知